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超级妈咪之小儿推拿我最强
19313500000004

第4章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2)

清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本法性微凉,治一切热证,清热力平和,善清卫、气分热,清热而不伤阴。

15.六腑

位置:

前臂尺侧,阴池至月肘成一直线。

操作:

术者一手持儿腕部以固定,另手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推100~500次,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作用:

退六腑:清热凉血解毒。退六腑性寒凉,适用于一切实热病证。

16.十王(十宣)

位置:

十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

操作:

术者一手握患儿手,使手掌向外,手指向上;以另手拇指甲先掐儿中指,然后逐指掐之,各掐3~5次,或醒后即止,称掐十王。

作用:

掐十王:清热、醒神、开窍。

17.二扇门

位置:

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

有掐、揉二扇门之分。术者一手持儿手,另手食、中指端揉穴处,揉100~500次,称揉二扇门。术者两手食、中二指固定儿腕,令手掌向下,无名指托其手掌,然后用两拇指甲掐之,继而揉之,掐3~5次,称掐二扇门。

作用:

掐、揉二扇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是发汗要法。

18.二人上马

位置:

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

有掐二人上马与揉上马之分。术者一手握持儿手,使手心向下;以另手拇指甲掐穴处,掐3~5次,称掐二人上马。以拇指端揉之,揉100~500次,称揉上马。

作用:

揉上马: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补肾滋阴的要法。

19.外劳宫

位置:

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

有掐外劳宫与揉外劳宫之分。术者一手持儿四指令掌背向上;另手中指端揉穴处,揉100~300次,称揉外劳宫。以拇指甲掐之,掐3~5次,称掐外劳宫。

作用:

揉外劳宫: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兼能发汗解表。本穴性温,用于一切寒证。

20.一窝风

位置:

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

术者一手握持儿手,另手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穴处,揉100~300次,称揉一窝风。

作用:

揉一窝风: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胸腹部穴位

1.天突

位置:

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

操作:

有按揉天突、点天突、捏挤天突之分。术者一手扶儿头侧部,另手中指端按或揉该穴10~30次,称按天突或揉天突。以食指或中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3~5次,称点天突。若用两手拇、食指捏挤天突穴,至皮下瘀血成红紫色为止,称捏挤天突。

作用:

按揉天突: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2.胁肋

位置:

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操作:

患儿正坐,术者两手掌自儿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搓摩50~100次。

作用:

搓摩胁肋:性开而降,可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用治小儿食积、痰壅、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等症。治疗肝脾肿大,须久久搓摩。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慎用本穴。

3.腹

位置:

腹部。

操作:

有摩腹与分推腹阴阳之分。患儿仰卧,术者用两拇指端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100~200次,称分推腹阴阳。术者用掌面或四指摩腹5分钟,称摩腹。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往返摩之为平补平泻。

作用:

摩腹能消食、理气、降气。治乳食停滞、小儿厌食症等。分推腹阴阳:健脾和胃,理气消食。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寒湿型的腹泻;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治疗便秘、腹胀、厌食、伤乳食泻等,多与分推腹阴阳同用;平补平泻则能和胃,久摩之有消食、强壮身体的作用,常与补脾经、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为小儿保健常法。

4.脐

位置:

脐中。

操作:

有揉脐与摩脐之分。患儿仰卧,术者用中指端或掌根揉100~300次;用拇指和食中二指抓住肚脐抖揉100~300次,均称为揉脐。术者用掌或指摩,称摩脐。

作用:

揉脐、摩脐: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常用治小儿腹泻、便秘、腹痛、疳积等症。

5.天枢

位置:

脐旁2寸。

操作:

患儿仰卧位。术者用食、中指端按揉二穴50~100次,称揉天枢。

作用:

揉天枢: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6.丹田

位置:

小腹部,脐下2寸与3寸之间。

操作:

有摩丹田与揉丹田之分。患儿仰卧,以掌摩穴处2~3分钟,称摩丹田;用拇指或中指端揉100~300次,称揉丹田。

作用:

揉、摩丹田: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用治小儿先天不足、尿潴留等。

7.肚角

位置:

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

操作:

有拿肚角与按肚角之分。患儿仰卧,术者用拇、食、中三指深拿3~5次,称拿肚角;术者用中指端按穴处3~5次,称按肚角。

作用:

按、拿肚角:健脾和胃,理气消滞,为止腹痛的要法。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腹痛,以寒痛、伤食痛为佳。因本法刺激强度较大,拿3~5次,不可多拿,拿后向内上做一推一拉一紧一松的轻微动作一次。拿肚角一般在诸手法完成后进行,以防小儿哭闹影响治疗。

背腰骶部穴位

1.大椎

位置:

大椎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当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凹陷处,属督脉之经穴,系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会穴。

操作:

有按大椎、揉大椎、捏挤大椎、拧大椎、刮大椎之分。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大椎30~50次,称按大椎;用拇指、中指指端或罗纹面或掌根着力,揉动大椎30~50次,称揉大椎;用双手拇指与食指对称着力,用力将大椎穴周围的皮肤捏起,进行挤捏,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斑为度,称捏挤大椎;用屈曲的食中两指蘸水,在大椎穴上提挤其肌肤,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斑为度,称拧大椎;用汤匙或钱币之光滑边缘蘸水或油,在大椎穴上下刮之,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斑为度,称刮大椎。

作用:

清热解表,通经活络。按揉大椎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项强等病症。捏挤、提拧大椎对百日咳有一定的疗效。刮大椎用于中暑发热。

2.七节骨

位置:

在第四腰椎(督脉腰阳关穴)至尾椎骨端(督脉长强穴)成一直线。又说自第二腰椎(督脉命门穴)至尾椎骨端(长条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

有推上七节骨与推下七节骨之分。以拇指罗纹面桡侧或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自下向上做直推法100~300次,称推上七节骨;若自上向下做直推法100~300次,称推下七节骨。

作用:

温阳止泻,泻热通便。推上七节骨多用于治疗虚寒腹泻或久痢等病症,还可用于治疗气虚下陷、遗尿等病症。推下七节骨多用于治疗腹热便秘或痢疾等病症。

3.龟尾

位置:

龟尾又名长强,在尾椎骨端,属督脉的经穴,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系督脉络穴。但小儿推拿习惯取尾骨端。

操作:

有揉龟尾与掐龟尾之分。以拇指端或中指端着力,在龟尾穴上揉动100~300次,称揉龟尾;用拇指爪甲掐3~5次,称掐龟尾。

作用:

通调督脉,调理大肠。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病症。

4.脊柱

位置:

在后正中线上,自第一胸椎(大椎穴)至尾椎端(龟尾穴)成一直线。穴呈线状,属督脉,系小儿推拿之特定穴。

操作:

有推脊、捏脊、按脊之分。以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自上而下在脊柱穴上做直推法为100~300次,称推脊;以拇指与食中两指呈对称着力,自龟尾开始,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向上挤捏推进至大椎穴处,反复操作3~7遍,称捏脊;以拇指罗纹面着力,自大椎穴向下依次按揉脊柱骨至龟尾穴3~5遍,称按脊。

作用:

调阴阳、和脏腑、理气血、通经络。常用于治疗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腹痛、呕吐、便秘等病症。捏脊法单用称捏脊疗法,不仅可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疳积等病症,还可用于治疗成人的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病症。捏脊法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主要手法之一。推脊柱自上而下,有清热的作用,用于治疗发热、惊风等病症。按脊法用于治疗腰背强痛、角弓反张、下焦阳气虚弱等病症。

下肢部穴位

1.足三里

位置:

足三里又名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一横指处,当胫骨前肌上。属足阳明胃经,系本经合穴。

操作:

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20~100次,称按揉足三里。

作用: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强壮身体,常用于治疗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及下肢痿软乏力等病症。常与捏脊、摩腹等相配合,用于小儿保健。

2.涌泉

位置:

在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凹陷中。属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经穴,系本经井穴。

操作:

有推涌泉、揉涌泉和掐涌泉之分。以拇指罗纹面着力,向足趾方向做直推法或旋推法100~400次,称推涌泉;以拇指罗纹面着力,稍用力在涌泉穴上揉30~50次,称揉涌泉;以拇指爪甲着力,稍用力在涌泉穴上掐3~5次,称掐涌泉。

作用:

滋阴、退热。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以治疗五心烦热,烦躁不安,夜啼等病症;与退六腑、清天河水等相配合,可用于退实热。揉涌泉能治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掐涌泉能治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