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观人学全书
19104800000040

第40章 释争第十二(3)

为了激发将士们的斗志,文帝亲自到军营去慰劳他们。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马随从直驱而入,毫无阻挡,军中大将以及属下的军官都骑马迎送皇帝。后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守营的官兵身披铠甲,刀出稍,弓上弦,时刻准备迎击。皇上的领头卫队到了军营门外,受到了军营卫兵的阻止。

领头卫队的卫队长向守门军土说:“皇上马上就到,赶快让我们进去,”守门军官回答说,“我们周将军的命令:‘军营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到了军营门口,还是不能进去。于是皇上只好派使臣拿着证明皇上身份的旌节诏示将军周亚夫,对他说道:“我要入军营慰劳官兵。”

这时,周亚夫才命令打开营门,让皇上一行进入军营。管营门的负责官吏又对皇上的随从们说道:“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跑马。”皇上立即令随从控制车马缓缓进入营中。入营后,周亚夫将军手持兵器向皇上敬军礼道:“为臣身穿铠甲,不宜跪拜,请允许以军礼迎接皇上。”天子很受感动,脸色严肃、庄重地站在车前表示敬意。而后举行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军营。

皇上出了军营大门以后,群臣都感到非常惊异。文帝慨叹说:“周亚夫才算得上真正的将军啊!霸上、棘门两个军营纪律松散,军风不严,好像儿戏一样,非常容易被偷袭,主将也容易被生擒。但是,若想偷袭周亚夫的军队就非常不容易了。”

尧舜禅让帝位千古留芳

据传说,尧为陶唐氏,名放勋,是我国上古时代贤明的帝王,都平阳。他曾设官掌管时令,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由于他一心为公,所以深受各部落群众的拥护与爱戴。年老的时候,他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专门商讨由谁来接替自己的职位。有位名叫放齐的人提议尧的儿子丹朱,尧以丹朱“既顽固又凶暴”为由,坚决反对。最后,大家一致推举舜为尧的继承人。

舜,冀州人,姚姓,名重华。因最初封在虞地,故人称虞舜。舜生性笃厚,勤劳朴实,又很有开拓精神。他早年丧母,父亲再婚后生子名象。由于父亲粗暴蛮横,眼瞎又偏听偏信,后母心胸狭小,又泼辣凶顽,弟弟自幼好吃懒做,长大后胡作非为,舜一直生活在逆境之中。但他逆来顺受,仍对父母竭尽孝道,对弟弟忍让爱抚。后来,见后母和弟弟欲置他于死地,万般无奈,只好离家出走,到妫水附近的历山脚下,盖起茅屋,开荒种地。当时,该地居民由于缺乏教养而常常打架斗殴。自舜来到这儿后,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种地时,人们互让田地;打鱼时,人们互让场地;制陶时,相互交流技艺,相处得分外和睦。人们赞扬舜的德行,争相跟着他、靠近他。他居住的地方,住户也在几年之内骤增。当人们得知尧将把帝位让给舜,都非高兴,人人赞扬尧有魄力、有眼力。

尧为了把帝位尽早传给舜,还对舜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培养。他先是与舜晤谈,继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瑛嫁给舜,又让舜协助自己处理一些政务。三年后,正式让舜取代了自己。舜继位后,以尧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不辞劳苦,巡视四方。又针对时弊,改革政治,起用贤才,制定五刑,确保社会安定;带领人们打垮来犯的三苗,解除了民众的后顾之忧。后来,连年洪水,江河横溢,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舜又根据人们的举荐,委派鲧全面负责治水事宜。可惜鲧治了9年,终因所采纳的筑坝堵截措施不对,没能成功。舜鉴于他严重耽误大事,把他处死在羽山之野。同时,他委派鲧的儿子禹接任其父职位,继续负责治水。

舜在位几十年后,又以尧为榜样,没把帝位传给自己那“只知道唱歌跳舞”的儿子商均,而传给了禹。

禹,姒姓,因为他后来成了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又因为治水立下了伟大功勋,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夏禹或大禹。禹为治水,婚后第四天便毅然离家去工地,儿子启出生,也顾不得回家看一看,前后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接替父亲职位后,认真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了疏导洪水的方针。他还兼并联合共工氏、伯益和后稷等部落首领,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治水斗争。同时,禹身体力行,始终坚持在抗洪第一线。由于长期跋山涉水、辛勤劳动,他的脚趾甲全部脱落,大腿上的汗毛完全磨光,走路一瘸一拐,形成了独特的“禹步”。但他不以为苦,仍旧一如既往地拼搏着。在他的率领下,人们终于解除了水患,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当听到“舜位传禹”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无不称赞舜的大公无私和慧眼识贤。

禹继任帝位后,又领导民众开凿沟渠,聚蓄水潦,将水害变水利;开垦荒地,扩大耕田,学会农业生产;将全国分为四正、四隅、中央九个区域,各设地方行政官。从此,五谷丰登,万民乐业。后人为纪念他,还写了这么一幅对联:“舍己忘家治洪水,劳身焦思画九州。”

不为者为 不争者胜

中国的大智者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全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这句话充满了大智慧,可惜的是,两千多年来,能参悟和运用这一智慧的人如凤毛麟角。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忘乎所以,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当然,也有谙此术并获得成功者。

三国时的曹操,很注意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文名满天下,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理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深以为然。

一次曹操出征,曹植又在高声朗诵自己作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曹操问他什么原因,曹丕便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大臣们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反观曹植,大家倒觉得他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结果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位。

其实刚开始时,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弟弟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数极微,一时竟束手无策。但他毕竟是聪明人,经贾诩的点化,顿时开窍:争是不争,不争是争。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自己只需要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公道自在人心!最后,这场兄弟夺镝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

曹丕以不争而保太子之位,而东汉的冯异则以不争而被封候。

西汉末年,冯异全力辅佐刘秀打天下。一次刘秀被河北五郎围困时,不少人离他而去,冯异却更加恭事刘秀,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找来的豆粥、麦饭进献给饥困之中的刘秀。河北之乱平定后,刘秀对部下论功行赏,众将纷纷邀功请赏,冯异却独自坐在大树底下,只字不提饥中进贡食物之事,也不报请杀敌军功。人们见他谦逊礼让,就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绰号。而后,冯异又屡立赫赫战功,但凡议功论赏,他都退居廷外,不让刘秀为难。

公元二十六年,冯异大败赤眉军,歼敌八万,使对方主力丧失殆尽,刘秀驰传玺书,要论功行赏,“以答大勋”,冯异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反而马不停蹄地进军关中,讨平陈仓、箕谷等地乱事。嫉妒他的人诬告他,刘秀不为所惑,反而将他提升为征西大将军,领北地太守,封阳夏候,并在冯异班师回朝时,当着公卿大臣的面,赐他珠宝钱财,又讲述当年豆粥、麦饭之恩,令那些与冯异争功而进谗言者,羞愧得无地自容。

再讲个有关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江南有一个大家族,老爷子年轻时是个风流种,养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争来斗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不好。最后,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不争的那个儿子。

范公用人爱憎分明

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为人刚正无私,无论在朝中执政还是在戍边,都表现出不凡的才能。范仲淹爱憎分明,对徇私舞弊的官吏敢于罢黜,对有才干困窘中的侍从则慷慨相助。

宋仁宗时,范仲淹曾任参知政事,他坚持反对“恩荫”任命官吏,以维护官员队伍的素质。在选任各路监司时“取班簿,视不才者,一笔勾之”。范仲淹的老友富弼认为他的做法太无情了,他说:“一笔勾之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反驳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遂吏罢之”。

史称“范文正公用人,多取气节,而略细故”,尤其是在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主持军务的时候。“其为帅日,辟置幕客,多取谪籍未牵复人”。对于这些有过失或被降职、流放的官吏,范仲淹主要是看其大节,注重操守。他认为“人有才能而无过失,朝廷自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才,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对于那些确实有才而又因一时过错受处罚的人,应该看其长处,使其发挥作用。否则,不趁此用人之际起用,他们便再也没有显露才能的机会了,这是很可惜的。因此,他所举的孙威敏、膝达道都是这样的人,他还非常注意帮助、鼓励贫穷的士人,予以奖掖提携。

范仲淹早年孤苦,家境贫寒,因此深知士人读书不易。他幼年因为买不起纸笔,四五岁时,借住在深山古庙读书。因为没有钱,每天所食只是一把米熬成的一小盆粥,置凉后使之凝固,分成四块,中午、晚上各吃两块。因而,他对穷人读书之苦深有体会,特别同情那些有志而家贫的士人。

范仲淹在睢阳任提学时,有一天来了一位眉目清秀、衣衫破旧的秀才,自称姓孙,开口向范仲淹要一千钱。第二年,那孙秀才又找范仲淹,依旧要一千钱。范仲淹询问他的家世,孙秀才戚然道:“母老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可足。”范仲淹非常同情孙秀才的境遇,但他认为依靠别人周济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帮他找了一个学职,每天可得三千制钱,还送一部《春秋》,鼓励他发愤深造。

十年后,范仲淹辗转仕途,已经淡忘了孙秀才的事。忽一日,朝廷要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子监直讲,从泰山召来一位秀才。范仲淹一见,正是当年求他帮助的孙秀才,他本名孙复,山西平阳人,此时已是着名的经学家了。他写的《尊王发微》等作品,颇有新意,博得普遍赞誉。因此,与胡瑷、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范仲淹以爱才助才为己任,使孙秀才得已成就。史书上记载范仲淹去世后,“四方闻者,皆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