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19113600000029

第29章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主要特征的比较(11)

从现存实物看,建筑中较早使用匾额的,是唐代的南禅寺、佛光寺,但其匾额已为后代重换,并非原物。不过,由日本现存“唐招提寺”一匾,可以证实当时建筑中已经使用匾额。宋辽金时期,匾额有了较大发展,许多建筑都使用了匾额,如辽代独乐寺有“独乐寺”、“观音之阁”二匾。《营造法式》把匾额称为“牌”,列有“华带牌”、“风字牌”两种形式,并对其做法作了规定。这些规定及法式中所列图样,与宋代匾额基本相似。明清时,匾额、楹联的使用非常普遍,广泛用于宫殿、坛庙、住宅、园林建筑的外檐与内檐,成为内外檐的“固定装修”。据李文君先生辑录,北京故宫所用匾额、楹联多达600多组。不但如此,匾、联的形式更加多样,材料更加丰富,装饰更加讲究。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还专设一节“联匾”,列举了“碑文额”、“手卷额”、“册页匾”、“虚白匾”、“石光匾”、“秋叶匾”,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焦叶联”、“此君联”。

当这些匾、联用于室内空间时,能够起到明示主题的作用,从而使空间富有意蕴和情趣,增强空间的特定氛围。江南园林建筑中的匾、联,常表现园主人的闲居生活:一种是写景,如拙政园的鸳鸯厅,北厅隔断上有匾:“三十六鸳鸯馆”,因馆前清池养有鸳鸯;南厅隔断上有匾:“十八曼陀罗花馆”,院中植有曼陀罗花18株,因此得名。另一种是言志,如拙政园的玲珑馆,馆内太师壁上有匾:“玉壶冰”,窗格作冰纹图案;扇面厅空窗上有匾:“与谁同坐轩”,表现出园主人孤高到了只有明月清风才能为伍。第三种是以古论今,阐发哲理,如留园的五峰仙馆,馆内后部用纱隔把室内分成南北两厅,南厅纱隔上有匾:“五峰仙馆”,北厅纱隔上有长联:“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

3)顶棚

中国建筑室内顶棚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露明顶棚,宋《营造法式》称“彻上露明造”;另一种是吊顶棚,《营造法式》中有“平棊”、“平闇”、“藻井”三种称法,清《工程做法》中有“天花”称法,江南建筑中又有“卷棚”称法。吊顶棚是相对于露明顶棚而言的,在中国大多数重要建筑中,一方面由于露明顶棚的梁架、檩椽等处容易积灰落尘,且室内温度难于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室内空间相对较高,为了获得庄重华丽的室内气氛,常在梁下重新构作天花板,以遮挡上部的梁架结构,从竖直方向上控制和组织室内空间的尺度,于是有了吊顶棚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分为天花、藻井、卷棚三种。

(1)彻上露明造

宋《营造法式》对室内顶棚的两种做法作了明确区分,这与法式图样中显示出来的两种结构形式相吻合,具体地说,“殿堂型构架”的建筑才能用平棊、平闇、藻井做法,而“厅堂型构架”的建筑不能用天花做法,梁架、檩椽等木构件完全露明。可见,彻上露明造是毫无保留地将屋顶梁架、檩椽等木构件暴露于室内,只对它们作适当的装饰处理。这样,屋顶内部空间因不设吊顶棚,也就可以并入室内空间,使整个空间更加高敞。同时,暴露于室内空间上部的梁架等木构件,也显示出中国建筑特有的结构美。事实上,唐代木构建筑的结构已经分出殿堂型构架和厅堂型构架,如现存南禅寺大殿的木结构属于厅堂型构架,室内顶棚没有吊顶,为彻上露明造;而佛光寺大殿的等级较高,其木结构属于殿堂型构架,室内顶棚设有吊顶,为平闇天花。在现存宋辽金建筑中,福州华林寺大殿、宁波报国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等,都是厅堂型构架,室内顶棚使用彻上露明造。但也有特例,如宁波报国寺大殿使用了藻井天花。殿堂型构架的建筑中,也有特例,如太原晋祠圣母殿不用天花而用彻上露明造。以后,这种做法主要用于一般建筑中,也用于一些重要建筑的门殿,以获得高敞的室内空间。

(2)天花

天花,按做法的不同,可分为“平闇”、“平棊”、“井口天花”、“海墁天花”四种。《营造法式》中有“以方椽施素版者,谓之平闇”的说法。平闇做法是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然后在木框内用方形木条组成密而小的方格网,格网上再覆盖以素板。这种天花在唐宋时期很流行,如唐代佛光寺大殿有现存最早的平闇天花,辽代的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是使用平闇天花的代表实例。不过,佛光寺大殿的格网上没有覆盖素板。平棊做法也是一种用方格网和背板组成的天花,与平闇不同的是,它是在木框内用疏而大的方格网,然后在格网上覆盖背板,背板上施以彩画或贴花纹纸。《营造法式》平棊制度中载有花纹十三个品种,此外,雕作制度中也绘有花纹图案。可见,平棊比平闇装饰性更强,构造更加简单。如宁波保国寺大殿,是较早使用平棊天花的实例。这种天花做法后代沿袭较多,到清代时,演变为清工部《工程做法》中记载的井口天花。它是在木框内用木条组成大小一律的方格网,以方格网为整体骨架,其间嵌入小方板,而不用整体背板,小方板上再施以彩画或贴花纹纸。《工程做法》中载有彩画十个品种。北京故宫中有的井口天花,是用楠木制成,板上不施彩画,而以雕刻图案为主,如宁寿宫乐寿堂的天花即是如此,显得十分精致素雅。海墁天花属于一般性天花。北方住宅中,有用竹、高粱秆等简易材料做框架,然后裱糊纸的做法。宫殿一般建筑和贵族住宅中是用木框架,下面裱糊纸,所用纸张,早期是生宣纸,晚期是银花纸或大白纸。

(3)藻井

藻井,是一种高级、华丽的天花,常用于室内顶棚最重要的部位。《营造法式》曰:“凡藻井,施之于殿内照壁屏风之前,或殿身内前门之前平棊之内。”其位置相当于宫殿中皇帝宝座的前上方,或佛殿中佛像坛座的前上方,形状“穹然高起如伞如盖”。

文明初期,先民们以“穴居”为生,穴居的顶部是用抹角方式层层叠起,顶上设有“囱”,即天窗、烟囱。这是后来藻井的原始形状,天窗即藻井顶心的“明镜”。据史料记载和实物留存,汉代已经使用藻井。《西京赋》曰:“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李诫注:“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纹,饰以莲茎,缀其根于井中,其花下垂……”《鲁灵光殿赋》曰:“圜渊方井反植荷蕖。”说明藻井在这时期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压火的精神作用。汉代墓葬中,有砖石砌成藻井的例子,如沂南画像石墓的“斗四”藻井,把天花一分为三,两侧用抹角方形套叠两层花板,中央做成一个大莲花;再如四川乐山崖墓的藻井,其形状如倒置的量米器具“斗”,故称“覆斗”藻井。南北朝时,藻井形式与汉代差别不大,只不过这种天花做法开始用在佛教建筑中。从南北朝到唐初,斗四藻井都是敦煌莫高窟内较为普遍的天花形式。到宋辽金时期,藻井形式逐渐由斗四发展到“斗八”。《营造法式》记载了两种斗八藻井,对它们的做法作了详细记述:“造斗八藻井之制,共高五尺三寸,其下曰方井,方八尺,高一尺六寸;其中曰八角井,径六尺四寸,高二尺二寸;其上曰斗八,径四尺二寸,高一尺五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花云卷,背内安明镜。”规定了藻井分为三层,下层为“方井”,中层为“八角井”,上层为“斗八”。此期独乐寺观音阁上层的藻井、应县木塔第五层的藻井,都是较早的斗八藻井实例,形式较为简单。据《营造法式》记述并复原的斗八藻井、宁波保国寺大殿的藻井,已出现用斗栱来承托藻井的方式,形式趋于复杂。而更加复杂的是山西应县净土寺大殿的藻井,下层方井除施以斗栱外,还以小木雕刻出建筑模型形象,以此象征“天宫楼阁”,中层八角井和上层斗八也施以斗栱,最后在顶心用雕龙装饰。明清时期,藻井的形式、构造更加复杂,除整体尺寸加大外,井顶尺寸也跟着加大,多以龙纹装饰,特别是雕刻蟠龙已成为藻井的主要装饰题材,所以《工程做法》称藻井为“龙井”。此期等级最高的藻井,是北京故宫太和殿的藻井,自下而上,由下层方井、中层八角井、上层圆井,逐渐缩小叠合而成,高约1.8m,方井、圆井各施一层斗栱,八角井满布云龙雕刻,顶心饰以蟠龙,龙头下探,口衔7颗下垂的宝珠,整个藻井,除宝珠外,全部贴金,精雕细刻,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4)卷棚

卷棚,在南方又称“轩”。其做法是在屋顶梁架结构之下再设一重假屋面,由椽子和望砖组成。从室内看,由于可以看到椽子和望砖,以为是屋顶,其实是一层吊顶,形式呈拱卷形。卷棚的椽子常做成多种弯曲形式的曲椽,因曲椽形状不同,而形成不同形式的轩。姚承组在《营造法原》中对“各种轩法”作了总结,列举了“茶壶档轩”、“弓形轩”、“圆料船篷轩”、“菱角轩”、“一枝香轩”、“贡式软船篷轩”、“扁作船篷轩与扁作鹤胫轩”共七种。这种卷棚天花主要用在南方建筑中,特别是苏州住宅、园林建筑中十分普遍。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建筑的室内地面主要以土材烧制、规格适中、色彩为青灰色的地砖为主,清冷素雅;墙壁主要以黄色墙面、红色柱身、蓝绿色额枋,白色墙面、栗色柱身、栗色额枋的两组材料与色彩组合为主,前者鲜明强烈,后者素雅明快;与地面、墙壁相比,顶棚的处理在类型和形制上都比较丰富,宫殿、坛庙、寺观因使用藻井天花而富丽堂皇,北方住宅因使用海墁天花而明亮洁净,南方住宅、园林建筑因使用卷棚天花而清新淡雅。由此,我们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和看法,中国建筑室内空间的界面处理,除少数重要建筑外,绝大多数建筑都显得比较“朴素”。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

二、西方建筑:华丽的室内空间界面处理

1)地面

西方建筑在室内地面的铺筑上使用过多种做法,早先用夯土地面,后来用石块、大理石板、马赛克、地砖铺地,再后来又用木板铺地。但常用的地面做法是石铺地和木铺地。

(1)石铺地与木铺地

据考古发掘,克诺索斯王宫宝座厅的地面,是用石块铺砌,而迈锡尼王宫正厅的地面,是用地砖铺设。希腊建筑的室内地面,也使用了这两种材料,如神庙用石块铺砌,住宅较为朴素,一般为夯土地面,有时也用砖铺地。古罗马时期,建筑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发展了拱券结构,还创造了许多建筑材料及做法,除发明天然混凝土材料外,还大量使用石材、砖材、木材,以及马赛克等材料,使建筑的外观和室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古罗马建设规模巨大,对材料的需求量自然很大,罗马人既使用本地区的石材,如意大利北部卡拉拉出产的白色大理石,也使用来自其他地区的石材,如希腊的雪白大理石,叙利亚、埃及、高卢等地的红色、灰色花岗石,不过在材料的使用上,罗马人与这些地区用石块砌筑的方法不同,而是把整块石材经过切割制成板材,然后铺在地面或贴在墙壁上。公元前1世纪末,大理石板的厚度10cm ~20cm,到2~3世纪时,厚度可以小于2.5cm,制作工艺水平相当高超。罗马人还使用经过火烧的质地坚硬、耐久的砖,这种砖很薄,呈方形。根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铺筑地面的作法”记述,当时铺地做法已经相当复杂,可知地面表层是“铺放大型方石或砖成为麦穗形”。从现存罗马万神庙的室内地面看,是用大型彩色大理石板铺设,以横向和纵向轴线为经纬网,划分成井字形方格,然后在方格内套以圆形或方形,拼成几何形图案。从希腊神庙地面用大理石块铺砌,到罗马万神庙地面用彩色大理石板铺设,可见地面设计的形式、材料、装饰等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古罗马室内地面处理作为一种传统,为后世建筑继承下来。

早期基督教建筑常用大理石板、马赛克铺地,以此来建造他们的教堂。拜占庭建筑更是大量使用大理石板、马赛克铺地,装饰富丽,色彩绚丽,成为拜占庭建筑主要特点之一,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等。罗马风建筑的室内地面虽然也用大理石板、马赛克铺设,但较少用彩色大理石板拼成几何形图案,这种做法在哥特式建筑中仍得到保留,但到了晚期哥特式,由于强调装饰,出现用彩色大理石板拼成几何形图案的做法。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世纪建筑的室内地面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宗教性质与意义的图案——“迷宫”(Iabyrinthe),发现最早的一幅迷宫图,是在阿尔及利亚奥尔良城雷帕拉图斯教堂里,可能建于328年,图案中心是一个每边由13个字母构成的正方形,正方形内所有方向都重复这两个字“SANCTAECLESIA”,即“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