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十大文豪苏轼
19109400000005

第5章 宦游江湖(1)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十一月,苏轼离开了党争漩涡的汴京,任杭州通判。这也就结束了他创作上的危机。此后他又相继在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三地任知州。

在朝两年多的政治生涯表明苏轼算不上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但在近八年的地方官任上却显示出他不愧为一位关心民生、有所建树的良吏,同时也使他的文学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带来了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时期。

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在杭州。知州陈襄修复钱塘六井,解决了人民的饮水困难,苏轼作《钱塘六井记》加以表彰。在文章结尾处他特别提醒说:“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有备方能无患,对执政者发出了谆谆告诫。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发生灾荒,他前去“赈济”,除夕之夜还野宿城外,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第一首说: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荒郊外,孤舟中,或吟诵或哭泣,都充满了悲哀之意。村火、星光,又是如此暗淡。长夜不卧不是为了守岁而是由于眼病,周围听不到乡音更使人想回故乡。几床被子仍挡不住脚冷,才知霜重,刚洗头顿觉头轻,原来是头发越秃越少。气氛这样冷寂,只有一柱残灯陪我度过长宵。个人心绪是这样的低沉抑郁,但他对“赈济”公事,仍能勤于职守,这就难能可贵了。

西湖山水为苏轼带来灵感,苏轼描写西湖的诗作常常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他善于从动态中去捕捉景物的特点。如“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自呼。”写出冬天将雪未雪时的湖上景象:楼台忽明忽暗,山峰若有似无。“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法惠寺横翠阁》)则写吴山变幻多端的状态:早晨看吴山清晰,横亘如带,傍晚隐约,只见高耸成堆,多姿多采,供你观赏。

在描写西湖的诗中,流传最广的还是要数《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七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以西施浓妆比西湖晴景,以淡妆比雨景,不论是晴是雨,西湖总以她的旖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这个新颖、贴切的比喻,被认为是所有咏唱西湖的篇什中最为确当的评语,以致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从苏轼词集可以看出,他从通判杭州时才开始填词。这是他这时期文学创作的新内容、新特点。在他以前的北宋词坛上,婉约派占统治地位,内容大都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风格婉曲缠绵,未能跳出词为“艳科”即专写男女之情的樊篱。但象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渔家傲》(“十二月严凝天地闭”)等,开拓题材,大笔振迅,寄慨遥深,已开豪放词派的先声。苏轼这时期的词作,虽然还未形成豪放词风,但已有明显的“以诗为词”的倾向,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界限。杭州知州陈襄是位有政绩的官吏,苏轼和他相处很好,有不少词作写到两人的友谊: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南乡子·送述古》

前首为陈襄离杭前宴别时而作,后首写的是在杭州东北临平船中的送别。传统婉约词写离恨,常常是设色浓艳,抒情纤细,且大都是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一类男女别情;苏词也写得情深意长,回肠荡气,但语言明净,意境鲜明,突出友情的诚挚,透露出与婉约词不同的倾向。

熙宁七年——熙宁九年,在密州。苏轼一到任,遇到一场好雪,高兴地写下“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的诗句,盼望丰收。然而,不久严重的蝗灾发生,他要求朝廷蠲免秋税。他虔诚地斋戒吃素,为民祈福,写诗说:“而我食菜方清斋,对花不饮花应猜。”由于连年饥馑,“民多弃子”,他就设法召人收养,由官府每月补助粮米六斗,这样救活了几千人。他亲自沿城捡回弃孩,痛楚地写下“洒涕循城拾弃孩”的诗句;还说,在密州虽然公务繁忙,生活也甚为清苦,但比起在汴京的党争生活来,却要好得多:“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尤其可贵的是,人民生活的痛苦使他深感内疚,自叹饱学儒家经典竟救不了灾荒:“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这对旧时奉为神圣的儒家经典不啻是一个辛辣的讽刺!

苏轼虽已离杭来到密州,但对杭州仍然怀着亲切的感情。晁端彦(字美叔)是他同科考中的“同年”,这时在杭州任两浙提点刑狱,苏轼写了几首诗给他。在《忆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中说:“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作者却“独专山水乐”,在“三百六十寺”中,“幽寻遂穷年”,深深地体会到它的妙处,“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诗的首句“西湖天下景”已经题在今天杭州孤山的中山公园一座亭子的匾额上,人们赞赏着苏轼对西湖的品评。后来晁端彦因事罢职受审,苏轼在《和晁同年九日见寄》中劝慰他说:“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这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文艺理论中“不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的见解,也是前面所引苏轼自己所说“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的继续发挥,说明在封建社会中,只有遭受压抑排挤的人,才能通过切身感受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苏轼的词在密州时期有重大发展,初步形成了豪放词风。《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就是代表作品。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时作者四十岁。词的前半阕以三国时孙权自况,极言出猎的壮观。后半阕又以汉文帝时魏尚自比(一说以冯唐自比),希望能被朝廷重用去守卫边疆,狠狠打击侵扰国家的敌人。苏轼说这首词曾“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又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说明他有意识地要在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之外“自是一家”,他对开宗立派是颇为自豪的。

次年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分别七年的苏辙,如今在济南不能前来团聚,不禁心潮起伏,写了另一首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词以问天、问月来探索人生的哲理,抒发兄弟的手足情谊。全词笼罩一层迷惘、惆怅的气氛,但词的境界廓大明朗,这在一些婉约派作家所写的秋词中是罕见的。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从词的开创性来说,这话并不过分。

苏轼在密州时期的词作,标志着豪放词风的初步成熟,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