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19165100000034

第34章 海鸥

海鸥飞处彩云飞,海鸥总是让人们想起美好的事物。的确,在蔚蓝的大海上,海鸥忽而搏击长空,忽而飞掠海面,平添一份诗意。

海鸥是美丽的,也是人类的朋友。舰船在无边无际、烟波浩渺的洋面上航行时,海鸥常常是“形影不离”地追逐着舰船飞翔。这种有趣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经过研究观察发现,舰船、海鸥双方在海上同一空间活动都能得到好处。对海鸥来说,它可以利用舰船前进时形成的一股股上升气流,毫不费力地展开双翅,稳稳地托住自己轻巧的身体,滑翔在舰船上空;同时,它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捡食被舰船螺旋桨打得晕头转向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小鱼虾和船上抛弃的残食,可谓一举两得。海鸥飞累了,会毫无顾忌地落在船上“作客”。人们从不伤害它们。如果有人伤害它们,捉一只来玩耍,便会遭到海鸥群起而攻之。海鸥喜欢结群生活。“相亲相近水中鸥”,诗人杜甫曾写诗赞美海鸥的结群友爱生活。由于人们与海鸥在海洋上“和平共处”、“人爱鸟,鸟知情”,海鸥便是海员、水兵的忠实朋友。对舰船来说,一旦在航行中遇到不测,沉船失事,海鸥会马上集成大群,在失事舰船上空大声吼叫,以引导救援舰船来援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封锁英伦三岛,给英国造成很大威胁,英国海军为了对付德国潜艇,专门训练了海鸥作为发现潜艇的“报警器”,以弥补当时反潜艇技术难以及时精确定位的困难。他们利用海鸥喜欢跟随舰船,捡食舰船给它们带来的美味佳肴的习性,通过自己的潜水艇在水下不同层次,不断地向海面施放食物,引诱成群的海鸥前来争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海鸥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发现水下有黑影在运动,就会在海面上空尾随盘旋,期望食物浮上水面。英国建立在沿海及周围岛屿上的前哨观察站,一旦发现海鸥活动异常,就可判断出水下有情况。由于海鸥的这一功绩,英国人对海鸥有着深厚的感情,并立法保护海鸥。

海鸥还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乘舰船在海上航行,常因不熟悉水域环境而触礁、搁浅,或因天气突然变化而发生海难事故。

富有经验的海员都知道:海鸥常降落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群飞鸣噪,这对航海者无疑是发出提防撞礁的信号;同时它还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每当航行迷途或大雾弥漫时,观察海鸥飞行方向,亦可作为寻找港口的依据。

此外,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那么未来的天气将是晴好的;如果它们沿着海边徘徊,那么天气将会逐渐变坏。如果海鸥离开水面,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者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海鸥之所以能预见暴风雨,是因为海鸥的骨骼是空心管状的,没有骨髓而充满空气。这不仅便于飞行,又很像气压表,能及时地预知天气变化。此外,海鸥翅膀上的一根根空心羽毛管,也像一个个小型气压表,能灵敏地感觉气压的变化。

海鸥身姿健美,惹人喜爱,其身体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样晶莹洁白,曾为人们所羡慕而招来杀身之祸。早在上世纪中叶,欧美上层社会的贵妇人都爱戴有白羽毛装饰的帽子。为此,海鸥成了获取高利猎手的众矢之的,使其濒临绝种。幸好当时英国波士顿一个生物研究所的几位女研究员及时通过报纸等宣传渠道呼吁保护海鸥,并得到许多上层开明妇女的大力支持,而后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成立了一个保护海鸥的协会,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才使海鸥“家族”得以逐年恢复生机,繁衍生息下去。

近几年,由于我国注意环境保护和开展“爱鸟周”的宣传活动,来我国“安家落户”的海鸥数量逐年增多。海鸥在我国是“寒来暑往”的候鸟。去年二三月份,青岛海湾曾有上万只海鸥光临,这可是一件可喜的事情。1985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只红嘴鸥首次光临春城昆明翠湖公园,此后,这种海鸥年年光临,数量年年增多。“人惜鸟,鸟恋人”这成为春城昆明的一大景观。但愿今后海鸥在我国沿海与江河湖泊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