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入门400问
19100700000004

第4章 中药药理与归经(3)

(2)功能主治归经:依据药物的主要功能和主治范围归经,如安神养心、止咳平喘,疏肝解郁,开滞健脾,补肾强筋,补气补血,软坚散结等。

(3)选择性的归经:相同气味或相同功能的药物,往往入经作用不尽相同,应根据药物性能和入经的不同选择使用。如黄连、黄芩、大黄,同属苦寒药,而黄连则入心经,黄芩入肺经,大黄走肠胃。

(4)按经络选药归经:即根据经络归经原则来选用药物。如额区头痛,应选用入足阳明胃经的药物;后脑头痛,应选用入足太阳膀胱经的药物。其他各经用药依此类推。

(5)按脏腑经络传变选药归经:即按脏腑经络因病传变而导致相关经络或肌体其他部位的病症,选择其能进入主经的药物治疗。如火眼目疾,多由肝热传变,治疗当选以清肝利胆的药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多由肾虚传变,治疗当选以滋肾药物为主。依此类推,恰到好处,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19.中药归经的理论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中药归经,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其归经特点,对脏腑和经络有抑制或纠正作用。对药物来说,它可使作用部位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人体来说,病变部位对中药亦有高度的敏感性。

中药归经说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对这一学说作出卓越贡献的,首推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张元素(1151-1234)。他最先明确提出中药归经说。在他着述的《珍珠囊药性赋》一书中,100多味中药都标明了归经。应当承认,张元素的中药归经说,对中医理论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以后的各代医家,对中药归经先后进行了大量临床总结,直至20世纪50~80年代,中药归经学说从整理文献入手,到系统研究、发展,到同现代药理学的结合研究证明,尽管中医脏腑概念与现代解剖部位不完全吻合,但中药所归的脏腑,与古代药物有效成分在脏腑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

20.你知道人参的用法与用量吗?

人参为滋补上品,一要对症,二要注意用法和用量,方可起到补益作用。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保脾养胃、安神益智和回阳救逆之功,被历代医家所重用。西汉元帝时史游《急就章》,早有参名记载。《神农本草经》列人参为上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人参含有29种人参皂苷、16种氨基酸、12种无机元素、9种糖、7种维生素以及黄酮类物质,还含有脂肪酸、挥发油、甾醇、酶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凡阴虚气弱,脉微细,面色苍白,苔滑,四肢倦怠无力,或失血过多、病后体弱者,以及老年人都可以进补,最好是选用红参;凡阴虚火旺,脉细,舌苔红黄等虚弱之人,则宜进补白参、白糖参等。红白两种用量均宜少,不宜多。

进补方法和用量:①将整参蒸软,切成薄片,每天早晨空腹时,口含二三片,慢嚼吞下;②用一只饲养多年的老母鸡,拔毛、剖腹、洗净,将一两支参塞入鸡肚内同炖,待肉烂后,再将参片吃下,然后食肉饮汤;③用一两支整参投入酒内浸泡1~2个月,宜在秋冬或早春温度较低时每日清晨空腹饮用。无论用哪种进食方法,要禁食萝卜和禁止饮茶。

21.你知道西洋参的用法用量吗?

西洋参,味苦,性甘寒,具有补气养阴、抑肺火、生津液等功能。凡大病后或产后虚弱、劳累过度、元气损伤、营血不足以及各种出血性的贫血、头晕、头痛、神经衰弱、失眠、自汗、盗汗等,都可进补西洋参。其方法:①冲服法。将西洋参碾成细粉,每次5克,开水冲服(加盖闷5分钟后饮用)喝完后可重复冲水,至无味时为止。②炖服法。将西洋参切片,每日取2~5克,用开水浸泡3~5小时,再置沙锅内蒸20~30分钟,早饭前30分钟饮用。

③蒸服法。将西洋参烘干,碾成细粉,每次用5克,加一个鸡蛋调匀,蒸后服用。④含服法。将西洋参放锅内先蒸一下,使其软化,后切成薄片,贮存于玻璃瓶中,一次口含二三片,每日含服2~4克,后将参渣吞下。

⑤炖鸡法。用西洋参50克,同红参炖鸡法一样操作和使用。⑥配枣法。西洋参20克,大枣5枚,隔水炖成汤液,每晚睡前分次饮用。西洋参忌与红参同服。

22.补血药分几类?应注意些什么?

补血药一般分甘温补和甘凉补两大类。甘温滋补剂,主要适用于阳虚病人,如病后气血双亏,脉微弱,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或产后失血过多、血崩,手术后贫血等;甘凉补血剂,主要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病人,如虚热型血亏,脉沉细,四肢无力,骨蒸潮热,肺结核出血等。应用中,应详辨其寒热阴阳,诊察脉象。服用补血药期间,禁止饮茶,禁食消气和辛辣食物。

23.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症?

这类药物属于理血的主剂。它具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腹中或胁下有症块积聚,跌打损伤,瘀血内停,局部疼痛,妇女月经不调,血瘀经闭,产后恶露阻塞不行的少腹疼痛等。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当归、赤芍、白芍、牡丹皮、丹参、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苏木、鸡血藤、大活血藤、蒲黄等。根据此类药物的共性,大都具有活血、化瘀、消积等功能,故对孕妇、老年体弱者和一切气血衰弱的病人,一般应禁止使用或慎用,以防意外发生。

24.说出生地黄、玄参,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三组药功用之异同这三组药物均属于寒凉泻火剂,但在应用中各有不同,注意区别。

生地黄与玄参清热凉血,利咽膈,是一组以清血分热为主的药物。主治高热烦躁,口渴,舌苔红绛而干,神昏,热斑,脉细数而有力。

石膏与知母清热,泻肺,退骨蒸,是一组以清气分热为主的药物。主治高热烦躁不安,口渴,舌苔白,脉洪大数而有力,热盛津伤等。

金银花与连翘清热,泻火,解毒,是一组以清散表热为主的药物。常用于春温症,如烦躁狂乱,目赤,咽喉肿痛,牙龈溃烂,瘀血阻塞等症。

25.附子、干姜,补火助阳,常相为用。二者有何不同?

附子辛温,有毒,归胃、肝二经,有温中、驱寒、祛风痰、定痫惊、解毒、散结、止痛等功能,主要用于回阳救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还有一定的强心功能,但无温散作用。属于一种大热之剂。

干姜辛热,无毒,归脾、肾、心、肺四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功,有一定的温散作用。

两种药的主要区别是:①归经不同。②药物成分稍有不同。一种有毒,一种无毒。③功能区别。前者有强心作用,但无温散功能;后者无强心作用,但有温散功能。

26.同为补肝肾、益精髓的肉苁蓉、山茱萸有何区别?

这两种药物都有补肝肾、益精髓的作用。肉苁蓉属甘咸温性,入肾和大肠经,主要功能是温肾助阳,润肠,如阳痿遗精、腰膝冷痛、筋骨无力、大便燥结等;山茱萸属酸微温性,入肝、肾二经,主要作用于补肝、肾,涩精缩尿,如肝肾亏损、头晕、眼花、耳鸣、阳痿、遗精、腰痛、小便失禁,虚汗不止等。

两药的主要区别:前者为温性,起温肾助阳的作用,重在滋补;后者为微温性,起收涩固滑作用,重在收涩。凡肾经亏损,兼有轻微水肿或气逆喘满、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不宜使用山茱萸。

27.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在性能与功用上有何差异?

阿胶为甘平性,入肺、肝、肾三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等功能;鹿角胶性甘咸温,入肝、肾二经,有益精补血、壮阳、滋补肝肾的功能,多用于阳虚气弱之病人;龟甲胶性甘咸寒,入肝、肾、心三经,有滋阴、潜阳、益精健骨、养血补心、滋阴降火等功能,适用于阴虚、发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失眠、健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