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性文化
19104200000023

第23章 私有制社会建立以后(夏、商、周及春秋、战国)(11)

我国学者李铭远认为,八卦和“性度“有密切关系。如果将(伏载八卦方位图)和(六十四卦周天图)顺时针旋转九十度,使阴阳各为一极,可以看到,如果以每一卦作为一个人的“性度”,则“性度“为纯阴或纯阳者极少,为数众多的是阴阳兼具,阴阳的不同数量、不同位置和处于不同的毗邻关系,表现出各不相同、非常复杂的“性度“状态。即使在阴交和阳交等量的情况下,由于阴交和阳交所处的位置一一当位与不当位以及不同的乘承比应关系,会演变出多种各异的心理特征、“性度”和“性度”的不同内涵,这是与人的“性度”和心理过程符合的。因此,八卦中涵容了性的生物存在、心理存在和社会存在,也涵容了“性度“概念。而不同状态的性与生物一一心理一一社会存在的人的配偶,不同状态的“性度”的人的配偶,必将在人的生育、情感和性满足上产生不同的结果。

五、初民的群合图

李铭远还认为,六十四卦衍生圆图也是先民的群合图。一阴一阳的交合,如二和二,可视为一男一女的交合,只不过有上主动下被动的不同而已。两阳交合二可视为男同性恋行为,两阴相交二可视为女同性恋行为,而这些同性恋行为是肯定存在于原始初民之中的。至于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的婿合,或多男多女的嬉合,都可以视为在人类创造了文字以前对群婚与杂交的记载。以上这些看法并不是生拉硬扯,因为第一,卦图中的图像可以使人作这种解释,而且与人类的婚姻进化历程相符合;第二,在《易经》中,屡屡出现如“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革、象》,“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睽、象),“垢,女壮,勿用取女”(括),以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等对卦的解释词,可见前人也有这种解释。

在原始社会,初民们已逐渐认识到性的重要影响与作用,他们尤其是一些长者与管理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探索,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认识水平、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来观察、认识和分析男女性交的原则,推测各种性交状态在人。再生产、人体健康、获得快乐以及权力运作等方面的意义和可能的结果。迄今这种观察和研究所留下的最早的符号记载就是八卦图。

六、八卦和婚姻

八卦的基本思想是阴阳二元交合。”天地细组,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观察与解释性和人类以及宇宙运作的基本出发点。陈顾远的《中国婚姻史》中列举了咸、蒙、泰、革、括、屯、黄、睽、兑、渐、家人、恒等十二卦。李铭远在《八卦与性》中认为还有乾、坤、小畜、随、剥、大过、归妹等卦也涉及性与婚姻。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家族关系》中也引证了小畜、大过、睽、渐、屯、责、晋、蒙、戚、括、鼎、泰、归妹、蛊等卦涉及性与婚姻问题。

如前所述,如果把六十四卦中每一阴交或阳交视为一男女,则显示了群婚与杂交时代的性与婚姻状态。如果把上卦及下卦各视为一个人,则显示了两个异性或同性间的交合。

许多古人以八卦来指导择偶与婚姻。当然,如果用基于占卡时的偶然性得到的卦象来作为择偶并预测婚姻生活前景的重要方法,那是十分荒谬的。但是,如果把不同性别、年龄、认知、人格和自我意识等双方的诸心理因素概括为阴阳、内外、上下及当位与不当位等可资比较的数,再画成双方各自的卦图,再根据双方各自在家庭、婚姻中实际扮演的角色来确定孰为上卦或下卦来分析、判断,可能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为各人的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主客观条件对男女双方的心理是否相容、将来的婚姻生活是否和谐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把这些条件概括成为可资度量和比较的数作分析研究,并据此推测人们婚姻生活的前景,是有一定道理的。

七、性关系的预测

在古文化中,往往是糟柏与精华并存,既有迷信的方面也有科学的成分,不能一概而论。《易经》在某些方面的预测可能有一些道理,但是不等于它在一切方面的预测都有道理。对于古人来说,《易经》是一部篮书。篮是人们要预知人事吉凶、向天神请示的一种巫术。那时的人们在打仗、嫁娶、筑屋、迁居等许多大事上都要预卡凶吉,以定行动。因此,《易经》、八卦在指引人们如何处理性关系方面也起一定作用,当然,这种作用是需要分析、研究的。例如:《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三辜,皆同物也,“这是医和引用《易经》中“蛊“卦来解释蛊疾。所谓蛊疾是精神错乱的病。医和先解释蛊字的含义,食器里生虫子叫做蛊,庄稼生虫子也叫做蛊。他又解释“蛊“卦的卦象,“蛊“卦是上良下罢,良为山,舆为风,“蛊“卦是风吹落山木之象;同时,良为少男,翼为长女,所以“蛊“卦又是女惑男之象,所以说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棠公之妻东郭但之姊也。东郭僵臣崔武子。棠公死,但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但取之。但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武子篮之,遇《困》言之《大过》罢。史皆曰‘吉。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且其‘睬曰:

困于石,据于获黎,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衷黎,所恃伤也;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崔子曰:‘室主也何害!先夫当之矣。遂取之。”

这就是说,崔武子(崔抒)要娶棠姜,用《周易》占了一卦,遇到“困”卦,第三交由阴变阳,便成《大过》卦。史宫都认为吉,但陈文子认为不吉。因为“困“卦是上兑下坎,依《说卦》:“兑为少女,坎为中男”,少女是妻,中男是夫,有夫妻相配之象,所以史官认为吉,正是根据此象。但是变为《大过》,则是上兑下冀,“困“卦的坎变为哭,是夫变为风,上兑下冀的《大过》是风吹掉其妻,所以陈文子说“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这是根据卦象来论断吉凶。其次,陈文子又引《六三》交辞而加以解释,“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漠黎,所恃伤也;人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这是说,人走路,竟被石头绊倒,前进也无益处;绊倒而两手抓在羡黎上,是受到所依靠者的伤害;像这样,回到家中,将要看不见妻子,人亡家破,元可归宿。

八、伦常关系的变化

在《易经》里,对封建社会的所谓男女之大伦,也提出了一些看法。例如,“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这里,就把“天地一一万物一一男女一一夫妇一一父子一一君臣一一上下一一礼义“一环套一环地连在一起,把一整套封建秩序与天地万物连在一起,从而证明它是天生的,不可违背的,而男女、夫妇关系又是封建秩序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

《易经》产生的时代,正是我国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男女的伦常关系起了很大变化,由女性崇拜转变为男尊女卑,这种变化在《易经》与八卦中留下很多痕迹。

八卦有不少尊崇女性、重母统的内容。例如“归藏“六十四卦始于纯阴的坤,纯阳的乾次之,表明殷时尚重母统、情感关系和母系血缘关系,即“殷道亲亲”。但是,《易经》六十四卦始于乾,坤次之,这表明周时父系社会已战胜了母系社会,那时尊崇父统、男权和父子继承,即“周道尊尊”。所以,“坤乾“六十四卦显示了女尊男卑,“乾坤“六十四卦显示了男尊女卑。

分析卦位,以上位为尊贵,下位为卑贱。如对一男一女的结合,有许多卦是女尊男卑位时,其卦名有积极意味。如泰、复、谦、益、大有、威等。未济卦也是指万物不可有穷尽,天道循环不已,人事也无穷尽。反之,男尊女卑位的许多卦各有消极意味,如否、括、履、归妹、剥、损等。甚至既济卦也谈到盛极必衰为不可避免之必然。

如果再对威卦作分析。李铭远认为它除了如前所述的描写男女交合的意义外,还可以看出两层意思:一是在女尊男卑社会的婚姻与性关系上,女性积极主动被认为是好事,女性居尊上位是好的;二是咸卦也显示女上男下的性交方式也是好的。反之,良上兑下的损卦三,则显示出男子以尊上积极态度与女子婚婿,会造成损害与减少,这反映出在母系社会中认为男子在婚姻与性关系中居上尊位并非好事。

以上内容反映出母系社会遗留的观念与风俗,但是从《易经》与八卦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新兴的男权社会中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变化。《易经·坤卦》说,坤是“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不难推断,乾是“天道也,父道也,君道也”。由此可见,它认为男与夫与君应该处于尊贵的地位,以刚健为吉;女与妻与臣应该处于卑贱的地位,以柔顺为吉。

又如《恒·六五》指出“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传的解释:妇人要“从一而终”(这未必是周初人的广泛观念,但《易经》作者会有这种看法),所以“恒其德”是吉;男子要因事“制宜”,所以“恒其德”是凶,这也反映出古人重男轻女的观点。

从上述可以看到,《易经》对当时人们的性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易经》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宗教、性学以及其他许多学科影响也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