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
19102300000008

第8章 已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发展情况(5)

2.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

12号线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贯穿上海西南部与东北部的直径线,横贯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域,途经途径闵行、徐汇、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浦东新区等8个行政区,由七莘路站-上川路站。

线路全长40.3km,均为地下线,共设31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全线设金桥主要停车场和中春路辅助停车场各1座;设主变电所2座,分别设在大木桥路站和长阳路站附近。与8号线、10号线在中山北二路站附近合建控制中心1座。工程建设年限为2008-2014年。

3.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

该线为一条纵贯中心城区的“西北-东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一条重要的主干线,13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6.1km,共设14座车站,沿线与1号线、2号线、3号线、7号线、11号线、12号线共6条线、5座站换乘,其中三线换乘站2座,两线换乘站3座,全部为地下站,线路已于2008年12月28日开工,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

4.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该线路起点为龙阳路,终点为临港新城滴水湖畔,线路全长59.3km,共设13座车站,原规划为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是上海一条建设中的轨道交通路线,北联浦东经济、行政中心区,南接临港新城,贯穿周康地区,航新地区、惠南城区的一条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大动脉。其一期工程,线路长45km,其于2010年3月22日开工,预计于2012年底建成通车,2014年正式运营。

5.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金山支线)(注:本线相关内容非上海申通地铁供稿)

金山支线全长56.4km,途经上海市徐汇、闵行、松江、金山4个区,共设9个车站,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中心城区连接金山区的一条快速铁路。主要工程包括,上海南站至新桥站间增建三、四线15.4km、新桥站至金山站间增建二线约41km,新建黄浦江大桥一座。工程总投资48亿元,由铁道部和上海市共同出资建设,并与2009年8月12日开工建设,建设工期2年,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

2.2.5上海市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截至2011年6月30日,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75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20km(不含磁浮示范线),线网规模居全国之首。

1.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

运营区间:富锦路-上海火车站-莘庄。长约36.9km,共设28座车站,是一条纵贯上海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线路识别色:红色。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亦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最早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

一期工程于1995年4月10日全线通车试运营,7月正式投入运营,后又陆续实施了多次延伸工程,使1号线南起闵行区莘庄站,北至宝山区富锦路站,全长近37km,共设28个车站及2个车辆段。

2.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运营区间:徐泾东-淞虹路-浦东国际机场。长约60km,共设30座车站,是一条横贯上海市区连接浦江两岸的东西向线路。线路识别色:绿色。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是上海第二条地下铁路线路,于2000年6月11日开始运营。该线从青浦区徐泾东站,经过有中华第一街之称的南京路,穿越黄浦江,到达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并且再续经唐镇、川沙等地,最后到达上海对外联络大空港浦东国际机场,可以说是连接上海过去和未来的纽带。2号线全长60km,共有30个车站,每天运营18小时11分钟,日客流达130万人次,成为国内单线运营里程最长,客流最大的轨道交通线路。

3.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运营区间:上海南站-长江南路-江杨北路。长约40.2km,共设29座车站,是一条环绕中心城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铁力路站为地下车站)。线路识别色:黄色。

3号线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改造而成,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建成试运营,从徐汇区的上海南站站至虹口区江湾镇站的轨道交通线路,是一条环绕上海中心城区以高架为主的地铁线路。二期工程的北延伸段于2006年12月18日开通,为江湾镇站至江杨北路站。轨道交通3号线(上海南站-江杨北路)总长约40.2km,共设29座车站,轨道交通高架相对于位于地下的地铁系统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也提高了建造速度,而北延伸段的开通对缓解宝山地区居民的出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4.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

4号线为环线,长约33.8km,共设26座车站,与轨道交通3号线接轨成环。线路识别色:紫色。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系统中唯一的一条环状线,因此也可称为轨道交通环状线,大木桥路站至蓝村路站的“C”字路段于2005年12月31日开通,其余部分亦于2007年12月29日启用。4号线是中国首条全国“工人先锋号”地铁线路。4号线独特的圆形使其无法如线形轨道交通线一样用终点站来表示列车方向,因此4号线采用“内圈”和“外圈”表示列车行进的不同方向。4号线与1号线,2号线组成“申”字,构筑起上海轨道交通的基本框架。4号线与3号线并轨运行,虽然节约了不少投资,但却牺牲了相互之间的运输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自动控制的复杂程度。

5.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

运营区间:闵行开发区-莘庄。长约16.6km,共设11座车站(除莘庄站为地面车站,其余10座为高架车站)。线路识别色:紫红色。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莘闵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第4条建成通车的线路。2003年11月25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开始投入试运行。全长16.6km,北起闵行区莘庄站,南至闵行开发区站,共11个车站。相对于上海其他轨道交通,车辆编成只有4节,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轨道交通5号线采用的法国阿尔斯通列车是首次由上海本地组装制造。

6.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

运营区间:港城路-东方体育中心。长约32.7km,共设28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8座,地下车站20座)。线路识别色:品红色。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贯穿整个浦东新区,2007年通车,北起高桥镇港城路,南至三林地区主题公园,全长约32.7km,共设28站及车辆段、停车场各1座。由于列车小,车厢短,换乘车站少,先天客流估算不足等造成的客运严重拥挤。从2009年12月31日起,轨道交通6号线增投运营列车,调整运行交路,并延长运营时间,提升线路运能。6号线上线列车从19列增至24列,增加5列4节编组的新车。其小交路延伸至巨峰路站至高青路站,大小交路最小行车间隔从原来的6分30秒/13分,缩短至6分/12分,首末班车均延长半小时以上,运能增长20%。

7.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

运营区间:美兰湖-上海大学-花木路。长约43.9km,共设32座车站。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南北向的骨干线。线路识别色:橘红色。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从市区的西北锦秋路站(锦秋路陈太路)起穿越市中心城区至浦东芳甸路站,线路全长约43.9km。共有32座车站,设有停车场和辅助停车场出入场线、1座停车场(含试车线)、1座辅助停车场、1座控制中心、在长清路站和耀华路站区间设置一条与13号线的联络线,在浦江南浦站与东安路站区间出岔设置一条与12号线的联络线。

8.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

运营区间:市光路-航天博物馆。长约37km,共设30座车站。在人民广场与1号线、2号线形成大型轨交换乘枢纽,并且往航天博物馆方向的列车两边车门同时开启。在西藏南路站与4号线形成立体“十”字交叉换乘。线路识别色:蓝色。

该线属于南北走向,北起杨浦区中原小区市光路站,南至闵行区浦江镇航天博物馆站,是直达2010年世界博览会场址的轨道交通线路之一。

9.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

运营区间:松江新城-杨高中路。长约44.7km,共设23座车站,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市域级骨干线路。线路识别色:淡蓝色。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为主的线路,由上海港铁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规划中全线由松江新城站至崇明岛,目前已确定线路走向的为西起松江新城站,东至杨高中路站的一期和二期工程。

10.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运营区间:虹桥火车站-新江湾城(支线:航中路-新江湾城)。长约35.2km,共设31座车站。线路识别色:淡紫色。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由新江湾城站-虹桥火车站,支线在龙溪路站连接航华支线,抵达航中路站。线路全长35.2km,其中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于2010年4月10日先期开通试运营,而主线龙溪路站以西计划于2010年11月28日开通。二期将由新江湾城站延伸至外高桥,长9.4km,共设5站,为上海2010-2020年规划建设线路。远期规划支线由航中路站延伸经过星站路、赵巷等地,最终到达与13号线换乘的华新西站。由于沿途经过新天地、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等上海中心区域,因此被称为“最黄金线路”。

11.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运营区间:嘉定北-江苏路(支线:安亭-江苏路)。全长约43.8km,投入运营车站20座。线路识别色:深褐色。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采取主线和支线两条线路,主线自嘉定北站-江苏路站(北段一期)江苏路站-浦东三林(北段二期),支线由安亭-嘉定新城站途径上海国际赛车场站,并与11号线主线段在嘉定新城站并线。

12.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浮示范线,具有交通、展示、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2002年12月31日投入运营,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龙阳路站,东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主要解决连接浦东机场和市区的大运量高速交通需求。线路正线全长33km,双线上下折返运行,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430km/h,单线运行时间约8分钟。

13.上海张江有轨电车(注:本线相关内容非上海申通地铁供稿)

上海首条现代化有轨电车线路(亦称导轨电车,实际使用车辆和线路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导轨电车相同)——张江有轨电车于2009年8月份中旬投入试运营,2009年12月31日正式运营。线路全长约9.8km,起点与轨道交通2号线张江高科站“零换乘”,终点为张江集电港的金秋路,设15座车站,串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产业、科研、大学和生活区域。车型采用由法国劳尔公司生产的单轨导向、胶轮驱动、750伏直流供电的新型有轨电车,核定载客167人。全线共配置8辆运营车辆。

2.2.6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技术情况

1.车辆情况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使用A型及小型车两种车型车辆,具体参数如下:

1)供电电压

额定电:DC1500V

网压变化范围:1000~1800V

2)车辆总体尺寸

2.客流情况

2011年全年日均客运量达到628万人次,全年客运总量超过21亿人次。

3.票价票制

在历经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观光票、单一票价之后,上海轨道交通逐渐意识到,轨道交通在单一票价体制下主要承担了6km以下的短途客流,其作为城市中长距离的交通工具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定位的偏差影响了上海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构建。随后上海轨道交通采用引导性票价机制进行定价并沿用至今。目前,除5号线外,0~6km,3元;6~16km,4元;16~26km,5元;以后每10km加收一元,上不封顶。5号线由于吸引客流2元起步,执行0~6km,2元;6~16km3元的优惠票价,且仅适用于莘庄-闵行开发区区间。购票根据自动售票机提示购票即可。另外,1号线人民广场站至莘庄站由于在执行现行票价制度前一直沿用4元的票价,因此即使最短距离已超过16km,票价仍保持4元不变。

由2005年12月25日起,上海所有轨道交通(磁浮除外)实行一票通的全路网计价模式,无论乘客跨线乘坐多少地铁,均按进出两站间最短换乘里程计费。2008年6月1日,上海地铁对上海火车站站(1号线和3号线/4号线)、虹口足球场站(3号线和8号线)和虹桥2号航站楼站(2号线/10号线)以及陕西南路站(1号线和10号线)4个目前无法站内换乘的车站实施软件转乘,即对于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的乘客,在一定时期内在这4个站出站并在该站换乘另一条线路,乘坐里程将连续计算,而不是像之前的分开计算,地铁一日票由于不算路程和票价也可使用如此换乘方法,此方法被称为虚拟换乘。

在票种方面,上海轨道交通采用非接触式IC卡车票,分为常规票种和特别票种。可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计费方式一样,一个月内坐满地铁70元接下来可享受9折优惠。

常规票种:车站自动售票机发售当日当站单程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