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西夏地理志
19254300000024

第24章 沿边堡寨(6)

属宋之环州。控环庆入西夏灵州大路及入盐州归德川车箱峡路。寨北二十里即宋夏边界,立有界墩。南至州50里、至乌仑寨30里,北至兴平城20里,东北至通归堡20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洪德寨,西北路即旧口入灵武大路,号青冈峡。东至盐州路号归德川……东北边墩二十里接[夏]界。同书环州之末又载:灵盐路,自洪德寨西北入青岗峡……入清远军军城……入灵州约五百里,本灵环州大路……一路至洪德寨东北入归德川上,过西界虾蟆寨、骆驼会取双堆峰至盐州约至三百余里。洪德至骆驼会系归德川浆水谷,甚为险峡,多泥泞。自骆驼会至盐州,路平,人马易行。建隆以来蕃族并为熟户,至道中五路出师李继隆由此进军,日行数十里,凡十日到盐州,今并为贼境。【按:考证前述之洪德通盐州路走向,即今环县洪德镇向北,经宁夏盐池麻黄山至大水坑的公路。大水坑向东北,可至盐州及今花马池、苟池、白池等盐湖。此为历代食盐运道,亦即西夏青盐南下之路。】

兴平城甘肃环县洪德乡北吕家湾

地名灰家嘴,原属西夏之灵州。宋于元符元年(1098年)进筑,赐名兴平城。南至洪德寨20里,北至清平关30里。《宋会要辑稿》一九○册方域八之二八:旧灰家嘴,新寨元符元年改今名。《续资治通鉴》元符元年:二月,戊申,筑兴平城。

清平关甘肃环县山城乡宋城遗址

地名之字平,本属西夏之灵州,宋于元符二年进筑,赐名清平关。东至鬼通寨25里,南至兴平城30里,西至安边城40里,北至陷道口堡27里。

青刚峡甘肃环县山城乡北

环江上游峡谷名,在今洪德与甜水堡之间,亦作青岗峡、青冈峡。地险狭,为灵州大路所必经。《资治通鉴·后唐纪五》天成四年胡三省注青刚峡:自方渠橐驼路出青冈峡,过旱海至灵州。赵珣《聚米图经》曰:“环州洪德寨归德、青刚两川,归德川在洪德东透入盐州,青刚川在洪德西北,本灵州大路,自此过美利寨入浦洛河,至耀德清边镇入灵州。自过美利寨后渐入平夏,经旱海中,难得水泉。”

安边城甘肃环县罗山川乡北境

地名徐丁台,原属西夏之韦州。宋于崇宁五年(1106年)进筑,赐名定边城。《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环州:安边城,地名徐丁台,崇宁五年筑,赐名。东至清平关四十里,西至折羌[会]和市贼寨八十里,南至废肃远寨一百余里,北至牛圈堠二十里。

清远镇(清远军)甘肃环县甜水堡东

原名清远镇,属宋灵州。淳化五年(994年)八月,陕西转运使郑文宝奏准,于此筑城置清远军,以护馈挽之路。地在七百里旱(一作翰)海之中,郑文宝欲图改变环境,发民负水于百里之外,植槐榆等杂树,又高价募购猫狗鸦鸟,但因土质盐碱太重,树皆立枯,鸦鸟亦皆逃亡。咸平四年(1001年)宋都监段义踰城叛,旋被西夏攻占。元丰四年(1081年)宋将高遵裕收复,七年再失。城扼灵武大路,南经美利寨、洪德寨至环州180里,北经浦洛河、圣泉、清边镇至灵州240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环州后载:灵盐路,自洪德寨西北入青岗峡上,至美利寨入清远军,军城则太宗朝转运使郑文宝建议筑之,在灵州南界积石岭上、瀚海中,至灵环各三百里余,地不毛无水泉,浦洛河、耀德、盐井、静边镇入灵州约五百里,本灵环州大路。咸平中陷清远军,明年陷灵州、弃美利寨……《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下清远军:东南七十里至环州美泥寨,西北五十里至浦洛河……西,甜水堡五里,南至水[木]波[钵]镇四十里。本席[脱鸡字]城地……郑文宝固请筑此城……咸平中都监段义踰城叛,寻陷于贼。《宋史·郑文宝传》卷二七七:朝廷议城古威州,遣内侍冯从顺访于文宝,文宝言:“威州在清远军西北八十里,乐山之西……城之便。然环州至伯鱼,伯鱼抵青冈,青冈拒清远皆两舍,而清远当群山之口,扼塞门之要,刍车野宿,行旅顿绝……请先建伯鱼、青冈、清远三城……”清远据积石岭,在旱海,去灵、环皆三四百里,素无水泉。文宝发民负水数百里外,留屯数千人。又募民以榆槐杂树及猫、狗、鸦、鸟至者,厚给其直。地舄卤,树皆立枯。西民甚苦其役,而城之不能守……《宋史·田绍斌传》卷二八○:淳化中,……会郑文宝议城席鸡城寨为清远军,绍斌与文宝领其役。城毕,以文宝之请,命为知军事。《宋史·太宗纪》卷五:[淳化五年八月戊戌,]置清远军。《宋史·夏国上》:[咸平]四年……九月……清远军监军段义叛,城遂陷。《宋史·夏国下》:[元丰]七年……十二月,攻清远,队将白玉、李贵死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九咸平四年八月丙寅:李继迁率众攻清远军……九月庚午,清远军都监段义踰城叛…………乙亥,继迁亲鼓其众攻清远南门,其次阿移攻北门,堙壕断桥以进,城遂陷。【按:《武经总要》记载,清远军距甜水堡很近。范仲淹曾于庆历年间派人筑甜水堡,今未改名,在今宁夏、甘肃省界南侧,地属环县。故清远军应在今甘肃环县甜水堡西2公里多、宁甘省界南侧。其北2.5公里处,还有西夏地名萌井,即今宁夏盐池县萌城乡。】

甜水堡甘肃环县北境甜水堡

地名甜水谷,在清远军旧城址西5里,咸平四年(1001年)地入西夏。庆历初知庆州范仲淹进筑为堡,旋复入西夏属韦州。

方渠寨流井堡甘肃环县罗山川乡

寨、堡同在一地,原属宋之环州,后改隶清远军,咸平五年入西夏。《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2152页环州:……方渠寨,流井堡,东至兴平城四十里,西北至安边城三十里,南至党里原五里,北至萌井约五十余里。

萌井宁夏盐池县萌城乡

西夏堡名,属韦州辖堡,始筑时间不详。

归德堡甘肃环县狄湾乡北

东至木瓜堡50里,西至定戎堡约30里,南至洪德寨40里,北至西夏虾蟆寨和市约40里。《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2152页环州:……归德堡,东至木瓜堡五十里,西至定戎堡约三十里,南至洪德寨四十里,北至蝦蟆和市贼寨约四十里。

虾蟆寨甘肃环县秦团庄东

为西夏盐州辖寨,设和市与宋交易。地控归德川大道。《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2152页环州:……归德堡,东至木瓜堡五十里,西至定戎堡约三十里,南至洪德寨四十里,北至蝦蟆和市贼寨约四十里。《武经总要》前集环州下记:灵盐路……一路自洪德寨东北入归德川(今名东川)上过西界虾蟆寨、骆驼会取双堆峰至盐州约至三百余里。洪德寨至骆驼会系归德川浆水谷,甚为险狭,多泥泞。自骆驼会至盐州路平,人马易行。建隆以来蕃族并为熟户。至道中五路出师,李继隆由此路进军,日行数十里,凡十日到盐州。今并为贼境。【按:虾蟆寨既设和市,必居交通要道上。当时有环州通盐州大路经此,即《武经总要》“自洪德寨东北入归德川”路。此路历朝皆为私盐通道,即由今陕西定边县盐场堡向西南,过宁夏盐池县之县城、青山乡,在大水坑镇折向南,经麻黄山乡入甘肃环县界,过耿湾、秦团庄,沿归德川至洪德镇入灵武大路。上述古道线路,1974年即全部改建成公路,其中盐池县大水坑至洪德一段称“大洪路”。

骆驼会宁夏盐池县麻黄山乡北

属西夏盐州。南至虾蟆寨约50里,北至盐州百余里。骆驼会位于归德川北通盐州大路上,并且是山路和平路的分界点。从这两个特征,可以将具体位置确定在盐池县麻黄山乡以北。

木瓜堡陕西定边县张崾崄乡西南冯阳庄村

东至宁羌寨25里,西至归德堡50里,南至惠丁堡40里,北至界堠里罗节砚5里。《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册740页:木瓜城故城[张崾崄乡冯阳庄村西500米·北宋]城址平面略呈圆形,面积9万平方米。现仅存夯筑东墙,残长约150米,残高4~10米。城内散布……据《定边县志》,北宋建木瓜堡于此。

平远寨甘肃环县东北70里罗山川乡

原为宋清远军辖地,后改隶环州。疑为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筑寨,在灵州道东。其北20里即宋、夏早期边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环州条:平远寨,东控大现川入灵武路,天禧中筑,东至州七十里,西至定远寨二十里。

定远寨甘肃环县罗山川乡西20里

原为宋清远军辖地,后改隶环州。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筑寨。宋、夏早期边界在寨北15里、寨西15里。《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环州条:定远寨,在三店沟戎马来路,北控西界三条路,天圣中置,东至平远寨二十里,西至蕃界十五里,南至熟户,北至边壕十五里。

浦洛河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

亦作“溥乐”,在灵州大路上,属西夏之韦州。唐置温池县。其地有盐湖,名温泉盐池,简称温池。至道二年(996年)三月,宋太宗命洛苑使白守荣、陕西转运使卢之翰及马绍忠、周仁美等,护送40万石军粮入灵州,行至浦洛河,李继迁伏兵齐出,宋军大乱,运粮丁夫弃粮而逃,军粮尽失。大中祥符初,阎承翰请于此置馆舍以待夏使,宋帝以该处太荒僻不准。后入西夏。东南至清远军50里,西南至韦州50里,北至圣泉70里。《宋史·夏国上》:[至道]二年春,命洛苑使白守荣等护送芻粟四十万于灵州,且令车重先后作三队,丁夫持弓矢自卫,士卒布方阵以护之,遇敌则战,可以无失。复令会州观察使田绍斌率兵应援。而守荣乃并为一运,继迁邀击于浦洛河,绍斌不救,众溃,运餽尽为继迁所得,太宗闻之怒。《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之十四:[大中祥符三年,]正月十九日……阎承翰使夏州还,上言德明……望于洛浦峡(应为浦洛峡)置驿,帝以其地荒敻劳于役不许。

温池即今盐池县惠安镇西北之盐湖,位于灵州道西侧。自古盛产食盐,洁白而味甘,俗称白盐,自西汉武帝时由朝廷专其利。《汉书·地理志》载:“安定郡……三水,属国都尉治,有盐官,莽曰广延亭。”三水,是西汉安定郡(治固原市)的属县。三水县的盐湖在何处?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载:“高平川水……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治,王莽之广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故《地理志》曰县有盐官。今于城之东北有故城。城北有三泉,疑即县之盐官也。”唐代称温池,周围31里,朝廷置温池榷税使,设榷税使1员,推官2员,巡官2员,胥吏(收税官)39员,防池官健及池户165户。广德元年(763年)陷于吐蕃,大中三年(849年)收复,次年三月改由朝廷的度支直接购销,灵州分巡院官具体管理,其收入供军费开支。到五代,温池仍在大规模开采。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起,朝廷每年在温池的获利可购绢10万匹、米万石。温池盐行销环、庆、泾、邠、原、渭、秦等州。淳化四年(993年),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议禁西夏青、白盐,以困李继迁。李继迁率42族掠温池至环州小康堡,各堡已归顺“熟户”纷纷叛之。

圣泉宁夏灵武县石沟驿西

属西夏之灵州。亦名“耀德”,位于灵州大路上。今灵武市石沟驿西有遗址。南至浦洛河70里,北至州120里。

折羌会疑在宁夏同心县马高庄乡东北

属西夏之威州,元昊时即立为和市,长期与宋边民贸易。东至安边城80里。《东都事略·任福传》:适安抚史韩琦行边趋泾州,闻元昊阅兵折姜会、谋入寇……《宋史·种世衡附种古传》卷三三五:与弟诊破环州折姜会,斩首二千级。《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环州条:安边城……东至清平关四十里、西至折姜和市贼寨八十里。《西夏纪》熙宁元年:九月,集兵折姜会……折姜会距环州永和寨一百二十里,本属中国,自元昊据为和市。《续资治通鉴长编》庆历元年:十月,乙巳,知庆州范仲淹言:“臣奉诏议牵制贼兵,毋令并出河东路。今环州永和寨西北一百二十里有折薑会,庆州东北百五十里有金汤、白豹寨,皆贼界和市处也……”

第四节宋泾原路相邻堡寨

西夏威州、西安州与宋泾原路相邻,双方沿边堡寨如下。

威川寨疑在宁夏同心县豫旺乡西南

宋镇戎军属寨。原名密多台,政和七年(1117年)六月二十四日筑为牧马军寨,工竣,赐新名。《金史·地理志》卷二十六凤翔路末载:“天会五年,元帅府宗翰、宗望奉诏伐宋,若克宋则割地以赐夏。及宋既克,乃分割楚夏封疆:自……环庆路威边寨逾九星原至委布谷口,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口……”据此,威川寨为金夏分界地。《宋史·地理志》卷八十七镇戎军:威川寨,政和七年赐名,本密多台。《宋会要辑稿》方域十八:牧马军寨……威多(川)寨,泾源路德顺[应是镇戎——编者注]—军政和七年以密多台置。

东山寨宁夏彭阳县古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