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胡华文集(第六卷)
19428700000043

第43章 散篇(33)

《爱国抗日三将军》序【39】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也勇于反抗侵略。当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躏祖国大地的危难年代,我们伟大民族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狠狠打击侵略者,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流在祖国的原野上。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三将军就是为了抵抗侵略而把自己的热血献给危急的祖国的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他们的以死报国、慷慨捐躯的精神和业绩,气贯长虹,永为祖国河山增光,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九一八事变后,三位将军痛心于祖国的危亡,爱国义愤溢于言表。佟麟阁将军参加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发动。赵登禹将军参加了长城各口的抗战,喜峰口之役,率大刀队与敌拼搏,使敌军闻风丧胆。佟、赵两将军都在“七七”抗战中壮烈牺牲于南苑之役,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北京的土地。两将军之死,写下了我们首都历史的光辉一页。张自忠将军转战于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决心以死报国,曾奋勇杀敌于临沂,驰骋血战于台儿庄,浴血阻敌于徐州外围,两次随枣之役大败敌军,最后身先士卒战死于宜城之南瓜店。他的勇敢精神和牺牲决心,永远值得后人景仰。

抗战胜利后,北平人民为了纪念这三位爱国将军,在他们住过的地方,分别命名为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和张自忠路。新中国成立以后17年,北京市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保护了这三条路名。但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一群对历史完全没有常识的“造反派”,砸掉了这三块路名的牌子。天津的张自忠路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我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和北京市人民代表,曾于1983年、1984年、1985年连续三年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提案,建议恢复这三条路名。我认为,凡是为抗日爱国而壮烈牺牲的将士,不分党派,都是爱国的炎黄子孙,都值得我们纪念,被砸掉的路名应该恢复。1985年,由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在这些将军的亲属呼吁和有关领导部门的关怀下,终于经北京市长会议讨论通过,恢复了这三条路名。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有团结全民族的伟大的胸襟和气概。

张学君、侯兆水等六位青年历史工作者编写的这本小册子,我觉得是普及历史知识、发扬爱国精神,值得青年(也包括成年)人一读的好书。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