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卫史话
19113100000040

第40章 水利兴修贯古今,苏芳治理誉塞上

中卫川区地形如同叶柄左向平放着的一片树叶,中间的叶脉就是黄河,叶脉两侧的支脉就是纵横交错的渠道。千万年来,黄河由西而来,气势汹涌,夹带有大量泥沙,当它冲破黑山峡的阻拦到达地势平坦的中卫川区后,水势变缓,便将从上游裹挟而来的肥沃黄土沉积下来,形成了卫宁平原。生活于中卫的先祖们没有辜负上苍的恩赐,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在这片土地上引黄河水,修筑渠道,开垦耕种,使这片土地逐步变成年种年收的膏腴之地。而在这片土地上的为官者,凡是为人民的好官,都离不开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我们无法说清早期在中卫历史上发展农业生产作出贡献的人物,《乾隆中卫县志》说中卫“古有蜘蛛渠”。我们不知道“蜘蛛渠”的起始,不知道它“古”到什么时候,只知“卫人以此渠引黄河水灌田而世享其利。”史载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薄古律(今吴忠市)镇将刁雍开通中卫至内蒙古沃野镇(今内蒙古东胜)黄河水运,将中卫的粮食通过黄河水运、大量运往内蒙古沃野镇,这表明中卫已经成了薄古律镇的粮仓,说明中卫的农业生产达到了一定水平。

元代,董文用、郭守敬在宁夏修水利,不仅修缮了银川平原的秦渠、唐徕渠,也治理了中卫的美利、七星等渠。据现有文献和史料考证,美利渠创修于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相传有元初的董文用、郭守敬“役使民夫在三道石坎上开凿立闸后水始复通”。“复通”者,是说原来有渠,只是淤塞而不能通水了。不过,此时的渠尚不叫“美利渠”,而叫“蜘蛛渠”。

明嘉靖年间,河流背北趋南,渠口高淤,水莫能进,虽春秋疏浚,仍无济于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夏,中丞毛鹏、按察司佥事谢莆等,调集军工3000余改浚。渠口向西上延7里余,渠阔6丈,深2丈,延7里,复入故渠。此功告成,毛公欣喜,遂将蜘蛛渠易名为“美利渠”。取“乾始美利之义”。此后,美利渠成为中卫黄河以北最大的灌渠,浇灌着中卫川区80%以上的土地,对中卫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以后,中卫设县,包括了今中宁县全境,水利设施功能的好坏,牵涉到地方官员的政绩。其后,美利渠进行过多次疏浚和改建。县志有载者:清康熙年间,渠岸渐高,不能引水。康熙三十年(1691年),于旧口上流准备开石渠,但劳工费料好几年都未修成,至四十年(1701年),宁夏镇副将袁钤开石坝迭坂,水才流通。可是渠口稍窄,北岸石根雄劲,南岸口埂较低,渠口受水不多。四十五年(1706年),西路厅高士铎下决心开凿,比旧渠加深三尺,宽劈一丈,南岸砌成石坂,又在渠口前沿河延长引水坝1里多,俗名叫跳水或导水堤,渠口进水少的问题得以解决。又革除渠道管理方面的积弊,设置了新的管理办法;还增设闭水闸、减水闸各一道,堵水闸多处。渠尾出油梁沟胜金关西入河,渠身阔三丈五尺,深一丈。自此,灌溉面积大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春,因中卫黄河南的七星渠红柳沟环洞被山洪冲毁,水流中断多年,时任宁夏道台的钮廷彩挂念百姓生计,亲率属员治理七星渠红柳沟渡槽。那栉风沐雨的日子里,他“暑不张伞,劳不乘舆”,整天奔波忙碌,整个工程历时三载,钮廷彩殚精竭虑,须发皆白。当地士绅百姓聚在一起议论,于乾隆四年(1739年),在红柳沟东金龙王寺建钮廷彩生祠,世代焚香祭拜。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秋,山雨洪发,又冲毁白马滩红柳沟环洞飞槽、冯城沟环洞,导致七星渠渠道中断,修渠资金不够,中卫知县黄恩锡带领官绅捐资治理。他在中卫县任职期间,大力倡导兴修水利工程。黄恩锡认为:“农田为养民之本,而农田必资于水利,引河决渠,灌溉以兴……夫政在养民,立农务本,必先水利……然水之利在渠,而渠之患,有因天时者,有因人事者。”他总结出暗洞法、阴沟环洞法、跳水潴泄法等,“法可谓详且密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署理中卫县知县的王树楠继续治理七星渠红柳沟工程,他不畏艰险,在红柳沟旁筑室3间,作为简易的县衙,一有空闲,就手持一布伞,徒步巡视,上下督工,露憩风餐,与民同作同息。就这样,坚持两年时间,全渠告成。清宣统三年(1911年),因美利渠渠务治理逐渐废弃,夫差不齐,知县张心境采纳民众建议,设总管清查地亩,整顿渠务,加强了岁修和工料管理,延长渠梢达140里,灌地面积7万亩。

清代,除地方官员重视利用黄河水,兴修水利工程外,在民间,也约定俗成形成了一些与水、农耕相关的农事习俗,这些习俗活动,又往往通过宗教活动表达出来。

祭河水、祭龙王,古已有之。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黄恩锡任中卫知县第二年,为迎水祀神,于官桥西议建河渠龙神庙。官民集资,群相鼓舞,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动工,二十四年(1759年)三月落成。官渠桥桥面宽阔,桥下石墩上雕刻着蛟龙,形象生动,彩绘鲜艳,昂首向南,作迎水状,龙尾伸出桥北。立夏之日,美利渠开闸放水,由官方主持,举行迎水祭祀。龙头前设置香案,上摆三牲(猪头、牛头、羊头)祭品、品果香表、奠仪供器等。县城文武官员趋前,农夫跟随其后,怀着虔诚敬畏之心,手捧酒、猪蹄、蒸馒头等各样谢礼沿渠迎水,然后随水而下,探水人骑马奔跑,往来专报水头到达的位置。孩子们嬉戏、争先恐后,追逐着欢快的渠水,奔走雀跃,欢声雷动;善男信女有焚香还愿的,有取刚到之水准备医病的,有往水中投掷食物谢神的,场面极为热烈。水迎来后,由地方德高望重者主持仪式,鸣鞭炮、击鼓乐,水利官员宣读祭文,地方官员、士绅讲话,行跪拜大礼。祭拜仪式结束后,由道士做道场或由和尚诵经,还唱大戏、耍社火、跳单鼓舞以配合祭祀河神,历时三天,至秋后,又举行谢水之祭,每岁两次祭水庙会。

庙会祭祀活动除满足人们祈祷神灵保佑水渠安全畅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精神寄托外,总是和游览、愉悦心身、增强生活信心连在一起。龙神庙建有观水堂,凭窗观澜,新水逐波,柳枝挑浪,足令游人一个冬天的烦嚣顿尽,精神为之一爽。清代将此列为中卫一景,曰“官桥新水”。

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雍正五年(1727年)奉文在城东南建先农坛,有耕田4亩5分,每岁立春日致祭。古云:“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合之时。”中卫旧俗在“立春”当日举行盛大“迎春”活动。相传中卫常家湖的常姓农民,把明代开国功臣常遇春奉为自己常姓军屯实边的先祖,历代官府特许常家湖农民每年拍(雕塑)泥牛一头,芒神一个,于立春前抬到县城东门外先农坛祭奠,并以此免交一年的粮差。官府则杀猪宰羊,抬三牲祭品,率领地方士绅、农人代表,72行从业人员,敲着锣鼓,出东门外“迎春”。队列中,有一人扮作“春官”,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足蹬朝靴。“春官”是迎春的主祭官,祭奠毕,“春官”扶住耕牛拉的铁犁在庙前田里犁地三圈,表示春耕开始。随后,人们将春牛抬至东门瓮城,让众人用棍棒将泥牛打烂,谓之“打春”。被打碎的泥块,农人抢着拿回家去,泥牲口槽圏,俗谓可保草头兴旺,六畜平安。

其他如:社稷坛(土神、谷神)在城西南,雍正十年(1732年)建,每年春秋仲月戊日致祭;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雍正十年建,春秋仲月戊日致祭,迁城隍神主共祭;还有关帝庙、城隍庙、八腊祠、马神庙等,均有各自特定祭祀时间和祭祀仪式。这些祭祀活动,和农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和水利联系在一起,反映本地水利的重要和农业文化的丰富。

进入民国,兴修水利,造福全县百姓的莫过于中卫县城关镇人苏芳。

苏芳(1875~1942年),民国时期全县知名的水利专家,在渠道治理、黄河护岸等方面多有建树,深受当地人民爱戴。

青少年时代的苏芳喜爱工艺,热爱公益事业,经常随父辈参与地方庙宇修建和水利施工事宜,积累了不少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他独具匠心,曾先后设计制造了架子石碾、水利碾磨、木制儿童手推车、封闭式连环锁橱、木制棉籽脱粒机等,特别是在水利方面他总结经验、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

美利渠是中卫古老而又灌溉面积最大的干渠。民国初年,他针对渠务管理上有差无田,有田无差,委管中饱私囊的弊端,改“十三伍”制为按田亩棚夫搭份制,受到群众拥护。1914年,县府委任苏芳为美利、太平两渠“委管”,他总结前辈治理渠务的经验,制定了水利工程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把工程重点放在干渠清淤和灌溉设施配套上。每年“春秋二工”水利岁修工程,他亲自勘踏预算,制定方案,集中人、财、物力分段施工,限期验工,杜绝浮报、贪污和浪费。在夫料征收上,他推出按亩计征制度,革除“包纳”“坐免”“看丁”等“吃夫吃料”的陋规,对渠长、段长加强管理,去恶留良,整肃了渠务管理中的混乱。

他对美利渠口的治理,建树颇多:将美利渠口拦河坝上延加固,河水被石坝拦截,分水入渠,增加分水量;炸除渠口(石龙口)礁石(称龙牙),降低水口高度,增加进水量;在迎水坝下段建大泄水,洪退水,在廉家尖子建小减水,保证了洪水季节渠道安全和正常进水量,又于石渠南堤栽种柳树固堤,素称“杨柳坂”,以保证渠堤安全。

原官渠引水高,水容量小,官渠改建工程改高水位引水为低水位引水,扩大引水口,水位落差由一级改为二级。这段工程又称为“快活林”工程。工程建成后,进水量增加一倍,水流加快,将官渠上段冲深刷宽,渠水水位低于农田,解决了决堤危险,又降低了县城西北一带农田地下水位,大片蔬菜地因之出现。

为保证每年春秋清淤质量,苏芳采用“准底”底石办法,将刻有“准底”字样的底石按确定好的高度,埋于渠道各段,渠底清淤时需见底石,方达到清淤的规定标准。这样,保证了渠道的统一深度,加快了水流的速度,增加了灌溉面积。

中卫县自古以来得黄河之利,水源充足,造成讲水利则“以为水利专重于渠而昧于沟”,以致大水漫灌,积水成患形成众多湖泊。对此,苏芳规划开挖北沙沟以排积水。北沙沟西自高墩湖起,经八塘湾、油梁沟至胜金关入河,长数10里,降低了北沟沿一带的地下水位。在美利渠外侧,又新开挖、宽辟支渠10余条,放水入湖,淤泥冲洗盐碱,使美利渠外侧原许多湖泊碱滩之地得以耕耘,增加耕地两万余亩。苏芳治渠有方,功绩卓着,1933年,宁夏省政府奖给他“有功桑梓”银盾一座。

中卫县黄河灌区位于卫宁平原西部,接黄河黑山峡出口处。沿河两岸全是良田,土质松软,容易被河水冲刷。民国以来,黄河北岸崩塌已危及沿河村镇居民和美利渠上段渠堤及工程设施的安全。苏芳实地勘察险区,研究河道变化规律,本着“因势疏导”的治水原则,改变汛期忙乱防洪为枯水期积极筑“丁字坂”的治河措施,首先加固了新墩丁字形码头。迫使河道主流向正东奔泻。又在新墩上段康家庄、黑林滩等沿河筑安泰坂,在新墩下段炭场子、星星庙沿河筑蝴蝶坂,新墩两侧沿河岸筑起一连串小型护岸码头。从此,上段河道基本平稳。数年后,在大坂槽、炭场子滨河地段淤积出农田千余亩。

山河桥位于黄河南岸,中卫、中宁两县交界处,是清水河汇入黄河入口处的一座桥梁,因清水河属山洪河流,平时流量极小,遇山洪则河水暴涨。清代以来,多次建桥,均被洪水冲垮。1938年,宁夏省建设厅筹划重修山河桥,设计要求可通行汽车。苏芳受命负责设计,他经实地勘踏,发现泉眼山清水河峡谷河床有阶梯状断层落差,可利用作桥面,经反复研究,提出凿石洞为桥的设计方案。1942年初,省政府批准助款修建,其时苏芳已病卧在床,不能亲临视事,由县长派员按设计方案施工,仅3月余桥成。桥面宽4米,长50米,均以天然石作桥面。桥下两米处,凿成宽2.7米,高6米的石洞,形似天然石拱桥。如遇特大洪水,桥洞泄流不及,泥石流可漫桥而过,桥面却完整无损。此桥历50余年,通行载重车辆仍安然无恙。

苏芳“竭力奉公,谙练水利”,为民造福,能人之所不能。他的一生,对中卫的水利河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得地方人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