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城市群联市制研究:以长株潭为例
19102500000048

第48章 长株潭联市制适应机制与运行环境分析(11)

3)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构筑政府与市场的新型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高度重视政府的引导、调控、服务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各展所长,相得益彰。市场经济能促进激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这是它的功能,但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无法做到总量平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分配公平等。国家的宏观调控一定要跟上市场化的进程。新古典经济学主要理论可以归结为4个相互依赖的原则:在商品“买价”的基础上建立买者对商品的“边际效应”;在竞争性的市场“卖价”的基础上建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保证这两种价格达到理想的平衡;完全的自由竞争是实现这种理想平衡的前提条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资源的有效分配,如果资源有效配置,那么投资就会自动奏效。导致资源有效分配或利用的必要条件就是市场是有竞争性的自然市场。东亚奇迹的产生,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的市场比其他国家更自由更开放,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比其他国家更少。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值得商榷。市场调节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不少缺点,如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政府如不加引导,任市场机制自发运行,那么就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社会福利受损。

政府应该对市场进行引导,弥补市场不足,使社会资源按照“帕累托效应”进行分配,既改变资源的分配方式,以使一些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又没有人因此而损失利益。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关键就在于怎样宏观调控。江泽民1995年9月28日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两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成为具有自主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的市场经济。“The rea sons why such industries are monopolized is primarily attributable to administrative regime and power”。

4)处理好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

行政区不同于经济区,但二者有必然联系,联系的产生原因在于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职能,政府的作用使行政区与经济区发生关系。经济区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市场化,政府的介入干扰了经济区的发育,行政区变成了行政经济区,经济区变成了经济行政区。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有利于改善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但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完善,政府对企业不要管得过多,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联市抛弃行政经济区、经济行政区旧思维,经济区空间概念发生改变。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不是长沙而是长株潭,长株潭的经济腹地是长株潭都市圈(3+5城市群),经济网络形成了长株潭经济中心与长株潭都市圈经济腹地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长株潭经济区。经济网络包括经济联系和联系通道。

经济网络的形成,是经济区发育成熟的标志,经济网络越发达则经济区越成熟。

6.2.2 以法定制,实行法治

中国的法治建设已在一些行政区得到开展。2008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发布了法治指数。法治指数测评具体是:对区、区各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政府行政工作、司法工作、权利救济、社会法治意识程度、市场秩序规范性、监督工作、民主政治参与、社会治安等9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

需要法治联市。法治(Rule of Law)不同于法制(Rule by Law)。法制给人理解为通过法律实行统治,法律只是手段、工具。行政法治既要行政立法,又要行政执法,还要行政司法,3个关键环节都要依法而行。观念性法治文化与制度性法治文化一致,法治形成。中国人治而非法治,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伦理文化影响深刻,制度性法治文化无法战胜观念性法治文化,制度性法治文化与观念性法治文化相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规则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法治文化中有很深的“礼治”思想,影响法制观念的确立,这是构成中国行政法治二元文化结构的主要原因,影响人们对行政法治的认同。“礼治”思想使人民产生忌讼、惧诉、德主刑辅等观念。

这些观念是非正式法律,非正式法律往往威力无比,超过了正式法律的权威性。观念性法治文化与制度性法治文化一致,法治形成。二者的一致,只能采取渐进主义(Gradua Lism)的方式,无法一蹴而就。

人治文化的消失对联市制结构的建立和运行至关重要。人治文化的传统和习惯必须尽快铲除,以避免设计出来的联市制结构被人治文化分解吞噬。通过对中西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比较,发现中国人治文化中颇有影响联市制法治制度彻底推行的负面因素。只有不断铲除人治文化的传统和习惯,才能建设法治主义的社会环境,联市制才能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行。法治包含法制但高于法制,任何国家都有法制但不是所有国家都是法治国家。法治的实质在于,宪法和法律是公共生活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包括政治组织的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之下进行。法制社会可以建立,人治文化习惯并不是不可克服和改变的,新加坡、韩国等东亚诸国,原先人治文化传统浓厚,二战以后都转型成了法治国家。

国家大都有宪法,但不都是立宪政府,宪法规定政府权力有限制,人民权利有保障并且实际实行了的才是立宪政府。民主国家就是立宪政府。

“法律的力量,来自司法的善良和公正,来自权力的谦抑和自律,来自由此生成的社会理性和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

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而这种信仰的生成,则取决于法律是否真正被认真对待。”

实行宪政的关键是还权于众,建设法治政府。什么是法治政府?第一,政府产生于法律,政府组织结构是有法律根据的,比如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之间的关系是有法律根据的。第二,各级政府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一切权力都由人民通过法律授予。第三,政府的权力是有边界的。既要与市场划分边界,又要做到不同政府机构各行其是。第四,法治政府是诚信政府。

“宪政是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国家形式,是通过宪法规范政治权力的国家形式。”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确立宪政的权威性、民权的本源性和司法的独立性,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在具体的应对策略上,实现还权于众,要张扬民权、废除特权、约束公权、规范党权。我们要张扬民权,具体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给民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基层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我们要废除特权,就是对那些明显不合理、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坚决的割除。我们要约束公权,就是对公权要有约束力。我们要规范党权,执政党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执政党的权力不能过大,真正确立宪政的权威性。

原长沙市的立法权上归联市,联市拥有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单位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根据该法,现长沙市拥有立法权,但建立长株潭联市后,长沙市的立法权应该给予联市。作为省政府所在地的联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规章,报国务院、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联市规章的制定需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建立适合联市制特点的法律体系。“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历来是多种多样的,除法律规范外,还有市场机制、行业自律、习惯规则、道德规范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等等”,地方性法规是一种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也是一把双刃剑,该用不用要吃亏;运用不当、运用过分又会产生负面社会影响”。因此不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地方性法规的事项联市都立地方性法规,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省地方性法规制约且非强制力不行的,联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件不具备、时机没有成熟的事项,暂时只制定规章,待条件具备和时机成熟,规章再上升到联市地方性法规;一些事项,联市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需要制定。

法律透明。立法过程要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制定的法律要广而告之,“按照现代法治观念,不为公众所周知的法律,是不生效的法律。”

通过法治确保分权制衡。联市与成员市的关系,主要是权力要制衡。

权力相互约束,联市约束成员市,成员市约束联市。相互约束主要通过法治来实现。不同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管理的法制化是确保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首先是行政组织结构安排法制化。为使政府组织结构规范化,必须制定各个政府组织通则,制定各个机构的组织条例,制定各个职位的职位说明书。供给主义立法。联市人大制定《街区自治法》。联市制结构的建立,是在一部特定的《长株潭联市制法》基础上的,可以说这是联市的“宪法”。关于联市、成员市、街区等的职能、权力、行政等级、财政关系等都有明确规定。英国就制定了地方法律,比如1973年制定1995年实行了《苏格兰地方政府法》。其次是各个政府权力法制化。联市的权力是三市让渡的,法律中关于权力的划分,适宜采取联市列举、三市保留的方式。即原则上联市拥有法律列举的权力,没有列举的权力留给三市。

法律同时分别列出禁止联市、成员市行使的权力。法律还规定联市专有权、成员市专有权以及联市和成员市的共有权。法以禁止为主,允许为辅。法律规定联市有什么权,不说成员市有什么权。凡与联市作为一个统一单位存在所必需的权限属于联市。三市下辖街区的权力通过区没有什么权力确定。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引入违宪审查机制。立法机关要对行政机关的行政立法和行政执法进行合宪性、合法性审查。司法机关要对行政机关实现有力的司法监督,阻止随意执法情况的发生。要从技术上完善法治政府的法律体系,如激活宪法和组织法,并从程序上建立法治政府的程序法基础,如严格行政程序法、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等。保证联市在《长株潭联市制法》轨道上运行是长株潭联市制结构成功运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有必要引入违宪审查机制,可建立长株潭联市法院。《长株潭联市制法》的修改,由联市、成员市提出意见,省人大决定。我们实施监督制度为时已久,但监督和被监督缺乏力量上的对称性,监督软弱,其效力往往取决于被监督方是否主动接受,因此必须完善监督制度,关键是改变监督软弱无力之状况。行政问责制不值得提倡,它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人为色彩,有很强的风暴色彩。

6.2.3 政治民主化

长株潭联市,既要法治,也要民主,上述法治离不开民主,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从根本上说,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互为条件,不可分离,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

民主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统一,是政治发展趋势。“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文Demokyatia,意为人民治理之意,即人民的政权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治理。”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和世界的历史潮流。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是一系列确保人民自由、平等、尊严等公民权利的制度,同时民主也是一个政治过程。“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可是现在没有一个国家是人民的直接统治,都是间接统治。西方叫代议民主,我们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俞可平语,2009)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自由、平等、公正、尊严是人类普遍的政治价值。人类历史是不断走向民主,不断地增加人民民主权利,不断地遏制专制独裁的历史,民主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潮流。现当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结束专制走向民主,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声称自己是反民主的专制政权。因此,民主政治已成为人类普遍的政治认同,是人类政治文明和政治进步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