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14

第14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1)

目前,深圳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是机场线(11号线)。机场线由南至北穿过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中心、前海中心、宝安中心、机场、福永、沙井和松岗等地,是城市核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组团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的功能。线路起于福田中心区福田站,止于松岗碧头站。全长51.7km,其中地下线39.4km,高架线11.0km,过渡段1.3km。设17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3座,高架站4座。于2011年12月29日前期工程开工,计划2016年12月底投入试运营。

2.5.5深圳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截至2011年底,深圳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罗宝线(罗湖-机场东站)、蛇口线(赤湾-新秀)、龙岗线(双龙-益田)、龙华线(福田口岸-清湖)以及环中线(前海湾-黄贝岭),其中:

地铁一期工程(罗宝线罗湖站-世界之窗站,龙华线福田口岸-少年宫站)21.87km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其中龙华线首期段2010年7月1日由港铁(深圳)公司接管运营。

地铁二期工程中,罗宝线续建工程世界之窗-深大站约3.3km于2009年9月28日开通运营,深大-机场东站20.1km于2011年6月15日开通运营。蛇口线初期(世界之窗-赤湾)15.13km于2010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东延线(世界之窗-新秀)20.99km于2011年6月28日开通运营。龙岗线高架段(双龙-草埔)24.35km于2010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西延线(草埔-益田)17.2km于2011年6月28日开通运营。

龙华线二期工程(少年宫-清湖)15.9km于2011年6月16日开通运营。环中线(黄贝岭-前海湾)40.0km于2011年6月22日全线开通运营。

1.深圳地铁罗宝线(1号线)

深圳地铁罗宝线运营里程40.65km,建设里程全长40.89km,其中高架线2.9km,共设30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8座,高架站2座,共有前海、竹子林2座车辆段。作为纵贯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它连接了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四区。设有罗湖站、国贸站、老街站、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华强路站、岗厦站、会展中心站、购物公园站、香蜜湖站、车公庙站、竹子林站、侨城东站、华侨城站、世界之窗站、白石洲站、高新园站、深大站、桃园站、大新站、鲤鱼门站、前海湾站、新安站、宝安中心站、宝体站、坪洲站、西乡站、固戍站、后瑞站、机场东站。

罗宝线一期工程(罗湖-世界之窗)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续建工程(世界之窗-机场东)总投资121.26亿,其中试验段世界之窗至深大3站3区间于2009年9月28日开通试运营。深大至机场东站,共有12座车站,于2011年6月15日开通试运营。车辆采用6辆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全程运行时间约68分钟,全程票价9元。行车间隔高峰4分钟,平峰6分钟。

2.深圳地铁蛇口线(2号线)

深圳地铁蛇口线运营里程35.08km,建设里程全长36.12km,共设29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线,设蛇口西车辆段、后海停车场,概算总投资189.2亿。途径深圳市南山、福田、罗湖三个行政区,全线均为地下段。设有赤湾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湾站、东角头站、湾厦站、海月站、登良站、后海站、科苑站、红树湾站、世界之窗站、侨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侨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莲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岗厦北站、华强北站、燕南站、大剧院站、湖贝站、黄贝岭站、新秀站。

蛇口线首期段(世界之窗-赤湾),于2010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东延段(世界之窗-新秀),于2011年6月28日开通试运营。车辆采用6辆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全程运行时间约78分钟,全程票价8元。行车间隔8分钟。

3.深圳地铁龙岗线(3号线)

深圳地铁龙岗线运营里程41.09km,建设里程41.55km,其中高架线21.73km,共设30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5座,高架站15座,换乘站8座,设横岗车辆段,中心公园停车场,概算总投资171.05亿。途经深圳市福田、罗湖、龙岗三个行政区。设有益田站、石厦站、购物公园站、福田站、少年宫站、莲花村站、华新站、通新岭站、红岭站、老街站、晒布站、翠竹站、田贝站、水贝站、草埔站、布吉站、木棉湾站、大芬站、丹竹头站、六约站、塘坑站、横岗站、永湖站、荷坳站、大运站、爱联站、吉祥站、龙城广场站、南联站、双龙站。

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32.85km,3号线西延线工程线路总长8.7km,其中高架段(草埔站-双龙站)于2010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地下段(草埔-益田)于2011年6月28日开通试运营。车辆采用6辆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全程运行时间约70分钟,全程票价8元。行车间隔高峰5分钟,平峰8分钟。

4.深圳地铁龙华线(4号线)

龙华线南起福田口岸站,北至清湖站,线路全长20.3km,共设车站15座,设龙华车辆段,概算总投资57.99亿。途经深圳市福田、宝安两个行政区,是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南北走向的一条骨干线路。

设有福田口岸站、福民站、会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少年宫站、莲花北站、上梅林站、民乐站、白石龙站、深圳北站、红山站、上塘站、龙胜站、龙华站、清湖站。

一期工程(福田口岸-少年宫)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续建段(少年宫-清湖)长15.939km,其中高架线10.336km,设站10座,于2011年6月16日开通试运营。车辆采用4辆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全程运行时间约32分钟,全程票价6元。行车平峰间隔6分钟,高峰小交路3分钟,大交路6分钟。

5.深圳地铁环中线(5号线)

深圳地铁环中线运营里程39.23km,建设里程全长40.001km,其中高架线3.42km,共设27座车站,其中地下站25座,高架站2座,设塘朗车辆段、上水径停车场,概算总投资200.58亿,是深圳贯穿东西走廊连接南北通道的轨道二期骨干线路,也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一次建成单条线路最长的地铁工程。设有前海湾站、临海站、宝华站、宝安中心站、翻身站、灵芝站、洪浪北站、兴东站、留仙洞站、西丽站、大学城站、塘朗站、长岭陂站、深圳北站、民治站、五和站、坂田站、杨美站、上水径站、下水径站、长龙站、布吉站、百鸽笼站、布心站、太安站、怡景站、黄贝岭站。

环中线于2011年6月22日开通试运营,车辆采用6辆编组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全程运行时间约72分钟,全程票价7元。行车间隔8分钟。

2.5.6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技术情况

1.车辆情况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使用的A型地铁车辆是由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期工程共配备了22列车,每列车六节编组,两端均有司机室。集电弓设在第二节和第五节。列车全使用交流牵引电动机及IGBTVVVF逆变器。每列车长≤140m,最大宽度为3.0m,设计速度为80km/h,每列定员载客容量为1860人。供电方式采用集中供电,两级电压制。架空网DC1500V牵引供电。

二期工程深圳地铁罗宝线续建工程配置26列A型车辆,采用4动2拖6辆编组。车辆总体设计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全线供电采用1500V柔性架空接触网。

深圳地铁蛇口线初期工程配置10列A型车辆,东延工程配置25列A型车辆,均采用4动2拖6辆编组,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集成。车辆技术借鉴了罗宝线成熟平台,进行结构优化。牵引供电系统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正线采用架空“П”型刚性悬挂,车辆段采用弹性简单悬挂。

深圳地铁龙岗线列车采用北车长客所制的B型车辆,采用4动2拖6辆编组,采用直流1500V第三轨供电,全线配置43列车,其中初期段配置24列,西延段配置19列。

深圳地铁龙华线配置28列A型车辆,采用2动2拖4辆编组。采用直流1500V接触网供电,由中国南车集团浦镇城轨车辆厂生产制造。

深圳地铁环中线车辆配置30列A型车,采用4动2拖6辆编组,列车长度为140m,车体最大宽度3.1m,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列车定员1860人/列,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制造。

2.客流情况

2011年深圳市的运营数据。

3.运营时间

根据2011年12月更新的时刻表,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时间。

4.票制及售检票设备

深圳地铁的车票分为单程票、深圳通卡和计次票(一般为纪念票)3种。单程票是绿色或黄色的圆形射频识别(RFID)塑料硬币,而“深圳通”为非接触式智能卡,可多次使用,储值可以通过增值机完成。地铁票价采用里程分段计价,票价=起步价+里程价(以1元为递进单位)。起步价为首4km2元,里程价4~12km部分,每1元可乘坐4km;12~24km部分,每1元可乘坐6km;超过24km,每1元可乘坐8km。最高收费11元,另外设“深圳通”学生卡(5折)和老年人免费乘车优惠。目前持深圳通卡乘坐地铁享受地铁票价9.5折优惠(深圳通优惠卡除外)。使用深圳通卡搭乘公交后的乘客,在公交刷卡90分钟内换乘深圳地铁,享受地铁票价9.5折优惠同时,再优惠0.4元/次。

5.先进技术应用

1)综合节能技术应用

2011年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线)LED综合节能照明工程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报社、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主办评选的“2010中国LED应用工程优秀奖”。

取得经济效益:每年可节约电费、更换费、维修工费约833.86万元人民币,初始车站应急照明电源(EPS)投资约减少60万元,不到4年就可以收回工程投资,使用10年则可为地铁公司节省各项费用约8398.6万元。

2)BT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当前众多城市均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BT模式因其特有的优势可望得到大力推行,但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项目特征、功能目标等到有其特殊性,对于BT模式的应用与优化调整必然存在较大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深圳号线BT工程投资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不仅体现了BT模式的创新路径,更提供了创新BT模式下针对性的投资控制技术支撑,具有明显的首创效应,且该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5号线实践中的应用有效性,又使其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3)深圳地铁列车安防系统

深圳地铁列车安防系统为了有效打击恐怖分子的破坏活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地铁运行安全,需要建设地铁列车安防系统以加强地铁整体防范能力。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建设初期,无线通信系统受技术发展限制,不能提供高速宽带数据传输通道,建设列车安防系统的技术手段尚不成熟。目前,无线宽带双向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铁列车在电视监控基础上扩展安装“列车安防系统”提供了技术保证。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自2004年底开始组织了多个厂家进行车地无线通信、双向图像传输等多项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地铁列车安防系统的主要技术已经成熟,在深圳地铁列车加装列车安防系统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深圳市于2006年3月对列车安防系统的立项做出了批复(深发改[2006]219号)。

社会效益:在紧急状态时,列车车厢乘客情况可传送至市应急指挥部,便于指挥员安排调度救援工作。将行业内地铁列车的安全防范、反恐和乘客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