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19115500000088

第88章 中医儿科(2)

辨证:本证见于温热病后或素体阴虚,或嗜食辛辣伤阴者,以食少饮多、大便偏干、舌红少苔为特征。

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

常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养胃育阴;白芍、乌梅甘草酸甘化阴;焦山楂、炒麦芽开胃助运。口渴烦躁者,加天花粉、芦根、胡黄连清热生津除烦;大便干结加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润肠通便;夜寐不宁,手足心热加牡丹皮、莲子心、酸枣仁清热宁心安神;食少不化者,加谷芽、神曲生发胃气;兼脾气虚弱加山药、太子参补益气阴。

【其他疗法】

1.中药成药

(1)小儿香橘丸:每服1丸,1日2次或3次。用于脾失健运证。

(2)小儿健脾丸:每服1丸,1日2次。用于脾胃气虚证。

2.推拿疗法

(1)补脾土,运内八卦,清胃经,掐揉掌横纹,摩腹,揉足三里。用于脾失健运证。

(2)补脾土,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摩腹,捏脊。用于脾胃气虚证。

(3)揉板门,补胃经,运八卦,分手阴阳,揉二马,揉中脘。用于脾胃阴虚证。

3.针灸疗法

(1)体针:①取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用于脾失健运证。②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用于脾胃气虚证。③取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中脘、内关,用补法。用于脾胃阴虚证。以上各型均用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耳穴:取脾、胃、肾、神门、皮质下。用胶布粘王不留行子贴按于穴位上,隔日1次,双耳轮换,10次为1个疗程。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以稍感疼痛为度。用于各种证型。

【预防调护】

1.预防

(1)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饮食起居按时、有度,饭前勿食糖果饮料,夏季勿贪凉饮冷。根据不同年龄给予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品种多样的食品。母乳喂养的婴儿4个月后应逐步添加辅食。

(2)出现食欲不振症状时,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病后胃气刚刚恢复者,要逐渐增加饮食;切勿暴饮暴食而致脾胃复伤。

(3)注意精神调护,培养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诱,切勿训斥打骂,变换生活环境要逐步适应,防止惊恐恼怒损伤。

2.调护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不偏食、挑食,不强迫进食,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励多食蔬菜及粗粮。

(2)遵照“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先从小儿喜欢的食物着手,来诱导开胃,暂时不要考虑营养价值,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求供给食物。

(3)注意生活起居,加强精神调护;保持良好情绪,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三、疳证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段均可罹患,临床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因其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不同程度地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导致阴竭阳脱,猝然变险,因而被古人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深入开展,本病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特别是重症患儿显着减少。

本病经恰当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均可治愈,仅少数重症或有严重兼证者,预后较差。

“疳”之含义,自古有两种解释,其一曰:“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曰:“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机及主证。

关于疳证的分类,古代医家认识不一,有以五脏分类的,如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有以病因分类的,如蛔疳、食疳、哺乳疳;有以患病部位分类的,如眼疳、鼻疳、口疳等;有以某些证候分类的,如疳嗽、疳泻、疳肿胀等;有以病情轻重分类的,如疳气、疳虚、疳积、疳极、干疳等。目前,临床一般将疳证按病程与证候特点分证,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大证候及其他兼证。

【病因病机】

引起疳证的病因较多,临床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营养失调,疾病影响以及先天禀赋不足为常见,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可涉及五脏。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水谷精微输布,以营养全身。脾健胃和,则气血津液化生有源,全身上下内外得以滋养。若脾胃失健,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津液亏耗,肌肤、筋骨、经脉、脏腑失于濡养,日久则形成疳证。

(1)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是引起疳证最常见的病因,这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神识未开,乳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乳食太过或不及,均可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太过指乳食无度,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难化之物,或妄投滋补食品,以致食积内停,积久成疳,正所谓“积为疳之母”也。不及指母乳匮乏,代乳品配制过稀,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或过早断乳,摄入食物的数量、质量不足,或偏食、挑食,致营养失衡,长期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气液亏损,形体日渐消瘦而形成疳证。

(2)疾病影响:多因小儿久病吐泻,或反复外感,罹患时行热病、肺痨诸虫,失于调治或误用攻伐,致脾胃受损,津液耗伤,气血亏损,肌肉消烁,形体羸瘦,而成疳证。

(3)禀赋不足:先天胎禀不足,或早产、多胎,或孕期久病、药物损伤胎元,致元气虚惫。脾胃功能薄弱,纳化不健,水谷精微摄取不足,气血亏耗,脏腑肌肤失于濡养,形体羸瘦,形成疳证。

综上所述,疳证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脾胃受损,津液消亡。

因脾胃受损程度不一,病程长短有别,而病情轻重差异悬殊。初起仅表现脾胃失和,运化不健,或胃气未损,脾气已伤,胃强脾弱,肌肤失荣不着者,为病情轻浅,正虚不着的疳气阶段;继之脾胃虚损,运化不及,积滞内停,壅塞气机,阻滞络脉,则呈现虚中夹实的疳积证候;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失于调治,脾胃日渐衰败,津液消亡,气血耗伤,元气衰惫者,则导致干疳。

干疳及疳积重症阶段,因脾胃虚衰,生化乏源,气血亏耗,诸脏失养,必累及其他脏腑,因而易于出现各种兼证,正所谓“有积不治,传之余脏”也。若脾病及肝,肝失所养,肝阴不足,不能上承于目,而见视物不清、夜盲目翳者,则谓之“眼疳”;脾病及心,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而见口舌生疮者,称为“口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气受损,卫外不固,易于外感,而见咳喘、潮热者,称为“肺疳”;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致骨骼畸形者,称为“骨疳”;脾虚不运,气不化水,水湿泛滥,则出现“疳肿胀”。若脾虚失摄,血不归经,溢出脉外者,则可见皮肤紫斑瘀点及各种出血证候。重者脾气衰败,元气耗竭,直至阴阳离决而猝然死亡。

【诊断】

1.诊断要点

(1)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2)形体消瘦,体重比正常同年龄儿童平均值低15%以上,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体重可比正常平均值低40%以上。

(3)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症状。

(4)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5)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出现肢体浮肿,属于疳肿胀(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大多在45g/L以下,血清白蛋白常在20g/L以下。

2.鉴别诊断

(1)厌食:本病由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好,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一般预后良好。

(2)积滞:本病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酸臭为特征,与疳证以形体消瘦为特征有明显区别。但两者也有密切联系,若积久不消,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形体日渐消瘦,可转化为疳证。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有主证、兼证之不同,主证应以八纲辨证为纲,重在辨清虚、实;兼证宜以脏腑辨证为纲,以分清疳证所累及之脏腑。主证按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虚实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种证候。初起面黄发疏,食欲欠佳,形体略瘦,大便不调,精神如常者,谓之疳气,属脾胃失和,病情轻浅之虚证轻症;病情进展,而见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隆,烦躁多啼,夜卧不宁,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者,称为疳积,属脾虚夹积,病情较重之虚实夹杂证;若病程久延失治,而见形体极度消瘦,貌似老人,杳不思食,腹凹如舟,精神萎靡者,谓之干疳,属脾胃衰败,津液消亡之虚证重症。

兼证及危重症常在干疳或疳积重证阶段出现,因累及脏腑不同,症状有别。脾病及心则口舌生疮;脾病及肝则目生云翳,干涩夜盲;脾病及肺则潮热久嗽;脾病及肾则鸡胸龟背。脾阳虚衰,水湿泛溢则肌肤水肿;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者,为疳证恶候,提示气血大衰,血络不固;若出现神萎息微,杳不思纳者,为阴竭阳脱的危候,将有阴阳离决之变,须特别引起重视。

2.治疗原则以健运脾胃为主,通过调理脾胃,助其纳化,以达气血丰盈、津液充盛、肌肤得养之目的。根据疳气、疳积、干疳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治法,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干疳以补为要。出现兼证者,应按脾胃本病与他脏兼证合参而随证治之。此外,合理补充营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对本病康复也至关重要。

3.证治分类

(1)常证

①疳气

证候:形体略瘦,面色少华,毛发稀疏,不思饮食,大便干稀不调,精神欠佳,性急易怒,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

辨证:本证为疳证初起阶段,由脾胃失和、纳化失健所致。以形体略瘦,食欲不振为特征。失于调治者,可转为疳积证。

治法:调脾健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

常用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茯苓、薏苡仁、泽泻健脾渗湿;藿香、砂仁、扁豆醒脾开胃;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助运;食欲不振,腹胀,苔厚腻,去党参、白术,加苍术、鸡内金、厚朴运脾化湿,消积除胀;性情急躁,夜卧不宁者加钩藤、黄连抑木除烦;大便稀溏加炮姜、肉豆蔻温运脾阳;大便秘结加火麻仁、决明子润肠通便。

②疳积

证候: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毛发稀疏结穗,精神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眉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食欲不振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辨证:本证多由疳气发展而来,属脾胃虚损,积滞内停,虚实夹杂之证,病情较为复杂。证见形体明显消瘦,四肢枯细,肚腹膨胀,烦躁不宁。辨别疳之有积无积,须视腹之满与不满,腹大肢细是本证的典型体征。若脘腹胀满,嗳气纳差为食积;大腹胀满,叩之如鼓为气积;腹胀有块,推揉可散为虫积;腹内痞块,推之不减为血积。

本证重者也可出现兼证,若疳积失于调治而发展,则成干疳之证。

治法:消积理脾。

方药:肥儿丸加减。

常用人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消食化滞;大腹皮、槟榔理气消积;黄连、胡黄连清心平肝,退热除烦;甘草调和诸药。腹胀明显加枳实、木香理气宽中;大便秘结加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烦躁不安,揉眉挖鼻加栀子、莲子心清热除烦,平肝抑木;多饮善饥加石斛、天花粉滋阴养胃;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呕;胁下痞块加丹参、郁金、穿山甲活血散结;大便下虫加苦楝皮、雷丸、使君子、榧子杀虫消积。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消积,驱虫药不可久用,应中病即止,积去、虫下后再调理脾胃。

③干疳

证候:形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皮包骨头,貌似老人,毛发干枯,面色白,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大便稀溏或便秘,舌淡嫩,苔少,脉细弱。

辨证:本证为疳证后期表现,由脾胃虚衰、津液消亡、气血两败所致。以形体极度消瘦,精神萎靡,杳不思食为特征;常出现病涉五脏的种种兼证,严重者可随时出现气血衰亡、阴竭阳脱的变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陈皮、白扁豆、砂仁醒脾开胃。四肢欠温,大便稀溏去熟地黄、当归,加肉桂、炮姜温补脾肾;夜寐不安加五味子、夜交藤宁心安神;舌红口干加石斛、乌梅生津敛阴。若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细欲绝者,应急施独参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以回阳救逆固脱,并配合西药抢救。

(2)兼证

①眼疳

证候: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眼角赤烂,甚则黑睛浑浊,白翳遮睛或有夜盲等。

辨证:本病由脾病及肝,肝血不足,不能濡养所致。形体消素,伴有上述眼部症状,无论轻重,均可辨为本证。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

常用石斛、天冬、生地黄、枸杞子滋补肝肾;菊花、白蒺藜、蝉蜕、木贼草退翳明目;青葙子、夏枯草清肝明目;川芎、枳壳行气活血。夜盲者选羊肝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