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本心理学研究方案之研究
19120000000044

第44章 现象描述研究方案(3)

现象描述研究资料主要是通过访谈获得的,现象描述研究访谈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和深入性的特征。所谓“开放性”(探索性),是指研究者对受访者开放,按照受访者的反应进行下一步访谈。现象描述研究者认为,由于观念的相对性和情境等因素的变化性,对资料的收集不是严格按照预先确定的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按照参与者在访谈过程中所交流的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研究者要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访谈,马顿指出,这种访谈不需要事先设计很多问题,也无需事先定下许多细节。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来自参与者所说的内容。这主要是为了考察所体验到的现象,尽可能完整地探索其不同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应用开放性问题,以便让参与者选择他们想回答的维度。他们所选择的维度是资料的重要源泉,因为它们揭示了个体相关结构的某一方面。此外,虽然我们在访谈开始有一套问题,但是不同的访谈可以按照不同的流程来进行。从上述的引用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象描述的访谈是开放性访谈,访谈的进程不是事先确定的,而是在访谈进行的过程中按照受访者的反应进行的。

所谓“深入性”是指在访谈过程中,鼓励受访者深入地讨论他们的观念,直到研究者和受访者对所研究的现象达到一个相互理解。研究者要有意识的放弃自己的关注、预设和判断,移情地倾听意义、说明和理解,尽可能全面地阐明受访者对经验的反思。

阿科林德(Gerlese S.·kerlind)指出,判断一个访谈的标准是看它是否能进入到参与者的生活世界。为此,要鼓励参与者反思自己的体验,研究者要提出适当的访谈问题,以便参与者开放自己的体验领域,研究者要营造受访者和访谈者之间的信任感等。

所有的访谈都进行录音,之后对访谈录音逐字转录成为研究文本。在转录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地反映参与者情感和重点。现象描述研究者特别强调,转录绝不是简单的秘书工作,在转录的过程中,必须包含所有的可能影响意义说明的东西。甚至有研究者提出,在分析的初级阶段研究者直接反复地听录音,而不是直接对转录材料的分析对研究分析更有利。转录了的资料文本就是下一步分析的资料。

马顿指出,除了个别访谈收集资料的方式之外,群体访谈、观察、绘画、书面反应以及历史材料都可被用作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群体层次,还可以考察人造物品,这些人造物品中包含了人们对其周围世界不同的理解方式。

4.2.资料分析

现象描述研究者认为,现象描述分析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从分析中所产生的描述类属或者意义不是事先知道的,而是从资料中呈现的。所以,他们认为,发现的过程没有任何的运算法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至今现象描述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研究者可以遵循的研究步骤,只是提出了一些比较抽象的研究原则,如在现象描述研究中,要尽可能在分析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尽量减少预先的观点或者过于迅速地对描述类型的特征作出结论;愿意不断地进行反思、讨论和形成新视角,并进行修正;要把资料和描述类型作为整体来关注,而不是以一个个个体的资料和个别的描述类型来看待等。所以,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现象描述研究者呈现出方法的多样化特征。在此,我们主要以马顿所描述的过程为基础,尽可能呈现不同研究者在分析中的变化。

在分析的初级阶段,即分析的第一阶段就是对资料的阅读——这是所有研究者都强调的方面。但是这种阅读是一种整体的阅读,也就是反复阅读所有参与者的资料,而不是单个个别参与者的资料。很多研究者提出,每一次的阅读都采取与上次稍微不同的视角进行,以把握资料的变化特征。

第二阶段,马顿指出,现象描述研究不是针对个别进行的,而是针对所有抽样样本进行的分析,所以,分析的单元不是单个的参与者的访谈文本(像现象学研究方法那样),而是打破了个体参与者的边界,以整体的方式考察所有参与者的体验方式。在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后,随后研究者逐渐聚焦到体现了一定理解方式的特殊方面或者部分,在所有资料内把直接体现了意义的和没有直接表达意义的资料进行区分,把每一个个体访谈资料中体现了一定理解方式的资料抽取出来,形成一个“资料池”(pool of datas)或者“意义池”(pool of meanings)。然后按照主题进行归类。此时,对资料的分析就压缩为对这些摘录的分析。

但是也有研究者反对这种做法,如卡尔森(Karlsson)则遵循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每一个参与者的资料逐个进行分析,把内容分为意义单元。他认为,如果把内容从相关的文本中抽取出来,就存在着把资料去情境化的危险。整个描述应该被视为一套相互关联的意义,这些意义只有以它们的相互关系才能最好地理解。但是赞同以摘录形成意义池方法的研究者则认为,确实,在解释和选择摘录时考虑更大背景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以单个个体的资料为分析单元,会存在关注个体而不是集体的危险;同时,把单个描述整体进行分析可能会减弱对研究者所要寻找的意义核心方面的说明;此外,从实践的观点看,资料中一些陈述会比其他陈述更直接地表达研究主题,摘录就是集中体现了意义的部分,没有必要对不相关的和冗长的部分再进行考察了,这样资料变得更容易处理。

还有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对每一个受访者建立档案,并认为建立个人档案可以有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它的建立要求研究者对参与者体验的内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研究者移情理解的方式;其次,可以引导研究者在现象描述研究的后续阶段对比较性体验的关注中,不失对个体的独特体验的关注;再次,个体档案为“内部效度”提供了证据。

第三阶段,对每一个归类后的资料进行分析,识别出理解(体验)现象的不同方式。马顿指出,在确定体验现象方式时有两种方法:第一个是基于相似性——当研究者发现两种不同的表达体现了相同的意义时,那么就能意识到理解现象的某种方式;第二个是基于差异性——当两种相同的表达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意义时,那么就说明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现象的方式。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者要尽可能深入地理解参与者所说的,或者所指的意思。对摘录的分析要在两个背景下进行:它被抽取出来前原来的访谈和它所属的意义池。马顿强调,解释是一个交互式的过程,要在这两个背景之间反复进行,将其中的意义进行一步步的分化、区分。解释工作的结果就是按照相似性把叙述归类,按照类型的差异性把它们相互区别开,形成描述类属。

在这一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是独自完成的,而有的研究是在几个研究者共同参与和讨论基础上完成的。

第四个阶段,把注意力的焦点转向组与组之间的关系,也即寻找描述类属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描述类属的复杂关系称为结果空间。把所获得的类属或者结果空间带回到资料中,“按照资料对类属进行检验、修正、再检验、再修正。变化逐渐减少,整个意义系统就稳定下来”。

按照马顿和布斯的观点,所稳定下来的结果空间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标准:

1)结果空间内的每一个类属都应该揭示理解现象的、明显不同的方式;

2)类属是逻辑上相关的,一般都是以结构上包含的层次关系呈现的;

3)结果是简约的——尽可能以最少的类属来呈现资料中可观察的、体验的变化。阿科林德指出,在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为了形成逻辑和层次相关的描述类属,要避免过早结束分析。

马顿指出,上述的现象描述分析的步骤是交互式的。由于每一个步骤不仅对后面的步骤有着牵连,而且对其前面的步骤也产生影响,所以分析要反复进行几次。

阿诗沃斯和卢卡斯认为,虽然很多现象描述研究者提供了一些技术性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研究实践中,不能把它们视为一套过程规则来加以应用。现象描述研究的一个根本是面向参与者的生活世界,并从他们视角移情地看待世界——而这是不能还原为技术的。对主观性的科学态度要求某种同胞的情感,而不是技术的理性。这种观点实际上隐含了,对参与者的移情的理解是最重要的,上述的原则或者一些技术在实践中只是在这一前提下的应用。

4.3.研究结果的考察

现象描述研究者提出,作为一种质化研究方法,不能按照传统量化研究传统来考察信度和效度问题。但是在具体如何考察现象描述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上,在现象描述研究者之间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4.3.1.信度

从质化研究视角看,信度被视为反映了运用适当方法论程序确保资料解释的质量和一致性程度。在现象描述研究中,一般运用两种形式的信度检验:编码信度检验(Coder reliability check)和对话信度检验(Dialogic reliability check)。

对话信度检验,也称为主体间判断信度(interjudge reliability)。研究者之间通过讨论和对资料以及对研究者的解释性假设的相互批判达成一致认同。

马顿认为,分析不是测量而是发现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于是提出以研究者之间的认同来作为考察研究信度的一个标准:两个独立的研究者对所获得的结果空间的合理认同——认同的合理程度(reasonable degree of agreement)。布斯以及很多研究者都持主体间判断可信度,以主体间判断一致性程度为标准。主体间判断信度要求一个或者更多研究者(共同判断者)像初始研究者一样阅读相同的资料,参照初始研究者已经识别的描述类属。对初始研究者类属认同的百分比越高,信度就越高。但是,桑德伯格(Jorgen Sandberg)认为主体间判断信度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忽视了研究者获得研究结果的过程。由于主体间判断信度只测量所识别的观念是否被其他研究者所认可,所以它忽视了在探索观念过程中更基本的信度问题;二是理论和方法论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体现在,现象描述理论上是质的和解释的研究取向,应适应现象学认识论,而主体间判断信度则是派生于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这是实证主义研究传统。

编码信度检验或者解释性信度(reliability as interpretative awareness)。按照意向性认识论,研究者必须证明他是如何处理他与个体观念的意向性关系的,研究者必须证明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控制和检查了自己的解释:从形成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这些个体中获得资料、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形成研究者解释的信度。为此,研究者要进入到现象学还原,悬置与现有观点相关的知识。

具体来说,要做到:

1)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倾向于关注所呈现出来的现象;

2)第二步是要求研究者倾向对所研究体验构成因素的描述,而不是试图解释为什么像它所呈现的那样;

3)平等性,就是把所研究的生活经验都同等重要地对待,不能忽视一个,偏重另一个;

4)对所研究的经验的结构性特征的探求,或者基本意义结构的探求。这是通过现象学中的自由想象变更实现的;

5)运用意向性作为相互关联的原则,进一步阐明观念的变化。虽然解释性信度既关注到了研究者的研究过程,也与意向性认识论一致,但是错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研究者可能不能达到对所研究个体体验的最大的忠实,只有通过“检查和平衡”达成对个体体验的最大忠实。

两种检验方式都在现象描述研究中各有一些支持者,也在实践中各有应用。

4.3.2.效度

效度被普遍认为是研究目的所研究到的程度,或者研究发现实际反映所研究现象的程度。但是,现象描述研究者不是追问研究结果与“现实”中存在的现象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而是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对现象的体验和理解。在实践中,现象描述研究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类型的效度。

交流效度(communicative validity):在对相同资料的多种解释中,都会着重强调研究者对所提出的解释的支持能力。此时,研究者对解释的正确性的追求,只放在对解释的可防御性(defensible)的追求上,即努力说明以便确保相关的学术统一体接受其研究方法和最后的解释是适当的。研讨会、大型会议展示以及期刊都是这种效度检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