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学
19440800000048

第48章 附录 中医药治疗骨病论文(1)

中医药为主治疗脊柱结核截瘫209例疗效观察

李廷俊李振平高金梅王小勤刘兆亮

李子平李翠平闫银生

(吕梁市红十字会医院 离石 033000)

(山西仁爱骨病结核病研究院 030006)

(吕梁市药品检验所 033000)

【摘 要】目的:观察启瘫复元胶囊、灭痨复骨丸和托毒散胶囊为主治疗脊柱结核截瘫的疗效。方法:凡脊柱结核截瘫不论年龄大小、病程长短、瘫痪程度均给启瘫复元胶囊、灭痨复骨丸及托毒散胶囊,3个月为1个疗程,以疗效标准判定效果。结果: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209例,治愈195例,占总数的93.3%,总有效率98.56%,脊柱结核也随之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中医药为主治疗脊柱结核截瘫有着很好的疗效,不但可启瘫,还可使破坏的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

【关键词】脊柱结核截瘫;启瘫复元胶囊;灭痨复骨丸;托毒散胶囊;疗效观察。

截瘫是指脊髓的某一区段因外伤、压迫、磨损、炎症和血管栓塞等引起的横断性脊髓传导障碍,临床以外伤多见,脊柱结核也是引起截瘫的一大原因。结核病变产生的脓汁、肉芽组织、干酪样物、坏死间盘及死骨可造成脊髓受压或损伤,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其发生率以胸椎和胸、腰段结核为高。根据我院的资料统计,脊柱结核合并截瘫占骨结核的6.7%。本组脊柱结核合并截瘫209例,胸椎及胸、腰段即有180例,占总数的86.1%;其次是颈椎,腰、骶椎少见。该病的治疗比较棘手,国内外公认的最佳方案是正规抗痨加手术,尽管近年来随着有效杀菌剂的产生和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治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费用高、术后复发、长期应用抗痨药物的副反应、耐药性以及手术对机体的损伤仍难以解决,且老年、儿童、体弱或合并有其他全身疾病者又不能施行,限制了该种方案使用。本院李廷俊院长从1965年开始用中医药治疗骨结核合并截瘫至今已40余年,治愈约2000余例,其中1994年至2004年内收治209例,治愈率达93.30%,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采集时间和来源

病例全部来自1994~2004年我院和山西仁爱医院,且服药在2个月以上的住院者。

1.2 临床基本情况

本组截瘫共209例,其中男86例,女123例,女多于男;年龄最小5岁,最大76岁;职业以农民多见为139例。胸椎及胸腰段结核是本组截瘫的主要原因共计180例,占总数的86.1%;全瘫158例,不全瘫51例,伴括约肌功能障碍129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5年,平均4.45月(详见表1~表3)。

2 诊断标准

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病例绝大多数在进入我院之前已经历了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诊疗,部分还接受过手术治疗,椎体破坏严重,椎旁脓肿显着,部分还有死骨、瘘管等,临床资料较多,诊断并不困难,我们拟定诊断依据如下:

2.1 有原发病表现:具备脊柱结核的症状、体症及X线表现或者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所见。

2.2 有截瘫的表现:损伤平面以下(以感觉为准,确定受损平面)。

感觉障碍: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感觉迟钝甚至完全消失。

运动障碍:肢体无力、步履艰难,随意运动部分或完全丧失,肌力降低,肌张力降低或增高。

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费力,排出困难甚至潴留、失禁。

2.3 根据瘫痪的程度分完全和不完全瘫,感觉和随意运动完全丧失,伴或不伴括约肌功能障碍为完全瘫,部分丧失伴和不伴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不完全瘫。

3 治疗

3.1 方药组成

3.1.1 启瘫复元胶囊

制马钱子、三七、炮甲珠、白花蛇、土元、蜈蚣、川牛膝等。每粒0.6g。

功用:养肝肾,通经络,止抽搐,续筋骨,搜刮走窜,散结止痛,启瘫复元。

3.1.2 灭痨复骨丸

人参、紫河车、鹿角胶、熟地、砂仁、肉桂、白芥子、焦白术、土元。炼蜜为丸,每丸9克。

功用:补肾壮骨,健脾养血,温阳散寒。

3.1.3 托毒散胶囊

露蜂房、守宫、土元、全虫等。每粒0.4g。

功用:温经活血,攻毒托脓,消肿散结,生肌收口。

3.2 给药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给下列药物口服:启瘫复元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灭痨复骨丸,每日4次,每次2丸;托毒散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儿童用量酌减。雷米封、利福平常规加用。部分患者因抗痨药过敏、耐药或发生明显副作用,则减量或停用。3个月为1个疗程。

3.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能自由行走,大、小便随意,能参加一般社会工作和体力劳动,结核病灶有所修复,脓肿缩小或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

显效:神经功能大部恢复,能独立行走,大、小便基本正常,能从事家务,生活可完全自理,结核病灶有改善。

有效:神经功能部分恢复,随意运动及大、小便功能有改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结核病灶有改善。

无效:神经功能无变化或病情进一步恶化。结核病灶改善或无变化。

3.4 治疗结果

本组计209例,临床治愈19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分别占总数的93.3%、5.26%和1.44%,经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

3.5 疗效与截瘫程度的关系

疗效与病情程度有关,不全瘫的治愈率高于全瘫,3例无效者均是全瘫(表4)。

3.6 疗效与疗程的关系

疗效与疗程相关。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治愈率逐渐增高,无效3例,用药时间均在3个月以下(表5)。

综合上述,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变程度、服药时间、病程长短、全身状况、有无其它严重疾病以及是否经过手术治疗等,一般地说,经手术治疗以后的瘫痪恢复较差。本组有7例属术后服药,治愈4例,占57.14%;有效1例,占14.29%;无效2例,占28.57%。

4 分析

截瘫属一种难治重症,致残率相当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让这些病员站起来,回归社会,是我们研究治疗该病的宗旨。我们致力于脊柱结核并截瘫的中医药治疗数十年,并尝试中医药治疗其他疾病所致截瘫。我们认为不论原发病为何,截瘫是脊髓受损的结果,部分病员还可伤及脊神经根。临床可表现为痉挛性瘫和弛缓性瘫,在脊柱休克期(截瘫发生后2至4周),为弛缓性瘫,以后则可表现为痉挛性瘫,伴或不伴括约肌功能障碍,即受损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可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以小便为着。脊柱结核致瘫主要是脓肿、干酪样坏死物、结核肉芽组织、死骨、脊柱畸形等压迫,故解除压迫是关键,除积极限制病变发展,促进骨修复,减少病变物产生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坏死物吸收,尽快解除压迫,防止和减轻神经变性。启瘫复元胶囊内含土元、三七、穿山甲破积散瘀,消肿活络,续筋接骨,使脓肿、死骨、干酪样坏死物得以消化、吸收、筋骨续接;马钱子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现代研究可使神经冲动在脊髓中传导容易,提高脊髓的的反射兴奋性[1];白花蛇、蜈蚣祛风通络、熄风解痉、解毒散结,使病邪消除,痉挛抽搐得到控制;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并可引药下行[2],使下肢筋络畅通,诸药合用有补肝肾、通经络、止抽搐、续筋骨、搜刮窜透、散结止痛、启瘫复元之功效。同时与托毒散服用,增强消除脓肿、通经活络作用,并配合补肾壮骨、健脾养血、温经散瘀、增强免疫功能的灭痨复骨丸治其本,三方合用,达到标本兼治,既能抗结核,又能增强免疫,促进病变坏死物吸收,解除压迫,使经络舒通、骨质修复。经随访调查,本组全愈者有2/3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无一例复发。与国内相关检索材料中疗效最好的相比(包括手术治疗)有效率提高了3.6%;治愈率提高了18.3%[3][4]。我们认为本方法无创伤,无明显毒副作用,除可治疗截瘫外,还可改善机体整体状况,不论男女老幼皆可采用。所用方药中含有毒物如马钱子,故一定要炮制到位。

另在治疗脊柱结核截瘫的同时,也收治了脊髓空洞、侧索硬化症、脊髓结核、运动神经元疾病等所致瘫痪,用药与治疗脊柱结核引起者基本相同,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提示其它非创伤性截瘫也可用中医中药治愈,应将其列题进行深入研究。

5 病案例举

例1:贾某,男,31岁,山西省临县后大禹乡贾家庄村农民,主因上背部疼痛10余月,双下肢瘫痪、排尿困难49天,于1994年9月22日入院。

患者平素体健,1993年11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背部困痛,但仍能坚持参加劳动,后因困痛加重,就诊于本县人民医院,诊断“腰椎骶化”,服药无效(药名不详)。1994年6月28日劳动后疼痛突然加重,疼痛剧烈并双下肢无力以致不能坐、立,同时小便亦困难,29日再次就诊于县医院,诊断“胸椎结核”,收治入院,2天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和活动能力转住吕梁地区人民医院,施行手术治疗,术后13天病情无改善,又转入吕梁地区骨结核医院,住院33天,病情依旧,于1994年9月22日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精神萎靡,消瘦,被动卧位,胸椎7、8向右后凸,该部位压痛(+)、叩击痛(+),背部可见长约12cm的疤痕,留置导尿,脐水平以下温、痛、触觉均消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亦消失,膝健反射及跟健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椎体束证(+),双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增高,X线示胸7、8椎体骨质大部破坏,边缘模糊,椎间隙变窄,椎旁有脓肿阴影,血沉40mm/h,入院诊断:胸椎7、8椎体结核伴椎旁脓肿术后;截瘫(中枢型)。入院后给灭痨复骨丸、托毒散胶囊及启瘫复元胶囊,异烟肼每日0.6g,住院117天。出院时背部疼痛消失,可下床扶拐行走,大、小便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精神、食欲良好,X线示原破坏胸椎有所修复,脓肿阴影缩小。嘱出院后继续上述治疗。2个月后复查时平地行走不用扶拐,上下楼梯稍感吃力;6个月后再来复查见患者已如常人,嘱再服灭痨复骨丸和灭痨托毒散胶囊3个月。2005年春去拜访时,邻居说已携妻带子外出(本省孝义)务工几年,拨通手机问讯,自述无任何不适,自己做室内装潢师,生活起居如常人。

例2:陈某,女,57岁,山西省离石市城关镇专建家属院居住,家庭妇女。主因颈部困痛不适3年,加重伴四肢末端麻木、无力半月,大、小便潴留5天,于2003年5月10日入院。2000年春天无诱因出现双肩部及双上肢间断性酸困,经X线摄片检查示颈椎轻度骨质增生,自购“角茸壮骨丸”胶囊,连服半年无效放弃治疗。2003年3月初上述症状加重并发生双足冷感,接着相继出现双上下肢软弱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至4月初又觉下腹部胀满,小便费力,按泌尿道感染治疗无效。4月28日经核磁共振颈椎扫描,诊为“颈6、7椎体结核”,建议手术治疗,家属不同意,5月10日住入我院。入院时患有颈背部疼痛,双上肢感觉迟钝,双下肢无感觉,双手拉不动被、捏不住筷,不能穿、脱衣服,在两人掺扶下也不能站立,小便排不出(已插留置导尿管),大便困难,2~3天1次,便前须给开塞露,腹部胀满,午后发热,食欲、精神不佳。查体:颈椎5~6部位压痛(+),叩击痛(+),双上肢感觉迟钝,双下肢感觉基本消失,腹壁反射、跖反射、膝腱及跟腱反射均消失,锥体束证未引出,核磁共振示颈椎6、7结核伴椎旁脓肿,颈6、7椎间隙变窄,骨质破坏,脊髓受压,血沉105mm/小时,诊断:颈6、7椎体结核伴高位截瘫(周围型)。入院后除按截瘫病人常规护理和给异烟肼、利福喷丁外,再给灭痨复骨丸、托毒散胶囊及启瘫复元胶囊,住院40天出院。出院时大、小便正常,腹部已不胀满,双上肢感觉灵敏,双下肢感觉迟钝,上下肢可抬离床面。嘱回家后继续原治疗,20天后双下肢感觉基本正常,30天后可自行起坐,6个月后扶墙可行走,当年春节时即可做部分家务。2004年3月,患者自己走来(距医院2公里)医院复查。共用启瘫复元胶囊8月,其他1年6月。现病人劳累后偶有颈部不适感,除能胜任全部家务外还侍奉80多岁老母。

参考文献

[1]郭晓亢.有毒中草药大辞典[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林羽,管波清,等.胸腰椎结核合并截瘫的治疗[J].结核病与胸部肿瘤,1998(3)

[4]李军,乌坤,郭加利.针药结合治疗脊髓性截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2,30(3)

中医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6例疗效观察

李廷俊李振平高金梅王小勤李子平李翠平闫银生

(吕梁市红十字会医院 离石033000)

(山西仁爱骨病结核病研究院 太原030006)

(吕梁市药品检验所 离石0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