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撒拉族
19108200000026

第26章 撒拉族的社会文化(2)

第三节交往礼仪

交往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礼仪是个人乃至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撒拉族是一个爱交往、善沟通、热情好客的民族,以广结善缘、高朋满座为荣,以离群索居、门可罗雀为耻。为了使人际交往更有效,人际关系更和睦,他们讲究礼节、礼仪,通过相应的礼仪使交往双方感到亲切愉悦。

首先,交往应分为亲属与友道两个大类。在亲属之间无论婚丧嫁娶、新屋落成、吊死问疾、朝觐荣归等重大庆典及重大家事活动中相互间频繁走动,并携带礼品、相互馈赠,加强互相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亲属间的亲属纽带,甚至带领“阿格乃”“孔木散”,姐妹姑舅等浩浩荡荡,结队而行,也为被造访方带来喜庆欢乐、安慰与帮助。所携礼品中不乏牛羊鸡兔,农副产品、衣物服饰、金银饰品或现金等。亲属之间不论贫富贵贱,而是依照亲戚的远近相互走动。在朋友之间,选择和交往时,提倡交良友。“交友善人,胜于善事”“父母生身,朋友增志”,每逢重大事情互相切磋、交流、劝善、明志,所行之礼与亲属无异。

其次,见面时相互问候“色俩目”始于人祖阿丹,未因时空的变迁而差异,也未因种族、地位、学说、职业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少数人给多数人、骑乘者给步行者、行者给坐者、小孩给大人说“色俩目”。而男性之间同时伸出双手抓住对方右手大拇指,双手与对方握手或拥抱致意。女方不用抓手只道“色俩目”。再次,热情款待到访者,提供热情的服务,招待力所能及的美食佳肴。只要有客人到家,便倒茶端饭,不能问:“你吃了吗?”否则会被认为不懂规矩,丢人现眼,客人下次不再登门。撒拉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认为只要有客,便会带来吉祥、吉庆、吉利和福气,会热情招待,哪怕是陌生人也会茶饭伺候。

在交往当中注重礼的实质,以诚相待,诚实、诚信、诚心,这在撒拉人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喜庆婚嫁、谈笑风生,丧事问疾、表情凝重,以热情大方、不卑不亢,以诚相待为原则。婚事必须盛情邀请,重要人物如舅舅姨姨、叔叔伯伯等甚至要再三面请;而丧事问疾则接到通知和消息后要积极主动去,而且要第一时间赶到,否则被视为不懂规矩。请客送礼,频繁往来,相互帮忙,互助友爱,加强交流,合作友善,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撒拉族在斋月间走动更加频繁,相互请客开斋,施舍财物,行善积德。开斋节、宰牲节(也叫古尔邦节)互相问候,互致“色俩目”。主麻日、会礼日,互相握手,互相道安。宰牲节互送“肉份子”或请人吃饭,共度佳节。期间阿訇学者、哈吉老人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值得注意的是,撒拉族一向非常尊重长者,尊重头领、阿訇、学者,如今包括领导、贵宾等,尊重的方式一般是起立说“色俩目”(道安祝福),但不鞠躬、不磕头,即便对父母也是。汉族的婚礼上有夫妻对拜、再拜高堂,撒拉族则不然,哪怕见了皇帝也不拜,这是其信仰所决定的。撒拉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奉行“认主独一”“唯主独尊,唯主独拜”,除了造物主“安拉”,任何人都不拜。禁止对人和物顶礼膜拜,这是撒拉族世世代代所奉行的基本原则,绝不会动摇,也不要强人所难。

同时,撒拉族奉行男女有别原则,在人际交往中男士不与女士握手,若主动伸手与女子握手,一般对方也不会回应。若有访客来,男主人不在家的话,女主人会说:“今天家里没人,请改日再来。”男客也会识趣地离开,否则,会被认为是纠缠,不懂规矩而自讨没趣。

撒拉族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讲究守时,如果约定好见面时间,则必须按时赴约,违约或迟到被认为是素质差的表现,往往会给人造成不讲信誉不可靠的印象,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赴约,则要提前说明理由。

第四节亲属称谓

撒拉语系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其亲属称谓反映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主要是突厥文化、汉文化和藏文化的融合。

父亲:阿爸、阿塔。阿爸,源自汉语;阿塔,是突厥语。

母亲:阿妈、阿纳、乙节。

父母亲:阿塔纳,为突厥语,合成词,阿塔是父亲;阿纳是母亲。

哥哥:尕格。

弟弟:乙尼。

兄弟:阿格乃。

姐姐:阿则。

妹妹:层乃。

姐妹:艾黑层乃。

舅舅:阿局、阿让。阿局,是汉语“阿舅”的转音;阿让,是源自藏语。

舅母:局母(舅母转音)。

父兄:包、包爷(父兄妻:尼乃)。

叔叔:达得。

婶婶:阿母。

爷爷:巴巴、阿爷。

奶奶:尼乃。

女儿:各仔。

儿子:吾合来。

外祖父:各仔巴巴。

外祖母:各仔尼乃。

祖爷爷:哈尔巴巴(老祖宗之意)。

祖奶奶:哈尔哈杰。

孙男:吾合来孙子。

孙女:各仔孙子。

姑妈:阿姑。

姑父:阿姑父(姑父)。

姨姨:阿姨。

姨父:姨父。

外甥:索。

外甥女:撒玛姑。

第五节诞生习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诞生礼,如广东汉族旧时为使婴儿顺利长大,随着婴儿的诞生,便有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如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这样,对一个新生命的迎接过程,才算完成了。

按撒拉习俗,婴儿诞生时,产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连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随意入内。婴儿哇哇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撒拉族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性格就像谁。这是撒拉族族人民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希冀。

撒拉族诞生习俗中最有特色的为婴儿起名仪式。迎请阿訇学者前往,在婴儿的右左两耳分别念“邦克”(即礼拜时辰的召唤词),然后取经名。名称多采用历代圣人的尊贵名称,以及圣裔的名字。取名后有条件的宰羊以示欢庆,起名后要给阿訇适当的谢礼。

诞生初,往婴儿嘴里放置些许的麝香或渗渗水,以图健康、吉庆。婴儿在半月才能下地,满月(约40日)出门时提前油炸三角形油饼,出月前要剃头洗澡,穿新装抱出大门舍散出月馍。

第六节取名习俗

一、名的构成

撒拉人的名字,同撒拉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和家庭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以及本人的身份角色等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紧密相关,颇具特色。

一是引用伊斯兰教“圣人”“先贤”的尊名。根据伊斯兰教法的规定,孩子出生三天后要请阿訇举行宗教仪式,从伊斯兰教所尊崇的“圣人”“先贤”中选择一个圣人之名作为婴儿的经名,告之家人,以示吉庆。男的一般取名为穆罕默德、优素福、穆萨、努哈、尔撒、苏莱曼、阿里、欧麦尔、达吾德、胡赛尼、伊卜拉欣、伊斯玛依等;女孩子多起名为圣妻或圣女的名字如阿依莎、法图麦、阿米乃、宰乃白等。

二是以生日起名。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两个,即尔德节和古尔邦节,有的群众还过圣纪节。凡是在这几个喜庆节日所生的孩子,都以此生日为名,如斋月期间生的,男的起名为热木赞、女的起名为菇札姑;在古尔邦节期间所生的,男的起名为古尔班;星期五(主麻日)所生的男的起名为居玛尔,女的则起名为居玛姑;星期四所生的,男的起名为撒仙拜。

三是以数字命名。即以小孩的父亲或祖父生他那年的岁数的数字命名,以示求子心切,多属老年得子。这种命名方式只限于男性,而且习惯用汉语数词表示,多见的有三十七、四十六、五十一、五十八、六十三、七十等。

二、别号和尊称

因为伊斯兰教圣人的名字有限,撒拉族的经名难免重名很多。给人们的交往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区分重名者,撒拉人又根据某个人的家乡、身材、长相、特长、职业、技艺甚至脾气性格等特征,给他另起别号。如:大头、大牙齿、田盖拜生拜(住在田盖村的拜生拜)、孟达哈三(住在孟达的哈三)、养家(生在外婆家的)、得木及木洒(铁匠木洒)、高来后毛扫(像牛一般笨拙的毛扫)等。

撒拉人还习惯在其名字后加某些表示尊敬或喜爱、亲昵的称呼。年长的男名后多加“保”和“尕”,表示尊敬,如:努海保、乙拉斯保、乙的日等,意为努海大伯。阿布都尕,意为阿布都大哥等。女名后加“孜”(意为姐)和“姑”(意为姑),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和年轻女子的亲昵。如:则乃巴孜、海加孜、阿依莎姑、菇格亚姑、依米娜姑等。

三、汉姓的使用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文化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表现在姓氏上,一些少数民族也渐渐地使用汉姓。撒拉族也不例外。

撒拉族先民定居循化后,嘎勒莽及其子孙,在元朝任职积石州的达鲁花赤官,元亡明兴,撒拉族首领神宝归附明朝,封为土司,神宝改为韩宝。从此,韩姓成了撒拉人的“根子姓”。有人认为元时,蒙古、色目人改汉姓,撒拉人当时属于色目人的范畴,按照明朝制度,改取汉姓,又因祖先为可汗,取同音字韩为姓,是理所当然的。《循化志》卷五载:“本朝自世公至今土司成璋仅四人耳,其得姓之由询之,成璋云:‘番俗称其主皆为汗,转为平音则为韩。’考诏加纥、吐番皆称可汉。合而言之则有韩音,故撒喇族土司亦韩姓,理或然也。”土司便以称号为姓,以后,人民也就多以土司之韩姓为名了。

由于撒拉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各民族互相影响,杂居相处,撒拉族除韩姓外,又出现了马、何、沈、苏、卢、白、兰、考、李等20多个汉姓,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沿用回族姓。撒拉族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回族转化而来的,例如循化县街子乡的沈、马二姓撒拉人,就承认他们本是甘肃临夏河州迁来的回族,后来成了撒拉族。又据说,何、考、白、兰等姓的撒拉族,大都是从内地迁来的撒拉族聚居地区的回民,经过长期融合也成了撒拉族。他们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已同撒拉族人融为一体,但仍保留着原来的姓名。

二是融合了汉族姓。不少汉族归信伊斯兰教入撒拉族后,这些入族汉人,有的保留了原姓,如卢(鲁)、张、白等姓。有的改取别姓,如积石镇草滩坝村撒拉人张阿布都,原名张林,系甘肃武威人,改信伊斯兰教后,取名阿布都。类似情况甚多,今日之张、王、李、孟等姓撒拉人,大都属这种情况。

三是上学的撒拉族学生,原先在家时都用经名,发音对汉族老师而言难度很大,而且重名较多,于是老师问清其家族姓以后便给其起一个新的名字,诸如韩学良、马学文、沈阿依莎、马哈西热等。这种既保存本族名,又择取学名的现象,已成为当今撒拉族青少年命名的普遍方式。

此外,尚有少数当地藏族改信伊斯兰教后加入撒拉族的行列,他们仍沿用本族名,有的还取了汉姓,例如:才让+保、达尔朗+保、韩+香撒+姑等。

第七节婚姻习俗

撒拉族传统婚嫁分四个步骤进行。

一、说亲

当男家看中某家闺女时,就央请“嫂吉”(媒人)向女家说亲。媒人去女方家时,一般带去一包茯茶,两包冰糖。女方家在征求女儿本人、舅舅、叔伯、兄弟等同意后,最终由父母或监护人决定。

二、定茶

获得女方原则同意后,男方择定吉日,一般为“主麻日”(星期五),派媒人向女方送“定婚茶”。一般是送茯茶一包,衣料两件,耳环一对,头绳一条,照镜一个,粉脂一盒及其他一些化妆品和首饰。若女家接受物品,即表示同意,那么女方以“油搅团”款待,以示团结和睦,永不反悔,回来时媒人又带一份“油搅团”送男方家,表达女家的同意;若女方退回送去的礼物则说明亲事不成。

三、行聘

送聘礼(撒拉语称之为“麻勒”,是“牲畜”之意,是因在婚事上男方给女方送牲畜作为聘礼而得名)的日子,由男女双方商定吉日,聘礼的多少一般依男方的经济状况而定。送礼当天,男方家“孔木散”(亲属)的男子们,由媒人带领浩浩荡荡地前往女方家送聘礼。早先聘礼主要是送牲畜。富贵人家可送马两匹或骡一匹,一般人家可送四头小牛,贫穷人家送一只或两只羊。后来,撒拉族经济结构中畜牧业成分越来越少,送牲畜便改为送衣料。有钱人送两件(长衫)衣料、两件短衣料外,还送长皮衣一件。再后来送礼为若干元硬币(最早为码钱,后来为铜圆、银圆),两卷棉花,盖头一件,一只羊,锅灶衣一件,细的(指绸缎之类)粗的(指棉衣之类)各一件,棉衣一件等。民国之后,聘礼由若干套衣服、若干包茯茶、若干现金及化妆品、首饰等组成。送聘礼的人到女方家后,女方家大摆筵席盛情款待,吃毕,由媒人同男方家长代表将所带聘礼一一交接,女方同时给女婿回送衣料一件,黑圆帽一顶,绣花袜子一双,腰带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