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说后悔的话
语言可以修饰一个人的外表,一开口说话就必须很注意才行。古人有教导“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身为一个现代人,每天都在不停地说话,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能避免闯祸。
从说话所使用的词汇及内容,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古人多主张少开口说话,所以有“沉默是金”的谚语。
但好朋友之间的秉烛夜谈就不能说是长舌,这时就可以天南地北随兴地聊,不必担心引起他人的不快。
“沉默是金”之类的格言或谚语,并不是要告诫大家不要说话,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不知节制地任意发表意见。所谓“祸从口出”,乃是指朋友之间一旦关系变得亲密就容易口不择言。而每个人的情绪都是随时在变的,当心情不好时、身体不舒服时、有烦恼时、心中有所顾虑时,这时的行为表现都与平时不同。因此,即使是对于亲密的朋友,也要正确地使用词汇及注意礼仪。
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很博学多才的样子,即使对于自己一知半解的事,他也滔滔不绝地表示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他是个半吊子,那些舌灿莲花的功夫只能唬唬刚见面的人,深入交往后就会让人感到厌烦。这是因为这样的人所提出的都只是自己主观的个人见识,并没有客观的事例及数据,谈来谈去,都只有同样一些事。
还有些人喜欢辩白,辩白往往是因为不想为过去说过的话负责。朋友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成为过去时,而是现在时或未来时。絮絮叨叨地辩白只是规避责任或拖泥带水、鲁莽、不加反省的性格所致。如果对方是个不肯坦诚面对过错,总是不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的人,那就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另外还有一项要注意的是词汇的使用。对于年长者、身份地位高的人或是同辈、同年龄、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最初使用的词汇,即使日后愈来愈亲密也不可有所改变,而粗暴、低俗的词汇绝对不可使用。如果让对方觉得自己说话不诚恳,交往就很难细水长流。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很容易会因为环境或立场的改变而动摇,最好不要说让自己后悔的话。
刀只有一刃,舌却有百刃
说话是人的天赋本能,但良好的谈吐却要靠后天的练习。说话,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门艺术。言语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种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善于说话,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说话,但话说得好的人却不多,说话并不见得比写文章容易,文章写好了可以修改,而一句话说出来了,要想修改是比较困难的。正所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就是这个意思。
有一则流传已久的笑话,说的是一位工会主席召集五个委员开会。开会的时间早已过了,可是只来了三个人。他叹气说道:“唉,该来的没有来!”有个委员听了这话觉得很不自在,他想:莫非我是不该来的人?于是这个委员悄悄地走了。工会主席见状,又叹道:“唉,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两个委员听主席这么说,误认为他俩是该走而没有走的人,于是一气之下全走了。可见,只因为说话不妥当,非但会议没开成,而且还得罪了人。工会主席用舌头给对方心里留下的阴影,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抹去。
字为文章之衣冠,言语为个人学问品格的衣冠。有许多人衣貌堂堂,看上去高贵华丽,但是不开口还可以,一开口则满口粗俗俚言,使人听了非常不愉快,对其仅存的一点点敬慕之心,也立马全部消失,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可惜的是有些人并非学问品格不好,不过一时大意,自己不知道改正自己。俏皮而不高雅的粗俗俚言,人们初听时觉得新鲜有趣,偶或学着说说,积久便成习惯,结果是随口而出。那些话试想在社交场上给人听见了,会产生怎样的反感呢?不习惯说这种话的人,听到时会觉得难堪的。
说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诀窍,一个人只有掌握这种诀窍,充分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才能获得成就。在说话的时候要认清对方,顾虑别人的感受,坦白直率,细心谨慎。宜常常谈话,但每次不可太长,说话的时候不可唯我独尊。中外古今的政治家、军事家,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国。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要移花接木,而且应落地生根。因为你老是说空话、放空炮,时间久了,你的话就再也没人听了,那么你也就失去了叩开成功之门的机会。切记“刀只有一刃,舌却有百刃”。舌头捅的娄子,用手是填不平的!
不揭别人的短
《韩非子·说难》篇中曾对龙作了如下描述:龙的性情非常柔顺,人们可以和它亲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坐骑。然而,它的喉下有一块长约尺许的逆鳞,如果有人触摸了它,那么它必然会发怒,以致伤人致死。
其实,岂止龙有自己的忌讳之点,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就是常说的“短处”。鲁迅笔下所描绘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都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人物,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在他们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处最怕人触动的“短处”。
阿Q最怕的就是有人说他头上的疤,谁要是犯了这个忌讳,他准会去找人家拼命,小D就曾为此领教过他的拳脚。孔乙己最怕人揭他的短,若有人说他便涨红了脸,强词夺理、竭力争辩。祥林嫂的忌讳是她曾嫁过两个男人,这是她精神上最大的负担和面子上最大的耻辱,她捐过了门槛后,本以为自己变成了干净女人,动手去拿供品,但四婶大喊一声,使她旧病复发,精神崩溃了。
人们之所以有忌讳,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是自尊心问题,怕脸面上过不去。所以,你若想获得朋友,就一定不要触动他们的短处。
古代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鱼子的人,生性古怪,对人尖酸刻薄,总好揭人短处并以此为乐事。有一天,朋友们坐在一起吃酒,其中一个叫吴丑的因老婆管得太严厉而不敢多喝。鱼子便吵吵嚷嚷地说:“你们知道吴丑为什么不敢吃酒吗?是他的老婆管教得太严了,有一次,吴丑喝醉了酒,还被老婆打了几个耳光呢!”吴丑被鱼子当众揭了短处,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大家不欢而散。
生活中像鱼子这样的不乏其人,他们似乎认为,只有揭了别人的“短”,才足以证明自己的“长”,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孰知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人们对他们避而远之。
大凡具有一定修养、品德高尚的人是从不揭人之短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据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曾做过唐朝检校刑部郎中的程皓,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每逢朋友中间有人说他人的坏话时,他从不跟着掺和,而且还说:“这都是大家乱说的,其实不是这样。”然后再说一番他人的好处。像程皓这样的人能不赢得他人的好感吗?人们肯定会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人们对于自己的忌讳,通常极为敏感。由于心理作怪,往往把别人的无意当成有意,把无关的事主动与自己相联系。有时,你随口谈一点什么事,也很可能被视为对他的挖苦和讽刺,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此,我们不仅应避免谈论别人的忌讳之点,同时也应注意不要提及与其忌讳之点相关联的事物,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以致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无谓的伤害。
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红巾军,被官家称作“红巾贼”。所以,朱元璋对“贼”字和与“贼”同音的“则”字最敏感,也最忌讳。一次,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了《谢增俸表》,呈送朱元璋,上有“上则垂宪”一句话;还有位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写了《贺万寿表》,上面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话。这些本来都是吹捧朱元璋的谄词,无非说他可作后世的楷模。不料朱元璋因对“则”字过敏,见到“则”字,便以为别人在骂他为“贼”,于是竟把这两位都杀掉了。自然,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有些过于敏感,但是它所留下的教训却是深远的。
俗话说:“当着矮子不说短话”。对于个头低矮的人,最好是不要提及“短”、“小”以及“木墩”、“武大郎”等与矮小相联系的话语,免得他因多心而伤心。
对于犯过罪、判过刑的人,最好不要提及“监狱”、“罪犯”等与他的忌讳相关联之事。否则,他会认为你在指桑骂槐。
孟子说:“恭者不悔人,俭者不夺人。”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古人的话语非常值得记取。
人生在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以我之长,较人之短,则会目中无人;若以我之短,较人之长,则会失去自信。这是人际交往中尤要注意的一点。事实上,明确了不揭人短的要义,我们往往能左右逢源,人情练达。
说违心话,做违心事
许多时候,我们在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说着自己并不想说的话,甚至还很认真。因为慑于压力、屈于礼仪、局于制度、限于条件,我们进了不想进的门,陪了不想陪的客,送了不想送的礼,笑了不想笑的笑……都常有。
人都想自由自在,都想随心所欲,但是,世界从来不是看你的眼色行事的,倒是相反,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动地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们不仅有自身还有环境,不仅有现在还有未来,不仅追求实现自我还在追求安全、友爱和形象。奉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心愿换取平静、换取尊严、换取良好的环境还是十分必要的,尽管你对这种自我背弃并不很乐意。
一对情侣,一个脆弱,一个诚实。忽然有一天诚实的一个得知脆弱的一个患了绝症,如果直言相告必然加速脆弱者的死亡。于是,他平生第一次编出一段绝症可治、治愈不难的谎言,这可是一个最不愿说谎的人对一个最需要诚实的人说的谎啊,那滋味不是可想而知吗?
再说“文革”期间,每人每天都必须进行“早请示”、“中对照”、“晚汇报”,面对这充满迷信的一日三颂,每一个有思想的人无不晓得它的愚昧和可笑,内心当然激烈反对。但是,如果你真那样去反对,是要坐牢甚至被杀头的。一个人头只有一个,要求人们那样去做显然是苛求,那么,你只有违心顺应。顺应对一个麻木的人倒也无所谓,可对于一个清醒的人,那是怎样一种痛苦啊!所以,违心在多数情况下无异于折磨和受刑。
当然,并不是所有违心都有痛苦,弄巧时也可以是一桩妙事。如果你的上司十分喜欢听好话,偏偏你又不得不指正一下他的差错,这时你开门见山直言要害当然既省时间也符合你痛快为人的个性,但是,那样无论是对单位还是本人都将很糟。如果你试着先讲一通上司的成绩,再讲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尽管那些优点是勉强的,有些还不单属他一个人,然而,却使上司既改了差错又让他刮目看你,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就是我们自身,出于片面和执迷,也并不是处处都在为自己着想,给自己设路障,捅娄子的事也常有,违着自己的心愿接受一下旁观者的点拨和训导也有别番风光的可能。
有位年轻人小时候很不想读书,迫于父母的强制和周围的压力,才不得不违心于书本之中。后来,他18岁考上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分进一家化轻公司工作。公司只缺财会人员,经理要他改行为单位解难,他很爱自己的专业,出于无奈,服从了需要。谁知后来他在会计与电脑的交叉点上开发出了会计电算化技术,不仅专业未丢,还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后备干部。可见,违心也有利己的时候,至少利于纠正主观偏见、克服个人膨胀和和谐全局。
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仅要自己高兴,同时也要大伙高兴,世界如果因为你的服从和委屈而有了风光,也不会少了你的那一份。当然,这风光也不会无限。如果你处处由别人支配,事事处于无自我状态,把自己规范成一钵盆景,只要别人喜欢,别人满意,自己扭曲成怎么奇怎么怪都可以,那就怎么也风光不起来了。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制度、礼仪、习俗无不作用并制约着你。台湾作家罗兰早有所告:“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成天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他自己所想过的生活。”随着社会文明的深化,人际间的纵向联络会日趋淡漠,但横向间的联络只会加强。如果你在交际中没有妥协、忍让和迁就的准备,那只能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将牵制得你疲惫不堪而无法前进。所以,虽然妥协、迁就都有“不得不”的那种心态,但仍不失为人际间的“润滑剂”。
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贡献作着偏高的估计,为了保护这种偏高带来的进取心和期望值,我们,特别是领导,都应当多看他人的优点少说他人的缺憾。当然,这一多一少,无疑偏离了真实,显然也有了违心的成分。但是,这确实是促成并发展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成功经验。只要优点是存在的,都应挖掘;只要缺憾无损大体或可通过暗示而改正,都应避讳。
其实,为了群体和未来我们都有过献身和忍受;为了增强目标方向的合作我们都不应以自己为中心;为了避开更大损失都有过委曲求全;为了争取人心甚至我们都有过“这样想却去那样做”的经历,都曾扮演过“两面派”。为了融洽和顺利,违心应当允许。
不图一时的口舌之快
如果你在生某人的气,不吐不快,尽管发泄,只是别在气头上轻言处罚。因为在气头上所说的话,往往使你后悔莫及,终生遗憾,难以付诸实施,只会造成不便以及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