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19104700000082

第82章 剧论(6)

[寄生草]《饮》——范康作,又题作《酒》。

[清江引]《九日》——作者未详。

《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等多种作用。在该书的后一部分《作词十法》中,集中说明了北曲创作理论及曲词写作方法。周氏提出了慎审音韵、严守曲律的要求,从音韵和曲律两方面奠定了曲学的基础。周氏还提出“未造其语,先立其意”的主张,并主张在曲词写作中要创造“俊语”,这是提倡文与质并美、语与意俱高的标准。在“造语”这一项中,周氏则指出:“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这已开启了明后期曲论家“本色”说的先河。《作词十法》影响很深,其理论精神在明清曲论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元·钟嗣成

钟嗣成(约1279-1360)——字继先,号丑斋,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寄居杭州。作有杂剧《章台柳》、《钱神论》等数种,散曲作品也曾称誉一时。所撰《录鬼薄》载录了元代戏曲、散曲作家152人及其作品名目。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诎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湮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也。名之曰《录鬼簿》。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录鬼薄》序

[注释]

气数——指气运、命运。

阴阳之诎伸(二句)——《礼记·月令》:“阴阳争,死生兮”。孔颖达《正义》:“感阳气长者生,感阴气成者死”。诎:同“屈”。

人而知夫生死之道(三句)——语本《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顺受其正,顺理而行、接受正命。桎梏:古代拘系罪人手足的刑具。

酒罂饭囊——盛酒、饭的器物。比喻只会吃喝而无用的人。

块然——像土块的样子。

一间——极其接近,间隔极小。语本《孟子·尽心下》:“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方册——指典籍。宋程大昌《演繁露》七:“方册云者,书之于版,亦或书之竹简也。通版为方,联简为册”。

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录鬼簿》卷下:“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如对沈和,“传其本末”云:“和字和甫,杭州人。能词翰,善谈谑,天性风流,兼明音律。以南北调合腔,自和甫始,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曲,极为工巧。后居江州。近年方卒。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者是也。”“吊以乐章”云:“五言尝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子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

冰寒于水——青胜于蓝语本《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后学胜过前辈。

性理之学——宋理学家多谈“性理”问题,故理学亦称性理之学。《二程遗书》卷十八:“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吾党且啖蛤蜊——意犹不屑一顾地置之不问,语出《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少年?’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旸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何?’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即公元1330年。龙集庚午:即岁在庚午。

月建甲申——即是年夏历七月。月建:一个月份所值的干支。

古汴——古汴州。元代的汴粱,即唐代的汴州。

《录鬼薄》——元杂剧创作的繁荣,刺激了戏剧评论的开展。戏曲家钟嗣成所作《录鬼簿》是一部记录当时戏曲作家事迹和作品目录的着作,也是一部戏曲作家评论的专着。该书载录了元代“书会才人”、“名公士夫”的戏曲、散曲作家152人,作品名目计四百余种,这是元人全面记录当代作家作品的唯一着作。在自序中,作者阐述了他写作《录鬼簿》的意图是为戏曲作家立传。钟氏在自序中说,戏曲作家虽“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但“高才博识,俱有可录”,与“着在方册”的圣贤君臣、忠孝士子同属于“不死之鬼”。钟氏不怕“得罪于圣门”,理直气壮地为戏曲作家正名,为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所鄙视的戏曲作家立传,为中国戏剧史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元·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文学家,字庸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人。泰定四年进士,元末为江西儒学提举,入明不仕。着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侏儒奇伟之戏,出于古亡国之君。春秋之世,陵轹大诸侯。后代离析文义,至侮圣人之言为剧,盖在诛绝之法!而太史公为滑稽者作传,取其“谈言微中”,则感世道者深矣!

钱塘王晔集历代之优辞有关于世道者,自楚国优孟而下,至金人玳瑁头,凡若干条。太史公之旨,其有概于中者乎!予闻仲尼论谏之义有五:始曰“谲谏”,终日“讽谏”;且曰“吾从者讽乎!”盖一讽之效,从容一言之中,而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者之所不及也。观优之寓于讽者,如“漆城”、“瓦衣”、“雨税”之类,皆一言之微,有回天倒日之力,而忽烦乎牵裾、伏浦之勃也。则优戏之伎,虽在诛绝;而优谏之功,岂可少乎?他如安金藏之刳肠,申渐高之饮鸩,敬新磨之勉戮疲令,杨花飞之易乱主于治,君子之论,且有谓台官不如伶官。至其锡教及于猕猴、解愁具死也,足以愧北面二君者,则忧世君子不能不唶唶于此矣。故吾于晔之编为叙之如此,使览者不徒为轩渠一噱之助,则知晔之感,太史氏之感也欤?

至正六年秋七月,序。

——《优戏录序》

[注释]

侏儒奇伟之戏(二句)——《列女传》:“夏桀既弃礼义,求倡优侏儒狎徒为奇伟之戏。”

陵轹——欺蔑、践踏。“陵轹大诸侯”当指齐、鲁颊谷之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使司马斩优施事。

至侮圣人之言为剧——指演出中如唐李可及“三教论衡”一类内容的节目。

太史公为滑稽者作传——司马迁着《史记》中有《滑稽列传》。

王晔——元代戏曲作家,字日华,号南斋,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所作杂剧今存者有《桃花女》一种。

玳瑁头——金章宗时优人,《金史·后妃传》载有其演出活动一则,馀未详。《青楼集》载元代艺人名玳瑁脸,“副净色,驰名江西”,二者取名之义,或有相近之处。

仲尼论谏之义有五(数语)——《孔子家语·辨政》:“孔子曰:‘忠臣之谏,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

龙逢——关龙逢,传说中夏桀时的贤臣,夏桀荒淫暴虐,为酒池糟林,关多次直谏,被桀囚禁杀死。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相传纣王淫乱,比干犯颜强谏,被纣剖心而死。

漆城——指秦二世时优旃谏阴漆城事。

瓦衣——唐贞观中谷那律从太宗出猎,途中遇雨,太宗问何得能使油衣不漏水,谷那律意欲太宗不为畋猎,乃对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

雨税——五代南唐李昪为帝时,赋税繁重,时值都城苦旱,优人申渐高乘谈谐间称:“雨惧抽税,不敢入京。”促使李昪下令减税。

牵裾、伏蒲之勃也——牵裾,晋武帝时宫中失火,帝登楼望,愍怀太子牵帝衣裾入暗中曰:“幕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人见君王。”伏浦:汉元学欲废太子,史丹俟元帝独寝时,直入卧内,顿首伏榻前蒲团上切谏。勃,勃然兴起,情急变态。

安金藏之刳肠——唐武则天时有诬告皇嗣李旦谋反者,来俊臣以重刑逼供,人多欲诬服,太常优人安金藏以佩刀自刺腹中,大呼曰:“公不信我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也。”李旦由是免于遭难。

申渐高之饮鸩——南唐李昪以鸩酒赐大臣周本,本心知酒中有毒,分酒一半反敬李昪,成僵持状,伶人申渐高乃借诙谐谈笑并二酒合饮之。

敬新磨之勉戮疲令——后唐庄宗好田猎,伤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庄宗怒,欲杀县令。伶人敬新磨遂将县令擒至马前,责其纵民稼穑耕种,有碍天子驰骋打猎,罪当死。庄宗默然语塞,免县令罪。

杨花飞之易乱主于治——南唐李璟即帝位后,耽于宴乐。一日,令乐工杨花飞行歌进酒,花飞仅反复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语,意在使李璟有所醒悟。

台官——唐、宋时国家监察机关名御史台,因称掌纠弹之御史为台官。

锡教及于猕猴——唐昭宗时有善弄伎艺之猕猴,号“孙供奉”。及朱温代唐称帝,令猴献伎,此猴向朱温跳跃奋击,遂被杀。锡教:施行教诲。

解愁具死也——未详所指。

唶唶——第一字原缺,臆补作“唶”。唶唶:赞叹声,《慎子·外篇》:“观者唶唶”。或补作“三唶”、“嚄唶”。

轩渠一噱——轩渠:开怀欢乐的样子。噱:大笑。

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

《优戏录序》——《优戏录序》一文,表达了作者对优戏的充分肯定。文中称:“优戏之伎,虽在诛绝;而优谏之功,岂可少乎?”他所肯定的,正是戏剧的感化作用和教育作用。

元·夏庭芝

夏庭芝——字伯和、百和,号雪蓑,别署雪蓑钓隐,松江(今上海松江)人。元末明初作家。所着《青楼集志》专门记载元代演员事迹。

唐时有“传奇”,皆文人所编,犹野史也;但资谐笑耳。宋之“戏文”,乃有唱念,有诨。金则“院本”、“杂剧”合而为一。至我朝乃分“院本”、“杂剧”而为二。“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净,古谓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以末可扑净,如鹘能击禽鸟也;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又谓之“五花爨弄”。或曰,宋微宗见爨国来朝,衣装鞋履巾衷,傅粉墨,举动如此,使优人效之以为戏,因名曰“爨弄”。国初教坊色长魏、武、刘三人,魏长于念诵,武长于筋斗,刘长于科泛,至今行之。又有“焰段”,类“院本”而差简,盖取其如火焰之易明灭也。“杂剧”则有旦、末。旦本女人为之,名妆旦色;末本男子为之,名末泥。其馀供观者,悉为之外脚。有驾头、闺怨、鸨儿、花旦、披秉、破衫儿、绿林、公吏、神仙道化、家长里短之类。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构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院本”大率不过谑浪调笑,“杂剧”则不然。君臣如《伊尹扶汤》、《比干剖腹》;母子如《伯瑜泣杖》、《剪发待宾》;夫妇如《杀狗劝夫》、《磨刀谏妇》:兄弟如《田真泣树》、《赵礼让肥》;朋友如《管鲍分金》、《范张鸡黍》:皆可以厚人伦,美风化;又非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之“院本”所可同日语矣。

呜呼!我朝混一区宇,殆将百年,天下歌舞之妓,何啻亿万,而色艺表表在人耳目者,固不多也。仆闻青楼于芳名艳字,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虽详其人,未暇纪录。乃今风尘澒洞,郡邑萧条,追念旧游,慌然梦境,于心盖有感焉。因集成编,题曰《青楼集》。遗忘颇多,铨类无次,幸赏音之士,有所增益,庶使后来者知承平之日,虽女怜亦有其人,可谓盛矣!至若末泥,则又序诸别录云。

至正乙末春三月望日录此,异日荣观,以一发笑云。

——《青楼集志》

[注释]

“唐时有传奇”至“如火焰之易明灭也”(一段)——这一段内容又见于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

驾头——表演帝王一类题材的杂剧。

披秉——“披袍秉笏”,表演君臣一类题材的杂剧。语见《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

构栏——作“勾栏”。宋元时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

表表——卓异,特出,不同寻常。

风尘澒洞——比喻战乱纷纷。风尘:比喻战乱。澒洞:亦作“洪洞”,弥漫无际。

慌然——忽的样子。

至正乙末——公元1355年。

荣观——楷第《元曲家考略》:“荣观疑当作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