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心理学
19443000000010

第10章 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第一个抢占市场先机——投资理财中的博弈心理学(1)

1.市场投资中做到无招胜有招,财富就会眷顾你

无招胜有招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投资应对策略,投资者想要深刻了解这一理论,就要首先了解其含义。

“无招胜有招”可以追溯到古代军阵对垒,在最初的时期,两军之间的对阵没有任何章法可言,包括后期没有军事理论家参与的战争行为也同样如此。但是,随着残酷的竞争和淘汰,人们逐渐发现使用组合式的打法可以有效地保存实力,并消灭敌人,这就是兵法的形成。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原理就是在战前通过各种迂回方法,让敌人处于被动局面,而己方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这就如同赛场上的拳击比赛,如果直接向对方使出一记重拳,那么很可能会露出破绽,即使击中对方也可能是两败俱伤。但是如果能通过一些轻拳、轻腿和身法等佯攻对方,自己不用出全力,留出保护自己的余地,让对方疲于奔命,伺机抓住对方破绽,以求一击毙命。

但是,在习惯和进步的过程中,很多方法形成了固定的套路,这些套路从迷惑到击杀对方都变得一气呵成,也就是招式的形成。招式虽然易于学习和使用,但其弊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可以破解招式的招式,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应对能力。因为所谓招式,一旦被人了解,对方就会最终分析出破绽,再针对破绽发力,很容易将其击败。

就这样,在周而复始的招术进化中,越来越多的招式出现了,原本非常厉害的招式,很可能会成为招术学习中的入门内容。

但是到了实战中,因为需要记忆和思考太多的招术,对阵双方反而变得顾虑颇多,看上去缠斗多时,其实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交锋,因为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招术破绽。可想而知,这时如果出现一个没有学习过任何招术的人,脑中一片空白,上来就开始痛击对手,很可能一下就把脑中记满招术的对手打败。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无招胜有招绝非如此,因为如果大家都可以因为不学招术而取胜,那么整体就会退回到原始洪荒时代,这无疑是历史进程的灾难,也是文明进程总趋势所不允许的。

所以,无招胜有招就出现了一种“学而忘”的奇特现象,即一个人学会了所有招术,并一直处于学习状态。但他在对阵中却先不使用任何招术,而是等待对方使出自己熟悉的招术后,随即使出固定的破解招术或自己即时想到的破解招术。也就是说,所谓“无招胜有招”,并不是没有任何招术,相反,恰恰是掌握了所有招术,至少是掌握了比对手更多的招术。而在实际对垒中,不使用招术给对方一种不懂任何招术的感觉,但是当对方使出招术时,又可以随即想到并使用相应破解的招术。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当时,田忌要与齐威王赛马,总共分为三场,分别是二人的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劣等马对劣等马。由于齐威王征取马匹的范围是全国,而田忌的征取范围只有他的属地,所以就同等马而言,田忌的马匹质量要劣于齐威王,如果这样比赛,田忌必输无疑。结果,田忌接受了谋士孙膑的建议,在比赛时调整了马匹等级,即在齐威王用上等马出战时,田忌用劣等马应战,结果当然是输了这一场;但是当齐威王出中等马时,田忌出上等马应战;在齐威王出劣等马时,田忌出中等马应战。由于不同等级的马匹之间有明显的体力差距,所以在三局两胜的定制下,田忌以弱胜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田忌使用的应对方法就是一种招术,正是依靠这种招术他才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所以在后世中,人们不仅把这个招术奉为经典,还经常效仿使用。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孙膑的方法是随机想出来的,和以往的赛马活动比起来,其做法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以往的赛制,没人想到田忌会突然改变做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田忌的胜利就是胜在出其不意上,而不是赛马不可破解的招术。原因很简单,如果齐威王知道田忌的做法,那么也会立即调整自己的策略,即田忌出劣等马,他也出劣等马,其余以此类推。但是因为疏忽,在田忌出劣等马应对他的上等马时,没有引起齐威王的注意。换句话说,田忌可以用这个方法战胜齐威王,后世的人们却并不一定可以用这个方法战胜对手。

因此可以说,招术在出现之后,立即就会出现破解它的新招术,至少在对垒中失败的一方会总结出这一点。同时,这也是成功不可能成为模式,也不可能被复制的原因所在。所以,投资者想要依靠固定招术来战胜自己的对手,无异于天方夜谭。如果侥幸成功,那也会因为这次成功而在盲目的自信中面临灾难性的失败。而这,也很有可能就是对手设计好的圈套。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自己的投资行为一旦付诸实际行动,就等同于把自己放入到了一个招术的“海洋”之中,各种计谋浩瀚无垠,繁杂反复,防不胜防,而且很可能会在松懈的时候呼啸而至。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必须集中注意力,小心翼翼地应对市场变化,尽量将各种变数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

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的智慧一定胜过对手,如果有,这样的人只会在实战中败得更快,败得更惨。这种体会,相信所有下过棋的人都印象深刻,而不同的是下棋只是一种游戏,实际的市场投资则不同了。因为利益、名望、尊严、荣誉等诸多因素,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无所不用其极,投资者想要在市场投资中胜出,无异于火中取栗,甚至虎口夺食。

保险的做法不是没有,出处同样在古书中,即“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一种不入战局而战胜对手的方法,也是招术使用中的最高境界。因为既然不入战局,自然也就不用被浩瀚如烟的招术所困扰,那么即使对手的招术再高明,也没有用武之地。

换一种说法,如果可以把投资比喻成赌博的话,那么它同样遵循着血淋淋的“十赌九骗”原则,或者“赢家永远是庄家”原则。投资者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就贸然进行投资,将无异于“初生牛犊不怕虎”,其结果只能是成为老虎的一顿“美餐”。但聪明的人立即就会发现,其实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严格来讲也是一种招术,充其量不过是把战线拉长、推广或者加深了而已。

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投资者想要在投资过程中尽量增加自己获取财富的筹码,只能尽量多地掌握各种招数,做到无招胜有招。然后静观事变,坐等良机,以不变应万变,随时保持蓄势待发的状态,一旦行动,务求做到一击必杀。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既不会因为妄动而失败,也不会因为顾虑太多而丧失机遇。

2.正确且明确的目标是获取财富的基石

失去理智的人大多不会意识到自己失去理智,这就如同喝醉酒的人坚信自己没醉,无论谁劝都会继续喝下去一样。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已经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人们总是喜欢向一些成功人士追问成功的秘诀,而所谓机遇,大多数人都曾拥有过,但很多人最后却未能取得成功。这主要是因为成功的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还会矢志不渝地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

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其获得成功的几率往往会大打折扣,再加上在不同目标之间的犹豫徘徊,在行动之前没有想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可能会离自己期待的成功越来越远。这样,自然不会拥有梦想的财富。

乔恩斯是美国佐治亚州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板,因为在国际金融界有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他的金融公司日进斗金,经营情况非常好。但是与此同时,乔恩斯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即在金融界取得了无上地位后,他的满足感开始下滑,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边界效应递减规律”。这导致乔恩斯开始把主要精力投注到攀岩等业余爱好方面,尽管他的公司上下有几百人,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仅要对自己的员工负责,全球几十家公司同样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乔恩斯的老对手布雷诺已经被他压制多年,布雷诺很清楚,自己想要在市场竞争上赢得乔恩斯,可能性非常小。而捕捉到乔恩斯开始厌倦事业的讯息后,布雷诺制定了一个邪恶的计划——助长乔恩斯对业余兴趣的嗜好。

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布雷诺先后雇佣多名职业攀岩运动员和乔恩斯成为“朋友”,在他们的“指导”下,乔恩斯很快成了一个攀岩迷。乔恩斯的公司下属和亲人发现他的工作精力被分散后,纷纷对其进行劝解。但是,乔恩斯却认为人生苦短,事业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挑战性,最终他固执地决定投身于攀岩运动。

攀岩是一项具有冒险性质的运动,它除了对参与者的体能有要求外,对胆量、灵敏度和耐力等诸多方面都有要求。但在公园里的模拟岩壁上享受到攀岩乐趣的乔恩斯有着一贯的自信,他显然没有考虑太多,不顾众人的反对,赞助并参加了一个攀岩团队。这是乔恩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参与野外攀岩活动——在攀岩活动中,乔恩斯经验不足,又不顾教练反对,不慎跌入山谷,而庆幸的是,乔恩斯已经打好的岩楔以及队友打好的岩楔足够支撑他的体重,但是由于猛烈碰撞,乔恩斯还是陷入昏迷,并最终瘫痪在床。

所谓“忘战必危”,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其成功一定是因为时刻绷着一根“弦”。而当我们观察一个人或一家企业时,往往会发现这根“弦”已经松懈了。其实,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的衰亡,首先并不是表现在市场,而是表现在观念和态度的转变上,如果他们从紧张的状态中松懈了下来,那么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目标在发挥着作用。因为有了目标后,大家都有明确的方向,都会向着这个方向拼命前进,从而显示出勃勃生机。而达成了这个目标后,大家反而失去了目标,后续成功的获得又开始变得没有悬念,变得轻而易举,这时人们最容易犯错误。很多人之所以在成功之后很快失败,在富有之后很快又落回贫穷,甚至比之前更加落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要抱有这样的想法,即战胜了对手就等于战胜了一切。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说,世间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影视明星在银幕上光焰四射,实际上他们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最终成名的。但是到了成名之后,他们就已经没了目标,生活只剩下应付差事。于是,很多明星都爆出了吸毒、飙车、暴力等负面新闻,甚至身陷命案,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和伤害。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因贪腐或其他问题而锒铛入狱。很多人会说他们被现实腐化了,在压力面前屈从了,但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已经达成了自己的政治诉求,还是因为自己的政治诉求不能实现,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自己的目标或希望。人没有了希望是不能活下去的,一个目标消失后,就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目标。建立起一个正确、健康和优秀的目标,我们大概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当这个目标消失后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新目标,就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以一些古代的帝王为例,他们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而且他们取得权力的过程也往往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在江山稳定之后,他们又会变得昏聩无道,有些人做出的一些行为,甚至被认为是连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没有了。这些曾经精明的人,为什么会做出近乎愚蠢的行为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周遭的诱惑自然是数不胜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目标,他将不可避免地被一些俗欲所驱使,继而被能够满足他们欲望的人所驱使,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成可怜的行尸走肉。所以,在历史上我们会见到一些昏庸无道的帝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强调目标的正确性和积极意义,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称之为目标。2011年,有一则新闻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内容是一名男子为了买一部手机,居然卖掉了自己的肾脏。由此可以看出,当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还必须要通过正确途径加以实现,而不是利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极端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首先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

同样,人们想要获取财富也必须拥有正确且明确的目标——正确且明确的目标是获得财富的基石。

3.投资人抢占财富的惯用伎俩——价格博弈

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价格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价格大战几乎是每个商家都使用过的伎俩。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虽然在初期会存在诸多商家,但最终都会出现一家或几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局面,只有少数市场份额被其他多如牛毛的小商家分割,其比例基本为二比八,这也是心理学中的二八定律。在此,我们以两家品牌占据行业主要市场为例,其通常被称为双寡头经济。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以及移动和联通等都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