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治病养病宝典:中医西医对照
19099500000003

第3章 呼吸系统疾病(3)

(7)蜜饯白果:白果1000克,白糖500克,将白果去壳去心去衣,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后捞出放入小坛内,加糖封缸,24小时后即可分服。每次服5粒,每日2次。适用于脾虚之哮喘。

(8)羊肉煲参芪:黄芪15克,党参20克,熟地黄、枸杞子各12克,羊肉500克。将药和羊肉加适量清水煲至肉烂熟为度,饮汤吃肉。适用于哮喘缓解期各型。

(9)熟附狗肉汤:熟附子15克,生姜100克,狗肉500~1000克(切块)。先用蒜头、花生油起镬,加水焖狗肉时再加入熟附子、生姜(切片),焖约2小时用盐调味,可分多餐服食。适用于缓解期脾、肾虚者。

六、生活调理

1.哮喘患者不能吃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饮食方面应做到一忌鱼虾海腥,二忌盐,三忌烟酒等。

(1)禁服鱼虾海腥食物:支气管哮喘病多数由过敏因素而诱发,有些过敏体质者,常因吃了鱼、虾、蟹、蛋、牛奶之类的食品诱发哮喘发作。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咸酸甘肥等食物,如:油菜花、黄花菜、虾皮、虾米、带鱼、螃蟹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鸡蛋、肥肉等容易生痰的食物。切不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虚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痰阻气道则于呼吸不利,经常偏食辛热肥甘或酸咸食物,久之可酿成痰热上犯于肺,亦能发生本病。

(2)忌盐:中医学认为,本病的起因常与患者自幼过吃咸食有关。《医确》说:“食味酸盐太过,渗透气省,痰入结聚,一过风寒,气郁痰滞即发。”又如清代沈金鳌《沈氏尊生》记载哮病:“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腕,一遇风寒,便室塞道路,气息喘促。”明代《赤水云臃》一书亦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而发的记载。据现代医学研究报道,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随经济繁荣而增加,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于第三世界,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移民也有增加趋势,提示与环境因素有关。这种因素,可用日常饮食中氯化钠含量过高来解释,有人统计,美国不同地区的食盐销售量与当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死亡率成正比,也可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已患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切忌吃得过咸,对食醋等酸性食物亦宜少吃。

(3)戒烟酒: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戒烟酒,因为吸烟会引起支气管壁痉挛,分泌物增加,黏膜上皮损害,鳞状上皮化生,纤毛脱落,腺体肥大增生。烟雾中含有醛类、氮氧化物等毒素,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炎症,引起咳嗽、多痰,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所以要绝对戒烟,酒也宜忌之。

另外,日本人还主张哮喘患者发作时忌吃荤菜,其理由是因为动物性食物可使血液的酸度增加,而且人体还不具备使这些异性蛋白完全转化为胺的消化能力,可能成为一种过敏原而诱发哮喘。

2.哮喘自我调治方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至今还没有根治的办法。目前,治疗的目的在于防止发作,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达到治疗目的,除了医生正确合理的诊治外,患者掌握哮喘发作、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自我调治也是很重要的。

(1)患者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要知道在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下经过正确的处理,哮喘的症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可以达到减轻发作,减少发作,甚至不发作,减少住院或不住院,减少门诊就诊,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工误课。在缓解期中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与疾病斗争、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积极参加为哮喘患者组织的活动,提高对哮喘疾病本质和防治方法的认识。掌握一定的诊疗技术,如正确使用峰值流速仪,自我判断病情,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如气雾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等。

(3)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听信社会庸医能根治的谎言。不用社会上乱配制的伪劣假药,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4)对激素的吸入疗法要有正确的认识,很多患者认为激素的不良反应太多,拒绝接受气雾剂的治疗。

因为目前治疗气管炎症的药物主要是激素的吸入气雾剂,有肯定的疗效,不同于口服剂,气雾剂吸入直接进入气管,剂量很低,很少被人体吸入,因此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只要能坚持治疗会收到良好效果的。

3.医疗体育有益于哮喘者

医疗体育是通过自我锻炼达到治病强身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学及康复医学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阻塞性肺气种都有一定疗效。经锻炼,呼吸运动可以随意调控,为呼吸系统疾病进行医疗体育带来了方便。

医疗体育对哮喘患者的基本作用可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身体及精神放松消除心理紧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及减轻发作创造条件。

(2)通过专门的呼吸练习,改变呼吸形式,从而提高呼吸效率,可减轻气急症状。当形成新的呼吸运动形式后,可进一步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症状,且对肺气肿及肺心病的防治起积极作用。

(3)体育运动有利于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改善患者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减少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4)改善心血管的储备功能,增强体质及体能。

4.哮喘冬天锻炼注意事项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寒冷的冬天锻炼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对于患有哮喘的人,他们所面对的不只是温度的问题,当他们慢跑、滑雪或滑冰时,寒冷的空气会使他们发病。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是可以进行运动和锻炼的。哮喘的发作主要是因为呼吸道的肌肉发生痉挛和收缩而阻碍了空气进入肺内。因此这些患者应在出门前吸入一些可以使呼吸道肌肉放松的药物。由于寒冷干燥的空气会激发呼吸道肌肉痉挛,因此,医生们建议哮喘患者最好选择游泳这项运动。

在出去之前应喝一些温水,多穿几件衣服。最好是穿能够防风和防雨的衣服,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保暖。还应该戴一条围巾护住嘴和鼻子,可以使他们吸入温暖的空气。如果吸入了寒冷和干燥的空气对他们是很不好的,而且当哮喘发作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患有哮喘的患者如果想进行体育锻炼应该先向他们的医生咨询并进行一些检查。如果天气太冷了在室内或其他的地方进行一些散步的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七、预防与保健

1.怎样预防哮喘的发作

(1)控制症状。

(2)寻找诱发因素:诱发哮喘反复发作的因素很多,注意或避免这些因素或用特殊的脱敏方法治疗和预防哮喘的发作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应知道,对一切过敏原并非都可以脱敏。例如,煤气、油腻、化学刺激性气体及很多粉尘都不能脱敏。只能在发现某种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吸入及食入,尽量减少诱发哮喘发作的机会。

(3)增强免疫能力及体质:

①医疗体育。身体健康可以使哮喘不发作,如青少年或哮喘缓解期,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都可以坚持每天清晨跑步或游泳,但必须循序渐进。医疗体育与气功一样,必须不断地锻炼,成为生活中的常规。

对各种各样的医疗体育活动,患者要择其适宜的不断地锻炼。在各种运动前可少量用些支气管扩张药物,以预防哮喘发作。

②生活规律。生活规律无论对健康人及患者都很重要,定时作息加上一定的文化娱乐活动。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定时饮食,保持饮食既清淡又有营养;多吃些蔬菜、维生素C亦十分重要。多痰者应不吃油腻不化之物。保持每日大便通畅。

③药物预防。对哮喘患者有先兆症状时,如过敏性鼻炎、咳嗽及呼吸道感染等,应明确诊断及时给药,减少哮喘的发作。一般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在出现先兆症状时应用效果较好,而在哮喘发作后再用则大多无效或效果较差。用药必须及时,并要恰到好处。春秋季节容易发作者,可用花粉或螨脱敏;因呼吸道感染或伤风感冒而引起哮喘者,可用哮喘菌苗(即气管炎菌苗)预防,每周皮下注射1次,从0.1毫升开始,直到1毫升为维持量,共用20次左右。

④中医辨证。祖国医学治疗哮喘有不少经验,尤其对调整全身体质有明显作用。哮喘患者不妨在哮喘发作缓解期配合进行中医药治疗。

⑤气功。气功是调节大脑皮质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它能有病除病,无病强身,在有决心、信心、耐心的基础上经常不断地锻炼,哮喘基本上可以得到控制。平时亦需经常控制急躁情绪,心胸要宽广,心态要乐观。这些对哮喘的预防均有益处。

2.居家防范哮喘发作七大备忘录

哮喘病由家庭环境中的某种因素一触而发,急剧发病。因此,有哮喘患者的家庭应该对这些诱因多做了解,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发作:

备忘录1房间要保持清洁无尘,并要经常通风换气。当房间温度高时,空气发闷或有做饭的烟雾及其他强烈气味时,或窗外的空气中充满汽车尾气,工厂污染,扬尘以及花和树木的花粉时,要赶快将窗户关上。

备忘录2使用空调时,室温不可过低,应恒定在22~26℃;家里不要有人吸烟,不能点香,也不要让哮喘患者接触烟草、烟雾;香水味的肥皂,洗发液或润肤液,要放在让哮喘患者闻不到气味的地方。

备忘录3卧室内别铺地毯,拿走软椅坐和靠垫,因为它们可以积灰尘和真菌;给哮喘患者的床垫上和枕头蒙上一个特殊的防尘罩,不要用稻草做的枕头和床垫;经常用开水洗床单和毯子,并放在太阳下晒干。

备忘录4家里不能养带毛的动物,不要让哮喘患者在尘土飞扬的场所出入,也别去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

备忘录5哮喘患者不在家时才可做这些家务;扫地、吸尘、抹灰、刷漆、喷洒杀虫药,使用强清洁剂、煮有强烈气味的食物;而且在患者回家之前,一定要把屋里的气味排放干净。

备忘录6家人应该知道哮喘发作的征象,即胸闷、咳嗽、喘息;并且要与医生经常保持联系,坚持督促病人用药治疗,按照医嘱使用哮喘药物。

备忘录7患者急性哮喘发作处理详见【西医治疗】

3.婴儿多与外界接触不易患哮喘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婴儿在出生后前6个月中经常与其他儿童接触,可以大大降低患哮喘病的概率。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很少与其他儿童接触的婴儿,放在托儿所或由保育员照看的婴儿患哮喘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参与该项研究的医生指出,接触其他儿童以及他们所患的流行性感冒和其他非恶性传染病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功能。他们说,如果儿童在小时候进入托儿所或者有一个哥哥或姐姐,他们在6岁前患哮喘的可能性就要大大降低。

第三节冬病夏治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一、简介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的病理状态。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有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诱发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发展而成。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也可逐渐演变为本病。本病是不可能复原的,一切治疗在于控制和减轻症状,延缓肺功能损害过程,减少急性发作,恢复和保持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二、表现

1.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症状多年在冬季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气短、气促、胸闷、劳累后加重。

2.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咳嗽、咳痰、气急明显迅速加重,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及肺动脉高压症。

3.病情进展至后期,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右侧心力衰竭。

三、诊断依据

1.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喘息病史,伴见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逐渐加重的体征。

2.胸廓呈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及语音减弱,呼气延长,双肺有时可闻及干、湿啰音。心浊音界变小,心音低钝遥远。

3.X线检查:双肺透明度增高。肺野外带血管纹理细直、稀疏。心影垂直狭长,膈穹窿变扁平。

4.肺功能测定:残气量/肺总量超过35%。第1秒肺活量/肺活量值低于60%,或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80%以下。气体分布不匀,肺泡气浓度高于2.5%。

5.本病应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鉴别。

四、治疗

(一)西医治疗

(1)提高免疫功能:核酪口服液10毫升,每日2次,或转移因子1U,皮下注射,每周2次,或胸腺素5毫克肌注,每日1次。

(2)呼吸训练:每日做呼吸操、锻炼腹式呼吸:吸气时用鼻吸入,呼气是做吹口哨样用口呼出,腹部内收。

(3)氧疗:低流量吸氧。每天12~15小时给氧能延长寿命。

(4)平时用少量解痉祛痰药:茶碱控释片0.1克,每日2次,或酮替芬1毫克,每日3次,或复方甘草合剂10毫升,每日3次。

(5)并有感染时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二)中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中医学中,属“咳喘”“肺胀”“喘息”“痰饮”“喘证”等病证范畴。认为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每因再感外邪诱发而使病情加重。正如《症因脉治·喘证论》所曰:“肺胀之因,内有郁结,失伤肺气,外复感邪,肺气不得发泄,则肺胀作矣。”

痰浊壅肺型

【症见】咳嗽痰多,色白黏腻,短气喘息,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浊腻,脉小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