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胡华文集(第六卷)
19428700000031

第31章 散篇(21)

人民大学要创建成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典型【23】——在首届教师节座谈会【24】上的发言提纲

1.党和国家建立教师节,是我国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要实现四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才,教育是决定性的一环。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园丁,我们要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我虽然有四十多年的教龄,但贡献很有限,知识面也不宽,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一息尚存,就要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我们要以“不愧为人师表”来共勉。

2.中央指示,建立教师节,要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想,中央调袁宝华同志来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就是解决人民大学实际问题的最切实的一件大事。我希望在党中央和袁校长的领导下,人民大学能切实承担起为国家培养社会科学、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干部的重任。人民大学不但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而且要大量地招收在职国家干部,加以正规的教育,使他们达到大学毕业的程度;并且更多地招收研究生、留学生,国内和国外的进修教师,办好函院、夜大,担当起党和国家对我们所期望培养国家高级建设人才的重任。使中国人民大学这个校名能名副其实。

3.中央指示,要切实为教师办一些好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由于人大是十年浩劫的重灾户,至今在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中还存在不少确实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建议,校领导可否给每个教师发一张表,请他们提出自己在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上确实存在的一两个问题,倾听一下教师的呼声和要求,了解一下究竟存在一些什么实际问题;摸一摸底,把问题排一排队,根据需要和可能,创造条件,逐步给予解决。能办的先办;暂时不能办到的,领导心里可以有数,逐步创造条件来办;根本办不到的,也向有关同志加以解释说明。只要上下通气,关心教师的困难,即使一时办不到,我想教师们也是会谅解和拥护领导的。

4.建议把中国人民大学办成一个开放型的大学。一方面是对外开放,积极同美国、日本、西欧和苏联、东欧的相应大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开展校际来往、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和互派留学生,先要开展图书资料的交流。为此,我校需要抓紧建造一座高层的专家招待所,既可同国内外学者进行教学和学术交流,也可以为本校增加外汇收入和房费收入。另一方面是对内横向开放,同各省、市、自治区相应的兄弟院校建立对内的联系,互相交流学习,不可以老大自居。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更要同计委、经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有关中央领导部门联系,取得帮助和指导;还要固定地找几个工厂、农村、乡镇,作定点的联系,便于进行实习和互相帮助。在横向联系中,还要发挥校友会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华北联合大学、延安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和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加上三十五年来的人大,校友遍于全国各条战线,如果能联络和推动校友的力量,支持母校的教育事业,对人民大学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帮助。

5.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讲话,曾提出人民大学要创建成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的典型,以后在沈阳、武汉、广州各地推广。我们还是要努力担当起这个未完成的光荣任务。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我们要肯定现有的基础,改革必须稳步继承中国悠久的办教育的优良传统、解放区办教育的优良传统,结合当前的国情。我国还处在贫穷和落后的状况,慎重地博采众长,既参考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办学经验,也参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办学经验,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我认为,当前主要要注意的是防止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经济收入很高的国家的一些办法搬到中国来。我们要考虑我国还有一亿多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其他八九亿人口也是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如何帮助广大贫穷的、文化落后地区的子弟有深造的机会,是个问题。列宁曾经把大批参加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青年送进大学深造,苏联、美国都曾把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青年免费送进大学深造,是他们经济和科技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把郝建秀、张志新、高玉宝等一批青年干部送进人民大学深造,现在有一大批在职的较年轻的干部,由于十年动乱而未能进入大学,我觉得选拔大量的在职的青年干部进入人民大学等大学深造,使他们成为有大学毕业文化科学水平的专家,应该是人民大学开门办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6.吴玉章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人、我党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活动家,设立吴玉章基金会和奖学金,是很好、很庄严的工作,杨尚昆同志都捐了钱,已收到基金50万元,此工作应该做好,不要拖延。

7.人民大学校园范围已很狭窄,现在西南角大操场,周总理来讲过话的地方,二十五六亩地被一个单位占用,旁边二十七亩地被另一个单位占用,这种状况对教学工作很不利,全校同志都希望上级领导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张自忠路三号是很大一部分教师集中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建设、后勤工作急需改进,应该充分利用那个地方,一方面改善部分教授的居住条件,一方面作为一个点,可以为北京市和中央机关办夜大学。

以上意见、感想,可能不对,讲错的地方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