书城工业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原理和案例
19099100000003

第3章 企业信息化工程概论(1)

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新概念、新观点、新名词像潮水般地向我们涌来。宣传媒体每天像扔炸弹一样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电子商务、创新工程等词汇轰炸我们,使我们感到不接受这些名词就不能在新世纪生存。实际上,当我们冷静地思考后,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把这些新东西搞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它们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它们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盲目追求时尚,我们的希望很可能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这样,消耗了精力,花费了时间和资金,结果得到的却是失败。这并不是这些新概念、新观点、新名词的错误,而是我们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

企业信息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名词,是能够把中国企业带入新世纪的重要技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弄清楚:信息化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企业应该怎样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些问题就是本书讨论的核心问题。

1.1企业信息化的背景

1.1.1信息社会正在形成

目前,我们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用精辟的语言把信息社会的特点概括出来,只能从自己的感受来观察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制造业产生的影响。

首先,社会信息化进一步缩短了地球的时空。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特别是飞机的出现和速度的提高,使我们感到地球变小了,凡尔纳80天环游地球的幻想,现在可以在几十小时内实现。在信息社会中,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到地球上自己想去的地方,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事情。因此,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十分方便,知识传播的速度达到一个高峰,距离不再是文化、科技和知识交流的障碍。重大事件一旦发生,便以光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其次,由于信息共享,世界上已经很少有产品的秘密能保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在商业领域,新技术或新产品一问世,其奥秘很快就被揭示出来。新产品独占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不断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第三,由于信息交流和复制十分方便和容易,真的、假的、对的、错的、有用的、无用的信息往往交织在一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应该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专门人员进行信息处理,才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的航程。第四,信息技术成为一门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得到人们空前的关注,正向世界的各个角落、知识的各个领域渗透。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变化,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当前,企业的经营者如果看不到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不明白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和要求,不按照信息社会的要求改造企业,那么失败和落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有的学者从信息应用的角度,对未来的信息社会进行描述,提出了信息社会的3M结构。他们认为: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社会可以抽象成媒体-信息-人(Media-Message-Man)结构,简称3M结构。在3M结构中,媒体指传输、存储、处理、播放、复制信息的硬软件环境和设备。信息的有效、系统利用,使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劳动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和深刻的自由。劳动者不仅创造了标志时代进步的全新生产工具,还将劳动对象的概念和意义拓宽到新的高度。比特流、数据流经过计算机加工成为信息,再经过人脑的优化、处理,成为知识和智慧。信息创意将成为未来社会活动的中心。

信息社会对制造业究竟产生了一些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信息化使市场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生产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降低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使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很快饱和,使每个企业都感受到同行的巨大压力。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加快,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使市场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生产成本只能为企业解决一时的困难,不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取而代之的是产品换代和产品创新。专家们已经明确指出:企业最大的利润在于技术的独占或者垄断。在信息社会中,任何技术只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被一个企业独占或者垄断。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

1.1.2网络经济初见端倪

网络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给社会带来一些什么变化?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今天还不是非常清楚。目前只能说可以预见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将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它迈进。首先,互联网(internet)已经覆盖全球,建立了全球信息共享的舞台,其通信能力越来越强,对社会、生活、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网络经济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次,电子商务正在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挑战,尽管实现真正的电子商务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它已经让我们开始思考和研究未来经济运行的模式。第三,网络支持下的现代制造技术将使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只有改变自己才能生存和发展,新的制造理念正在形成和发展。这些新的制造理念和网络紧密关联在一起,将培养出网络经济的细胞。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为网络经济储备了技术和人才,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

网络经济是信息社会的孪生兄弟。有人说网络经济就是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济。使用什么名词是学者们的事情,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紧随社会发展,思考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和必须发生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创新二字,而企业信息化工程将为企业营造一个支持产品创新的环境,培养一代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人才。

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1)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2)培养一支掌握现代集成制造技术的高水平技术队伍;

(3)实现企业信息集成;

(4)建设强柔性的制造环境;

(5)具备迅速了解和准确分析社会需求的能力;

(6)紧密跟踪有关专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7)与其他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几个条件都与信息化工程建设有关。企业流程重组是企业信息化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机制,具体说来,就是建立快速开发新产品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信息环境和运行机制。在企业信息化工程中,应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要建立一支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产品创新的队伍。

当内联网(intranet,又称企业网)与因特网(Internet)连接,并且配备专门的信息主管和信息工程师后,了解和分析社会需求就有了基础。企业各职能部门只有通过信息环境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工作,例如销售部门争取订单、设计部门了解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经营决策者考虑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等。

1.1.3未来对我国企业的挑战

当人们展望21世纪时使用了很多新名词,例如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等。这些新名词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描述我们面临的未来。由于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快速发展,目前我们还无法十分确切地断言21世纪的本质是什么。现在很难说21世纪的企业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可以肯定的是企业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企业可能发生的变化。在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朗的时候,企业不能不思考自身应该如何改变,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企业管理模式要适应社会的信息化。我们在习惯上,总是使企业管理围绕产品转,眼睛盯住产品和资金,运动的概念不强,缺乏控制的有力手段。

如果我们明确了社会信息化的含义,看到信息技术给社会带来的活力,就会感到企业也要变。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将建立灵活的生产环境,学术上有时又把它称为生产的柔性。人类文明的提高必然带来多元化的需求,只有通过柔性生产方式才能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多元性要求和快速反应能力。

社会对于质量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质量标准随着社会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今天人们对产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是零次品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买到的商品是完全合格的产品。用户对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不仅是合格产品,而且希望产品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在一些已经实施计算机集成制造的企业,就有能力根据用户的要求迅速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这在争取订单方面显示了极强的竞争能力。

未来的质量标准将是用户对商品保值的要求。我们知道,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开发新产品时,如果了解到将有多少旧产品被取代的信息,同时考虑到被取代产品的出路,显然对新产品的推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我们的产品是柔性化和知识化的产品时,实现用户对产品保值的需求就有了基础,很可能还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商机。此外,环保是一个越来越被社会关注的问题。实施绿色制造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绿色制造包括产品无公害、制造过程无公害、产品使用无公害等,这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只有改变旧的生产模式才能使企业逐渐符合社会发展的这些要求。

企业信息化是改造我国传统企业的方向。我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与信息化工程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管理教材中,都认为企业管理要把握6个字:人、财、物、供、产、销。从今天的眼光看,仅抓这6个字的局限性很大。首先,这6个字把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人、财、物是指生产的资源,供、产、销是指生产的环节,虽然都很重要,但是它们的规律完全不同,不能够混为一谈。其次,我们后面还将论述,这6个字没有完整地把生产资源和生产环节表达出来。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一些管理方法也很落伍,例如,按照产品批量组织生产,开调度会议协调矛盾,凭经验和订货点法采购物资,销售、设计、计划、采购、制造相分离,书面报表传递信息等。

传统企业管理方法带来的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和模式不适应信息社会;

(2)内部信息混乱,通路不畅;

(3)生产力低下,资源严重浪费;

(4)缺乏支持创新的环境和机制;

(5)缺乏保证生产质量的规范体系。

企业要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改造一些已经落伍的管理方法。

1.1.4企业信息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之前,我国的863计划就设立了与此相关的研究主题,也就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从本质上说,企业信息化工程和CIMS工程并没有学科上的差异。两者的区别在于:CIMS强调集成,包括信息集成、人的集成、技术和管理的集成等;企业信息化工程更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实现的范围可大可小,不一定实现分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追溯过去,两个原因激发了CIMS的出现:一个原因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引起企业对CIMS的强烈需求;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各种计算机辅助单元技术的发展,为CIMS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CIMS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第一台数控(NC)机床的诞生。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当时并没有投入市场,直到60年代中期才发展成为可供企业使用的数控机床产品。1967年首先由英国研制,后来由美国成功生产了第一套柔性生产系统(FMS),到70年代初期逐渐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工业产品。同时,加工中心的技术也日趋成熟。这就是CIMS中的底层自动化分系统的前身,学术上有时又称之为计算机辅助制造(CAM)。1963年,支持几何造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首先由美国研制成功。6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1968年,美国IBM公司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首次开发了“面向通信的产品和信息控制系统”(COPICS——Communication Oriented Production and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s),后来演变成为更完善的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系统。70年代以后,为了提高生产准备、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各单元技术之间的信息集成日益受到重视,陆续实现了CAD/CAM、CAD/MRPⅡ、CAPP/MRPⅡ等局部系统集成。

90年代,为企业领导服务的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开始问世,实现了OA(办公自动化)/MRPⅡ的局部信息集成。

CIMS在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迅速发展,还应该归功于作为其基础的信息处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新型的多处理机、先进的并行处理技术、计算机硬件的性能价格比大幅度提高、工作站和微机异军突起、客户/服务器的运算模式大量使用、分布式网络化的计算技术和分布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系统的集成能力大大增强。

从80年代到20世纪末,CIM哲理得到广泛承认,CIMS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