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专业建设与评估(电子信息类)
19116900000004

第4章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覃庆国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成都610054)

摘要: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完善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七个方面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围绕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创新人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今天,人类世界正在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进入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力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

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同志时,钱学森同志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这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种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措施。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对于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和管理,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状态的总体性表述[1]。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培养过程中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结构。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目前也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有的认为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三个关键因素[2]。有的认为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3]。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应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六大要素。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围绕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反思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我们认为,最大的不足在于长久以来创新思想、创新理念的匮乏。面对社会的要求和学校的长远奋斗目标,如何保证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发展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近几年来,学校每年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或年度教学工作会议,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着重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主题,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提升理念。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价值;将培养创新人才与国家兴旺和民族振兴联系起来,提高了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创新,创造有利于个性成长、个性发挥的宽松环境和广阔空间。

二、探索创新人才内涵,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在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培养目标规定高等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反映各级各类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构成培养模式的其他诸要素均受培养目标制约。高校培养目标最终又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

通过不断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和探索、研究,我们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个体。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可以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创新精神属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富于探究精神、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敢于怀疑、批判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灰心、不动摇;鲜明的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强。创新能力属于智力因素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一定的创造性认知策略与创新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

学校要体现办学优势和特色,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坚持“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打造具有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基于此,学校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义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专业结构主要是指一所高校内各种具体的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方式,包括专业数量、布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

学校根据“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促进交叉,扶持新兴”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对现有本科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一是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专业。一所高校的优势专业影响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地位和生存空间。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办学历史长,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我们依托6个国家重点学科,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5个四川省人才培养基地,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优势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力度,使这些专业办学实力更加雄厚、学科优势更加明显、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二是积极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构建教学新体系。学校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先后设立了信息学科、计算机学科交叉的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学科与通信学科交叉的网络工程专业和信息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的电子商务专业等交叉专业,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三是依托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充实、调整和改造传统专业。学校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对机械、生命和文管类专业进行充实、调整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些专业注重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的掌握,为学生开设了相当分量的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工业工程专业开设了17门电子信息类课程(738学时),其中9门必修课(474学时)占该专业必修课总学时的27.7%;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7门电子信息类课程(344学时),其中4门必修课(176学时)占该专业必修课总学时的10.1%。

通过专业结构调整,目前,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科专业环境。

四、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课程体系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往往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每一模块包含一系列课程。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比较重视基础课,重视多学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同时也强调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以发展学生个性、容纳新的知识。

在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学校分别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校本科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四大模块构成,其构成比重为:41%、35%、10%、14%。在这一体系中,实验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5%,选修课比例约为25%。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设置了素质教育选修模块和跨学院选修模块,前者旨在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后者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跨学院选课,激发学习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此外,还设置了20学分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4学分的创新学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3年,学校实施了“3+6+X”基础课程建设模式,强调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桥梁作用。对全校理工类专业搭建公共的基础平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对工科各专业搭建公共的学科基础平台,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学科基础;同时,工科专业结合专业需要开出1~2门(4学分)的理学课程(数学、物理等),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与理工渗透。在课程内容上,坚持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删除陈旧落后的部分。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强调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带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002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至今,已建成67门校级精品课程,4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校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校增加了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211工程”第一期投入1500万元人民币,2002~2004年,又投入了3000万元人民币,同时,学校还积极争取到价值4475万元人民币的国内外企业捐赠用于实验室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构建起上百个设备现代化、技术手段先进、实验项目新、管理规范的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实验室,并向本科教学开放,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按照“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贯彻“强化基础训练、着力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全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以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循序渐进的“五层次、四结合”实验教学体系。五层次包括“公共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型实验”;四结合包括“专业必修实验与跨专业选修实验相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验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实施“跨专业课外实验选修”制度,积极探索新时期实验室开放新模式。2002年以来,全校100余个实验室先后开出350余项次实验项目、参加选修的学生20000余人次,共完成了60余万人学时的实验室教学工作量。其中如“DSP技术应用实验”、“Intel-PCA综合实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等实验内容先进、应用性较强的项目深受学生欢迎。2006年,学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五、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制度是高校培养模式的控制要素。当前高校最流行的教学制度是学分制,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吸取学年制与学分制的长处,实行了学年学分制。此外,许多高校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如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制和集选修制、学分制、导师制、选优制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改革,坚持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出发点,从部分选课的学年学分制到全面选课的弹性学分制,不断创新、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个性化、指导性的培养方案,建立适合国情的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在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注重学习计划的柔性和学习时间的弹性,以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本科学业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

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毕业,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极大的自由度。以学生为本,放宽本科生每学期最低修读学分的要求,从而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时间,可以凭个人志趣自主设计学习进程,为创新人才自由而全面地成长创造了条件。学校紧紧围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允许确有特长或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转专业学习,使其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学生不仅可以申请免听、免修课程,还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选课。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六、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

教学模式是培养模式的执行要素。它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用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基本范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模式的运作质量。

研究型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学校努力实现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传授型转变为研究型。在具体实施中,要求广大教师做到:一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情感和品质的陶冶,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素养。二是教师与学生相结合。体现学生掌握自主发展的权力,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共同的研究中,形成师生共同体。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志品质。特别是在实验、习题课、学年论文、考试等环节,发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创造性。四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第二课堂建设、课外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开发,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

此外,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教师的研究团队,参与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接受规范研究的训练,培养学术兴趣,将创新人才培养拓展到课堂之外。在2006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申报中,全校共有421名本科生的215项项目获得立项支持。今年,学校还将投入专项经费开展学生自主创新实验的申报与建设工作,以使更多学生较早参加创新活动。此外,一些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光电学院2003级有20%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URTP)”,发表科技论文17篇,各类竞赛获奖10项;自动化学院2002级有24人参加“雄鹰计划”,有14人获得各类竞赛奖励并保送研究生;管理学院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实施两年来,学生的18篇论文被学术刊物录用,11篇论文被国内外学术会议录用,公开出版1本案例集,提交2期研究成果汇编和7份研究报告。

七、实施“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日常教学管理是培养模式的保障性要素。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的支持与保障,为了继续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学校实施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考评、课堂教学竞赛、教学培训、教学团队建设、教师教学档案和教学规章制度的完善等。通过“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努力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007年,学校将开展优秀教学团队评比活动,表彰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活动、青年教师培养、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与实施中成绩突出,且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学团队,进一步发挥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质量中的组织核心作用。同时还将分学科、分年龄层次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评选将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同课堂讲授完美结合的典范,大力表彰讲课引人入胜、教学图文并茂、师生互动活泼的优秀教师。另外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宽的工作是对任课教师将分期分批进行课堂教学水平考评,组成专家组,通过检查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现场听课,课后同任课教师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考评结论,记入教师个人的本科教学工作档案之中,并将考评结论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时考查其教学水平的依据。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的具体工作。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就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国情、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龚怡祖.略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1):17~20

[2]吴创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教研究,2001,(2):26~29

[3]谢培苏.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