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44

第44章 其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15)

6.福州轨道交通7号线

7号线起自于金峰镇,经陈店、漳港镇、文武砂镇至江田镇,主要沿规划的滨海新城交通干道布设,全长约29.1km,共16座车站。7号线是为滨海新城预留发展的一条线路。

3.14.4福州市2011年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福州2011年尚处在建设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1号线。

2009年12月,福州市城市地铁1号线动工仪式在实验站白湖亭站(原则徐广场站)举行,该线路于2010年正式开始动工。地铁1号线线路全长29.2km,全为地下线,该线起于新店北部秀峰路的象峰站,最终到达东部新城站,设站24座。地铁1号线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先建设21个站点,线路长24.89km;第二期建设3个站点。目前,第一期有14个站点及区间主体结构开始建设,它们是象峰站、秀山-罗汉山区间、斗门站、东街口站、南门兜站、达道-上藤区间、三叉街站、白湖亭站、葫芦阵站、排下站、城门站、三角埕站、黄山站和火车南站东西延伸段。

功能定位:1号线是福州市轨道交通骨架网的核心线路,位于城市中央发展主轴,该线所在的秀峰路-华林路-八一七路-广达路-则徐大道是南北向主要客运交通走廊,途经晋安、鼓楼、台江和仓山4个行政区,连接铁路北站、鼓楼中心区、茶亭片区、铁路南站、东部新城等重要区域。有力支持南台岛、东部新城地区的发展,有力支持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东扩、南进”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引导新中心城区建设、支持旧中心城区改造和升级,强化对外交通的联系,同时起到重要疏解作用,有利于缓解“南北不畅、越江不便”的交通问题。

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最大站间距为1.896km,最小站间距为0.801km,平均站间距1.237km。

全线设新店车辆基地1座,清凉山停车场1座;设控制中心1座,与2号线、4号线控制中心合建于达道路与广达路交叉口;设主变电站2座,牵引变电所13座,降压变电所26座,3座跟随变电所及配套机电系统工程。

3.14.5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2009年2月28日,福州市人民政府下发《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立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榕政综[2009]39号),同意成立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20日,福州市地铁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是福州市从事福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运输和运营的国有独资公司,作为福州市政府全资投入的国有独资公司,全面负责全市地铁项目的投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沿线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工作。

目前公司下设:办公室、监察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总工室、安全质量管理部、审计预决算部、工程部、招标合约部、机电设备部、物资部、前期部、控制中心项目筹建部。

3.14.6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福州市2007年编制完成《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于2007年底上报国家发改委。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文件,将福州列入第二批审批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城市名单。2008年下半年福州地铁试验段开始实施,2009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9年12月27日在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站白湖亭站(原则徐广场站)举行“福州市地铁1号线”动工仪式,标志着福州地铁建设正式拉开序幕,福州人盼望多年的“地铁梦”将成现实。2010年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目前14个站点及区间施工主体结构,预计2015年建成试运行;目前,2号线22个站点已基本确定,将在2012年动工建设。

3.14.7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事记

1995年,福州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编制完成《福州市中心城交通规划报告》,首次提出在城区规划6条主线和2条支线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线路总长100.7km。

2001年8月-2002年12月,轻轨交通筹建办公室联合市规划局委托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共同编制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围绕建设“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布局结构,提出远景形成两纵一横一环的网络架构,共规划了4条线,总长约136.2km。

2002年12月,经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2006年6月,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和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联合对《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重新编制。

2007年10月,完成《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文件,将福州和宁波、郑州、长沙等9个城市列入第二批审批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城市名单。

2008年5月9日-11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对《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8)进行评估,将规划年限由原来的2009-2018年改为2009-2016年。

2009年2月28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榕政综[2009]39号,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立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为福州市政府全资投入的国有独资公司。

2009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6年)》(《印发国家发改委关于审批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6年)的请示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1467号))。

2009年6月20日,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福州地铁项目已从一纸蓝图转入了准备正式开工建设的阶段。

2009年12月28日,福州市城市地铁1号线动工仪式在试验站白湖亭站(原则徐广场站)举行,这标志着福州市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2010年1月18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发改基础[2010]66号文批复。

2010年2月27日,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

2010年3月22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总体设计文件》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4月11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成立福州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榕政综[2011]36号),标志着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

2010年4月13日,初步勘查成果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9月12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文件通过了由福建省发改委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

2010年9月12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文件》通过专家评审。

2010年11月17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人防系统初步设计文件》通过人防专项评审。

2011年1月17日,福建省发改委正式下发《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文件(闽发改交通[2011]58号)。

2011年4月21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

2011年4月26日,福州地铁1号线排下站、城门站和三角埕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1年7月15日-15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一期)消防系统初步设计文件》通过消防专项评审。

2011年12月2-4日,省发改委组织召开《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福建省预审会议。

3.15贵阳

3.15.1贵阳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新动态

2011年2月,《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许可》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由于原规划1号线经过的喷水池和大十字一带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将给后续的隧道建设、站点建设带来不小的难题。贵阳市于8月份对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方案将取消喷水池、大十字等站点,增设合群路、公园路等车站,并结合最新的市政改造情况,将人民广场站更名为筑城广场站。12月底,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土建接驳工程正式开工。

3.15.2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

1.贵阳市城市概况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贵州省中部,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辖6区1市3县,市域总面积8034km2,市区面积2403km2,城区建设面积220.31km2。全市常住人口为432.4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4.63万人。

贵阳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

2011年,贵阳市财政总收入达40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75%,地方财政收入达187.14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77.4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达到162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58.4%,比上年增加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