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撒拉族
19108200000027

第27章 撒拉族的社会文化(3)

四、结婚

婚礼一般要选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婚礼的前一天,男方和女方家请“满拉”(类似回族地区念“亥亭”,主要是请阿訇和长老们,表示尊敬款待,希望他们做好杜哇,对婚事祈福),之后要各自盛情款待各自的“阿格尼”“孔木散”里的年轻人,并给每人要送一个拳头般大的油面包子。傍晚时分,男方家的亲朋好友陪着新郎到女方家。女方家要盛情招待。之后,男方客人给头戴白圆帽、身穿白衫青夹、腰系彩肚兜的新郎披红,披红的布料一般为红、紫、绿等单色的窄条粗布。然后,大家坐定,由阿訇考新郎和新娘的宗教常识,主要是看会不会念“清真言”。因为根据伊斯兰教教义,没有“伊玛尼”婚姻是不合教法的婚姻,不被社会承认。确认以后,阿訇问新郎:“你愿意娶某某某女子为妻吗?”新郎回答:“愿意!”再问坐在隔壁房间的新娘同样的问题,新娘含而不露,面露微笑,羞涩地低下头,由其父亲代为回答:“愿意。”因为伊斯兰教规定,没有结婚双方当事人的同意的婚姻为非法婚姻。接下来,阿訇以非常庄严肃穆的神情念“尼卡哈”,所念内容是《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关鼓励结婚、反对独身、提倡夫妻互敬互爱的经文。念完“尼卡哈”之后,阿訇把放在炕桌上的红枣、核桃等撒向院中,由在场者争抢,以示新娘新郎早得贵子,婚礼达到高潮,人群欢腾,笑声满院。随后新郎向女方长辈问安致意后,与自己的亲友们离开女方家,至此,新郎、新娘便成为合法的夫妻。

第二天,新娘出嫁,出嫁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到出嫁时,新娘头戴绿盖头,并用绿色的面罩蒙住面庞,身穿羔皮缎面大襟长衣、腰系绣花围肚、胸前佩戴绣花荷包、脚穿绣花的尖钩鞋,一边哭唱“撒伊赫稀”(哭嫁歌),一边由亲属搀扶,放声号哭退出大门,同时将手里的麦子撒在地上退到大门口。绕马三圈后,在哭诉中被舅舅和兄弟们扶上娶亲马,在伴娘和亲属们的护送下前往男家。在途中,骑在马背上的新娘不间断地放声哭唱“撒伊赫稀”(哭婚调,具体内容详见本书第三章第四节“民间文学”部分)。

一路上,新娘人不下马,脸不外露,途中,经过每一个村庄时,之前嫁到该村的与新娘同村的媳妇将事先做好的油搅团和奶茶送到村口请新娘和送亲人们品尝。饮食完毕,送亲的人给她们些钱作酬谢,然后依依不舍地前行,一路如此,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当送亲队伍来到男方家大门口时,会出现有惊无险的一幕:男方这边早早等候的年轻人横立在巷道里,不停地放鞭炮,不让送亲队伍顺利通过,然后,“且战且退”,留下一条很窄的道,让送亲队伍艰难通过。最后一关是牢牢把住大门,不让新娘进门,以此来“考验”新娘的叔伯兄弟们的“能耐”,如此僵持不下的局面大概持续十几分钟。这时男方的一位长者出现,假装用严厉的口气训斥把门的年轻人做得太过分,新娘的哥哥见缝插针,迅速把新娘从马背上拉下来,搭在肩上,像箭似的推开人群,跨进大门,直奔洞房,并叫新娘站在炕角上。过一会儿,新娘的舅舅迎过来了,用一双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如果没有舅舅,就由姨父来揭,撒拉语叫“巴西阿西”(意为揭面纱)同时说唱一段新娘生根、开花、结果、和睦相处的祝词:

你这个好阿娜

嫁到这家里

生五个尕娃

养三个丫头

往下像树根般的扎根

往上像树枝般的撑住

白羊毛般的长下

萝卜栽子般的发下

奶子般地滚下

清油般的沸腾

石头般的牢牢砌下

紧接着,新郎的妯娌们端来一盆净水向新娘索要喜钱,新娘把硬币丢进水中,表示清白如水,扎根结果,撒拉语叫“盖吉尔乔依”。过一会儿,吃饱喝足后的娘家人在院中摆开嫁妆(箱子、被褥、脸盆、镜子、首饰、衣服等)一一向男方交代,同时,女方给男方全家人,男方的近亲(主要是长辈)阿舅和舅母都要每人赠送一双绣花布鞋和一双绣花袜子,给新郎的父母和阿舅舅母另送一副绣花枕头,对拉马押车的人要送礼金,否则,他们将会搬出嫁妆。之后,女家客人被请到男方“孔木散”内各家轮流吃饭,出来时,每家要对客人各分发一块熟羊肉片。

夜终于降临,喧哗了一整天的宴席场渐渐平静下来,很多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开始。比如,过去在循化县东部的孟达地区,有一支男子们自愿组织的戏班子,每到婚事的当天晚上,他们就在男方家的院子里燃起篝火,表演节目,为婚事助兴。第一个节目是演唱“阿丽玛”。表演形式为:青年男子们将两手置于胸前掌开,手心相对,一上一下,相距20厘米左右,一人跟着一人,绕圈边唱边舞。

阿丽玛——

长着的叶儿是,(阿丽玛)绿绿的

开着的花儿是,(阿丽玛)白白的

结着的果儿是,(阿丽玛)红红的

哎,才像是个好花儿哟,哎西

阿丽玛——

鞑里呀鞑开是,(阿丽玛)鞑子婆

头上呀戴的是,(阿丽玛)尖尖帽

身上呀穿的是,(阿丽玛)黑褐衫

脚上呀蹬的是,(阿丽玛)布靴子

哎,才像个鞑子婆哟,哎西

阿丽玛——

西里呀西开是,(阿丽玛)西番婆

头上呀戴的是,(阿丽玛)狐皮帽

身上呀穿的是,(阿丽玛)氆氇袍

脚上呀蹬的是,(阿丽玛)牛皮鞋

哎,才像个西番婆哟,哎西

阿丽玛——

撒里呀撒开是,(阿丽玛)撒拉婆

头上呀戴的是,(阿丽玛)绿盖头

身上呀穿的是,(阿丽玛)花粗布

脚上呀蹬的是,(阿丽玛)阿拉亥

哎,才像个撒拉婆哟,哎西

阿丽玛——

中里呀中开是,(阿丽玛)中原婆

头上呀戴的是,(阿丽玛)白手巾

身上呀穿的是,(阿丽玛)蓝衫子

脚上呀蹬的是,(阿丽玛)圈口鞋

哎,才像个中原婆哟,哎西

阿丽玛——

土里呀土开是,(阿丽玛)土人婆

头上呀戴的是,(阿丽玛)纱包巾

身上呀穿的是,(阿丽玛)七彩衣

脚上呀蹬的是,(阿丽玛)尖尖鞋

哪里呀过去是,(阿丽玛)姗达浪

这里呀过来是,(阿丽玛)甩大浪

哎,才像个土人婆哟,哎西

阿丽玛——

地上呀看得是,(阿丽玛)石头多

灶库里看得是,(阿丽玛)火辣辣

烧给个馍馍是,(阿丽玛)牛眼睛

烧哈个茶叶是,(阿丽玛)青青的

阿丽玛青青的,(阿丽玛)青青的

哎,才像个青青的哟,哎西

第二个节目是跳“奥些儿,芒阿奥些儿”(意为,看啊,你看我)。表演形式为:由两名男青年出场,扩胸,两手叉腰,侧身各立一方,边唱边跳,并来回交换位置,周围观众在一旁欢呼喝彩。舞蹈诙谐幽默,节奏欢畅。歌词连环紧扣,意境深邃。

第三个节目就是表演“对多奥依纳”(骆驼戏)。开场时,由两个人反穿皮袄装扮骆驼,驼背上搭上褡裢,其内装秤一杆,水一碗,土一碗。另外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人,头戴“戴斯塔尔”(缠头巾)身着白色长袍,一手持拐杖一手抱着《古兰经》,脚穿短靴,扮演撒拉族族领袖嘎勒莽阿訇出场。紧跟其后,另一个穿着白色绣花圆领衫,外套紧身武士青夹夹,腰系深红色绣花三角巾腰带,腿穿大裆裤,脚穿短靴,腰挂短刀,外披斗篷,一手拿着“阿达玛”(穆斯林净身用的提壶),一手牵骆驼,扮演撒拉族的另一位民族领袖阿哈莽阿訇出场,他俩绕场走一圈。而后,有一扮演本地蒙古人的人出场。本地人向两个民族领袖致以祝愿问好,接着本地人和民族领袖开始对话。直到该戏结束后,众人才回家。

本地人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

嘎勒莽回答:“我们是从遥远的撒马尔罕来。”

扮演的骆驼左右摆动身躯,摇着尾巴,蹄蹬着地,不时地点头。

本地人问:“阿訇,你牵的是什么?”

嘎勒莽回答:“我牵的是骆驼。”

本地人问:“骆驼背上驮的是什么呀?”

嘎勒莽回答:“驮的是‘秤、水和土’。”

本地人问:“你们驮着这些东西往哪里去呢?”

嘎勒莽回答:“我们是到‘随尼’(指中国)地方‘叶给尼’(这里指定居安心)去的。”

本地人问:“你们千辛万苦,历经磨难来到这里,请你把你们的经历给我们大家说一下,让我们也知道一下好吗?”

众人异口同声:“依得日!”(好的)

嘎勒莽回答:“既然这样,那么我把我们所经历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讲给你们,请你们大家仔细听。”

“有一天晚上,我在梦中得到启示,让我们带着珍贵的手抄本《古兰经》及‘叶给尼’所用的物品,在‘班达’(黎明)时候跟白骆驼前往一个水土与我们这里一样的地方。”

嘎勒莽放下棍杖,平抬双手,做一遍祈祷后,抹脸,拿棍杖,牵骆驼。阿哈莽随后高举提壶,右手抱《古兰经》于胸前,他俩绕场转一圈。

扮演的骆驼一边点头行走,一边左右摆动身子,同时朝人群撒核桃、红枣,如此反复绕场走,一直到扔完为止。此时此刻,众人拥上争抢地上的食物,期间情节已达高潮。嘎勒莽、阿哈莽和众人互相说“色俩目”致谢后,周围众人一同喊“亚海西”(好),骆驼戏结束,随之众人各自回家。

第二天,婆家人就要摆宴席招待娘家人,然后男方即给女方父母送衣料和现金,这叫“打发啦”,女方父母接受“打发啦”的现金后一般要退1/3,不能全拿走,以示薄财重情。给阿舅抬“羊背子”(羊的脊梁骨)。制作羊背子时,先要请阿訇宰羊,然后剥皮,取下两只后腿,沿羊臀部的自然肌纹至向下两根肋骨带上割取,念“太思米”(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下锅。如果掌锅者无净身或妇女来了例假,则忌讳进入厨房。肉捞出待凉下来,主人把完整无缺“羊背子”端在盘上,用双手敬献给阿舅,阿舅乐意地接受“羊背子”。此时此刻,炕上炕下都挤满了人群。这期间,由女方推荐的一位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长者说“吾如赫苏孜”(祝婚词,详见本书民间文学部分)。

祝婚词主要讲一个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准则,强调在人世间最值得尊敬之人是阿訇、学者,因为他们学识渊博,“翻开一页纸,看穿两世界”;接下来,应该尊重长者、尊重舅舅舅母,关爱亲戚骨肉等。以一种带有韵律的句子,娓娓道来,听来意味深长,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贴切的说理来祝贺新婚之喜,感谢劳苦功高的媒人,帮忙料理婚事的亲朋好友,艰难养儿养女的父母,嘱托亲家对“羽毛未丰”,年幼无知的新娘要多加担待,祝愿新郎、新娘相爱相亲,白头偕老。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每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撒拉族也不例外。表现在婚俗上,好多传统的仪式渐渐消失了,如演《骆驼戏》、唱《哭嫁歌》等已经不存在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撒拉族婚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很大,除保留念“尼卡哈”(请阿訇证婚,念《古兰经》相关经文)、同教通婚、异教不通婚、除非对方改信伊斯兰教等最基本的要素外,基本趋于大众化,原先聘礼由牲畜、简单的衣料变成高档衣物和金银首饰、数目可观的聘金;原先送亲让新娘骑马变成豪华轿车浩浩荡荡接送。原先的媒人如今成了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证婚人,自由恋爱非常普遍。婚礼季节也由原先的冬季变成一年四季的任何季节,婚宴由原先在家中准备变成在餐厅招待。总之,原先婚礼当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含量越来越少,婚礼的庄严感神圣感减弱,趣味性习俗基本消失。

第八节丧葬习俗

当一个人患了重病后,亲朋好友都要带着茶叶、冰糖之类的礼物来探望病人,病人和家属感谢探望者。同时,病人和探望者互相请求对方原谅过往的过错,叫做“口唤”,意思是以往对对方若有言语和行为方面的伤害,请求原谅,这是基于伊斯兰教的信仰。伊斯兰教认为,一个人要是违背了主道(如放弃“五功”等对真主应尽的义务),则需要向真主忏悔,祈求饶恕;如果违背了人道(如诽谤人、亏待人、冤枉人等)则不但需要向真主忏悔,而且还需要向受害者赔礼道歉,请求原谅,否则末日审判时,受害者要讨还公道,要从其善功中扣除相应部分。人去世后,家人为亡者合上双目和理顺胡须和头发,展平手足。为了让亡人便于闭嘴,从下巴处到头顶用一条白布缠住,然后把“埋体”(遗体)放在木板上,面朝西而仰躺。接下来,亡人家属去清真寺报丧,再由阿訇通告“者玛提”(公众),同时也通知远处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者那则”(类似殡礼,公众排队由阿訇带领向真主祈祷,求真主慈悯亡者,使其免遭火狱刑罚进入天堂)。如果亡者是老人,由亲属中的善哭善说者来哭诉,或请来村里的“牙海井”(善哭的哭手)坐在遗体旁边哭边诉说亡者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若亡者是新媳妇,那么,就不请“牙海井”,哭者则是她的丈夫,哭丧的内容是妻子在世时如何勤劳持家、孝敬公婆、养育女儿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