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3
19424100000015

第15章 多交良朋,少树劲敌(2)

如此来看,喜欢怪罪人确实不好。事情已经发生了,不会因为你的怪罪而再度变好。不怪罪人,人情还在;怪罪人,连人情也不在了,事情仍然是先前那样,甚至比先前更糟。这是一种双重吃亏。你能不能尝试着这样做,当有人做错了什么或对不起你时,你可以体谅他,不责怪他,不追究他,告诉他,这没有什么,一点小事。在那种情况下,我也可能出错,我也做不到。这也是人之常情,人非圣贤,谁没有一点私心呢?只要对你有益,我认了。这样,不是显得更大气一些,更高深莫测一些吗?

地基与篱笆的故事

有人曾经说过:“假如你做自己的工作,不去理你的仇敌,有一天会有别人来替你对付他的。”

“要知道,你向仇敌找麻烦,可以浪费你许多时间和精力。”

不过,你不理会他,不等于他也不理会你。如果你的仇敌偏偏要来惹你,那该怎么办呢?

有这样一位农人,新买了一处农庄。这一天,他正沿着农庄的边界走着,遇到邻居。

“慢着,你且别走,”邻居说道,“在你买进这块地时,你同时买到了我对你的起诉,你的篱笆越过了我的界线10英尺。”

这是一个可以延续数百年、造成世代仇恨的争论的开始。

可是新主人微笑着说:“我本以为可以在这里找到些和气的邻居,我也希望自己是个和气的邻居,你可要帮我的忙,将篱笆移到你指定的地点,费用由我来付。你会满意,我也快乐。”邻居看看界线,走来走去并自言自语。

那道篱笆始终不曾移动过,很可能成为仇敌的人也改变了。以后这位挑衅者成了一位友善的好邻居。

看来,好的界线比好的篱笆更有力量。

仇敌也许看似渺小而又无足轻重,但又不得不小心。不要给出理由让别人把向你报复作为事业。路口上那个卖报童是讨厌些,但对他态度要好,不然,他会横下心来苦干,要发财,为着买下你正住着的大楼,将你轰出去。

别大骂那个势利眼的金发接待员,虽然她毫不客气地挡了你的驾,不让你进去见老板。说不准,到哪一天,丝毫不需怀疑地,她和老板结婚了,也许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对你报仇。

仇敌各式各样。如何分辨,从而躲开他们,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艺术。

学学农人,绕着树根来耕地,或者消除掉那些恶劣因素,你会多几个朋友。

有位园丁曾在给华盛顿时期政府农业部的信中写道:“以我所懂得的一切,加上从书本上看到的,连同你们那些小册子在内,所有关于如何除去蒲公英的方法我都试过了——可是,我在我的园子里总是没有办法消除它们。”

他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亲爱的先生,假如你试了一切的方法而园里仍然有蒲公英,你只有一个办法,学习去爱它们。”

这答复中,正包含着人生的道理。

为人处事有学问

从前,苏格兰有一位伟大的国王,名叫威廉。他有三个儿子。

有一天,威廉忧虑地问他的谋士们:

“我在想,我死了以后,我的儿子们能干什么?因为除非他们聪明而强健,否则,他们就不能保住我给他们建立的王国。我真没有办法断定,我死了以后他们三个人中哪一个应继承王位。”

“噢,国王!”谋士们说,“只要我们事先知道你的儿子们最喜欢什么,我们就能够说出他们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也许向他们每个人提几个问题,我们就能看出他们中哪一个最适合接替你统治国家。”

“这个计策很值得试一试,”国王说,“把孩子们叫到你们面前,然后随意向他们提问。”

谋士们谈了一会儿,之后都同意把年轻的王子们叫出来,一次叫一个,用同样的问题问每一个人。

“王子,”其中一个人说,“回答我这个问题:假如上帝不让你是一个男孩子,却要你是一只鸟,那么你愿意做哪种鸟呢?”

长子罗伯特回答:“我愿做一只隼,因为其它任何鸟都不能像它那样使人想起一个勇猛而英俊的骑士。”

次子威廉回答:“我愿做一只鹰,因为它是鸟中之王,其它的鸟都怕它。”

三子亨利回答:“我愿做只八哥,因为它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谁看到它,谁都高兴。它从来不想掠夺和辱骂它的邻居。”

谋士们谈了一会儿,统一了意见就去向国王报告。

“我们发现,”他们说,“你的大儿子罗伯特,将是个勇猛而英俊的人。他将做出一些伟大的事业,扬名于世。但是最后他将被仇人征服,死于监牢。”

“第二个儿子威廉,将像雄鹰一样勇敢而强健,但是他的残暴行为将使人们恐惧和憎恨。他将过一种邪恶无端的生活,最后将可耻地死去。”

“最小的儿子亨利,将是个聪慧、谨慎而温和的人。他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和敌人作战。在国内他将受到人们的爱戴,在国外将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将在获得巨大财富之后平静地死去。”

最后的结局同谋士们所预言的非常相似。罗伯特正如他百般赞赏的山隼一样,胆大而鲁莽。他丢掉了他父亲给他的全部领地,最后被关进监牢,一直到死。

威廉非常专横和残暴,他过着一种邪恶无端的生活,最后当他在森林中打猎的时候,被自己的一个下属杀死。

至于亨利,成了苏格兰的国王,成了他父亲全部领地的统治者。

有一个伟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否,25%在于个人的才干和技能,而75%在于处世待人的艺术和技巧,和大众融洽地相处,以和蔼取悦于人,这是一件很不易做到的事情。

也可以说,对待别人的艺术是艺术上一门最难学习的科目。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倘能留意尊重别人的立场,也就得到讨人喜欢的秘诀了。

研究处世的艺术,有下列条件:

①对人对事物有热忱。

②微笑近人。

③对人有真实兴趣和好感。

④肯聆听别人的意见。

⑤不要利用别人。

⑥不要胡乱应允,除非你力量能做得到。

⑦令对方觉得自己重要和受尊重。

⑧不说他人坏话。

⑨不要批评别人的信仰。

⑩常常想怎样才能与人和谐相处。

以上都是不难做得到的事情。

你所有的思想及言行,造就全部的你。因此,为别人提供好的服务,善意地对待别人,对自己一定会有帮助;相反地,处心积虑地伤害别人,自己也得不到内心的宁静。

你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别人喜欢你。别人之所以喜欢你,是因为你拥有一些令他们欣赏的特质,这些特质是你可以预先设定,然后朝这个方面前进而产生的一个结果。

假如你能够满足别人的需求,不同的需求,更多的需求,你所有的愿望都一定会实现。

学会尊重

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处好关系要注意做到以下“六戒”:

(1)一戒自扫门前雪

居家过口子,总有个缺东少西的时候,哪能万事不求人。一旦自己有了为难的事儿,就要靠大家帮忙。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在大家互相帮助下,一些事情就解决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孤家寡人是绝对不行的。

(2)二戒多心多疑

凡是邻里间闹不和气,往往是由于误会,或是自己心胸狭窄造成的。结果是弄得自己不痛快,别人也别扭。“疑邻偷斧”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这个故事并没有闹出不愉快的结果,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因为多疑而引起的悲痛事件。我们提醒这种多心多疑的人,要把心胸放宽些。

不要为了点儿小事,弄得自己心里不痛快,别人也别扭,更不要闹出可悲的结局。

(3)三戒护短

一般都体现在孩子身上。现在大多数家庭一家只生一个孩子,都很娇惯,怕孩子受人欺负,一见孩子哭就心疼。一旦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玩耍时出了点问题,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着自己的孩子,这就容易闹不和睦。

比如两个孩子玩着玩着,其中孩子A突然哭了,孩子A的妈妈就去找孩子B的妈妈,说是B欺负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B的妈妈认为自己孩子老实,不会干欺负人的事,于是两位妈妈各自站在保护自己孩子的立场上争吵了起来,结果是关系闹得很僵,彼此谁也不理睬谁。事过几日,孩子B承认是他打了孩子A一巴掌。

事情弄明白了,孩子B的妈妈主动给孩子A的妈妈道了歉,两家的矛盾才缓和了,疙瘩解开了。由此看来,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做父母的不能为孩子的缺点护短。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也要把度量放宽些,不能为孩子间的事伤了大人的和气。

(4)四戒斤斤计较

要搞好街坊邻居关系,不能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有不少院里,常为几毛钱电费、水费吵得脸红脖子粗,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的现象。其实,在收电、水费的问题上,很难做到绝对合理,只要大家相让一点儿,不过分较真,就没事了。为几毛钱,气得不得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5)五戒大声喧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越来越多了。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一旦处理不好,也容易闹矛盾,影响邻里关系。院子里的人由于年龄不同,体质有别,工作性质各异,有的要早歇息,有的要学习,有的要娱乐。面对这种情况,开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时不要声音太高,以免为此事影响邻居间的关系。再说,有意干扰别人休息、学习、工作的做法,也是十分不道德的。应该特别注意。

(6)六戒以邻为壑

邻里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贴,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做出影响他人的事。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不要随便往院子里泼水,以免地上结冰,摔伤人;夏天天热时,一般人家都乐意在院子里吃饭,这时就要注意不要扫地,免得尘土飞扬,弄脏人家的饭菜。更不要见难不救,幸灾乐祸。

以敌为友

林肯曾骄傲地说道:

“不论人们怎样仇视我,只要他们肯给我一个略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们征服,跟他们化敌为友!”

化敌为友是成功致富的秘诀之一。

着名的工程师莱惠尔,有一次,以最好的方法使一个对他怀有相当成见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意见。

这个人是老工头,在工人当中很有声望。他自认年岁比莱惠尔大得多,经验必比莱惠尔丰富得多,所以他相当看不起莱惠尔,认为这个小娃娃有什么资格来指挥我呢?我吸的烟比他吃的饭还多哩!由于这种轻视心理作祟,老工头样样事情都跟莱惠尔为难,使得莱惠尔做起事来十分吃力。

有一次,莱惠尔设计了一套工作计划,准备把工作效率尽量提高。那位老工头接到这份计划后,看也不看一眼,就气冲冲地跑到总经理处大吵一顿。他的理由是:这是张废纸,那个负责设计的小娃娃莱惠尔,根本连机器房都没有进去过,怎么能够制订出一套完善的计划来呢?

总经理被他吵得没有办法,只好把莱惠尔的计划暂时搁下,等待机会再付诸实行。

莱惠尔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难过。他独自关在房间里,沉思了好半天,下决心弄明白这个刚愎自用的工头,到底为什么这般地憎恨他?

于是莱惠尔仔细地推理一番,列条写下来,你看看他的分析:

第一,我跟这个工头到底有什么仇怨呢?为什么他要处处与我为难呢?

这个问题之下,他又分成三个小题:

甲: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开罪他?

乙:自己的工作是否跟他发生了不可协调的冲突,使他把自己当成仇人?

丙:是否自己的工作损害了他的权益?

第二,自己的利益是否跟他有了冲突?

此问题下,他又分为三个小题:

甲:是否自己设计了这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就会直接打击了他的声誉?

乙:是否自己的成就会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利益,因而使他生怨?

丙:是否自己的成就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因而使他产生了敌意?

答案全都是:否。

由此,莱惠尔确定那位老工头之所以憎恨他,必定是误会了他,以为他是个目中无人的家伙,为了面子问题而处处与他为难,给予无情的挫折。如果能尊重一下他的意见,可能会把这个敌人征服的。

于是莱惠尔决定采取三个步骤。首先亲自去拜访那位工头,看看他的口气与态度,见机行事,摸清楚他为什么会对自己产生厌恶感。如果他不是有很大的恶意,就把那份工作计划拿出来向他请教,看看他反应如何。假如他一口拒绝,就证明自己的成就直接妨害了他的利益;倘使他答允指教,就可确定他是误会自己是个骄傲的家伙,故意跟自己抬杠,使自己遭到无法解决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