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18

第18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5)

为了缓解客流压力,同时也给运营开通六周年献礼,八月底再次进行运行图调整,创新地采用2:1方式解决南延线拥挤问题,通过在早高峰减少一列西延线列车的上线、增加西延线间隔40秒的小代价,使南延线在早高峰期间加开列车达到7列,可以在高峰时段形成50分钟的高密度时段(中国药科大学站7:10~8:00,安德门站7:46~8:36),基本覆盖早高峰出行最多的时段。调整后南延线平均间隔3分27秒(原图平均4分50秒,缩短1分23秒),共线区段间隔2分20秒,西延线间隔6分55秒(比原图增加40秒),形成早高峰2:1的运营模式,南延线列车将达到较舒适的状态,西延线继续维持舒适状态。

2.6.7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

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9年5月28日,主要负责承担南京市地铁工程的规划、设计、筹资、建设、运营及与地铁相关的物业开发等。总公司按照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发展需要共设8个机关处室,以及建设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运营分公司、房地产开发分公司、地铁实业集团公司、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地铁保护办公室、物业公司8个下属单位。南京地铁目前已建成运营总长85km的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南延工程、2号线东延工程。

2.6.8南京市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南京地铁项目规划建设工作于1984年启动,先后历经多次调整修改。目前正在修编的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17条线,总长度达到了645km。

1号线工程于2000年12月12日开工建设,2005年9月3日正式试运营。

2号线一期工程于2005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试验段,2010年5月28日通车试运营。

1号线南延线工程于2006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试验段,2010年5月28日通车试运营。

2号线东延线工程于2007年10月7日开工建设,2010年5月28日通车试运营。

南京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和机场线于2011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

2.6.9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1990年2月12日,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筹建处成立。

1999年4月15日,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项目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立项。

1999年5月28日,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

1999年10月,国家计委批复了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年4月08日,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三山街试验站工程开工。

2002年4月29日,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开工以来的首条隧道-菊花台1号隧道胜利贯通。

2004年6月26日,南京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轨道贯通。

2005年5月15日,南京地铁1号线观光运营开通。

2005年8月12日,南京地铁1号线模拟运营正式开通。

2005年8月16日,南京地铁1号线工程通过竣工初步验收。

2005年9月3日,南京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

2005年12月28日,南京地铁2号线试验段正式开工。

2005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近期)。

2006年7月16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6年11月20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试验段正式开工。

2006年11月,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鼓楼-玄武门区间隧道工程荣获“第六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2007年03月14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2007年04月12日,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06年度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荣誉称号。

2007年10月7日,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正式开工。

2007年12月5日,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荣誉称号。

2008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5月28日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009年10月,南京地铁3号线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

2010年1月10日,南京地铁3号线在高铁南京南站举行试验段开工典礼,标志着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投入实施。

2010年5月28日,南京地铁2号线一期、1号线南延线、2号线东延线开通试运行。

2010年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方案。

2010年12月18日,南京地铁3号线过江段开工。

2011年1月4日,南京地铁3号线拆迁工程启动。

2011年6月8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南京南站今日正式开通。

2011年9月1日,南京地铁发行2011张计次卡,每张180元,可坐60次。

2011年12月27日,南京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和机场线开工建设。

2.7重庆

2.7.1重庆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进展最新动态

2011年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在建,合计里程约178km,其中55.6km已建成开通试运营。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朝天门-沙坪坝)于2011年7月28日开通试运营,3号线一、二期全线于12月30日开通试运营,截至2011年底,合计运营里程达到74.75km。

目前,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及6号线会展支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3号线北延伸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地方评审,近期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2.7.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重庆市城市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下辖19区17县4自治县,辖区东西长470km,南北宽450km,辖区总面积82403km2,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km2。重庆市总人口2884.6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

重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组团式城市,因多山多雾素有山城、雾都的别称,因夏季天气炎热,而有火炉的称号。

2011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跃居全国第一,位居中国大陆第七,地方财政收入1488.3亿元,增长4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31.8亿元,增长30.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55元,同比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增长22.8%。

2.重庆城市总体规划

重庆市是具有“都市定位、省域特征”的直辖市。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分为两个部分:《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km2,规划至2020年,形成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6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左右小城镇;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为主城九区,面积5473km2。

《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空间发展,集中紧凑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旧城更新与新区拓展相结合,交通适应与引导发展六大发展策略。规划在空间上将都市区划分为主城和郊区两个层次,主城为城市密集发展的区域,郊区为小城镇和农业发展的区域,主城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3.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调整规划(2007-2020)》对重庆市远景线网规划做了扩展和优化。

经过调整的线网规划为17线1环,共820.0km。到2014年将形成由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组成的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线路总长197km;第二轮建设规划项目共211km(专家评估后暂定),将于2012-2016年间陆续开工建设。至2020年末,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400km以上。

2.7.3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中远期建设规划提前开展,远景线网规模已基本稳定。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及近远期发展目标,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修编及中期建设控制性详规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方案经重庆市政府同意,原则上调整为820km,并确定了中期采用“实环”并最终通过建设、运营实现组合环功能的线网规划。目前,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报告已编制完成并经重庆市政府审批,正上报国家发改委。

1.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经过海峡路、南坪、七星岗、曾家岩、重庆北站、唐家沱、复盛到龙兴,总长约52km。

2.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

5号线经悦来、园博园、人和、冉家坝、歇台子、石桥铺、重庆西站、中梁山、西彭、江津,及歇台子、杨家坪、李家沱到跳蹬支线,线路总长约93km,其中支线长约22km。

3.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

7号线经北碚、歇马、西永、白市驿、九龙工业园到双福工业园,线路总长约58km。

4.重庆轨道交通8号线

8号线经鱼嘴、广阳岛、茶园到界石,线路总长约51km。

5.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

9号线经沙坪坝、红岩村、观音桥、江北城、回兴到两路,线路总长约36km。

6.重庆轨道交通环线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经四公里、谢家湾、奥体中心、陈家坪、重庆西站、沙坪坝、重庆北站、五里店到四公里,线路总长约49km。

2.7.4重庆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1.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沙坪坝-大学城)

线路全线长20.2km,设9座车站,采用钢轮钢轨B型车交通制式。全线已于2009年全面开工,预计2012年开通试运营。

2.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段(新山村-鱼洞)

线路全长12.00km,设12座车站,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制式。全线已于2010年全面开工,预计2013年开通试运营。

3.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上新街-礼嘉)

线路全长23.70km,设16座车站,采用钢轮钢轨B型车交通制式。全线已于2009年全面开工,预计2012年开通试运营。

4.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伸段(二塘-鱼洞)

线路全长16.5km,设8座车站,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制式。全线已于2010年全面开工,预计2012年开通试运营。

5.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茶园-上新街、礼嘉-五路口)

线路全长37.60km,设12座车站,采用钢轮钢轨B型车交通制式。全线已于2010年全面开工,预计2013年开通试运营。

6.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会展支线(礼嘉-会展中心)

线路全长12.00km,设5座车站,采用钢轮钢轨B型车交通制式。全线已于2010年全面开工,预计2012年开通试运营。

2.7.5重庆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2011年重庆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的线路有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较场口-新山村)、1号线(朝天门-沙坪坝)和3号线一、二期全线(二塘-江北机场)。

1.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途经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巴南区四个行政区域,服务于核心城区的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

运营中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为中国第一条跨座式胶轮单轨高架轻轨线路,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长19.15km(其中地下2.5km),设18座车站。线路建成对疏导客流和沿线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较大程度地缓解了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矛盾,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同时也起到改善投资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积极作用。

2.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

轨道交通1号线东起朝天门,西至大学城,远期延伸至璧山,采用钢轮钢轨B型车交通制式,DC1500V刚性接触网供电,最高运行速度100km/h。该线路是轨道交通线网东西方向的主干线,也是贯穿渝中区和沙坪坝区的重要交通通道,其高峰小时断面流量和全日客流量在全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测中均为最大。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共同形成“大”字形的轨道交通骨架。

运营中的轨道交通1号线(朝天门-沙坪坝段)线路全线长16.5km,设14座车站。全线于2007年6月全面开工并于2011年7月28日开通试运营。1号线初期13列配车均由设在江北鱼嘴的重庆长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