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19102900000037

第37章 1977-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5)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新建院校和以分散教学建筑为主的老校园形态发展中采用相关学科联合形成学科群的方式,多出现在大型、综合性大学校园形态中。例如:兰州大学在80年代结合专业调整在校园中形成两个主要教学组团——文科教学群和理科教学群,两个教学组团均采用了自由围合式空间组合,并以建筑群围合的院落为中心,相同建筑造型的教学、科研建筑有节奏地排列,突出图书馆建筑、会堂等校园公共设施在建筑组群中的主体地位;其中“新理科教学群建于校园西北部(通过拆除原位于此处的文科教学设施新建而成),其中心区通过正校门至喷水池延伸到老图书馆的中轴线及城市的盘旋路广场到校园中心的喷水池这条45°轴线,布置建筑并逐步展开空间,既延续了原有校园肌理,也顾及到校园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还有武汉大学文科区规划,其选择布局在开尔斯设计的校园东西向主轴线的东端以继续延续校园结构;设计者采用由对称逐步向不对称过渡的布局方式,主体建筑保持对称格局,两侧采取了非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与原大礼堂一起形成文科区的主空间,同时在主空间的两侧通过建筑形态的变化和学科交叉的需要又形成若干次空间,“主辅相依、互相渗透”既呼应了原校园形态又自成体系,同时山林地区的环境特性也在建筑群空间、形态处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文科区建筑风格象征的处理上,设计者也通过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符号提取来取得传统和发展之间的平衡过渡;传统、环境,原校园形态的主要特征亦成为文科区规划的核心。

5.2.3实例分析

对1977-1992年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的实例分析,以下将按新建院校和老校改、扩建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1)新建院校

(1)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延承和发展

①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兴和社会主义效率

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择址、建校、发展的历程和模式是中国此前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和影响的众多大学在1977年后获得新生的缩影,也是中国建国后历次高等教育调整、改革的历史见证。中国矿业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迁至四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与许多同时代迁往三线地区办学的中国高校一样,文革结束后原先被压制的办学问题都显露出来: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连必需的教学和生活用品供应都难以解决更不用提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针;因此,迁校势在必行。1978年2月矿业大学上级主管部门煤炭部与江苏省徐州市商议迁校、选址;而在新校园选址上矿业大学综合了建国初期城郊风景区建立独立文教基地和“文革”期间与学校专业性质相关联的生产部门结合的原则,校址选在徐州市矿区淮海战役纪念塔以南的郊区翟山一带;1979年开始建设,到1982年初就实现新校址办学,1984年11月全部竣工,短短5年期间完成了27万m2的校舍建设,是“煤炭高等院校的样板学院、模范学院”。

事实上,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校园的投资、建设方式也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学校园追求社会主义效率中大一统的综合规划、一次成型特色,“经党中央、小平同志批准的中国矿业学院校舍建筑工程是国家集中投资(总投资一亿零六十三万元)、短期见效的全国重点工程……整个校舍建设工程实现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一次建成……充分发挥了投资效益”。

②建国初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延承和发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校园规划曾获得1984年国家优秀设计二等奖,是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新建大学校园在继承建国初期“苏联模式”校园形态特点基础上具有时代性发展的典范。在规划中,矿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充分尊重、利用基地中原有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并以此塑造具有鲜明特征的校园形态。其校园基地东西长约1000m,南北长约950m,基本呈方形,而校园东北部和西南部各有一座小山丘将校园沿对角线实际分为两块不规则三角形地块。规划时没有如50年代初期那样将无差异的格网秩序直接覆盖在基地上,而是保留了校址内这两座小山丘的自然原貌,形成校园东西两块“绿肺”。

同时,以教学区中心绿地为起点沿两山夹峙的林荫大道至校园东南角的教职工生活区再构筑一条对角线,最终形成扭转45°角的“十”字形校园景观系统,并且一条景观带以自然景观为主,一条以人工绿化为主,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在这种景观格局之上,针对校园位于城市东南面的城市主导人流方向、两块三角形地块和80年代中国校园必须遵照国家指标有明确功能分区的规划原则,规划师将校园顺势分为南北两个大区,通过24m宽的中心林荫道(亦是主要的人工景观带)连接,在北面大区中又分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包括体育活动区在内)和实验区,南面大区中分为教职工生活区和实习工厂区。显然,这种分区模式在80年代的大学校园规划中被认为是较为合理的方式,各区同在一个校园内,教工生活区位于一侧,既相对独立、拥有与城市直接接触的界面又能够与校园其他区域方便联系。

与此同时,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大学校园形态特征——轴线对称布局,一系列有规律串、并联的封闭方形空间,强调单一中心统治权的图形在教学区中得以延续。设计师沿校园西南部山丘中心发展北大区南北向主轴线,在主轴线上布置了教学主楼、中心广场和图书馆,山丘成为轴线的底景;正交网格型道路系统与三角形基地形状的冲突通过开敞体育活动场地的布置消解,而开敞体育场地以东北部山丘为对景,这样作为基地主要景观的两座山丘就分别融入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矿大有突破性的校园形态构筑是学生生活区没有像以往那样布置在校园后部,而是选择了与城市最接近的校园北边界,城市、城市生活对于大学、大学生而言是否不再意味着威胁、混乱需要逃避?当然与50年代校园形态中重点突出了入口广场和“工”字形主楼不同,矿大的入口广场尺度缩小并由于和东西向环路形成的“T”形空间而赋予受众过渡性或序曲式的场所感,反映了在校园教学区主轴线空间体系中的附属地位——其后的南广场和图书馆才是整个空间体系的主角,形成高楼环抱绿地、绿地环抱水面、水面围绕花坛的格局。

此外,教学、实验建筑大多采用了能够形成封闭四合院空间的“口”字形,是50年代延边式建筑布局的变形吗?矿大教学、行政区所形成的有趣俄罗斯套娃一样规则重叠的方形空间形态,在这里与其说是50年代苏联大学规划模式的变形、演绎,不如认为是经过文革运动后校园形态构筑重新转向传统文化的表征——中国人的宇宙观,地是一个稳定的立方体,空间被认为是一系列有规律的方形,正中间是具有统治地位的物质形式(在传统城市和宫殿群中是都城或主要宫殿)。矿大北区具有形态统治地位的是中央广场,这也可以认为是“苏联模式”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礼”制中政治统治内涵被学术交流所取代。另外,矿大规划中图书馆前广场位置的选择还巧妙结合了地形自然成为轴线扭转的起点和教职工生活区的对景。教工生活区布局则较为灵活,包括了教职工宿舍、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完备的社会生活设施,是当时成功的“大学办社会”;实习工厂位于校园东侧三角地带,通过校园环路和学生宿舍区联系紧密而又互不干扰。矿大这种以自然景观格局为校园空间骨架的构筑模式还使教学、生活两种校园肌理因为轴线的扭转和中间自然丘陵的隔断而自然过渡,并赋予了以往校园平凡呆板布局所缺乏的不同场所认知感。从现在卫星图片上也可以看到70年代末矿大规划实施得相当彻底和成功,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校园未来如何生长?这同时也是“文革”后许多新建高校校园在一次性“完型”建设后所面临的问题。

(2)宁波大学:资本带动下校园形态新尝试

①创建背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其创办、发展和走出的每一步,都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相连。宁波市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发展高等教育,但受到文革冲击,1977年时宁波依然处于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将宁波定为沿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并作出把宁波市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的重大决策。在这种形势下急迫需要创建一所能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但根据宁波市当时的财力和人力的实际情况却很困难。此时,邓小平提出了“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重要指示,成为宁波大学顺利筹备的动力。也正是在这种关心下,由宁波人香港船王包玉刚率先捐资,筹建、成立宁波大学。1985年1月批准筹建宁波大学,3月确定规划方案,10月举行奠基典礼,1986年11月即在新校园中举行了首次开学典礼,正式宣告了宁波大学的成立。

②资本带动下新的尝试——宁波大学校园形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学的建设、运营资金一直都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其他渠道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方式而都被封堵。因此,与西方国家校园规划反映了大学创办人、资助人或委托人和设计师(60年代中期后还包括了教师、学生等使用者)的价值理想和利益要求不同,社会主义中国大学集中反映的是国家政权要求。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首先在中国确立的几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出现,多元资本的力量使这些城市大学校园形态构筑中突破了单元化政治模式——开始综合考虑政府、资助人和设计师的价值理想及利益要求。宁波大学校园形态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资本带动下新尝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