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9115900000006

第6章 中职学生入学适应必修课(2)

三、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对适应问题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是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基础,除了知识的授予以外,还形成了学生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中小学教育显然也是影响中职新生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体来讲,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并且学会了适应基本的社会规则。学生逐渐发展出一套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模式,包括如何适应规章制度、如何与同学打交道、如何进入一个小团体、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需要、如何与老师沟通等等。随着所掌握的知识的增加,学生也开始逐渐对自我的价值等进行探索。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向外或向内探索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即便是小学阶段的教育也会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适应产生影响。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学业之外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更多的参与,对于朋辈关系、异性关系的探索变得更加重要,自我意象、意志力、个人理想、价值观和情感动力等精神因素也开始逐渐形成。因此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所形成的一些相对稳定的精神因素,在进入中职学校后面临完全不同的环境和个人发展空间,可能由于其中的一些负面内容而致使产生心理适应问题。如在初中阶段主要以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而到了中职阶段,同学对学业之外如人际交往能力、兴趣特长等更为看重,这就会使得部分学生在比较之下体验到挫败感,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的整体评价趋于下降。

第三节人生永恒的主题:适应和发展

中职新生要认识到,人一生都在进行的两件事是:适应和发展。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丧失”同时也不断“更新”的过程:胎儿丧失了襁褓,才能学会站立和走路;青少年丧失了父母的呵护,才能成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惧怕丧失,都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那么我们也终将丧失发展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今天由于丧失所带来的暂时的痛苦和不适应,换来的正是明天的飞跃。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那么与其消极被动地面对新的环境,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喜爱,赢得朋友,就必须开放自己、关心别人;如果你永远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之中,永远把感情寄托在过去的环境上,那你就无法走出心理丧失感,这样的人,有谁会喜欢?其实,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中职学校里的新同学一样可爱。当你有了新朋友时,就会有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烦恼,你也就有了更多的进步动力。不管你愿不愿意,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将要面对更多的变化,意味着你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更加复杂的环境。

面对新的环境,我们不能够逃避,只能学会“接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呢?首先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人在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次环境的变化,甚至是较频繁的变化、差异较大的变化。或因学习工作,或因家居变迁等,人不可能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不动。而新的环境又迫使人们去了解、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并充分调动内在的机能来适应新环境,同时积极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进入一个新的学校学习时,因缺少心理准备,对新环境的不了解,而感到有所不适应,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不适的体验是多方面的,如有的人只身一人闯入一个新环境,所遇到的并不是过去“老朋友”的相聚欢庆,而是举目无亲的酸楚,因此造成内心寂寞、压抑、失落。这种感受是由于人们对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而造成的。这是每一位走进新环境的人内心都会有的感受,对于即将走向成年的中职学生来说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并不可怕。只要他们理智地认识到不适的原因,调节自己的心态,就一定会排除心理障碍,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中职学生要在新的集体中,增强对新集体的亲和性,促进彼此相互了解,学会和他人友好相处,善待他人。当别的同学需要帮助时,伸出我们的双手,多多体贴他人,关心别人。这样,在我们付出的同时,会得到卸任的一份关爱。这样你在一个新的集体终究不会感到寂寞、孤独。

一、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

一个人随着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产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见环境的变化是心态变化的诱因。要较好的适应环境,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

许多中职学生认为中考落榜,上中职学校是人生一大“失败”(无奈之下,上了中职学校),所以入学之初就带有失落的情绪。看到有的同学上了普通高中,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认为自己是“不幸者”。但换个角度来看,不管是中职学生还是高中生,其实都是年龄相当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成年的前奏”。也许“挫折”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更能体味到成长的滋味,那么到了成年,他们或许更容易扮演好成人角色。因此我们不应钻牛角尖,自己看不起自己,而应振作精神,愉快地踏上新的征程。更进一步来讲,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为个体的成长成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期待不变,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相信每个人最终都会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

此外,如果能够积极探究和分析由初中到中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有助于全面认识环境和自己。因此,中职新生要明确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普通教育重在基础知识,职业教育重在掌握技能,这是普通高中没有的优越性。而且,中职学生年轻有创造力、可塑性强,有创造潜能,目前社会上正缺少这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因此,中职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许多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在学历方面,中职教育与大专、本科教育也是紧密联系的,有深造想法的中职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通过成人教育或自考等途径继续学业。

因此,我们要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要积极与老师、同学交谈,让郁闷得到宣泄,实现情绪的释放。苦闷、烦恼时,要坦诚地向老师或同学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珍惜在中职学校生活的三年青春时光。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术熟练、精神风貌优良”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优势,树立新的目标,夯实基础,发展特长,展示自我,为中职生活谱写下难忘的一页。

二、发现新环境的优势,结交新朋友

发现新环境的优势,可以使我们体验生活的快乐。刚到新的学校,生活上一定有很多不方便。和过去相比,会有很大的变化,再加上远离父母,远离家人,更觉得学校处处不如意。其实,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特别之处。这个时候,我们应着重于发现新的环境的优点,比如新的微机房、漂亮的校舍、优雅的校园环境,同学们的热情和老师的关心等等。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会有快乐。

另外,尽量多与老师和同学接触,结识新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对人,用欣赏的眼光看人。从师生关系看,中职学校相对于初中来说,师生关系将变得有点离散,因此,到了新的环境中,迫切需要主动与新老师相识、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师生关系,从中找到“新的依赖”,积极投入学习。从同学关系看,在新生的人际关系中,问题最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大家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求同存异,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为人上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沟通交流、主动帮助别人。

朋友是我们人生旅途上必不可少的伙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有朋友,即使再多的苦恼也会有人和你分担。因此,来到新的环境中就要尽快融入新的同学的圈子中去。一个人独来独往,对别的同学有太多的防范,这会失去本来属于你的友谊。只要我们用心去培养,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就一定会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来到你身旁。另外,到新的环境中,我们千万别忘了老朋友,有时间和以前中学同学聊聊天,会轻松许多。

三、制订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的学习有自身的特点。学习上应试目的性相对减弱,知识性与技术性的密切结合,都是我们中职学生学习的新特点。但是,中职学生也可能存在一些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种状况在刚入学一段时间内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是我们在适应期内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职教学与管理不同于初中,比如教学时间、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都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地方。中职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我们更多的需要是摆脱以前的定势思维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在老师、同学、家长等共同的帮助下,敢于探索、敢于提问、敢于寻求答案。以“我要学”的姿态面对学习,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在学习、意志、品质等方面实现一次飞跃。

中职和初中时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因此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中职新生要尽快制定一个计划,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这个计划既包括长期计划,也包括近期计划。比如说制订一个一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一天计划,把应该做的事一一列出。只有做到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才能安下心来认真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和自己学习程度相近的同学共同制订计划,这样还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的作用。

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听课、自习、复习、作业、实训,都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完成。要学会主动提问、及时反馈,对不懂得、不适应的、甚至不满意的,都要常向老师请教并虚心与同学交流,以取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要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和教训,看哪些方法对自己有效,也可以比较自己各科的学习情况,思考一下为什么某门学科学得好,某门学科却不行,从中找出原因,逐渐养成善于总结、扬长避短、及时思考和自我调控的习惯。

中职学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中由初中的理解、掌握知识,向职校要求的实际运用转化看齐,在实践中力争做到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学习知识和技能当中,明“理”是一方面,“实用”、“会用”、“熟练”是更重要的一面,这是掌握技能的关键。

因此,中职新生在进入学校后,除了尽快适应新环境下的生活外,还应该树立起专业和职业意识,掌握专业技能本领,努力转换角色,做好“职业人”的准备。

四、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

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职校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和班级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也能增进同学们对自己的好感,还有助于中职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我定位,体现自身价值。此外,大家在一起时会忘记许多烦恼,很容易结成友谊。不管怎样的活动,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以良好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宜人的环境,大家就一定会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快乐和知识,从而拥有幸福靓丽的人生。

五、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同学们都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可,被人信任是促进我们发展的助推器。我们要自我发现,要感悟点滴的进步,要相信“我能行”,要在成功、进步中悦纳自我。温室里的鲜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如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让我们体味生活的辛酸苦辣,体验人生的艰难坎坷,感悟“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体验人生存在的缺憾,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自我赏识和挫折训练并不矛盾,赏识和鼓励催人奋进,批评和挫折炼就意志,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如果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心,以经验为参谋,以信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从失败中寻求教训。遇到表扬或批评时,要自觉和自醒,遇到诱惑时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喜悦的心境。这样,我们相信,通向成功的道路一定不会遥远。

总之,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要力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与老师之间良好而积极的互动也必将对我们的中职学生活大有裨益。此外,还要学会理解、热爱和尊重父母,要多和父母交流、沟通,慢慢让他们理解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困扰和需要。可能我们会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对父母不满意,对他们所给予我们爱的方式变得挑剔,但是,不管我们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结,父母的爱将永远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