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蓝染艺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19106600000037

第37章 后记

记得有一本早期外国传教士写的关于中国见闻的书,书名就是《穿蓝布衫的国度》,可见蓝染织品在历史上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生活用布。事实上蓝染织品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布料,同样的都是蓝色系,不同的只是化纤取代了全棉。

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传统蓝染织品中蓝印花布、蓝夹缬、蓝蜡缬等“三缬”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以至某些地方为申报“非遗”项目出现超乎寻常的热情,这种热情有意无意间竟会遗忘了对“非遗”当事人的关怀:就像本书披露的艺师本人不得不放弃手艺的传承,而去大城市做一名“农民工”一样。

我在台湾《汉声》杂志工作期间,参与了筹集“中华文化基因库”的编辑与研究工作,蓝染是研究对象之一。在此期间及其之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得到台湾工艺研究所马芬妹老师的多次帮助,及时了解到日本和我国台湾蓝染手工艺在“产业化”方面的最新资讯,使我能够置身于中国海峡两岸和日本蓝染手工艺的研究空间之中,有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蓝染手工艺在今天高科技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

本书的出版还有赖于本校“985”基地的课题项目资助,我自2005年起成为本校“985”基地研究成员,当时基地的研究内容是:艺术、科技、伦理的交叉整合研究。

我在《中国艺术思想史纲》中已经指出有关中国艺术思想隶属于宗法思想框架问题,而蓝染织品中的图像皆是中国宗法伦理观念的反映。另一方面,蓝染本身从工业性质讲属“化工”产业,从种植到印染原理看又确是“科技”问题,在我的田野调查资料中,各地蓝染业都未上升到科学种植、科学打靛(日本所谓“建蓝”)和科学印染阶段,就是艺术范畴的“图案创作”、“制版工艺”也停留在不断仿照、复制的水平面上。所以当时就初定本书为基地具体项目之一。当本书在内容上逐步细化深入到探讨“产业化”的同时,“985”基地已经进展到三期的工作,也恰含有“产业化”的研究要求,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本书呈现给读者们的内容格局。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有关祖国大陆蓝染业和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的蓝染产业化比较部分,则得到台湾工艺研究所马芬妺老师的帮助,她编着的《台湾工艺文化丛书第三号·传承与创新》、《台湾工艺推广丛书第二号·友禅蓝染之美》,林秀娟主编的《台湾工艺技术丛书第一号·台湾蓝草木情》等专着,为本书深入探讨提供了最新资讯材料,特别表示感谢。还有本院研究生朱明清、许旸提供她(他)们在浙江东阳地区作乡土建筑的田野调查时得到的蓝印花布相关资料,有施慎铭、朱泽荣两先生或提供原创花版艺师资料,或参与采访;有前辈学者湖南的聂南溪先生、民间艺术研究者湖北的鲜鲁林先生的指点和帮助,才能使田野调查顺利进展。研究生李义娜帮助整理和搜索相关资料,研究生刘小讷负责全书的装帧设计及封面设计,南京“千面喷绘”公司孟雪莲小姐一如既往地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最后还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刘庆楚老师,他的认真、细致,讲究效率的工作态度使我们合作愉快。

刘道广于

百家湖畔冬雨渐止,乍冷还暖时

2009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