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五千年地理之谜全集
19110100000034

第34章 意蕴幽远的景观览胜(2)

原来,传说挖到的宝不是舍利子而是唐代古钱。为什么塔里要埋放古钱呢?据说唐朝是佛教最兴盛的时期,很可能这个铜钱是人家化缘来的,开光后放到塔里起镇塔作用。不管怎么说,挖古钱确实对护珠塔造成了很大破坏。根据这种说法,似乎护珠塔倾斜的原因是挖宝引起的。但不可思议的是,塔身并没有向倾斜破损的西北大洞方向倾斜,而是向相反的东南方向倾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护珠塔倾斜的真正原因,早年参与护珠塔保护工作的中国着名古建筑专家杨家佑说,“塔建在一个山坡上,从土层来讲,东南土深一点,西北土浅一点,那么它的基础是一边硬一边软,这就是塔倾斜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乾隆时期的那场大火对塔身破坏比较严重,也进一步加剧了塔身的倾斜。”

虽然护珠塔倾斜的真正原因被找到,但人们更关心的是,这座斜塔会不会突然倒塌呢?

建筑力学专家认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高54米,全都用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按理说,比萨斜塔很容易倒塌,但从一开始建造时,就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因此一直到现在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但是护珠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斜很多,而且以前从没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并且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的威胁,从这点上看,护珠塔能够现在倾而不倒,也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护珠塔倾而不倒?

对于这一点,建筑专家提出真正的原因,应该和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关系。护珠塔的材料是混凝土结构,古代建筑用很粘稠的米烧成粥,打成浆,和石灰、砂子拌在一起,这样的材料很坚固,接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除了建筑材料外,护珠塔的建筑结构也很特殊。护珠塔的塔身是一个八角形结构。塔门的设计是每隔一个面开一个门。

而且每层的门不开在同一个方向的墙面上,这样就使每个没开门的墙面像四条腿一样支撑着每一层塔身。每层墙面之间既相连又不承受一层的压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匀。同时因为使用十分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虽然因为地层原因护珠塔发生倾斜,但是仍可以保持斜而不倒的姿态。

小雁塔为何乍离乍合

小雁塔是西安的着名旅游胜地,但不少旅游者却没有注意到小雁塔为什么会乍离乍合。

西安市的小雁塔位于西安城南三华里处,在原唐城内安仁坊所在地的荐福寺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该塔采用密檐式砖结构建筑,形状秀丽,蔚为壮观。初建为十五级,现有十三级,高四十五米。小雁塔底层北门楣有明嘉靖三十年“王鹤刻石”的刻石题字,上面这样写道:“荐福寺塔肇自唐,历宋、元两代,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户,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合比之者。……”这是明确记载小雁塔的第一次自裂自合。原来小雁塔是由于一次地震裂开的,不过又在另一次地震中自己将裂缝合上了,真是奇怪之极。

清初名学者贾汉复、赵王士祯等人记述小雁塔的另一次裂合:“荐福寺塔……十五组,嘉靖乙卯(1551年)地震裂为二,癸亥(1563年)地震复合无痕!亦一奇也。”这第二次的裂开,距王鹤刻字所记不到五年.经过了八年又第二次自然复合起来了。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钱咏在其着作《履园丛话)中又有这样的记载:“西安府南十里有雁塔,嘉靖乙卯地震,塔裂为二,癸亥复震,塔台无痕。康熙辛未(1691)塔又裂,辛丑(1722)复合,不知其理’。后面记载的是前一次砖塔复合一百二十八年后小雁塔又一次裂开,再经三十年后自然复合的第三次裂合事实。一个砖塔经过六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令人难解的奇事。

第四次裂开虽无具体时间记载,但是解放后许多人共睹的事实,自顶至足有一尺多宽的裂口,后经西安市人民政府进行加固和整修,才恢复了原来的旧貌。

小雁塔的自裂自合共有三次,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近年来有人推测:小雁塔的离合和西安地区地面裂缝的发展和消亡的机理是一样的,是地壳运动在不同物体上的不同表现,是一种“同质异相”,即地裂、塔裂,地合、塔合。一般裂开时要快速猛烈一些,容易被人们注意到。而合拢起来时则要缓慢得多,地壳在均衡和调控应力的作用下,会自动缓缓的合拢。由于合拢的速度小,所以一般不为人们注意到。

这种以地壳运动引起小雁塔的离合之说,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为除了小雁塔之外,西安地区在同小雁塔寓合的三次地震中,并没有其他自动离合的例子出现,为什么独独小雁塔会四离三合呢?也许当科学更发达的时候,小雁塔离合之谜就会被揭开了。

福建圆形土楼是由什么人建造的

中国的福建省在唐代以前,一直都是中原人眼里的边陲之地。它的西南部山区,更是林深路隘、山海相逼,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里忽然成了媒体的关注对象,各种报道声称,在这片曾经蛮荒的土地上,发现了一些神秘土堡。尤其是圆形土楼,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人们纷纷猜测,这些庞然大物为什么在福建南部的深山里成群出现?这些城堡似的住居为什么呈奇特的圆形?斑驳的土墙后是否蕴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真相和现实证据在质疑中交织,层层推理中,答案才一步步显现出来。

20年来,黄汉民学者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究竟是客家人还是闽南人创造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圆形土楼?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黄汉民,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土楼的学者之一,20年来他提出各种猜想,矛头都指向谁是福建土楼的最初建造者这个命题。1981年春,一次乡野调查让黄汉民来到了闽南的漳州,偶然的机会让黄汉民见到南靖县的圆楼。这样的庞然大物,看上去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很难找到突破口。

一扇厚而重的大门,是土楼的唯一入口,它似乎通向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但当黄汉民进入土楼内,却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这看似封闭的土楼,里面却只是普通人的住宅。惊叹之余,黄汉民的心中有着各种疑猜。圆,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基本图形。而历史上,并不缺乏人们模仿圆形创造的物体,然而,把民居建成能聚集上百人的圆形,这在世界上却是绝无仅有。它为什么只出现在福建小小的山区里?初次见了圆楼后,萦绕着它的种种谜团在黄汉民心中挥之不去。当他听说,如果翻过山再往西走,会有更多土楼时,他便决定去看看,那里是闽西的地界。

在那边果然有更多的土楼,它们沿着小溪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看起来似乎有人在精心地进行规划。因为从外观上看,它们极为相似,都有高高的窗户,厚实的墙基,再加上封闭的大门。这一切正预示着土楼的主人要把什么拒之门外,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经过调查,黄汉民了解到,闽西的土楼里,居住的正是1000多年前从北方迁来的客家人的后代。翻阅史书,结合闽西当地的情况,黄汉民对客家土楼的形成做出了第一个推测:当年,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在闽西遇到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野兽和土着外族,到后来,可能还有凶悍的山匪!

圆土楼是客家人自我保护的最好家园,但存在一个疑点:为什么偏偏只有福建小山区有这种独特的住宅?

客家圆楼几百个房间一律大小相同,这种布局,对于传承中原儒家文化的客家人来说,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在它的功能安排中,一楼二楼主要为厨房和谷仓,三层以上才住人,全楼唯一至高无上的是位于圆楼中心的祖堂。这是一种奇特的聚落方式,这种方式似乎只有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才能找到。在很多原始部落的遗址中,就可以发现这种以圆形为中心的聚落方式。因为那时候,生存和防御是第一需要,而圆形似乎更有利于集体的团结。

因此,从防御角度来考虑,当年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陌生的环境中,危机四伏,如何凝聚大家的力量,是他们最重要的需求。最后他们牺牲老幼尊卑的宗法礼教,选择了那种在当时完全违反常规的居住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同进行抵御,保护整族人的安全。

然而,对于这种说法,黄汉民却认为还有疑点。当年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落脚的地方除福建以外,还有赣南和粤北。而在那里,他们也都聚族而居,但是那里却没有圆土楼。圆土楼的出现,会不会和闽西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呢?

带着这个想法,黄汉民再次来到了闽西。经过调查,他发现闽西地区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之间的确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方楼出现得比圆楼要早,而方楼可能从五凤楼转变而来,这是客家人结合山区特点建造的,因为在危机四伏的福建山区,圆土楼防御性好,能省地省木材,并且能住更多的人,这样才能成为客家人躲避灾难的最好家园。二宜楼的发现,使得客家圆楼形成之谜又笼上了层层迷雾。

1987年,在闽南漳州的一次考察中,黄汉民偶然结识了漳州文物科科长曾五岳,曾五岳告诉他,在闽南的华安县也有一座叫“二宜楼”的圆土楼,华安并不是客家人居住地,为什么也会有土楼?

这种圆形土楼世上绝无仅有,在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圆圈里,往往只留一个大门通向外部世界。

黄汉民到二宜楼考察后发现,它的布局和客家圆楼是不同的。200多平方米的公共大院被分割成了12个小单元。然而就是这种隔开的单元,却有相通的地方。在土楼的第四层,各个单元都有一个门,门开启后就可以在土楼的外层环行。而且,在二宜楼还有很多精美壁画,从这些壁画可以看出二宜楼确实为闽南人所建。随后,黄汉民发现闽南地区也有很多土楼,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楼都有明确纪年。

根据所有的证据,黄汉民有了一个猜想:圆楼,有可能并不是客家人首创的。它极有可能出自于闽南!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论,黄汉民四处搜集和圆楼有关的信息。1993年3月,当他听说漳州南靖县郊区发现有一些圆形山寨时,就立刻赶到了那里。而据当地老人讲,这些山寨是以前一位陈元光将军所留下的。

翻看漳州历史,黄汉民查到陈元光是漳州地区历史上的第一任州长官。在过去,漳州是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那里曾经住着强悍的蛮獠土着。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与朝廷的地方军进行对抗。公元686年,唐政府终于下决心去平定蛮獠作乱,而陈元光正是当时的开漳圣王。据称,当年跟随他来漳州的有大量中原汉人,他们多是随从的军队和家属。最后,这些人和原来当地土着融合,形成了闽南人。从历史上来推断,这些比客家先民早到福建200多年的外乡人,同样会面临着家园重建的问题。而在史书上,的确也有着类似的记载,那么南靖县那些圆形山寨,有没有可能就是陈元光时期留下的兵寨呢?

从地形上看,漳州地区多是丘陵地带,看来在小山包上扎圆寨的确是可能的。而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模仿这些山寨建立临时的圆形城堡似乎也是可以想象的。从圆形的兵寨到圆形的土堡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即漳州地区从陈元光时代就有建圆形建筑的传统。然而就圆土楼来说,却有一个最大的疑点。

最早的圆土楼是1558年建成的一德楼,而从那以后土楼才开始大量兴建。那么为什么偏偏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明朝的嘉靖年间才出现圆形的土楼呢?这和陈元光时代已经隔了上千年的距离。是什么让当时的沿海住民,重新回归这种防御性极强的住宅方式?

明朝的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当权,民不聊生。而对于福建沿海地区的百姓来说,还受到倭寇的威胁,这些倭寇凶狠残暴,勾结当地盗贼在沿海四处作乱。那么,当时的土楼有没有可能是沿海人民抗击倭寇而建呢?

怀着这个疑问,黄汉民来到了漳州地方府志编辑部。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果然查到了他想要的证据。在《漳州府志》卷七的兵防总论上,书中明确说明,漳州地区在明朝嘉靖年间,土楼从少向多发展,其中原因正是由于盗贼倭寇的骚扰。看来闽南沿海土楼大量出现,和这个地区的历史环境有关。他们很早就有建立圆寨的传统,而当危险来袭时,土楼成了他们临时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客家人不同的是,土楼并不是闽南人长期居住的场所,习惯独门独户的他们将土楼建成了私密性较强的单元式。在危险退去之后,他们便纷纷离开。

至此,福建圆楼形成之谜似乎已经解开,它可能源自于闽南。然而对于黄汉民来说,对圆楼的追寻还在继续。只是无论结果怎样,这些百年老宅注定是中国南方深山内的建筑传奇。

诸暨“土楼”千柱屋形成之谜

福建土楼名扬中外,而位于浙江诸暨螽斯畈村的“千柱屋”,以其独特的建筑工艺和神秘的建筑构思、精湛的雕刻艺术,同样令游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