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第一节秦代的开发
一、蒙恬拉开开发的序幕
黄河从今甘肃黑山峡流入宁夏,由西向东流经青铜峡,出青铜峡后,拐了一个大弯,改为由南向北流,一直流到今内蒙古临河市以后,再次拐一个大弯,变为由西向东流,经包头至托克托县河口镇重新拐弯南流。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所运行的线路,拐了三个大弯,其线路图就像一个高高抛起的“套马索”,故称之为“河套”。今宁夏灌区称为前套。
从狭义上说,所谓河套,是指黄河从青铜峡牛首山与峡口山之间的青铜峡出口“入套”算起,向北流经贺兰山东麓、阴山以南至芦芽山以西,再东折至内蒙古托克托县,又南折至陕西府谷县黄甫川“出套”为止(也有山西省偏关出套说),河水走向所形成的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曲地区称为“河套”,总称为“河套平原”。2009年出版的《辞海》第6版给“河套”的解释是:“指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沿岸地区。因黄河由此流成一个大弯曲,故名。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又称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地区为前套,和黄河北岸的后套相对称,主要是黄河冲积平原。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沟渠纵横,素称“塞上江南”,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拉开河套地区开发序幕的人是秦朝的大将军蒙恬。蒙恬(公元前?~公元前210年),山东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他在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为秦国立了赫赫战功。在秦国攻取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时,北方游牧民族也以黄河河套地区为基地,不断南下,直接威胁着秦朝北方地区人民和秦都咸阳的安全。
秦统一后,于公元前215年,始皇任命蒙恬为大将军,统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秦军与匈奴兵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蒙恬勇敢作战、出奇制胜、击败了匈奴,这是他一生的最大战绩,人们称赞他是“中华第一勇士”。
为了宣扬帝国的国威、炫耀武力,秦始皇决定巡游天下,于是就把从九原到甘泉之间修筑道路的任务也交给了蒙恬。蒙恬率领军队开山填谷,建成了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部),南到云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的一条驰道。从此由咸阳到河套以北只需用四五天时间即可到达。
为了防止匈奴再次入侵,第二年,秦又在北国沿边修筑了万里长城,这道长城是把战国时代北方原秦、赵、燕等国的旧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和延长,它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经过宁夏,东止山海关。蒙恬为了牢牢把住秦朝的北大门,就在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在黄河东岸的南部(今宁夏青铜峡峡口镇一带)筑富平县城,并修筑了神泉障军事要塞,以西黄河、南牛首山为屏障,保护了富平县境内军民和生产的安全。
在大军云集的情况下,为解决粮秣问题,蒙恬先后从内地移民、将罪犯强行迁到河套,筑城、修路、屯田。内地移民带来了铁质农具,优良子种和农业生产经验,对亘古荒原进行了开发垦殖。
自从蒙恬拉开银川平原引黄灌溉开发的序幕以后,从秦、汉、南北朝再到唐朝等,先民们先后利用黄河水利之便,修建了河东的秦渠、汉伯渠和河西的汉延渠、唐徕渠等多条引黄干渠,导引河水灌田,种植五谷和瓜果等各种作物,使处于西北边陲的银川平原变成了“塞北江南”。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都是对这里引黄灌溉,经济开发的赞誉。正因为有了秦朝蒙恬取得河套地,然后驻军、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才为这里的经济开发创造了条件。蒙恬是银川平原农业经济开发的第一人。
蒙恬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着名的军事将领,而且还对我国传统文化作出过贡献。中国汉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毛笔,就是蒙恬和他的夫人共同发明、推广、使用的,后人称他俩是“毛笔祖先”“毛笔娘娘”。
蒙恬抗击匈奴守边多年,威震边陲,为统一秦国立下汗马功劳。他善于作战,军事成就十分突出,但他的结局是不幸的,在秦始皇去世后不久,由于遭到奸臣赵高的陷害,于公元前210年,被即位的昏君秦二世胡亥赐死。
二、军事文化——神泉障
1.军事文化
战争和防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独有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国历代战争,宁夏是重要防区。
宁夏处在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融地带。自先秦以来,宁夏境内每个朝代都驻有大量的军队,或驻防,或御边,或屯田,每个朝代都是以一种独有的兵制形式招募军队来驻防的。这种格局,一直沿袭到清代的前期。因此,宁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战争。兵制的变化,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战争特点、文化取向关系密切。它是宁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军事文化内涵。
在聚散分合的历史变迁中,中华民族孕育生成了极为丰富的兵家文化。纵观遗存至今的古代兵书,最为突出的是“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原则,直到今天,对于军事战争、政治角逐、商业竞争以及其他人生的诸种活动都有极高的指导价值。这正是《孙子兵法》得以流传并得到重视的根本理由。
这些在青铜峡历代兵事中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这里作一集中叙述,以后各章兵事中不再赘述。
2.神泉障
历朝历代多沿河设障,依山设关,平地筑城,据险扬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击败匈奴又取得河南地,设县移民(《史记》作34县,《汉书》作44县),驻军防守,号曰新秦。其中在今青铜峡河东灌区设有富平县,并在县南设神泉障,为秦代军事要塞。北地郡富平县军事要塞神泉障,故址在今吴忠市西境至青铜峡峡口一带,神泉障是抵御匈奴的军事要塞之一,是秦和西汉时期北地郡内设置的二障之一(另一为浑怀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保护了北地郡富平县的安全和开发。
蒙恬从今陕西咸阳出发,一路“覆军杀将,系虏单于”(《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迫使匈奴节节败退。匈奴单于见秦军锐进,率主力遁于牛首山,构筑三道防御战线,调集十万兵力,与蒙恬大军在河谷地带展开了激烈战争。双方相持两月之久,匈奴大败,单于率军败退于贺兰山。战后蒙恬喟然叹曰:“御戍上策,其在兹矣!”于是,蒙将军征丁调夫,在一处名曰“神泉”的泉水之地,修筑宽广高厚的城障,城障“环四里许,高四寻有奇,而厚如之。”(《甘肃通志》卷四十七)围神泉于其中。因泉水神奇,洁净清澈,汩汩涌冒,四季不停,是固守城障军士难得的饮水来源,故名神泉障。
神泉障是青铜峡军事历史上秦汉时期兵家激烈争夺的重要军事阵地。
三、古干渠首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它除了给人类以饮用、灌溉、交通等方面的恩惠外,还具有许多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远古时期,人类“缘水而居”,江河、湖泊、泉流等各类水体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在使用水、治理水、开发水和保护水的过程中,领悟到充满智慧的哲理,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青铜峡自古就是灵州的前端,是银川平原大干渠的渠首,堪称“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流经银川平原的十余条干渠中,十大干渠之首位于青铜峡。有古代开凿的位于黄河东岸的秦渠、汉伯渠,还有原汉渠大支渠的马莲渠;位于黄河西岸的汉延渠、惠农渠、唐徕渠、大清渠;位于中滩、陈袁滩的泰民渠。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11月起开挖了位于青铜峡黄河西的西干渠,于1967年4月起又开挖了位于青铜峡黄河东的东干渠。丰富的水利资源,优越的灌溉条件,养育了青铜峡市26多万回汉儿女,也养育了银川平原。十大干渠的开凿为青铜峡人民的生活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十大干渠培育了古灵州,也养育了银川平原塞北江南的发源地——青铜峡十大干渠首
拦河大坝与闻名遐迩的一百零八塔遥遥相望,其水利工程的作用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素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之美称。1963年10月18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视察青铜峡拦河大坝时赋诗一首:“青铜峡扼黄河喉,约束水从峡里流。导引分渠资灌溉,下游千里保丰收。”
(一)河东灌区
河东灌区南起牛首山,北达明长城,东靠鄂尔多斯台地,西临黄河。总面积874平方公里,包括青铜峡市的2个乡镇,吴忠利通区的12个乡镇,灵武市的10个乡镇,以及灵武、巴浪湖、关马湖3个国有农场和10余个地方农场。惠及人口60余万人。灌区土质肥沃,宜稻宜麦,盛产蔬菜、水果,是宁夏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1.秦渠
又名秦家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黄河东岸,是银川平原河东灌区最早最大的干渠,其创建年代传说始于秦代,即北地东渠,又有说始于汉武帝时,尚难定论。秦家渠之名,最早见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虞集《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元史·董俊传》有同样记载。秦家渠明、清时的志籍无明确记载,只称其为古渠。如明弘治《宁夏新志》卷三灵州水利记载:“秦家渠,古渠名也。自黄河开口,长七十五里,灌田九百余顷。”清乾隆《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四,宁夏府记载:“秦家渠,在灵州东,亦曰秦渠,古渠也。”专家认为《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击败匈奴,取得河南地,设县移民,驻军防守,号曰新秦。其中在今青铜峡河东灌区设有富平县,并在县南设神泉障,在县北设浑怀障。秦在统一六国前,已在四川修建了都江堰,引泯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在陕西修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浇灌渭北高原;在广西修建了灵渠,可知其已有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能力和技术。再结合银川平原地形开阔平坦,黄河水流平稳,易于开渠灌溉发展农业生产的实情,秦时在黄河上开渠引灌是有可能的。如说“相传”创始于秦,似较客观。“相传”一词的含义虽不能完全肯定,但有此可能。
秦渠由青铜峡峡口北流至灵武市北门外,全长71.5公里,大支渠(注:灌田1000亩以上,下同)44条,灌溉土地14.5多万亩。
2.汉渠
汉渠又名汉伯渠,始建于汉代,从青铜峡黄河东岸开口。汉伯渠之名始见于元代。《读史方舆纪要》明确说明光禄渠位于灵州守御千户所之东,其渠道位置正是今汉渠所在位置,因而古光禄渠应为今汉渠前身。光禄勋为汉代一种高官,后世以“汉伯”替代“光禄”。
汉渠由青铜峡峡口北流至灵武市胡家堡,尾水入灵武涝河(即今清水沟)。汉渠全长50公里,大支渠20条,灌溉面积达20万亩。
(二)河西灌区
河西灌区南起青铜峡,北至石嘴山,中经永宁、银川、贺兰、平罗、惠农6个市县,灌区地形酷似宝葫芦,青铜峡就是葫芦口,源源不断的渠水浇灌着渠道两旁与河边农田。历史上灌区有各自从黄河引水且平行排列的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大清渠4大干渠。
1.唐徕渠
又名唐梁渠,俗称唐渠,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一条渠道。其创建年代,据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相传唐时对汉代旧渠曾加大疏浚延长并招徕垦种,遂名唐徕渠。
唐徕渠整修疏浚从未间断。重大变化有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汪文辉于距渠口下20里之唐坝堡建石正闸一座(六孔),退水闸两座,并定正闸入渠之水位,以5寸为1分,以15分为限,这为建石闸之始。清雍正九年(1731年)侍郎通智于青铜峡正闸梭墩尾及银川西门桥柱刻画分数,测量水位,兼察淤澄,又于渠底布埋准底石12块,使后来疏浚者有所遵循。新中国成立后,唐徕渠从一百零八塔引水到大坝营正闸进水口的11.2公里中,有腰坝(溢洪侧堰)l处,有头、二、三退水闸3处。渠道全长212公里,大支渠551条,灌地46.7万亩。
2.汉延渠
又名汉源渠,俗称汉渠。位于大清渠、惠农渠两渠之间,其创建年代据《大修汉渠碑记》称:“汉之有斯渠,汉延渠林皋节制闸殆元封太初间”(公元前110~公元前101年)。元世祖至元初年至七年(1264~1270年),董文用、郭守敬复开汉延(此为汉延渠名之始)等渠,并“因旧谋新,更立闸堰”(《元名臣事略》卷九)。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汪文辉于距渠口下12里之汉坝堡建石正闸一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和民国三年(1914年)曾两次上移渠口。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将渠口由陈俊堡之九道沟上移于西河口,与惠农、大清二渠并口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