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19107100000049

第49章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5)

合理、科学的景点(景观)布局,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当重要,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减少因重复开发所致的经济损失。

(三)开发应由点到线、面,循序渐进

在开发之初,对点、线、面应有通盘考虑。民俗旅游点是民俗旅游区的形成基础,一般选择在民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特色比较鲜明、交通较便利的地区。民俗旅游线通常围绕民俗旅游中心点,数个县市联合开发,将各民俗旅游点串联成线。例如,山东潍坊于1986年推出“千里民俗旅游线”,就以潍坊为轴心,在青州、临朐、安丘、高密、昌邑、寒亭等6个县区,设有24个民俗景观、6处民俗博物馆、3处民俗文化村,整条旅游线长700多公里,取得了很大成功。民俗旅游的面,由民俗旅游点、线与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构成,以发挥旅游地的综合优势。

(四)针对客源市场,灵活运用开发形式

民俗旅游的客源市场十分复杂,有国内市场,也有国际市场;有老年市场,也有中青年市场;有知识分子市场,又有职员、农民市场;有团体市场,又有散客市场。不同的市场对民俗旅游景观(景点)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别。比如,知识分子阶层的主要旅游动机是考察各地的民俗文化,探索民俗文化发展的奥秘,而职员、农民则更多是观光、娱乐。同样是国际市场,海外华人、华侨多为寻根,而外国人多属观赏、猎奇。为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应多种形式同时灵活运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民俗观光开发。利用民俗的外显特征,开发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景观,让游客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种形式最为普遍,如民俗村、民俗博物馆、民俗展览、民俗表演等均属此类。

民俗活动开发。民俗中有许多集体活动,这些民俗活动既富观赏性又具参与性。开发民俗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自体验,增强游兴。如山东平原“鸽子节”、鄱阳湖“连家船婚礼游”、富阳“农家乐”等就使游客乐此不疲。

土特商品开发。土特商品是民俗的物化,充溢着浓浓的民族味,重重的乡土情,极具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它既可满足游客的观赏欲望,又能增加旅游收入。土特商品的开发大有可为。

民俗服务开发。即提供民俗的旅游服务,如歌舞茶座、“三道茶”迎宾式,营造民俗氛围,增强旅游的民族特色。以上形式可同时并举,也可以某种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

(五)按区位,梯次开发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鲜明,开发价值和潜力都很大。但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水平不一,交通条件悬殊,市场知名度有差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按区位,区别先后、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区位条件好的,一般优先开发,重点扶持,积累经验,树立民俗旅游的良好形象。区位条件差的,可搞些保护性开发,等时机成熟了,再扩大开发规模,增加客容量。在开发时,切忌不顾区位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这势必有损于我国民俗旅游的声誉,浪费宝贵的民俗旅游资源。

(六)宣传与开发同步

中国有句俗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在小农经济和卖方市场情况下,可算做金科玉律。但在市场经济发达、竞争白炽化的今天,我们已不能守着这一老规矩,自恃中国民俗文化博大奥妙,不怕外国人不来,必须改变观念,变“酒香不怕巷子深”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加强宣传,招徕中外旅游者。

民俗旅游景观的宣传应与景观的开发同步进行,应当注意运用大型节庆、电视专题片、报纸广告、宣传图片等多种宣传手段,以提高民俗旅游景观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宣传是一项持久长期的工作,必须做得细致、扎实。只有有效宣传,开发的民俗旅游景观才能扩大影响,并经旅游者一传十,十传百,名扬遐迩。

(七)正确处理好古今关系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必然涉及古今问题。这方面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思想方法论:一是厚古薄今,二是厚今薄古。持厚古薄今论者认为,民俗文化的精华是古代民俗,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当重点挖掘古代民俗。目前,旅游界出现的“仿古”热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而厚今薄古者正好相反,他们全盘否定传统民俗,认为传统民俗都是糟粕,应完全抛弃,只有现代的才是进步的、有吸引力的,开发应标新立异。这两种倾向都有偏颇。正确态度应是,继承发扬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抛弃民俗文化中的落后、消极成分。

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当古今并重。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开发应因地制宜,侧重点应各有所重。一般少数民族区域以现实社会中的民俗资源开发为主,古代的民俗资源为辅,汉族地区则可适当增加古代民俗资源的开发力量。此外,人才的培训问题,民族政策问题,集中与分散问题,雅与俗的问题,等等,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思考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程序?

2.举例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节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民俗风情是我国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它又导致了民俗旅游资源的破坏,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

一、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出发点

民俗旅游资源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基础,保护民俗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民俗旅游,确保我国旅游事业的永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同样是个涉及面广、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官”还是“民”,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严重认识不足。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变异与破坏

在我国各地,民俗旅游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蓬勃发展,但因保护工作被忽视,加上工作中的某些短视行为,民俗旅游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1.民俗风情的同化

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本地或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受异族、异地的民俗与风尚影响,并为其所取代的现象。现代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人民的交流也日见增多,民俗取向的某些方面的同化不可避免。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地,外国以及我国其他地方或民族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的带入,民俗旅游地的民俗风情逐渐被同化以至消亡的现象屡有发生。

在所有民俗事象中,衣、食、住、行的同化最明显、最迅速。众所周知,福建惠安县东部崇武妇女的服饰特征是头戴圆形尖顶竹笠与蓝白、红绿头巾,身穿短小的斜襟衫和宽大的黑裤,腰束彩色编织带或银链带。而今天,由于惠安的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大批到来,惠安女的服饰已悄然被长短裙、T恤衫、健美裤和牛仔裤所取而代之。云南傣族的民居属干栏式建筑,以竹、木为构架,茅草盖顶,上层住人,下层用做畜厩或堆放农具杂物。现今,受汉族民居的影响,墙体用砖石砌筑,或用泥土夯筑,屋顶用瓦盖,室内摆设用上了组合家具、沙发、地毯等,已开始现代城市化。饮食方面,过去多喝自家酿制的米酒、烧酒,现在啤酒、饮料、面包等已进入了平民百姓家庭。这些对于发展民俗旅游来说是不利的,也是不幸的。因为,外国人来华都希望亲眼目睹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情,国内的旅游者到某一旅游地旅游,也同样希望亲眼看一看异地他乡的特色民俗。假如旅游者(国内或国外的)看到的都是趋同的民俗,那他们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2.传统民俗风情的淡化

民俗旅游地与民俗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是民俗旅游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一般而言,旅游者在民俗旅游地逗留的时间很有限,接触的本地人也很少,受民俗旅游地的民风习俗的影响较小。而民俗旅游地则长期接待一批批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旅游者,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其传统民俗风情也渐渐地淡化。

河北涞水县野三坡,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明代的民俗习惯,号称“外化之地”。这引起了国内外旅游者的浓厚兴趣。1985年野三坡开始发展旅游业,对外开放,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区。经过数年外来旅游者潜移默化的影响,野三坡的传统民俗民风在退化,原来的“三坡服”仅作为接待用服,平时多穿流行的夹克衫、西服,乡邻关系由紧密而疏远,淳朴之风削弱了,经济意识增强了。爱唱歌本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谈情说爱,还是赶场、坐夜、上山砍柴,无不唱歌、对歌。可如今,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同胞同外界接触频繁起来,唱传统歌的兴趣淡了,哼流行歌曲的多了。

传统民俗的淡化,也就意味着民俗旅游资源特色的减弱,特色的减弱势必造成旅游吸引力的衰退,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预防人为的破坏,是时代的要求、事业的需要。

3.虚假民俗

民俗旅游资源能给旅游地和旅游企业带来巨大财富已成共识。但在发展旅游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任意扭曲民俗。一方面,他们随意地拼凑、编造,将他地民俗说成本地民俗,把不同地方或民族的民俗生搬硬套、肆意拼合成本地的民俗,以此招徕旅游者,让旅游者大上其当。例如,西南地区的某些景点,在门前或广场一角立两根或若干根所谓的“图腾柱”,乍看起来高大、神秘,深入研究一下,完全没价值,无非是把西南民族的傩面具搬来,从柱顶到柱根,随意拼凑而成,与图腾柱相差千里。另一方面,他们打着民俗旅游的旗号,把林林总总的非民俗旅游当作民俗旅游,造成游客对民俗旅游的误解,亵渎了民俗风情。1995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民俗风情旅游年”,本是从肯定民俗的旅游价值出发,要求各地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开发新的民俗旅游产品,可有些地方没有把功夫花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却将属于名胜古迹游、宗教名胜游类的“华山脚下寻根游”“黄河金三角观光游”“保国寺、天一阁游”等冠以民俗游,有违初衷。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最基本的原则是尊重民俗文化的原貌,弘扬民俗文化。开发中虚假民俗现象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民俗文化的发展进程。杜绝虚假民俗现象的产生,就是维护民俗文化的正常秩序,维护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声誉。

4.民族文化遗产受到破坏

十余年来,我国各地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文明。然而,由于规划不足,以及某些人的无知、某些人的熟视无睹,民俗文化遗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特别是景观特征非常明显的古民居受破坏最严重。这方面的例子无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都有,举不胜举。如,徽州传统民居,砖木结构,一色白墙、马头墙、青瓦顶、洞门、漏窗,屋内木板分隔房间与厅堂,房窗多雕花,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民居。十年前,这种传统民居村落遍布徽州的山间与平地,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民宅建设的加速,许多地方把旧房拆毁建立了钢筋水泥的楼房,徽派民居的风格荡然无存。“北京琉璃厂原本是一条很有名的古文化一条街,但后来全部拆掉,重建了一条整齐划一的‘古街’。结果,老顾客说‘味道’变了,新顾客则根本不感兴趣。”

5.民俗旅游资源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民俗旅游资源环境是指形成民俗风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民俗旅游的开展,既有利于改善资源环境的一面,又有破坏、污染资源环境的一面。交通条件的改善,车队的不断驶入,载来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也同时排放了大量的废气。旅游者的涌入,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但也留下了可观的垃圾,造成物价飞涨,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如,一些民俗旅游地办起了歌舞厅、美容院、KTV包房,有的不惜以色情、赌博招徕旅游者,有的甚至出现“三陪”现象,这些都严重污损了民俗旅游地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民俗旅游的发展。

(二)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理论依据

以上所述说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已是一个急不容缓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深入研究,有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鉴于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进行深刻反思后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有两大方面:环境问题必须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统一考虑,并且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求得解决,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使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协调发展。世界上富足的人应当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控制在生态环境资源许可的范围内,减少其资源消耗量,并且应当使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同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变化协调一致。要从整个生态系统考虑环境问题,开展环境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制定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期政策,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持续利用,以生态的改善保障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