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胡华文集(第六卷)
19428700000036

第36章 散篇(26)

《卢沟桥事变风云篇》序【30】

七七事变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七七事变,我想到了九一八事变。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看,七七事变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和扩大。从中国方面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对这两次事变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其后果也就截然不同。九一八事变后,伴随着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而来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进逼和登堂入室;到七七事变时,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人民和国民党抗日将士同仇敌忾,中国已不可侮。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中国人民决心把日本侵略者赶出鸭绿江,宣告神圣的全国抗战的开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抗日战争的崭新时期。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告诫我们,国民党当局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忍辱求和,同室操戈的政策,其后果只能是主权沦丧,山河变色;而由七七事变开始的八年抗战历史则向人们宣告,只要举国奋起,共御外侮,就能驱逐侵略者,赢得最后胜利。这是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的活生生的历史所证明的真理。

本书作者认为,九一八事变的下限是日军对东北四省的全部占领。因此,作者把从《塘沽协定》签订迄全国抗战爆发这四年多的历史,列入七七事变的研究范围。这四年多的历史,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步步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国民党政府由不抵抗到被迫起而抵抗的逐步转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兴起,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以及在华北特殊化局面下,宋哲元集团功过兼备的历史活动等等。所有这一切,交织成一幅奇特而复杂的历史画面。这本书将有助于后人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真相。我认为,华北事变对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具有重要影响,而我国史学界对华北事变的研究还较薄弱,作者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应当肯定的。

作者曾坦率地对我讲,这部小册子不算是纯粹的史学专著。但我认为,它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详细介绍七七事变的著作,它不但较完整地再现了事变的来龙去脉,而且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可读性较好。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过去的历史,才能理解今天,创造未来;只有懂得战争的苦难,才会珍惜和平,维护正义。在卢沟桥事变和全国抗战爆发将近50周年的今天,我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在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方面有所裨益。

198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