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心理学
19443000000026

第26章 你是做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机——投资中的时间心理学(2)

一是投资商品的范围。这里存在一些简单的投资常识,那就是有些商品不适宜做长期投资,甚至不可能做长期投资。比如,我们常见的蔬菜、瓜果等。当然,在实际的市场投资活动中,并不是所有投资对象都具有如此明显的特征,有些商品由于比较稀缺,投资者本身也对其缺乏了解,很可能就会忽略这方面的关注。而投资者一旦购进有时间限制的商品,如果处理不好,来自时间的压力很可能就是投资者所不能承受的。因此,在进行投资时,投资者首先应该选择一些合适的对象,比如一些贵金属和钻石等。众所周知,货币在市场环境的变迁下是会发生贬值的,但是这些贵金属和钻石却可以随着货币的贬值而增值,也就是达到了一个保值的效果。所以,即使是对投资比较陌生的投资者,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财富保值。

二是对时间长度的把握。所谓长期投资,绝对不是无限制地将投资时间拖延下去,也不是投资时间越长就越好,这里所说的长期投资,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的长期,应该是一个过程,比如,一家公司的股票刚刚上市,那么很明显会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间。即使在短期内出现价格回落,但总体必然是呈现上升趋势的。然而,任何一家公司的上市股票价格都不可能无限上涨,总会有一个大致的封顶价,然后便会陷入长期的小幅波动中。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当一家公司的股价处于上升阶段时,不宜短线持有,而应该选择长期持有。但是也应该注意切入市场的时机,如果这家公司的股价上涨已经达到上限,很明显,就已经失去了长期持有的意义。

2003年,中石油的股价开始发力上涨,巴菲特也禁不住前来分一杯羹。在之后的数年间,虽然中石油的股价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是总体价格却上升了数倍,一些企图短期投资获利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收入微薄。于是,很多人开始关注巴菲特,并发现虽然他在购入股票后一直持观望态度,但他的获利却是丰厚的。于是大家开始纷纷效仿巴菲特,集中资金进行长期投资。然而,在巴菲特持股四个年头之后,虽然中石油股价的上升势头仍然强劲,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将股票进行抛售。因为在巴菲特看来,中石油股票的长期持有价值已经大幅缩水,长期投资的意义也已经不存在。如果投资经验丰富,或者对中石油有深入了解,短期投资的收益很可能会超过长期投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长期投资实际上只是一种建立在时间概念上的投资方式,它仅仅是将投资时间延长到一个合理范围内,既不过短地持有,同时也不过长地持有。投资者在制订长期投资计划时,首先应该搞清投资商品的充分升值空间,打破时间束缚,以商品价格升至上限为时间标准;其次投资者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备用资金,因为长期投资的特点就是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投资者在投资期间抽调部分资金进行投资以外的活动,那么长期投资的效用也就前功尽弃了;再次就是长期投资的投入不宜过少,除非是实验性或试探性投资,投资者不能指望用小额投入在长期投资中获取高额回报,最终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后,还需要时刻关注投资的对象。虽然长期投资基本都是可以获益的,但如果投资对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投资还是会付诸东流。以股票为例,一旦股票背后的公司倒闭了,那么投资者如果不能及时捕捉相关信息并及时撤股,损失就不可估量了。

但长期投资还是越来越受到成熟投资者们的追捧,而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建立长期投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都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投资者一旦决定了使用长期投资方式进行投资,就需要注意其中的一些误区。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投资者注意。

第一,忽略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如果把股市比作一个市场,股票就是这个市场中的货币。在股市活动中,虽然每只股票都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宏观层面,所有股票又都会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以美国经济市场为例,它是近百年以来毫无争议的最强劲经济体,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表现,尤其是20世纪最后的50年,美国简直就是投资者的天堂。但是由于受到越战的影响,尽管美国经济生长力依旧强劲,但实际的市场表现却江河日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撤离美国,致使其面临崩盘的危险。这也是美国最终在越南撤兵的原因,在此,美国市场的经济变化,就是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宏观影响。

第二,投资者应该清楚,所谓长期投资的本质,是股票背后的实体公司不断成长,然后在这种成长下带动其股价上升。但是,如果股票的实体公司没有成长,甚至出现下滑趋势,那么股票的升值也就失去了它的依托,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必要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公司,为了掩盖公司实际情况,反而致力于进行单纯的股票运作,最终让投资者赔得倾家荡产。对此,投资者更应该擦亮双眼,尤其不能投资那些股民持股比例大于其公司持股比例的公司,避免投资股票最后成了股东,最终为公司的经营不善买单。

第三,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可以长盛不衰的。投资者不要认为某种商品辉煌一时,就认为自己在进行投资之后就一定能稳赚不赔,真正能够在市场变革中一路领跑的企业,基本是不存在的。投资者往往会根据投资对象曾经的辉煌“下注”,却不顾它是否已成为“明日黄花”,自然此时投资的成功几率不会太大。当然,在市场运转过程中,也不可能时刻都存在着新生的、实力强劲的对象可供投资者选择。这时,投资者可以在一些陈旧的投资对象中寻找新生的信息,抓住时机进行投资。同样以股票投资为例,如果这家公司一直表现平平,那么其公司领导层的变更、产品和技术的革新、经营范围的调整,以及引资或者投资的行为等,都可能是这家公司实力飞跃的前兆。

如果这家公司在进行变革后,市场反应给出正面信息,投资者就可以考虑制定长期投资计划了,至少此次股票价格的升值会存在一个明显的跃升过程。

4.赚取财富的最佳方式:使用时间“利器”

牛市,熊市,然后又是牛市……如此往复,这就是市场环境中恒久不变的价格规律。在一次次涨跌中,很多人被跌撞得头破血流,虽有人短暂获利,但最终也难免会吞下难言之苦。对此,很多投资者总是试图在短期交易中找到成功的奥秘,而结果往往会像赌徒一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直到有一天,投资者的眼光终于跳出了投资对象,开始转而关注整个投资市场,才发现短期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泥沼,这也是很多老投资者由衷发出的感叹。以股市投资市场为例,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现象是,那些获利丰厚的投资者,并不是那些交易高手,也不是那些勤于操作或者有内幕消息的投资者,而是能够长期持有一只股票的人。这类投资者在尽心选定一只股票后,从战略上就会制订长期的投资方案,通常一只股票的持有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往往在一家企业成长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回报。

痴迷于短期投资的投资者对长期投资者不仅获利最多,而且针对投资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少很是羡慕。在很多人看来,投资市场应该是一些“高手”云集的地方,进行的也都是高智商“游戏”,那些做法简单的投资方式,将很难获益。但由于庄家本身握有一定的主动权,占据了先天优势,投资者很难在他们那里投机成功。与此同时,这里存在一个关键性问题,那就是,投资者和庄家的博弈通常是在短期内进行的。如果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庄家随着自身资产的增加,其股价也必然提高,这也就是长期持有获利的最根本原因。

约翰·邓普顿是美国着名的投资大师,旗下各种基金聚集着大量的世界财富,而他所钟情的投资方式就是长期持有。约翰·邓普顿说:“投资市场中各位金融大鳄的博弈,会留给很多年轻人想象和崇拜的空间,但这些人中很少有长期的赢家,通常一个人的‘上位’,就是踩着他的对手尸体而进行的。而他们的上位,也很可能成为自己将来对手的‘垫脚石’,所以他们的光辉也大多是短暂的。”可以想象,一时的投资成功确实可以带来极大的欢乐,就像赌桌上的赌徒,输得越多,输得越久,赢的时候就会越疯狂,尽管赢来的还不及输掉的九牛一毛。

庄家在投资市场活动中并不惧怕投资者的手段有多么高明,就怕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因为长期投资的投资者基本上是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的,而那些短期的市场波动,就是他们为投资者精心准备好的“陷阱”。

所以,一旦投资者选择长期投资,庄家的各种伎俩都将失去用武之地。只要投资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哪怕每天的财富升值只有一点点,甚至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财富一下子又跌回去了,当投资者从一个长久的视角去看的时候,财富持有的大趋势必定还是会有不同程度上涨的。客观地讲,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但是当投资者身处投资活动之中时,理智总是难免在利益的诱惑下被丢掉,从而使自己落入庄家布置好的陷阱中。因此,投资者应该在战略层面上建立起长期投资的计划,然后按照这个总体计划进行投资,一旦具体的行为与这个计划有出入,投资者就应该参照计划进行修改,但不能违背本质,也不能与实际情况有太大的出入。

可以说,一旦投资者选择了长期投资,他所面临的对手,就从庄家转移到了时间身上。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关注的时间,在市场投资中却具有强大的魔力,因为投资者将自己的财富“托管”给时间之后,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发生变化——或者增值,或者缩水,完全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如果成为习惯,投资者就会被动地学会耐心对待投资,因为既然已经选择了长期投资,那么再跟着价格波动而心痒难耐,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投资行为也变得从容甚至悠然自得了。再反观那些钟情于短期投资的投资者,无不陷于大悲大喜的深渊中无法自拔,最终难免落得“财富空空,徒留刺激”的下场。

而随着我国投资市场的日渐成熟,投资者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聪明,大多优秀的投资者都开始考虑把时间作为投资的重要因素了。而这种认识的直接反应,就是更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长期投资的方式。从更深一层的角度来讲,长期投资应该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投资方式,它可以将投资者投入市场运作的金额增减和市场波动进行有机结合,然后以不变应万变,占据市场投资的主动权。在这里,投资者也应该注意一个误区——长期投资并不是买一只股票后便置之不理,只等着时间过去之后坐地收钱。

市场价格的总体走向会有一个大趋势的显现,即“牛市”和“熊市”。投资者的财富在牛市中自然可以逐渐增加,但是在熊市中也可能会不断缩水,所以在面对后熊市的时候,尤其需要考验投资者的耐性。在此,投资者应该清楚一点,即投资对象价格的升降,总体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投资对象本身的市场变动;二是与投资对象对应的股市的价格波动。二者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又分别受到各自内在运行规律的影响。于是,就有三种价格波动情况出现:首先是投资对象和对应股票都是牛市;其次是只有其中一个方面保持牛市;最后就是两个方面都是熊市。投资者在实行长期投资计划时,应该注意以上三种情况造成的市场价格波动,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抉择。

当然,所谓长期投资方式,并不是单纯地延长投资时间,而是一个系统的投资方式,只不过在这个投资方式中,时间是建立在一个比较长期的基础上的。总体来说,投资者的成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历了无数次短期投资的成功和失败后,转入长期投资;另一种是在进行长期投资的过程中,对短期投资的各种陷阱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避开对短期投资的认识,而长期投资也存在中途撤资的可能,而且也不是时间越长就对投资人越有益。

约翰·邓普顿非常钟情于长期投资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会为自己保留退路。在他的投资方案中,长期投资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三十,投资时间平均在五年左右。当然,这里的投资包括实业投资在内。而且对于约翰·邓普顿这样的投资者来说,大部分投资都是在境外进行的,投资行为往往需要交纳大量的税款,长期投资也可以为他节省掉部分开支。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利于长期投资的市场现象,约翰·邓普顿也会毅然决然地结束长期投资行为,转而强调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