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2
19423000000013

第13章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2)

锋芒太露易遭暗算

古人说“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就是说修理房屋一般所用的木材,多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有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所以那些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来自我保护。

上古有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与别的鸟相比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它所奉行的就是明哲保身术。

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

汉朝兴起的时候,功臣受到封爵的有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初定,所以大城名都散失的户籍、逃亡的人口很多,可以计算到的户口只有十分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邑不超过一万户,小侯只有五六百户。经过几代以后,人民都回到故乡,户口增多。

萧何、曹参、周勃、灌婴之辈,有的增到四万户,小侯的封邑也增加一倍,定足和大侯一样。他们的子孙骄奢淫逸,忘记了祖先的创业精神,专门干淫邪的事情。到武帝太初年间,只过了百来年,后来仍然为侯的只有五人,其余的都犯了法,丧了性命,亡了国家。这是因为他们都不认真地遵守法令,因此,无论你有多大成就、势力,守法是唯一能使你保证平安的方法。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没有这份智谋。在小利面前,贪心过剩,结果被别人牵住了鼻子。特别是一些已取得一定地位和成功的人,由于权力和影响超出常人,人们对你一般都是有所求的。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当然会对你曲意逢迎,投你所好。如果贪图小利,成了别人的工具,那么违法乱纪之事就在所难免,最后的结果必将丧失以前所有的一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一切有志者对唾手可得的名和利都要慎之又慎。

富贵本是身外之物,不仅带不来拿不走,而且会惹来横祸。因此,真正精通世事的人都懂得在最关键的时候弃财保命。

汉朝末年,群臣叛乱,诸侯割据,汉室已名存实亡。一次,汉献帝被叛军软禁在长安。后来,在一帮大臣的帮助策划之下,汉献帝找准一个机会逃了出来。可是叛军不久就发现了他,并且马上派兵紧追不舍。

眼看叛军即将追上来了,怎么办呢?献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随身老臣董承建议献帝及其随从将随身所带之金银财宝全撒到路上。献帝依照董承的建议行事,让车上所有的人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珠宝等物统统扔到路上,最后连皇后的首饰等都扔掉了。

追赶献帝的士兵看到一路上金银财宝纷纷跳下马来,发疯般地一哄而上,抢夺财宝,而将追赶献帝的事扔在了一边,随行军官们的大声斥责也丝毫没能吓住他们。

就这样,汉献帝保住了性命,安全地逃到了洛阳。

枪打出头鸟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智士,因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

周公因谤而离朝,韩信遭诽受竹刀。于是,避招风雨就成为一些智仁之人处世的技法之一。

《孙子兵法·军形篇》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意思是说,善于防守的人,像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形可窥。与人交往,也要谨以安身,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

避招风雨的处世方法,初看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而是通过少招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三国苟攸,智慧超群,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操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善于谨以安身,避招风雨。

曹操曾高度地评价苟攸:“公外忌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对曹操、对同僚,他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有一次,荀攸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

他为曹操“前后凡划奇策十二”,史家誉之为“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功勋却守口如瓶、讳莫如深。

他与曹操相处二十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一处得罪过曹操或使曹操不悦。

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伐吴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

姜是老的辣

“有些人在谈话方式上,只图博得机敏的虚名,却并非真心与别人讨论问题,仿佛语言形式比实质内容的价值还高;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某种陈词滥调,而其盛气凌人之程度令人生厌。这两种人一经识破,就难免成为笑柄。”

上面是培根讲过的一席话,他是就谈话艺术问题而言的。如果我们细加品味,培根所抨击的“有些人”很难把老人包括进去。若用年龄来圈定一下,划在里面的大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未到“不惑”之年的人。血气方刚,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言过其实,这是某些青年的“常见病”。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这种场合下,听众中反应最强烈的首先是老年人。有时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对青年人这种“常见病”,简直深恶痛绝,不可容忍。

这就引出了我们所要说的话题:在老人面前,青年人如何抑制自己特点中那些属于缺点的部分,以及与老人特点完全相悖的方面,不至于使这些令老人难以接受的“特点”,毫无顾忌地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一点,对于我们主动与老人搞好关系十分重要。

从青年人这一方来说,要让老年人喜欢自己,日常交往就应避免引起老人反感,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而事实上,生活中让老人引起反感的现象却很多。有些青年的无礼、恶作剧、狂妄自大等,使“耳闻目睹”的老人恼怒,甚至在事后很久还议论纷纷。所以,青年人必须从理智上发出警告,严格检查和医治自己的“常见病”,不然,就很难和老人处好关系。

在青年人容易引起老年人反感的常见病中,最有害的是狂妄自大。少年壮志,敢想、敢说、敢做,这可以说不是缺点,而是青年人性格中积极和闪光的一面。但在少数青年身上,人为地把这“光”闪得过于耀人眼目,以致少年壮志成了狂妄自大。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段故事,说来很典型。

据传,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年轻人,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一室,屋内杂乱,龌龊不堪。当时薛勤便问:“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反问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薛勤的反问,明显地透出对陈蕃的自命不凡产生了反感。是的,一个懒于或不屑于去“扫地”的人,他真的会去“扫天下”吗?即使他真有这样的“意愿”与“壮志”,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在今天,像陈蕃这样在长辈面前故出惊人之语的青年人并不鲜见,这怎么能使老人不反感,又怎么能沟通两代人的思想感情呢?因此说,“少年狂”最好不要“狂”到长辈的眼皮底下。

不要自视清高

爱当别人的老师是人的通病。有知识的人,所谓才子,更喜欢这样,喜欢对人评头论足,喜欢对人指指点点,喜欢揭人的短处,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就是在身份悬殊的情况下,场合不适的情况下,人也敢僭上冒犯他人。

除了知识分子、才子如此,寻常百姓也不例外。稍有这样表现自己的地方,便会大加夸张,毫不放过。如我们老爱抓住别人的口误,大肆张扬,在书中发现了一两个印刷错别字,也会十分自豪地把它们标示出来,以显示我们的才学,对于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我们也许一窍不通,可是我们对之却能安之若素,不致脸红,独独对我们能够发现的他人的一点瑕疵,肆意批评。这种难得律己,好为人师的德行十分不好,既容易开罪于人,又学不到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