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胡华文集(第六卷)
19428700000040

第40章 散篇(30)

《长征史》简评【34】

李安葆同志编著的《长征史》,是一部系统介绍红军长征历史的新作。记得1984年,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我国搜集长征史料,我曾同他作了多次长谈。我深为一个外国人对长征事迹抱有如此巨大的敬仰和热情而感动,同时也深为我国缺少一部翔实介绍红军长征历史的著作而遗憾。《长征史》的出版,对推动长征历史的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长征史》有它自己的特点:

第一,该书不仅全面介绍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而且重点突出,详略有致。该书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红一、二、四方面军艰苦转战到会宁会师,都作了具体的叙述。尤其对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如湘江战役、乌江战役,四渡赤水、大渡河、泸定桥战役,包座战役、腊子口战斗、直罗镇战役等;对中共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如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俄界会议、岷州会议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党和红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刘伯承等在长征中的历史作用和革命活动作了充分的阐述;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作者在介绍这些事件和人物时,能做到叙中有议,论从史出。

第二,该书在广泛吸收长征新史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作者自己研究的心得。例如,作者在“三军大会师”一节中,对会宁会师的经过及敌我各方对会师的反应作了翔实生动的论述;在“长征意义深”一节中对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国内外影响作了总结性评述。这在以往的长征著作中尚属少见。

第三,该书内容丰富、情节动人、文笔流畅。作者引用了大量确凿的史料,但没有冗长的枝蔓,而是条理清晰,穿插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情节;对长征沿途的地理、风物人情的描写也绚丽多姿。书中配有长征诗歌和插图,更增加了该书的生动性。

当然,《长征史》一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关于红二十五军长征可单独详述;有些史实尚需进一步考证核实。

在当前四化建设的新长征中,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学习和继承红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我认为仍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