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元和郡县志》卷四载:唐代汉渠在当时的灵武县(今青铜峡市西北部的邵刚)南50里,灌田500余顷。地理学界资深专家汪一鸣先生在《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一书中,多篇文章涉及宁夏平原渠名问题,先生指出“可见古汉渠为今汉延渠上游段的前身”;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古代的尚书渠在宁夏卫(今银川城)东,有可能为今汉延渠下游段之前身。可能原先古汉渠与尚书渠均由黄河直接开口引水,以后在原有基础上延长扩大,两者合并为一。所以汉延渠之得名,实为古汉渠延长之意。
汉延渠其名一直到西夏才出现,而宋代则有“汉源渠”之称,即源出“汉渠”或成渠于汉代之意,由此渠名亦可佐证古汉渠即为汉延渠上游段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前,汉延渠全长120公里,灌溉面积25.64万亩。新中国成立后,经裁弯取顺,现干渠长101.5公里,大支渠255条,灌溉面积57万亩,是河西灌区的第二大干渠。
汉延渠从青铜峡市驻地小坝镇中间穿过,是市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北地郡富平县
早在公元前327年前后,战国秦惠文王按照商鞅变法,在秦国全境设县、乡、里行政建制。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即位,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战国秦所设的北地郡,包括今宁夏中、南部大部分地区,这个事实在《汉书·匈奴传》和《后汉书·西羌传》中都有相同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其中的北地郡北疆范围,因将军蒙恬率兵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河套以南地区)而有所扩大,包括今宁夏南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夺取黄河河套以南地区,并在黄河沿岸修建了44座县城(一作34城),青铜峡属北地郡富平县,富平县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距今已有2224年,是宁夏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机构之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富平县条载:富平县“故城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后汉徙置。为北地郡治。”治在今吴忠利通区西南到青铜峡峡口一带。汉北地郡富平县,辖地相当于今吴忠利通区和青铜峡、灵武、中宁等县市部分地区。
西汉因秦制,在全国设立司隶校尉部和13个州刺史部。北地郡除领灵州县外(灵州县“此地在河之洲”),还领灵武县。《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四载:灵州故城“本汉富平县地,后魏破赫连昌,收胡户徙此,因号胡地城。”从这里可以看出,灵武县应由富平县析出,治在今青铜峡邵刚西,因其西有灵武口而得名。辖境相当于今青铜峡市、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黄河以西之地。
西汉北地郡富平县,北部都尉治此。县西有典农城,设典农都尉。
第二节两汉时期
一、灵武县治
1.灵武县
西汉时期,在宁夏地域上先后发生过历史性的变迁。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多次反击匈奴,将河套以南的匈奴楼烦、白羊王逐出塞外,重新收复秦始皇时开发的“新秦中”大片土地,再迁内地老百姓到这里屯垦、畜牧,重新修筑秦始皇时黄河沿岸的城堡,以加强防御。尤其是银川平原的黄灌区得到了历史性的开发。同时,北地郡由于北部移民与屯垦的不断推进,北地郡的治所也逐渐向北推移,辖19县。宁夏北部新增灵武县、灵州、廉县三县。
西汉灵武县治在典农城,因灵武口而得名。灵武口,即今贺兰山大柳木高大口子。柳木高山,在青铜峡邵刚境内,南为大柳木高,海拔1579米;北为小柳木高,海拔1514米。据弘治《宁夏新志》记载:“莎罗模山,城(今银川)西南100里,近贺兰山灵武口,水自地涌出。”莎罗模山,其下有泉,泉旁有龙祠,当地人遇旱祈雨,遇雪祈晴,特别灵验。柳木高宁夏在汉时期所处位置,相传有一姓柳的王爷带兵打仗,在此山上观阵指挥而得名。
灵武县,辖黄河西岸的大片土地,是银川平原西岸最早的县级建制之一。灵武县是汉武帝拓边屯垦的产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灵武县王莽时改为“威戎亭”。东汉时废,但城址犹存。
2.北岔口长城
北岔口长城在青铜峡境内南起广武芦沟湖,北至邵刚磨石口,全长40公里。长城最北端的北岔口有一段长城是迄今宁夏境内西长城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分。北岔口长城位于贺兰山东麓邵刚堡的营子山处,南北走向,西临内蒙古自治区。北岔口北侧的营子山上,由数层纵横交错的石砌、土筑长城,墩台,壕堑,关隘,城堡,构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随山势走向而修筑,北岔口长城烽火墩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被誉为“宁夏的八达岭”。此段长城不仅保存完整,而且构筑方式、结构很有特点,走向形式也较复杂。
这两道长城,南为石砌,北为土筑,间距3~5米,向同一方向延伸。土筑长城有黄土和沙砾夯筑而成,墙高8米,基宽6~8米,顶宽2.5米,女墙高1.1米。石砌长城是由不规则的石块砌筑而成,高3.6米,基宽2.5米,顶宽0.8~1.2米,女墙残高1米左右。营子山东侧一个山脊上筑有烽火墩1座。烽燧东南还有残墩10个。横跨北岔口的土筑长城,宏伟壮观,似一条巨龙向南北方向延伸而去,长城底层铺筑有厚15厘米的沙石板层,以白灰抹缝,其上石砌墙基1.5米,石基之上墙身为黄土夯筑。长城沿途每个山沟处都建有一个涵洞,主要是排泄山洪的,涵洞用较规则的长条石修建,有数个洞眼。长城西侧40米处是一道沟堑,深2.6米,宽9米。
北岔口长城沿线城墙之上每隔3~5里,有跨墙墩台1座。长城沿途还设有许多烽火墩,烽火墩一般都选在地形较高的高山台地上,这些烽火墩远近不等。烽火墩除山上的用石砌外,山下一般都是用黄土夯筑。每遇敌情,白天燃烟,夜晚点火。点火和放炮的数目据来敌的多少而定,使千里防线,在数小时内便可得知敌情。
邵刚境内的北岔口长城充分体现了长城的建筑特征,是明代宁夏长城的一个缩影。几百年来,他巍然屹立于边关,经受了多少狂风暴雨的冲刷和烽烟战火的洗礼。在那高大的城墙上,同样记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击外患的战斗历史,谱写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壮丽篇章。
北岔口长城有学者认为是明嘉靖年间修建;也有学者认为汉代在这里就修建长城。
二、汉匈战争——农牧文明的碰撞
汉朝基本继承秦制,地方政权除实行郡县两级制之外,又在一些地方分封诸侯。到汉武帝时,由于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恢复了河南地——新秦中,大量移民实边,不仅增设了新的郡县,还在全国设立13个州刺史部,分别对郡国进行统一管理。
在汉代,今青铜峡全境归北地郡管辖。北地郡上隶属于凉州刺史部,下辖19个县,其中在宁夏境内已知除富平、朐衍(今盐池)两县外,还增设了灵武、灵州、廉县等3个新县。灵武县,东与灵州县隔河相望,北与廉县接壤。灵州县治在黄河洲岛之上,辖境相当于今吴忠利通区、灵武市、青铜峡市沿河地区和永宁县、银川市东部。
追溯宁夏历代政权建制的变迁,始终与军事和战争有关,外患基本上来源于北方。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北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如猃狁,在商时称鬼方,西周称猃狁,春秋战国称北狄,秦汉以来称胡或匈奴。大约到了战国时期,北方许多游牧部落经过内部兼并、融合,重新组合成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部落联盟——匈奴汗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各游牧民族被统称为“胡”。秦立国时间较短,没有抗击匈奴的屡屡内犯。
汉武帝刘彻即位,在“文景之治”打下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当西汉政权完成了中央集权建设,出现民富国强的局面之后,国库充裕,兵强马壮,反击匈奴的军事物质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于是汉武帝下决心让中原的“带甲之士”与塞外的“控弦之士”展开一场较量,以解决北方边患。《宁夏历史图经》载:“从元光二年开始,打了二三十年的持久战,主要战役有三次。”其中第三次战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再度联合作战,分别从定襄(治成乐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代郡出发,展开大规模的歼击战。
汉将卫青、霍去病、公孙敖等多次主动出击,迫使右匈奴浑邪王率数万部众归附于汉廷,为了安置这些游牧部落,于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分别在边塞北地、朔方、陇西、上郡、云中五郡辖区内,各划定一方土地,分别建立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安置内附的匈奴部落居住,从此出现了农牧文明的融汇。
三、羌族起义——东汉富平上河之战
羌族也称西戎,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生活。王莽末年,羌人大量入居塞内。当时内迁的羌人,“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后汉书西羌传》不断进)。东汉后期,宦官、外戚交替把持朝政,地方官吏与豪强互相勾结虐待羌人,朝廷当权者也对羌人进行残酷的压迫,激起了羌族的反抗。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东汉朝廷撤回西域都护府及田卒,征发金城、陇西、汉阳三郡羌人随军掩护,羌人惧怕远征不归,行至酒泉时逃散。朝廷遣将军邓和、校尉任尚征讨,屡败。永初二年(108年),羌人首领滇零打败任尚后,在北地称帝,并联络武都(今甘肃省武都北)、上郡(今榆林南)、西河(今陕西府谷西)诸羌起义,南攻东汉至益州,威震三辅。宁夏境内的匈奴、鲜卑、小月氏等各族人民受到羌人斗争的鼓舞,也纷纷加入羌人的战斗行列。
汉安帝永初六年,滇零病亡,其子零昌继承“天子”称号。因零昌年幼,由羌族酋豪狼莫辅佐。汉族起义首领杜季贡投奔滇零后,被授任将军,守丁奚城(今吴忠南)。
元初三年(116年),汉度辽将军邓遵率领汉军和南匈奴军万余骑,集中兵力攻打灵州的零昌。元初四年(117年)冬天,中郎将任尚统率五万兵马,与校尉马贤联合进军,进攻北地郡先零羌(羌族的一部)狼莫。元初五年(118年),任尚派刺客杀害杜季贡。仍坚持战斗的狼莫部,从安定退到北地郡,郡治在富平,汉军紧追不舍,狼莫誓死不投降,与官军血战两个月之久。最后,在富平上河(青铜峡)又展开激战,羌军5000人被杀,羌人男女千余人被掠走,还掳得牛、马、驴、羊、骆驼等10万余头。任尚又收买了羌酋豪号封,让他刺杀了零昌。先零羌最后被打败在富平县(今吴忠西南至青铜峡峡口一带)黄河岸边,起义被镇压。这次历时10余年的羌人起义,使汉廷耗费高达240亿钱。此后,勒姐、沈氐、烧当、烧何、虔人、钟羌等仍时有犯边,但未能对东汉形成威胁,均为护羌校尉马贤先后击破。延光三年(124年),陇西郡迁回狄道。永建四年(129年),安定、北地、上郡亦陆续迁回原地。永建五年(130年)十月,汉顺帝百感交集地巡视安定郡、北地郡、上郡等东汉久违和显得生疏的疆土,并慰问了戍边的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