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32

第32章 其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3)

在建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与新增的轨道交通2号线延伸线、3号线、4号线及支线形成两横两纵的“井”字形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规划覆盖中心城区及城市重点建设区域。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规划建设期为2010-2014年,4号线工程规划建设期为2010-2015年,4号线支线规划建设期为2011-2015年。

3号线将根据沿线城市发展情况和客流增长需求适时开工建设。

3.3.3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

3号线全线长约43.7km,共设站30座。沿线设站为苏州新区站站-鸿文路站-泰山路站-马运路站-华山路站-何山路站-苏州乐园站-狮山路站-玉山路站-横山路站-横塘镇站-教育园站-沧浪新城站-友新路站-宝带西路站-宝带东路站-迎春路站-宏业路站-东兴路站-娄葑镇站-独墅湖路站-金塔路站-金鸡湖站-斜塘镇站-莲葑路站-苏胜路站-星塘街站-沈浒路站-星华街站-唯亭站。

2.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及支线

4号线全线长约41.5km,共设站30座。沿线设站为苏蠡路站-安元西路站-春申湖路站-阳澄湖路站-金民西路站-苏锦村站-苏州火车站站-北寺塔站-观前街站-乐桥站-十全街站-竹辉路站-南门路站-宝带东路站-石湖路站-澄湖路站-南湖路站-兴昂路站-花港路站-江陵西路站-江兴西路站-流虹西路站-笠泽西路站-顾家荡路站-人民路站-江陵大道站-中山路站-汽车客运站-苏嘉城际松陵站-同津大道站。

3.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

2号线东延线长约13km,共设站10座,全部为地下线,接2号线迎春南路站开始,沿线设站为迎春南路站-尹中路站-通达路站-郭巷北路站-尹山湖中路站-东方大道站-独墅东街站-松涛街站-星塘街站-金堰路站-星华街站。

4.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支线

4号线支线长约9.7km,共设站8座,从澄湖路站引出直到友翔路站。全部为地下线,2015年通车。

沿线设站为:邵昂路站-友新路站-溪秀路站-溪江路站-越城西路站-庄马路站-溪翔南路站-友翔路站。

3.3.4苏州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1.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线路,起点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北侧的金山路,沿竹园路向东进入苏州新区后,往北转入长江路,经苏州乐园,往东沿邓尉路穿过京杭运河,进入金阊区,经干将西路,穿西外城河、沿干将东路进入平江区,之后穿过东外城河进入苏州工业园区,线路沿中新路、苏华路布置,线路穿过金鸡湖,经过园区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后沿玲珑街、翠园路、继续向东至于钟南街。1号线全长25.74km,共设车站24座,平均站间距为1.094km。其中换乘站为4个,分别为:苏州乐园站(与3号线换乘)、广济南路站(与2号线换乘)、乐桥站(与4号线换乘)、星塘街站(与3号线换乘),工程总投资126亿元。目前1号线已实现双向“轨通”、“电通”等重大节点目标,土建施工已全部结束,2座主变电站已交工验收,全线24个车站的机电设备已安装完成,已具备试运行条件。

1号线沿线设站为:木渎站、金枫路站、汾湖路站、玉山路站、苏州乐园站、塔园路站、滨河路站、西环路站、桐泾北路站、广济南路站、养育巷站、乐桥站、临顿路站、相门站、东环路站、中央公园站、星海广场站、东方之门站、文化博览中心站、时代广场站、星湖街站、南施街站、星塘街站、钟南街站。

1号线于2007年12月年开工建设,预计于2012年5月开通运营。

2.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经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线路全长26.6km,设站22座,其中高架车站5座,地下车站17座,全线设换乘站7座,分别为:春申湖中路站(与7号线换乘)、苏州火车站站、石湖路站(与4号线换乘),广济南路站(与1号线换乘),宝带西路站(与3号线换乘),三医院站(与5号线换乘),劳动路站(与6号线换乘),总投资156亿元,目前,2号线17个地下车站已有13个车站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5个高架站站厅层全部完工。已有4个车站完成全部土建工程。3段明挖区间主体结构施工基本完成。15个盾构区间累计完成掘进总量的68%,已有5个区间双线贯通,6个区间单线贯通。太平车辆段±0以下工程主体全部完成,上盖桩基完成总量的88%。2号线设站为苏州高速站站、相城大道站、富阳路站、安元路站、春申湖中路站、阳澄湖中路站、齐门北大街站、金民东路站、天筑路站、苏州火车站站、三医院站、石路站、广济南路站、三香广场站、劳动路站、胥江路站、桐泾公园站、长吴路站、宝带西路站、旺吴路站、石湖路站、迎春南路站。

2号线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14年6月开通试运营。

3.3.5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介绍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2007年5月,苏州市委、市政府重组轨道公司。公司现有注册资本32.79亿元。经营范围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轨道交通运输服务、轨道交通项目投资与开发。轨道公司作为直属苏州市政府领导的大型企业,是承担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独立法人实体。公司与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合署办公,现设7个处室和3家分公司,截至2011年底,公司有员工1551人,其中运营分公司员工1340人,除运营分公司外,公司员工中82%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67%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

自2007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以来,公司安全、优质、高效地推进1号线建设。

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了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在四年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公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截至2011年底,1号线已顺利实现“洞通”、“轨通”、“电通”等重大节点目标,进入试运行阶段。2号线土建工程进度已超过八成。

公司始终坚持“民心工程、共建和谐”导向,以文明施工为管理主线,不断加强现场管理,尽可能减少施工影响,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誉。自2007年起,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连续四年被评为“苏州十大民心工程”。

伴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延伸,公司一直探索企业发展壮大之路。尤其在轨道交通2号线开工后,形成了苏州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格局,公司审时度势,坚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一体化发展模式,大胆创新,成立建设分公司、运营分公司、资源开发分公司。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将秉承建设轨道交通工程,改善苏州城市交通结构,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客运需要,促进苏州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苏州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宗旨,着力构建一个安全、快捷、舒适、环保的城市现代化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为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3.6苏州市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1999年,苏州市建委委托苏州中咨公司和上海隧道院完成了预可研报告,提出了“十”字相交的初始轨道交通线网。2002年,苏州市完成了《苏州轨道交通线网研究与规划》,提出了总长540km、总投资1360亿元、由11条线路组成的线网规模,包括3条市域线,2条市区线,6条有轨电车线。苏州市于2004年4月编制了《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规划的4条线路形成两纵两横“井”字形总体布局,线路总长135.3km、设站105座。其中,近期建成1号线、2号线长52.3km,设站46座。

2007年2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同意建设其中的1号线和2号线。2009年,开展并完成了新一轮线网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远景年(2050年)苏州轨道线网由9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为370km,共设车站231座。其中,中心城区内线路长度286km(含虚线21km),规划区内线路长度380km(含虚线62km)。2007年12月26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5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也开工建设。

2010年5月,《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5年)》(简称新一轮建设规划)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查,2010年10月,通过住建部的审查。2011年4月,国家住建部完成会签。6月初,国家发改委完成对新一轮建设规划的审查,已提交国务院审批。

3.3.7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2002年5月,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6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06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复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07年2月,国务院批复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07年12月26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开工。

2008年2月,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客流和运营收入预测、站点周边规划优化专题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08年10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台盾构机在苏州乐园站始发。

2008年12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首个车站主体工程——会展中心站封顶。

2009年11月,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初步设计获得省发改委批复。

2009年12月25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开工。

2009年12月,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1月,苏州轨道交通公司撤并相关处室,成立建设分公司、运营分公司、资源开发分公司。

2010年1月,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最终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5月,苏州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5)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

2010年10月,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洞通暨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2010年11月,轨道交通2号线首段区间天筑路至火车站区间单线贯通。

2010年12月,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车正式交付并实现单线“轨通”。

2011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和机电设备国产化率审核会议。

2011年3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有限公司成立。

2011年4月11日,苏州市政府决定成立第二届苏州市轨道交通技术审查咨询委员会,聘请周干峙院士、施仲衡院士担任委员会高级顾问,沈景炎院长为委员会主任,周庆瑞等7位专家为委员会委员。

2011年4月20日,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获评2010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

2011年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完成对《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0-2015)》会签。

2011年4月29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双向“轨通”、“电通”重大节点目标。

2011年6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正式挂牌。同日,苏州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2011年7月1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0号发布《苏州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该办法为苏州市首部轨道交通管理办法,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2011年9月4日,苏州轨道交通运营技术规章及应急预案专家评审会对运营154个技术规章及122个应急预案进行了审查。

2011年10月12日,苏州轨道交通工程顺利通过住建部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获得住建部检查组认可。

2011年10月15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太平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消防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这也是江苏省首个进行消防论证的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

2011年11月18日,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苏州报业集团合作创办的轨道交通报《城市早八点》创刊。

2011年12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移交运营分公司。

3.4宁波

3.4.1宁波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分别自2009年6月、2010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宁波轨道交通一直在顺利、安全、和谐推进。

2011年是宁波轨道交通土建的攻坚之年。宁波轨道交通科学谋划,狠抓建设,实现了规划、建设、运营、开发等各方面的协调推进。截止2011年底,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15个地下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18个区间隧道贯通,高架段正式开工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16个地下车站、1个明挖区间开工建设,其中7个车站全面开始基坑开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连续三年实现重大安全零事故。1号线一期工程重大机电设备招标基本完成,并开始样机生产,运营筹备全面开展。第二轮建设规划方案修订完毕,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