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19113600000030

第30章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主要特征的比较(12)

以后,迷宫常镌刻在教堂和修道院的地面上,如法国沙特尔、桑斯、亚眠、兰斯主教堂等靠近入口的中厅地面上,都可以见到这种神秘而庄严的迷宫图。其中沙特尔主教堂的中厅,从第3跨到第9跨的地面上,覆盖着一个巨大的圆形迷宫图,“圆盘外层是一圈饰有113个镌刻着米泽里厄里祷告诗的白色大理石齿形花边。圆盘内是一幅椭圆形迷宫图,迷宫由蓝色大理石条隔开的11个同心环组成。同心环构成7条方向相反、连续不断、既无绝路亦无虚径的光明小道”。

从14世纪起,迷宫图逐渐从教堂和修道院的地面上消失了。介于晚期哥特式与早期文艺复兴之间建成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室内地面,可看成是地面设计的经典之作。整个设计紧紧围绕拉丁十字式的“路径”和“中心”展开,用白、灰、红、深绿等颜色的大理石板,在中厅各间拼成连续的八角形、圆形、方形图案,在祭坛拼成放射状的八边形图案,在两翼、圣坛拼成半圆形图案,地面铺设与平面形制环环相扣,装饰华丽,色彩斑斓,工艺精致,标志着地面设计与制作的高度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室内地面的用材上,主要是地砖、大理石板、水磨石(Terrazzo)等。早期,府邸大多用地砖铺地,到了盛期,一些府邸常在底层用石板铺地,房间用方砖铺地,而各层的重要房间则用大理石板或水磨石地面。

此期的教堂仍用彩色大理石板铺地,其做法常与平面形制紧密结合,如圣彼得大教堂的地面铺设即是如此,但它已具有手法主义的倾向,图案繁复交错,色彩鲜明强烈,显得富丽堂皇。

西方建筑中另一种常用的室内地面是木地板。从现有资料看,木地板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使用,主要用于楼板。到中世纪,城堡和住宅由于采用石木、砖木混合结构,楼板大多用木地板,其做法较为简单,一般用长条形实木板拼装而成。意大利文艺复兴较少使用木地板,即使是楼板,也常用地砖、大理石板和水磨石铺设。

法国文艺复兴在使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构件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中世纪建筑的做法,在宫殿、府邸中仍沿用木地板。不过,此期木地板做法,与中世纪明显不同,在实用的基础上讲究装饰性,即把整块实木制成板材,纵向铺设改为席纹铺设,如阿塞勒李杜府邸、枫丹白露宫的木地板都是代表实例。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木地板的使用更加普遍,也更加成熟,形成了一种新的式样,即“拼花地板”(Parquetry)。这种木地板是以小方块的拼花图案为单元,可以横向、纵向、斜向铺设在地面上,显得自由、灵活、方便,与大理石板相比,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受,所以,在卢浮宫的阿波罗廊、凡尔赛宫的镜廊等重要接待大厅都铺设了拼花地板。正是由于拼花地板的这些特性,使它在洛可可时期,成为府邸首选的地面材料,把过去爱用的大理石板改为拼花地板,如苏俾士府邸的公主厅、凡尔赛宫的小特里阿农宫等。

(2)祭坛

西方建筑在室内地面的处理上,常把一些重要区域或部位的地面做成抬高的地台,比较突出的是教堂中的“祭坛”(Altar),亦称“祭台”,指献祭的地方。它源于拉丁文“Altare”,意为“高处”。

从早期基督教建筑起,在半圆形圣坛之前、地下墓室之上,常用抬高的地台形成祭坛,这里是教士们主持宗教仪式的地方。祭坛周围用屏障围合,将它与教堂其他部分隔开,祭台之上置有长方形的祭坛桌,有的教堂还在其上覆盖一个装饰精美的顶盖,称为“华盖”。第一座华盖可能建在老圣彼得教堂中,由四根扭曲状的圆柱支承着上部的拱形梁架,梁架中间悬挂一盏环形烛架灯。在早期罗马的圣玛丽亚教堂、圣保罗教堂内,均可见到覆有华盖的祭坛。这种祭坛形式,以后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制流传下来。罗马风建筑、哥特式建筑常采用抬高的祭坛,位于圣坛之前和唱诗班席之后,形成特定的祭坛空间。在祭坛所使用的礼拜设备中,除必不可少的祭台、祭坛桌外,屏障、华盖等因各地区教堂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屏障有高与低、封闭与开敞、石头或金属制作等的变化,华盖也是有的教堂使用、有的教堂不用。文艺复兴以后的教堂,祭坛空间受到重视,如圣彼得大教堂的祭坛,平面呈矩形,用六级台阶形成祭台,其上置有祭坛桌,桌上燃有数支不灭的蜡烛,没有设置屏障,只以一个巨大的华盖将其空间围合、限定出来。这件由伯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其螺旋形的柱子来源于“所罗门圣殿”,这就与基督教传统发生了联系,自建成后,它便成为西方天主教堂中祭坛华盖的经典之作。稍后,法国的瓦尔德格拉斯教堂、恩瓦立德教堂也建有类似的祭坛华盖。教堂中的祭坛屏障,从17世纪起明显减少,到19世纪初几乎被完全取消。祭台、华盖、屏障等在教堂中,能起到扩大和限定祭坛空间形象的作用,标识出祭坛空间在整个室内空间中的中心地位。不过,在西方教堂中,最神圣的部分仍然是圣坛。

2)墙壁

按建筑材料分,西方建筑的墙壁大致可分为土坯墙、石墙、混凝土墙、砖墙、木墙等,而用得较多的是石墙和砖墙。

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的宫殿建筑群是用石块和泥砖建造的。希腊神庙在早期是用土坯墙和木构架建造的,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末,神庙除屋架外,墙壁、柱子等全部用石材来建造,而住宅仍用土坯墙砌筑,室内墙面刷成白色。罗马建筑开始使用穹顶和拱顶,为了支承它们的重量,墙壁很厚,柱墩很大,墙心用混凝土浇筑,内外两侧用石砌筑,后来改用砖砌筑,在砖、石表面,再进行二次装修。装修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抹灰,主要成份是火山灰,灰里掺有大理石等颗粒,呈白色,可磨光;另一种是贴大理石板,这种做法在公元前1世纪末逐渐流行。从现存罗马万神庙室内墙面的处理看,墙壁被划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圆柱、壁柱、壁龛、凹间的墙面均用彩色大理石板贴面;上层镶板、假窗均用白灰抹面。庞贝古城住宅的室内墙面,一般在下部用线脚、壁柱,涂上颜色,形成墙裙板;上部则用固体或天然颜料绘成壁画,作为墙面装饰,如维蒂府邸等。

早期基督教建筑在发展之初,在许多方面都来源于古罗马,如形制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材料来自于古罗马建筑物。此期教堂的墙壁,主要由下部的拱廊、中部的隔墙、上部的高侧窗组成。其中,隔墙是重要的装饰部位,常用彩色大理石板、马赛克贴面,并配以壁画、镶嵌画装饰。隔墙的外侧即侧廊的上部,有时建有夹层。

拜占庭建筑的墙壁,是以不太坚固的砖或砖石混合方式砌筑而成,表面较粗糙,需要进行二次装修处理,这就促使了拜占庭的大理石板、马赛克贴面技术异常发达,形成特有的拜占庭装饰风格。教堂的墙面、柱墩常用多种色彩的大理石板贴面,并拼成几何形图案,色彩绚丽,装饰华丽,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等。罗马风建筑为了支承砖石拱顶的重量,墙壁材料逐渐由大方石取代了过去常用的混凝土制成的小粗石。教堂中厅两侧的柱墩自地面延伸至拱顶,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把中厅划分成一个个的间。每间的形式,各地教堂做法不一,有“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的区别。中厅的墙面、柱墩很少装饰,但半圆形圣坛空间装饰华丽,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哥特式建筑由于结构技术的创新,墙壁减薄,柱子变细,罗马风的半圆形拱顶变成尖形拱顶,中厅两侧的墙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法国教堂为例,早期为四层式墙面,盛期简化为三层式墙面,它是在四层式的基础上,提高下层拱廊,降低中层盲拱廊,取消中层楼廊,加大上层高侧窗来实现的,代表实例是沙特尔主教堂、兰斯主教堂、亚眠主教堂。教堂的窗户大开,几乎没有了墙面,窗户上镶嵌的玻璃成了重要的装饰对象。

文艺复兴早期,伯鲁乃列斯基最早将古典建筑要素引入室内设计中,其代表作是圣洛伦佐教堂的老圣器室、巴齐礼拜堂。其中,老圣器室的室内墙面,用壁柱、檐口、券面线脚等装饰,并用灰绿色大理石板饰面,其他部位仅用白色粉刷,墙面处理简洁、朴素。盛期府邸的室内墙面,逐渐形成一种基本模式,即以壁柱为间隔,将墙面划分为“三段式”,下段为墙裙板,中段为壁画、雕刻装饰,上段为檐口,有时在檐口以上还设有镶板,如法尔尼斯府邸、麦西米府邸等。

当古典建筑要素在室内设计的运用中达到稳定、成熟,甚至程式化的时候,又会产生一种新的设计倾向。这种倾向首先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劳伦齐阿纳图书馆中表现出来,门厅的墙面处理,仍运用了古典建筑要素的壁柱、壁龛、山花、线脚等,仍使用了以壁柱为间隔的三段式手法,但它却是一个全新的创造,预示着正朝向手法主义倾向的方向发展。这种倾向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巴洛克风格,它在室内墙面的处理上,已经完全没有早期文艺复兴那种简洁、朴素的特点,而是趋向繁复、华丽,充满体积感、运动感、光影感,常用圆柱、檐口、壁龛、凹间等要素,把墙壁设计成波浪形,大量使用名贵的大理石板、壁画、雕刻作装饰,突破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界限,如罗马的圣卡罗教堂等。

巴洛克对古典主义的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早期的室内注重理性,讲究节制,但到了盛期,则趋同于巴洛克式,室内墙面的处理,仍然可以分为三段式,不过,上下两段缩小,中段相对扩大,装饰华丽,材料讲究,并使用了一些新的材料。如凡尔赛宫的镜廊,使用了当时法国的工业新产品——“玻璃制品”,墙面上镶嵌着17扇由“玻璃镜”制成的拱形窗,所以该大厅取名为“镜廊”。洛可可风格的室内墙面有了很大变化,“室内排斥一切建筑母题。过去用壁柱的地方,改用镶板或者镜子,四周用细巧复杂的边框围起来。凹圆线脚和柔软的涡卷代替了过去的檐口和小山花。圆雕和高浮雕换成了色彩艳丽的小幅绘画和薄浮雕。”镶板、镜子、边框、线脚、涡卷、绘画、浮雕等成为此期墙面装饰的主要要素,而且在形式上很少用直线,爱用曲线,在色彩上常用白、金、红、绿等色。

这种装饰风格自法国诞生后,迅速风靡欧洲。

3)顶棚

西方建筑的室内顶棚,大致可分为露明顶、平顶、穹顶、拱顶等,每一种形式的顶棚都与屋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1)露明顶

露明顶,是把屋顶的木构架直接暴露于室内空间中。这种顶棚比较普遍地存在于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中,如希腊建筑的屋顶,采用的是木构架结构,从许多复原研究看,常把木构架直接暴露在外,不另设吊顶,米利都的元老院大会堂室内复原图即是如此。罗马建筑在大力发展穹顶和拱顶的同时,也采用木构架屋顶,而且木桁架技术相当发达,2世纪时,木桁架的跨度可以达到25m。早期基督教建筑主要采用平顶天花和露明顶,排斥拱顶,以此来强化建筑的展开性,如老圣彼得教堂。罗马风建筑以砖石拱顶取代了木构架屋顶,但在意大利的一些建筑中仍使用露明顶,如佛罗伦萨的圣米尼亚托教堂的顶棚,把木构架等构件直接暴露于室内,表面仅用彩画装饰。哥特式晚期,英国建筑在原木构架屋顶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极具装饰性的“锤式屋架”(Hammer beam),常用于一些重要大厅,它是用很短的水平托架由两侧向中央逐级挑出、逐级升高,每级之下都有一个弧形支承和雕刻精美的装饰物,代表实例是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厅。

(2)平顶

平顶,按形式和做法的不同,可分为“框格形”、“孟萨式”、“弓顶形”等几种。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到“框格形顶棚”,同书载有法努穆大会堂的插图,从中可以见到这种依附在木桁架之下的框格形平顶。早期基督教建筑在顶棚的处理上,使用较多的就是框格形平顶,如罗马的圣萨比纳教堂、圣玛丽亚教堂等。罗马风时期,虽然砖石拱顶取代了木构架屋顶,但有些建筑仍使用了这种平顶天花,如比萨主教堂等。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府邸为缓坡屋顶,为了遮蔽木构架,常使用框格形平顶,成为当时顶棚做法的一种基本模式,即使是其他类型建筑,也常用这种平顶天花,如圣洛伦佐教堂、劳伦齐阿纳图书馆等。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法兰西斯一世长廊也使用了平顶天花,不过,它显得更加华丽、精致。孟萨式,是法国建筑师孟萨于17世纪中叶创造的一种屋顶形式,它是在双重斜坡屋顶之间吊以平顶,由于这种屋顶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室内空间,所以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代表实例是巴黎的麦松府邸。以后,这种屋顶形式传播到美国,在维多利亚时代得到普遍使用。弓顶形,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府邸中,它是把一个凸弧面插入墙壁与顶棚之间形成的,然后在凸弧面和中央平顶的表面,用石膏、灰泥、壁画、雕刻装饰。如琼斯和约翰·韦伯在设计威尔顿府邸的“双立方体”大厅时,使用了这种顶棚形式,使大厅的高度趋于平衡。

(3)穹顶

穹顶,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天宇”的象征意义、“尊贵”的表达意义,所以,在西方建筑中,常作为一种关键性要素,用于一些重要建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