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研究
19105800000012

第12章 家族企业存在的必然性(4)

4.经济成本因素

家族企业的存在,固然有许多学者指出的其文化传统的原因,但更重要和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家族企业的经济成本因素,这种经济成本因素主要表现在家族企业这种制度安排的运行成本平均而言较低。

(1)经营者的搜寻(选择)成本较低。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经营者的选择问题。一个人有无经营才能、经营才能高低只有本人清楚,属私有信息,和他人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因此,搜寻这种私有信息,必须支付较高的成本方可了解得到。而家族企业,家族成员作为企业所有者,其个人资产都是易于观察到的,同时家族成员的亲缘关系也使人们易于掌握成员个体的经营才能高低,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搜寻成本。

(2)降低监督成本。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行为是最难以监督的。大量的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对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监督所付成本很高。家族企业内由于家族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程度远远高于现代企业,家族成员忠诚度较高,可以降低人力资源安排的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此外,加上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家族企业倾向于通过控制所有权实现其他权力,家族企业全部或大部分所有权都掌握在家族手中,因而,相对于现代企业,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现代企业实行的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相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增加了代理成本和代理风险。家族企业因家族成员对企业的股权,以及家族伦理约束,简化了监督约束机制,大大降低了监督成本。

(3)企业组织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企业成员之间设计一种合约安排,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这种完整激励制度的设计需要付出相应成本。而家族企业,因家族成员拥有企业所有权,所以在所有权激励之下,成员之间更易有共同的经济利益与目标。任何一个家族成员,如果企图为个人利益,损害家族利益,其付出的代价是可能被整个家族所摈弃。

(4)家族企业因家族成员共同的经济利益与目标,及成员间的亲缘关系,因而管理的权威性更强,加之多数中小家族企业,在管理组织多采取扁平结构,企业内部信息传递通畅、迅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因为家族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前期降低生产成本(如减少工资、引入家族网络的融资),而且从最初创业的意义上说,家族化经营的协调成本也相对较低,因为即使发生矛盾冲突,也可以通过内部协商,而避免由于引入第三方监督造成成本过高的情况发生。

再加上有家族观念的约束,信任度一开始就能达到一定水平,所以过程中的监督成本也相对较低。由于决策者与管理者均为家族中人,信息的传递极为快捷,在遇到问题时,可及时处理,无须先请示汇报。由于是利益的共同体,不存在相互的猜疑和内耗,从而能提高效率。在企业资金困难时,家族成员还可以不计报酬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在资金上的压力。

5.内在动力因素

首先,这种内在动力可以从一些理论研究中得到验证。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家族制企业在其创业之初,采用家族制管理是有效的,但在其发展壮大之后,如果仍采用家族制管理,则就会阻碍其发展。因为对一个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仅靠家族成员的能力很难进行有效管理,毕竟一个家族人的能力有限,这就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现代公司制改造。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这种改制并不为管理者普遍接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族制企业是一种比现代公司制落后的组织形式”这一被理论界认同的规范性结论也没有得到现实经验数据的支持。

或者说,研究者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人的内在动力有时会起决定作用的,它能够化解不利的外在因素的。由此可见,理论研究与实际存在是有差距的。其次,从目前世界各国存在的企业形态来看,也可以得到验证。目前世界各国存在的企业形态,大致可分为国有企业、日本的环形持股企业、欧美的公众企业和家族企业四种类型。国有企业由于缺乏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导致委托代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各国的通病。日本的环形持股企业作为现代企业的极端组织形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为日本的经济作出过重要贡献,但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这种缺乏终极所有者的法人资本主义备受批评。

欧美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认为是优越于所有企业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近几年连续发生的造假账事件,为通过社会资本打造由职业经理人控制下的巨型公众公司敲响了警钟。而家族企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500强中,有175家是家族企业,人们熟悉的许多鼎鼎有名的跨国公司,像福特、强生、摩托罗拉、万豪等,也都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如此的进展和发展,必然有其内在的动力因素。

所以,相对于其他的企业组织形式,家族企业并非是一种落后的组织形式。再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个小农经济历史悠久的国家,家族经济的根基比其他国家更根深蒂固,这种国情注定我国的家族企业将会大量存在和发展。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每个农户自成一体,户与户之间极少相互协助。同时,中国人还有一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由于这些中国传统性的内在动力因素、或者称为小农经济特征,必然导致人们之间合作意识差,在企业的创业阶段必须依赖家族自身的力量才能够生存发展。同时又由于乡土社会的同质性,血缘、亲缘关系很自然又是人们互相联系的纽带,因此家族企业这种经济形态在中国是有其天然保障的,尤其在广大的农村不断城镇化、产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家族经济和家族企业将会大量出现。

三、家族企业存在的现实性原因

1.家族企业是大多数创业型企业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历史阶段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创业者选择家族制度往往并不是比较了不同企业制度之间经济绩效差异之后的结果,而是他们创业时唯一可能的制度选择。这是因为,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活动本质上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所有者之间就要素使用权所进行的交易活动。由于人力资本的质量相对于物质资本更难以被直接的观察和量化,因此,一般来说,物质资本要素所有者在投资之前,为了规避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风险,往往要求创业者提供足够的资产抵押和足以证明其企业家素质的良好经营纪录(周其仁,1999;张维迎,1999)。这样,创办家族企业就成为一种业主向外部潜在投资者显露其经营才能与企业成长性的一种质押,家族企业也成为一种显示企业家信息的制度载体。从当今许多世界级工商企业的成长历史来看,它们最初都曾是由某一创业家族开辟的家族生意逐步演进而来,典型的有福特、杜邦、摩根、IBM等,其中的一些企业至今仍受到创业家族成员的控制或影响。因此,家族企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世界范围内创业型企业所无法跨越的一个成长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几百年的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历史,在相当长的企业发展历史中,它们的企业也是以家族企业为主的。以英国为例,英国工业化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家族企业发展史。在英国,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企业都是小规模的家族企业,其组织形式是个人业主制或合伙制,血缘关系在这些企业的运营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适应于这种小规模企业,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是以高度专业化分工为主,控制商品制造和销售的全部环节的制造商为数较少。也许是受欧洲历史上行会制度的传统影响,英国商人们广泛建立了企业间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和分包制度,以作为对产销全流程直接控制的替代。

在工业化早期,英国同样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中,以家族和友谊关系为基础的合伙企业较易生存和发展。首先,家族关系为小规模企业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地方性信用网络,成为企业吸收资本的重要来源。其次,家族成员和友人也是向企业特别是新企业提供劳动力和市场信息的来源。当时的英国家族企业大多采取无限责任的方式存在。在信息高度不对称及监管不到位的条件下,无限责任方式是提升企业社会信任资本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以家族为背景的企业,大大加强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可信度。再其次,当时英国的市场结构与企业间合作体制也强化了家族企业的发展趋势。尽管经济持续增长,但英国国内市场比同期的美国国内市场规模要小许多,并且不如美国国内市场繁荣。同时,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也鼓励企业的小规模存在。与美国不同,当时的英国并没有反卡特尔的法律限制,这使英国小企业得以通过简单地加入卡特尔形成联合,获得形同于大企业才能获得的利益,这在事实上保护了英国的小规模工业企业。结果是,区域取向的小规模家族企业促进了英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进程。一直到19世纪中叶,绝大多数英国企业仍是合伙制。直到19世纪80年代之后,合伙制企业才有了显着的衰退。

应该说,工业化时期,英国市场的性质、国家的地理特点、法律制度及其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企业的发展,但适应于上述市场环境特征的小规模家族企业及相应的企业间合作却使英国在19世纪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盟主。在之后的较长时期里,英国企业仍大体保持着家族控制和管理的传统形态。

2.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企业做出最优化决策

首先,产权是企业绩效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企业资产只有私人拥有,才能真正实现产权的排他性,从而构建企业拥有者对资产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拥有者追求企业绩效的基本激励动机来自于对剩余利润的占有,企业拥有者追求企业绩效动机的程度与剩余利润占有份额的大小成正比。中外家族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大多数家族企业中,出资者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统一于企业主一人,家族不仅是资本投入者,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基本不存在或很少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重大决策主要由企业主决定。换句话说,在产权结构上,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是家族企业的核心特征。家族企业所有权、控制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这是家族企业优势的基础、尤其是有利于做出最优化决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