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59

第59章 区域性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2)

一环是广佛环线,扩大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重要客流集散点辐射范围,加强广州和佛山间的联系,加快广佛“同城化”的进程,将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形线路紧密地组合在一起。二环则由穗莞深、中山-南沙-虎门、广佛珠3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中环线构成。三环则是穗莞深、深圳-珠海、广佛珠3条城际线组成的环珠江口的大环线。

8条放射线分别是:广佛肇、广州-清远、广州-惠州、东莞-惠州、深圳-惠州、珠海-斗山、江门-恩平、肇庆经高明-南沙、广州-肇庆等多条城际线。

广深交通走廊内形成广深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佛莞深城际组成的4条10线轨道交通线路格局。广珠交通走廊内形成广珠城际、广佛珠城际、广珠铁路组成的3条5线轨道交通线路格局。

该交通网从广州至佛山到肇庆;从广州到东莞到深圳,从东莞到惠州;从广州到珠海,到中山至江门,从开工建设的珠三角城轨项目线路走向看,城际轨道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格局已初步展现,随着广州至珠海、广州至佛山项目明年开始陆续建成投运,到2012年,以广州为中心,珠三角城轨网将连通珠三角9市及广州的后花园清远市,“一小时交通圈”由蓝图变成现实。

“三环八射”中其余的线路均在规划中,包括佛莞城际轨道交通、小榄-虎门城际轨道交通、中山-南沙-虎门城际线、深珠城际轨道交通、广清城际轨道交通、广惠城际轨道交通、莞惠城际轨道交通、深惠城际轨道交通、江恩城际轨道交通、肇高南城际轨道交通、佛肇城际轨道交通、惠河城际轨道交通、广清城际轨道交通。

该规划建设内容中,广州-东莞-深圳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31km;广州-珠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15km;广州-佛山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37km;小榄-虎门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0km;江门-小榄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30km;广州-肇庆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16km;东莞-惠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89km。

其实施原则为总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建成投产。到2010年,将建成广州-东莞-深圳、广州-珠海、江门-小榄、广州-佛山、小榄-虎门城际轨道交通线,构筑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营业里程达到383km;到2020年,将建成东莞-惠州、广州-肇庆城际轨道交通线,营业里程达到600km。

5.2.4珠三角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1.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

首开工段已于2009年9月29日启动,全线将于2012年底全面开工,总工期为4年,预计2013年建成通车。广肇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全长83.367km,起始于佛山西站,终止于肇庆站。其中高架线74.59km,地下线2.03km,隧道2.203km,路基4.544km,除了佛山西站,三水城区和肇庆羚山以隧道形式穿越外,全线再无地下线路。全线设车站11个,其中高架站7个,地下站1个,地面站3个(1个预留)。广佛肇城际轨道的技术标准,设计时速从原来的140~160km/h调整为最高时速可达200km/h。2013年通车试运营,车辆为城际A型车6辆编组,届时将在佛山设5站,肇庆设6站,运营时间为清晨6时至晚上12时,从佛山到肇庆最快将只需25分钟。无缝换乘广佛环线再到佛山地铁一号线(广佛地铁)直接到达广州。

该线路起于佛山西站地下钻出地面,后沿兴业路西侧高架行走,经罗村、狮山,沿桃园路中央绿化带高架西行,跨西南涌后南折,在广三高速三水出口附近钻入地下穿过广三高速,向西继续入地沿张边路穿越三水城区,穿广肇高速公路、广茂铁路、321国道后出地面,沿321国道北侧至三水二桥,向北跨三水二桥和广三铁路,靠近在建的广贺高速后沿其南侧跨越北江,进入肇庆地区。

2.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

穗莞深城际轨道项目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轴线之一,是广东省第一条由省方主导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该项目线路走向起于广州,经东莞至深圳机场(预留延长至深圳福田中心区),线路全长约87km,总投资196.98亿元,预计2012年中开通运营。

穗莞深城际轨道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实施进入全面启动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沟通广州、东莞、深圳三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对推动珠江东岸加快建成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珠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穗莞深城际轨道2008年12月21日上午开工。轨道预计4年建成,届时从广州到深圳机场,只需要一个小时。

3.莞惠城轨

莞惠城轨,东莞-惠州城际轨道交通,自广州地铁5号线鱼珠站起,利用穂莞深城际轨道-洪梅站。新建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起自穗莞深城际轨道的洪梅站接轨,向东经东莞市的洪梅、道滘、南城、东城、寮步、大朗、常平、樟木头、谢岗等镇(区),惠州市的沥林、陈江、惠环、惠城等镇(区),终点至惠州市惠州大道站。项目投资额高达113亿元,已于2009年5月10日开工建设,总工期为3年半,预计在2012年年底建成通车,东莞市民坐这趟不塞车的城轨只需半小时就到惠州。

4.广清线

广清线,全称为广清城际轻轨,全长为67.84km,起点分别为广州火车北站和白云机场,终点为清远清新站,基本呈倒Y形分布,共设11座车站,列车时速高达200km/h。快速、准点、大容量的轻轨,不只是简单的城市交通工具,更快速缩短了城际间行程,提速生活空间转换,该线路于2010年开工,原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目前暂无具体通车时间安排。

5.广佛环线

广佛环线(佛山西站-广州南站段)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三环八射”中核心一环广佛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连接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东部线网和西部线网。

线路起自佛肇城际佛山西站,出站后下穿桂丹路,设敞开段出地面,沿桂丹路南侧绿化带内高架行进,之后折向南上跨佛山水道走行在禅西大道西侧规划绿化带内,然后南行上跨佛开高速后,在禅西大道与季华路交叉口西北侧设张槎站,与佛山地铁2号线换乘,之后跨越季华路向南前行,跨越东平水道和吉利涌,折向东南进入乐从,走行在平步村北侧,上跨佛山大道,穿越钢铁市场,在钢铁市场南侧汾江路西侧由高架线转为地下线,在君兰路与文华路交叉口处、规划交通枢纽南设东平新城站,与广佛珠城际同台换乘,之后在天成路附近设敞开段出地面,跨越佛山一环、潭州水道,进入陈村镇,沿规划横五路高架敷设,在陈村镇白陈公路西侧设陈村站,之后跨越白陈公路,过陈村水道后设敞开段进入地下,以地下线的形式敷设至广州南站。2013年12月底建成并试运营,总工期3.5年。

广佛环线全长36.16km,其中桥梁2座长28.153km,隧道3座长5.880km。共设张槎、东平新城、北滘、陈村、广州南等5座车站,其中北滘为预留站,不含预留站平均站间距9.00km,含预留站平均站间距7.20km,最大站间距为张槎站至东平新城站10.22km,最小站间距为陈村站至广州南站5.03km,在陈村镇设一座动车存车场。

5.2.5珠三角城市群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截至2011年,珠三角城市群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主要包括广佛线、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广珠城轨)和广深港高速铁路3条线路。

1.广佛线

其中,2010年11月3日,国内首条全地下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广州-佛山)首通段正式投入使用。广佛地铁原名佛山地铁一号线,是佛山地铁规划中8条线路最早开工的一条。于2007年6月28日,计划总投资146.75亿元的广佛地铁全面动工。广佛地铁是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线横跨广州的海珠区、荔湾区和佛山的禅城区、南海区。呈东西走向。线路西起佛山市魁奇路,东达广州市沥滘,总长约32.16km,全线共设站21座。佛山市境内14.777km,设11座车站;广州市境内18.196km,设10座车站。将来与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西朗站换乘,与广州地铁8号线在沙园换乘,与广州地铁2号线在南洲客运站换乘,与广州地铁3号线在沥窖站换乘。广佛地铁首通段(魁奇路-西朗段)已于2010年11月3日14:00开通。2012年全线通车。全线通车后,广州到佛山全程只需要39分钟。平均站间距1540m。

线路的21座车站分别为魁奇路站、季华园站、同济路站、祖庙站、普君北路站、朝安站、桂城站、南桂路站、虫雷岗公园站、海五路站、南海汽车站、龙溪站、菊村馆站、西朗站、鹤洞站、沙桶站、沙园站、燕江站、石溪站、南洲站、沥窖站。最大站间距3350m,为南海汽车站-龙溪站区间。最小站间距850m,为沙园站-燕江站区间,平均站间距1540m。其中换乘站4座,分别为西朗站、沙园站、南洲站和沥窖站。

2.广珠城轨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简称广珠城轨,又称广珠城际铁路,由北面的广州市广州南站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的珠海站,并经延伸线连接珠海机场,又设一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经中山市古镇,跨西江,连接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东甲。该线和广深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A形网络中的两条主干线。

2004年4月举行的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会初步确定了铁路的线路走向、技术标准及设计方案,并将其列入2005年珠海市重大项目。2004年7月14日,在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上,铁道部和广东省政府签订协议,协议规定铁道部、广东省各出资50%,共同投资成立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包括广珠城轨在内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和未来营运。中国国务院在2005年3月16日审议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至2005年5月召开的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上,再经调整后的广珠城轨设计方案获得初步确定。新方案中广珠城轨在原线路上作了大幅调整,南段线路(江门以南)选择了“南蓢方案”,铁路从中山翠亨进入珠海,沿港湾大道东侧再进入凤凰山隧道,出隧道后转入珠海明珠路、港昌路、昌盛路,终点到达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的珠海站。2005年12月18日,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正式全线动工。线路建设采用高架的形式,桥梁段占全线的92.25%。至2008年3月25日,珠海站-珠海机场站的延伸段通过预可行报告。该延长线从原有路线的终点珠海站出发向西延长,先后跨越前山水道、马骝洲水道、磨刀门水道和泥湾门水道,以位于三灶的珠海机场为终点,总长35.3km,沿途设有珠海站、湾仔、下湾、莲花、横琴、三灶和珠海机场7个车站,在横琴预留与澳门轻轨接驳条件,远期预留鹤州南站。其中横琴站-三灶站两站之间相隔15.7km,经过6.97km的金海大桥,是目前相隔最远的两站,延长线于2010年动工,2011年1月建成通车。

广珠城轨全线长177.3km,其中广州南站-珠海站116km,小榄站-新会站26.328km,珠海机场支线35.3km。全线最高速度:广州-珠海、小榄-新会:200km/h。全线最终设定的车站途经城市有广州(广州南)、佛山顺德(碧江,北滘,顺德,顺德学院,容桂)、中山(南头,小榄,古镇,中山北,中山,南朗,翠亨)、珠海(珠海北,明珠,唐家湾,前山、珠海)、江门(江海、江门、礼乐、新会)。

3.广深港高速铁路

广深港高速铁路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线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北起广州市,经东莞、深圳到香港,全长142km,一期工程从新广州站到新深圳站,拟设新广州、东涌、虎门、公明和新深圳5个车站。二期工程从深圳市新深圳站-香港西九龙站。行车速度可高达每小时200km,全程只需48分钟,车速比现时粤港直通车快一倍。乘客日后亦可转乘内地高铁,往上海只需8小时,至北京亦只需10小时,比现时约可节省逾一半时间。

广深港高速铁路由南至北共有5个站,香港总站设于地底的“西九龙总站”,途经深圳的福田、深圳的龙华及东莞的虎门,而内地终点站是广州石壁的“新广州站”,将会是全国四大客运中心之一。建设中和建成后广深港高速铁路都会对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

广深港高速铁路广深段于2005年12月18日开工,于2011年12月正式通车,全线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