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性文化
19104200000022

第22章 私有制社会建立以后(夏、商、周及春秋、战国)(10)

例如《易经·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直到现代,中国人以至外国学者还在研究《易经》和八卦,似乎这是一个千古之谜。1923年着名学者钱玄同发表了一个惊人的看法“我以为原始的易卦,是生殖器崇拜时代底东西:‘乾‘坤二卦即是两性底生殖器底记号。”1927年历史学家周予同也发表了相同的见解:“《易》的二就是最明显的生殖器崇拜时代的符号。”1928年,郭沫若对此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八卦的根抵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手遗。画一以像男根,分而为二以像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三为最神秘。由一阴一阳的一画错综重叠而成三,刚好可以得出八种不同形式。”可见,阴阳观念是由化牡这些性器官的模型引发的,而对性器官的重视又直接同人类古老的生殖崇拜的风俗相联系。

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文化,系统地体现了生殖文化,并把生殖文化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周易》在阐述阴阳变化万物的哲学观念时,性器官和性行为的术语仍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感之物,深刻地反映着生殖文化的内容,例如: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舍,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以上所说的“动也直”、“动也辟”、“云雨”、“感”、“交”等都是男女性交的术语。《易经》通过对性交的描写,以赞美宇宙生成万物的伟大,把两性的交嬉推及到天地交合的广阔领域,并把对人的生殖行为的赞颂普及到对社会、政治、道德的产生与运动的赞颂。《周易·系辞》云“生生谓之易。”这就是说,生生不已的生殖运动构成了《易经》的根本思想,这一重视生命延续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周予同先生曾说“儒家的意见,以为万物的化生,人类的蕃衍,完全在于生殖,倘若生殖一旦停止,则一切毁灭,那时无所谓社会,也无所谓宇宙,更无所谓讨论宇窗原理或人类法则的哲学了,所以生殖或者露骨些说‘性交,在儒家认为是最伟大最神圣的工作。”

王玉德、姚伟钧、曾磊光在《神秘的八卦》一书中指出,道家的根本思想同样发生于生殖崇拜。《老子》说,“玄忧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大邦者下流,天下之弛,天下之交也。化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老聪显然是从女阴的生育功能引申出天地的起源,又从男女交合引申出人生思想上的无为守柔,致虚守静。这也说明,《易经》中的阴阳二元论和太极一元论,其实都源于生殖崇拜,因为既然生殖行为源于男女双方交合,那么在被拟人化的元生命世界也一定存在着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相互作用的原因,于是由此演绎出天地、刚柔、父母等一系列的对立统一观念,而阴阳正是这一系列观念的归纳与概括。

王玉德等学者认为,这样由《易经》中的生殖崇拜所引发的生殖文化就出现了两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对祖先神灵的敬畏,儒家不信鬼神,却对祖先格外敬重,原因就在于此。其次,由生殖行为的男女相交导致了思维上的二元思维,从而把生殖文化推向了更为深刻的阴阳文化,一(阳)与一(阴)虽然具有代表性器官的原始意义,但是当它上升到生殖文化阶段,它已经摒弃了具体的物象而进入抽象的哲学思辨的深度。

二、八卦中的性

《易经》、八卦中的阴阳符号是男女生殖器的形象抽取和意会象征的综合符号。这绝不是光以八卦的外形来简单地比拟男女两性的性器官,而是因为《易经》、八卦中确实包含了相当深刻的性内容。

推崇性的决定作用,是《易经》的一个根本观念。过去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是由上帝造的。然而《周易·归妹》云: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这就是说,婚嫁,是天地之间最正常的事情,天地不交合,就不会生长万物,男女不婚嫁,就不能传宗接代。《周易·系辞》还认为:“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即男女两性的结合、交嬉是万物生长、人类繁衍的根源,这就肯定了只有宇宙间天地、阴阳、男女两种对立因素的交合作用,才能从事新的创造活动,否则,纯阳、纯阴、纯男、纯女都不足以生产新的生命。

不仅《易经》的根本观点如此,其各卦也有不少有关性的内容,即以其中《上经》、《下经》的第一篇一一“乾卦”、“咸卦”为例:

(原文)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对以上“乾卦”的白话翻译是:

男性卦:是好的开始,可发展,繁荣,结果。

九在最下面一行:龙潜于水,不要行动。

九在倒数第二行:见到龙出现于田野,有利于去见大人先生。

九在倒数第三行:君子在白天努力,在晚上努力,这样好好干,就没错。

九在倒数第四行:龙在渊中跃动了,没错。

九在第二行:龙飞上天了,有利于去见大人先生。

九在第一行:龙飞在天上,过于高了,要后悔。

九外一章:见到许多龙没有为首的,是吉象。

以上这个“乾卦”是男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即男根。由于是男性卦,所以一派阳刚之气,龙来龙去的,而“咸卦“就不同了:

(原文)

咸:亨,利,贞,取女吉。

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脐。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成其膊,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对以上“坤卦”的白话翻译是:

感应卦:可发展、繁荣、结果,娶个女人,是吉象。

六在最下面一行:碰她的大脚趾。

六在倒数第二行:碰她的小腿,不好,不动才好。

九在倒数第三行: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开他的脚,再下去就不好了。

九在第三行:不动就好,动了就糟了,内心忐忑,朋友,照你所想的去做。

九在第二行:抱住她的背,不要后悔。

六在第一行:吻她的嘴唇,亲她的脸颊,诋她的舌头。

以上这个“威卦”是女性卦,它的象形是二三,中空,即女阴。以上这个卦是典型的性交卦,阐明了性交前的调情动作,还有女上男下的性交体位。潘光旦先生认为,这一段文字与其说是描写性交的本身,毋宁说是描写性交的准备。所谓“成其拇”,“威其肺”,“咸其股,执其随”,“咸其胞”,“成其辅颊舌”,都是一些准备性的性戏耍,并且自外而内,步骤分明。不论怎么说,《易经》中竟有这样的内容,真令人惊叹。

三、阴阳互补

当然,我们也绝不应该因为《易经》中有了一些性内容就把它视为一本性书。它是一本具有很深哲理的着作,它把男女两性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以男女两性的相交来联系自然,重点阐述自然与人变化(易者,变也)的原理,它将自然界被动的力量称为“阴”,将主动的力量称为“阳”,并描述阴阳如何交互作用而推动“气“沿着至高无上的自然法则来进行。一阴和一阳间的交互作用叫做“道”,作用所产生的生生不息过程叫做“易”(变化)。

按照这种理论,阴阳是彼此相反而互补的两种力量,相克相生。在自然现象中,月亮与冬天属于阴,太阳与夏天属于阳;对人类来说,女人属于阴,男人属于阳,阴阳需要互补。

这也就是所谓“刚柔相摩,屈伸相感而利生焉。”这都是强调阴阳结合,阴阳互补,男女要“相摩”、“相感”,这样才能“利生”,无论缺了哪一方都是不行的。

在《易经·说卦》中说:

乾——天也,故称乎父;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臭——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良——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以上原理显示,人们如果要快乐、长寿,必须效法自然,使自己生命中的阴阳两种成分像自然界一样和谐地交互作用;同时借阴阳(男女)的接触,彼此吸取,从而强化这两种成分。

因此,男女的性交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而更是阴阳两种宇宙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具体展现。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交合而生子女,在我国古代的文学用语中,惯以“云雨”来形容性交,它如同从地上升起的“云”和从天上落下的“雨”会合一般。

以后,《易经》和八卦的这些原理被道家所发挥了,并成为以后房中术的理论基础。例如,认为男女性交是“阴精”(女性阴道的分泌物)和“阳精”(男性的精液)相结合。”阴精”是无限的,而“阳精”有限所以更珍贵。男子要从吸取“阴精“来滋补自己,所以要“守精闭关”,“御而不泄”;男子还要多改变性交对象,多得滋补,如果一直和同一女子性交,她的阴气就会越来越弱,对双方都不好。

四、八卦和“性度”

“性度”是指男女不同的气质特征所表现的程度。任何人都是两种不同“性度”的结合体,具有纯粹“男性度”或“女性度”的人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是有主次不同和强弱不同的区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