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卫史话
19113100000038

第38章 三码头渐次兴旺,尽盛魁借机创业(2)

盐业驮运,以蒙古的骆驼为主,兼有甘肃民勤、固原,陕西西安和宁夏同心、中卫的骆驼。每年夏季,天气炎热,骆驼牧放拦膘,入冬后,起场驮运灌仓(灌仓是指自蒙地驮盐至新墩盐仓存储)。夏秋季节,盐商的车辆运来川、陕杂货,平、固粮食、油料等,在新墩码头销售后,又装盐运返。因此渡口常年转运,从不停歇。再后来,随着津、沪沿海工业的兴起,京绥铁路建成通车,自兰州下来的皮筏、木筏一天比一天多,新墩码头的商业也日趋活跃。有的卸筏换船,有的上岸购买生活用品。当地人自豪地夸口:“县城里没有的新墩都有。”由于新墩码头的繁荣,县城西关也兴旺起来,开设了几家货栈,最有名的叫“永昌店”。地方税收逐年增加,新墩成了中卫县财税来源的主要地区。

中卫不产松、杉、柏等木材,当地需用这类木材,都由兰州联成木筏水运中卫。1942年,中卫县重修高庙所需300多立方米木材,就是由洮、岷经兰州从黄河发运的。因此,新墩码头还设有固定的木场,从事木材的交易活动。

由青海、兰州到中卫的皮筏、木筏筏工,大多数为回民,他们世代漂泊在黄河上,善测风云,熟悉黄河航道的峡谷及险要地段,有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的经验。另外,从事食盐运销的盐商、驮户中也有不少回民。回、汉民习俗不同,于是在新墩为回民生活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有回民开设的清真饭馆、车马店及粮店等。后来回民人口增多,新墩就成了中卫县回民最早聚居的村落。1931年,由驻军马鸿宾部的马旅长(回民)倡议,修建了新墩回民清真寺。

清光绪末年,新墩官运盐的收储外运日益增多,急需扩大规模,再建盐仓。因要占用不少耕地,新墩居民不愿让地给盐局扩建,于是新墩盐局不得不谋划另选新址了。

在新墩从事盐业及驮运的“尽盛魁”店主刘尽善,得悉盐局另寻新码头的消息,自己带头并联络莫家楼当地的人,让出耕地,欢迎西北盐务局中卫盐场公署搬迁莫家楼。从此,莫家楼码头就取代了新墩码头,成为中卫县居经济首位的转运码头了。

刘尽善(中卫市文昌镇黄湾村刘学孝太祖父)是中卫县镇靖堡人,有远见卓识。盐局搬往莫家楼,他哥哥就不很赞成,他说服了哥哥与其共事。盐局未建成前,先在镇靖堡自家的耕地上,围起倒盐场子,暂代盐仓,人称“刘家盐房子”,开始了盐运的营业。

盐场公署设场长一人,下设财务、产销两科,配有武装缉私队。整个机构的规模比新墩的官盐局大得多,占地100余亩。仓库管理及司秤人员共60多名。盐场工资待遇较宁夏省属人员优厚,按月发放。因而盐场工作人员一职,为许多人所注目。有些教师也改行报名考取。

莫家楼盐场公署建成后,原在新墩的全兴盛(王明德、王恩鸿经营)、楚茂隆、裕泰和、恒兴成以及姚家粮店等各家盐店、粮店,也随之搬迁到莫家楼。以后又新增乡绅刘端甫家的“余庆恭”,赵鸿典(河北人)开设的“鸿泰店”,莫楼人氏李自明的“春新永”及一家回民开设的粮店。一时间,中卫城乡豪绅、富户的资金,都投向莫家楼的盐运业,以获得商业上的巨额利润。

实施盐业经营的大转移、盐场公署的建设,及其建设期间的盐运营业不停歇,刘氏家族是最大的功臣,最大的商机自然为其占有。

莫家楼码头的特点是以盐运为中心,河上航运业已退居其次。特别是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宁夏以东华北诸省区相继沦陷,海盐、山西潞盐、运城盐停运。豫、陕、陇东等地民众的食盐,都仰赖中卫运盐至平凉、固原、西安、汉中等地。于是中卫盐场公署盐的转运业务,就更加紧张而繁忙起来。

莫家楼各家粮店中,“尽盛魁”由于经营时间长、蒙汉贸易关系好、业务范围广、资金雄厚,生意做得活发展较快。顶峰时期拥有总店,七八处分号,17处销售点,办事处七八所,烧房(酒坊)一座,油坊一座,当铺二爿,雇用先生(账房)35人,相公(店员)60多人,有骆驼300多峰,羊400余只,土地280亩,县乡宅院6处,花园3处(莫楼1处、新墩两处)。业务经营范围北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达包头、北京、天津,南到固原、西安、汉中,西越兰州的广大区域。成为中卫乃至宁夏的巨商富贾。

蒙地由骆驼驮盐到莫楼盐场,盐场将蒙驼盐储仓后,蒙古人凭收据票到“尽盛魁”商行装取粮、酒、烟、茶以及布匹、绸缎等物,并就此食宿,然后返回蒙地。而蒙古人应办的一切运盐手续,统由“尽盛魁”出具凭证。驮户到盐场装盐(有些还要南运)、领款,手续简便,不费时日(晚上,尽盛魁有专人到盐场结清当日各驮户的账目)。“尽盛魁”似乎是盐场公署的一个分理机构,办事抽5%佣金。

平凉、固原南路盐商,运来的百货、杂货、山货以及粮食,也多在“尽盛魁”卸货销售,凭票到盐场装盐运回。为了方便驮户,“尽盛魁”在省外终运地——固原、宝鸡、西安、汉中,都有专人驻留,似今之办事处,清理起运时扣留的半数运费,并处理其他要办的事项。

不仅如此,“尽盛魁”还派人在蒙地大量收购畜产品皮毛等,也是其营业中的大宗。当时蒙民受通行货币贬值之害,均不收流行纸币,无论收购皮毛,还是驮盐运费都以实物相交换,双方论价公平合理,彼此信赖,一切以“尽盛魁”的账目为依据。

抗日战争后期,盐的南运量逐年加多,莫家楼当地原有的劳动力开始了新的组合:有的从事面粉加工开了磨面房;有的用木轮大车或独轮手推车,把盐场里的盐包,转运至码头船上;也有的在盐场做了扛盐包的临时性雇工。莫家楼10多家粮店经营都较活跃,其中李子明家的“春新永”,临近新中国成立之际,后来居上,超过了“尽盛魁”,成为当地之首富。

冬春季节是盐运繁忙时节,莫家楼每昼夜总有两三千峰骆驼进出。夜深人静时,就连县城尚未睡熟的人,也能听到那“叮咚—叮咚”节奏感极强的驼铃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响个不停,告诉人们,蒙古驮工来到莫家楼或返回蒙地去了。各类商铺经营的杏仁、粉条、香烟、水烟、白酒、香表、纸张、布匹、绸缎、棉花、中药材等四五十种日杂货物罗列于大街两旁,莫楼人自豪地说:“中卫城里有的,莫家楼有;中卫城里没有的,莫家楼也有。”1937~1945年,是莫家楼鼎盛时期,盐务局及各大字号仅在此一地就雇佣临时工近1500人。短短一条街有酒馆5家,赌场多处。本县和外来的戏班子,经常在这儿演出,连卖娼者也有10余(家)人,不挂名称,多在晚间接客。

在当时,一担盐可以换取3担麦子,在盐务局背盐的工人,虽说辛苦,但一人劳动可以养活四五口人。跑贩运者,获利可以更多一些。记者庞戈在《塞北江南的中卫》中写道:“村子里的人民和盐场里的工作人员相处很好,上午从事农业,下午搬运盐包到河岸,每天得两毛钱的工资,用车运的可得二元左右。因为有这项副业收入,所以人民生活比别的村子的人民倒宽裕得多。”“由盐场筹款办有小学一所,男女兼收,因为办理完善,儿童入学异常踊跃。”

自从莫家楼盐运大开,运输工具也有了进步,胶轮大车在中卫出现了,来往于平凉、固原、西安各地。中卫客户王凤麟(河北人)家,情况最好时有6辆胶轮大车,每辆胶车4匹骡马,运载量两吨多。而一些贫寒人家,为了求得生活出路,赶上毛驴,推上独轮木车,装上有限的盐,奔走在六盘山崎岖的道路上。

由于盐场公署在经济方面处于中卫县的重要位置,盐场场长也就成为中卫县的显赫人物。盐场场长进城,一些豪绅、富商,以能结交场长为荣,并希望得点好处。甚至中卫临近解放时的几任县长,也把盐场看作敛财的衙门,从场长处批出驮运官盐的条子,转手提价卖给驮户,自己费力轻微,但得利多多。

新中国诞生后,前述一些地区的人民食盐已不再仰赖中卫盐运。于是位居中卫县经济贸易中心的莫家楼,逐渐丧失了它的历史作用,成为公路上南北来往的一个渡口,结束了它昔日发达兴旺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