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4
19424200000023

第23章 点石成金(2)

一物多用

日本东京有一家专卖小手帕的老商店,店主人叫小野村夫。这家店原来信誉很高,生意一直不错。可是随着商业的繁荣,超级市场的手帕品种多,花色新,老商店竞争不过,生意日趋清淡,眼看只有关门大吉,村夫急得如坐针毡。一天,村夫坐在小店里茫然地注视着过往行人,面对着那些穿梭而过的旅游者,忽然灵感涌来,他不禁忘乎所以地叫出声来。老伴还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只听他念念有词地说:“导游图,印导游图。”“改行?”妻子惊讶地问。“不,不,手帕上可以印花、印鸟、印山、印水,为什么不能印导游图呢?一物二用,经济实惠,一定会有很多买主的。”老伴听了,也连连称是,于是他们向厂家订制一批印有当地交通图及有风景区导游图的手帕,并且广为宣传。这一招果然灵验,手帕销路大开,生意顿时十分兴隆。

一般来讲,如若改变原有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或增添附加值,或把两种产品巧妙地结合起来,能使产品由一用变多用。产品的功能越多,越容易引人购买。比利时地毯厂厂商范德维格,正是利用这种方法,使他的地毯在国际上成为遥遥领先的佼佼者。

原来,在阿拉伯国家,虔诚的穆斯林教徒祈祷的一大特点,就是一定要跪拜于地毯上,并且面向麦加城。根据这一特点,范德维格先生巧妙地将扁平的指南针嵌入专供祈祷用的地毯上。而这种指南针指的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始终指向麦加城。这样,伊斯兰教徒们只要有这种地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把地毯一铺,便可以准确地找到麦加城的方向。这种地毯在阿拉伯国家一上市,立刻成了抢手货。

要善于开动脑筋,变一用为多用,是开发新产品,拓宽产品销路的一条途径。

点石成金

有创见性的“点子”往往会使你生财,无论这“点子”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故拿破仑·希尔提出:“创新即是财富。”

其实,创新机遇会自己找上门来,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日本大阪的某豪富是全国十大财阀之一。然而当初他不过是个四处奔波的小商贩。

有一天,他与他的佣人发生摩擦。佣人一气之下将火炉中的灰抛入浊酒桶里(德川末期日本酒都是混浊的,还没有今天市面上所卖的清酒),然后慌张地逃跑了。

第二天,他看酒时,惊讶不已地发现,桶底有一层沉淀物,上面的酒竟异常清澈。尝一口,味道相当不错,真不可思议!后来他经过不懈地研究,认识到石灰有过滤浊酒的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钻研,他制成了清酒,成为大富翁的开端,而他的佣人永远不可能知道:是他给了主人致富的机会。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身边的机会很多。

住在纽约郊外的扎克,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他唯一的嗜好便是滑冰,别无其它。

纽约的近郊,冬天到处会结冰。冬天一到,他一有空就到那里滑冰自娱,然而夏天就没有办法去室内冰场滑个痛快。

去室内冰场是需要钱的,一个纽约公务员收入有限,不便常去,但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深感日子难受。

有一天,他百无聊赖时,一个灵感涌上来:“鞋子底面安装轮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普通的路就可以当做冰场。”

几个月之后,他跟人合作开了一家制造旱冰鞋的小工厂。他做梦也想不到,产品一问市,立即就成为世界性的商品。没几年工夫,他就赚进100多万美元。

有了创新机会还不够,还要有实力,实力就是要善于观察,有对生活的冲动。但实力只垂青于那些勤于思考的人。不然,有那么多人刮胡子、用铅笔,而发明安全刀片、带橡皮头铅笔的却只有一个。

创新是求生的最佳方法

以机车称霸世界的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创设者本田宗一郎曾说:“我并非消费者有需要后再制造产品,而是制造产品以创造消费需要。”

本田宗一郎创立“本田技研工业”在1948年,正是“战后”第四年。本田将旧时部队使用的通信小型马达以便宜的价格收购,然后加以改造,装在脚踏车上,就变成了“机车”,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机器脚踏车”,通称摩托车。

机车制造之后居然畅销,本田的业务突飞猛进。

当时日本初尝战败的苦果,通货膨胀,社会不安。不论年轻人、老年人都觉得前途暗淡,没有生存的喜悦和生力,整个日本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在那样的情势中,具有速度性、跃动性的“机器脚踏车”能够抓住人们的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本田机车生意兴隆,供不应求,手头上的马达不久就用光了。

就一般情形,一定是赶紧去订制,但是本田技研工业却决定运用自己的技术,自己制造马达。终于本田机车进军海外,成为世界性工业。

如前所述,本田并非市场上有机车的需要而制造机车,而是运用自己的技术创造消费者的需要。这是做生意最高明的手腕。如果一直跟随别人,那永远无法赶在别人的前头。

当然,技术的开发需要的创造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失败一定是有的。事实上本田成功的历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本田宗一郎先生曾说:“在我们成功的背后也有多次的惨败。失败的内容才是成功的真髓。”问题在于失败的内容。关于此本田又说:“失败有失败的理由,研究失败的理由而求取教训就是成功的道具。用这个道具把困难一个个解决掉,成功才会呈现在眼前。”“没有建立在失败上的成功就像浮萍一样,没有根。真正的成功一定是长满了失败的根。有这些根才能使得枝干稳同茁壮。”的确,失败的内容才是成功的关键,没有失败,成功哪里来呢?失败所得的成功,才是最富于挑战的成功,也是最持久的成功,更是最有意义的成功。光懂得赶流行、抢市场,赚了钱也没多大意思。

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即使在不景气的时候依然可以突破困境,开创新机,可是一个只懂得模仿跟进的人,拾人牙慧,一旦碰到不景气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所以总归一句话,当竞争越激烈的时候,创造终究是求生的最佳手段。不管是发明新产品、创造新需要那样的大创造,还是设计一点小特色、做一点别人没有的小服务,都算是创造。

服务也创新

产品需要创新,这一经营观念早已被广大经营者普遍接受。但是,“服务也需要创新”的观念直到现在仍没有被普遍关注。这具体表现在一些公司推出一项服务举措后,便不思创新,死抱这项服务举措不放,长时间不变。这是不妥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除了要求厂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外,还要求厂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推出新、特、奇的服务举措来满足他们对服务的求新、求异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如果死抱一两项售后服务举措“从一而终”,那显然是不明智的。

商家要想自己的商品永保魅力,要想自己的公司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不断地提高商品质量外,还必须树立“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售后服务。

武汉的一家商场在这方面做出了特色。几年前该商场在江城首创“不满意退货”的售后服务举措,此举使该商场在武汉三镇声名鹊起。可贵的是该商场并不让它的售后服务停留在这一水平上,随后他们又在江城接二连三地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的服务举措:出台“顾客补偿办法”,向顾客赔偿因退货而支出的差旅费、误工费等;实行质量先行负责制;建立顾客档案,对卖出的大件商品实行跟踪调查,长期负责;搞起“顾客学校”,免费为顾客进行“售前培训”;责成商场工作人员义务监视在商场行窃的小偷……凭着这种服务创新意识,这家商场从几年前的默默无闻的小商场一跃成为现在的“名震江城”的超级商场。这家商场的成功,谁敢说与它的“服务创新意识”无关呢!

总之,服务顾客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服务,才能真正让顾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