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19103300000022

第22章 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云南与广西物流发展战略(6)

(3)从物流产生的环境来看,广西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广西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在中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没有多少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品,第三产业不发达,商业经营环境即生产要素市场、物流建设、信用建设、信息市场建设、技术市场建设仍然薄弱,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2007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达58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1.5∶39.7∶38.8。在西南地区中,2007年四川国内总产值10505亿元、云南4721亿元、重庆4111亿元、贵州2710亿元,西南经济圈总产值为27933亿元,不及该年广东省生产总值30673.71亿元。经济规模和结构成为广西物流在战略上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提升的最大障碍。

(二)影响广西-东盟物流发展的因素

在区域位置、基础设施、资源条件、政策等方面,广西-东盟发展区域物流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我们还需看到,这些基础和条件还不成熟和稳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力量也都还很薄弱,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

1.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运用信息技术是发展物流业的关键,目前,由于广西经济发展较慢,物流业起步较晚,因此从总体上来说信息化程度较低,不少物流企业还处在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的低级阶段。现代物流技术中的计算机条形码管理技术(BC),射频技术(RF),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物流运输服务方面还未得到充分的运用,由于在物流服务网点、仓储、转运、包装、分装等物流配套设施、电子物流平台的建设上相对滞后,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这样极大地影响了物流业规模经营。

2.物流标准参差不齐

我国的物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才开始在许多行业里起步,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从本行业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自己的标准,既缺乏部门间的统一,又与国际脱轨。如汽车、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等的标准不统一。又如海关,港航两个分中心的EDI应用系统均是各自封闭系统,相互之间不能联网,且技术标准不统一。又如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洲的0.8~1.2m,有的采用日本的1.1~1.1m,标准,检验检疫标准、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等在国际流通中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给我区和世界各国的货物流通速度和流通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能“物畅其流”。

3.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类型单一

广西物流业整体发展只有近6年时间,由于起步晚,多数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企业基础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特别是对物流体系的理解与物流高端专业技术运用与操作的水平较低,在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尤其在物流方案以及涉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4.物流人才匮乏,素质偏低

国外物流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广西物流行业人才匮乏,员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本上为初中、高中毕业,大多是零起点,边做边学,真正科班出来的员工较少,高水平物流人才就更少,掌管大型物流企业的CEO大多是“泊来者”,这些“泊来者”由于价值观的差异,“水土不服”,在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比起自己人管自己人遇到的问题就要多得多。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导致广西的物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比较低。

5.物流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物流产业涉及面广,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非常突出,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分割为铁路、交通、民航、海关、商贸等部门,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统筹协调管理。如对运输的管理,是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由不同部门管理的,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难以有效合作、协调,从港口运输来看,港口属于交通部门管理,而与港口相连接的铁路属于铁路部门管理。由于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不配套,从而使交接手续繁琐,不能保证物流的通畅运行导致物流企业成本的增加。东盟成员中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相对较为落后的国家,其物流业的管理也缺乏系统的体制,各个部门的权限不明晰,也存在与广西一样物流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

三、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的广西物流发展战略的思路

(一)广西物流发展战略思路的选择

物流战略(logistics strategy)的广泛使用只是近几年的事,是指企业或者组织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追求组织的物流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物流战略定位、物流服务方向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纲领性的整体规划与谋略。根据形势的发展,广西区人民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但这个战略规划只是一个中期的发展方案,没有考虑到十几年后甚至更远时间的广西物流战略地位。因此,规划广西物流战略必须把东盟大物流环境综合考察进去,这样的战略才是可行的。

1.广西物流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适应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围绕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更新现代物流理念,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需求市场,不断提高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建立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经济区、服务西南的大物流体系。

2.广西物流发展战略的目标

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在优化物流布局的同时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大型物流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培育物流服务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产业,建立广西-东盟物流信息化平台,使广西物流体系向规范化、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以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把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3.广西物流发展战略的思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广西物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广西物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在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调整自身发展的战略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即是: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促进中国与大东盟经济圈的联结与融通;以绿色物流为基调,推进广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方向,推动广西现代物流的形成和发展;以区域物流园区建设为基础,提高广西区域性物流的竞争力、辐射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广西物流聚集化趋势下的网络型模式,把广西建设成辐射大西南、东接珠三角、面向大东盟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二)中国——东盟大物流背景下广西物流发展战略的实施

物流战略实施就是把已经制定的物流战略规划付诸实现,并把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预定的目标和评价进行综合比较,实行物流战略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广西物流战略的制定基于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的生成,物流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必须放置在这个大前提下全方位规划。

根据广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针对广西物流业的劣势和差距,提出如下的物流发展战略思路。

1.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促进中国西南、中南和东南经济圈与大东盟经济圈的联结与融通,形成开放式的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随着东盟地区经济的崛起与中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我国供应链组织加快向东盟国家上下游产业延伸,直接带动了广西与东盟大物流的需求。建立面向东盟联结大西南的区域物流供应链集疏平台,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把广西三大港口即防城港、北海、钦州建设成为具备区域性枢纽和集疏能力的现代化集装箱口岸,以低成本、高效率、信息化、功能全的港口物流服务中国与东盟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防城港、北海、钦州三大港已构成了中国与东盟的海上通道,《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把防城港列为西南沿海地区的三个全国主要港口和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之一,北海港、钦州港位于全国25个地区性重要港口之列。但是,正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的那样,广西“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疏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2005年三大港口年吞吐量加起来才3000万吨,还不到广东湛江港的一半(2007年,仅防城港的年吞吐量就突破了5000万吨);2006年共完成吞吐量4950万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仅20.9万箱;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3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仅0.5亿吨。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2615.2万TEU,成为仅次于新加坡的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