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19443600000037

第37章 怎么吵架才合适?

若你发现公司中有位同事正在积极地散播有关你的不实传闻,若你看到自己的想法不被同事所接受,若你感觉自己受到轻视,你将如何表达不满?是直接与对方吵翻天,还是处处隐忍不发?当你对以上问题进行细细的思考之后,你会发现,想要在办公室里中恰当表达自我负面情绪还真是一个“技术活”。

看到李森做好的策划根本没有按照之前自己做好的测算来进行,安明起初还强忍着怒火,期望能够与对方静下心来好好地交流一番。但是,李森一脸的不屑与明显心不在焉的态度把他惹火到了极点,他“嘭”的一拳砸在桌上:“你到底懂不懂企划?不懂让别人来做!”

“嘭”!这一声比之前的那声更加剧烈。不过,这回是李森在反击,他拉开凳子,冲到安明的面前,照着他刚刚砸过的地方又狠狠地落下一拳:“少跟我扯这些有的没的!企划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所有的统计数据,不按样本做评估,你知道会对工程形成多大的隐患吗?”

“废话!可你也不知道用脑子想想吗?你拿那么低的评估参数进行测算,与实际情况符合吗……”

吵架同样需要规则

在所有的办公室沟通领域中,最令人无法应付的便是进行情绪沟通的部分,相信你看到过许多与案例中相同的情况。“气在心头口难开”的状况,在工作场合中其实并不鲜见。

心理学家认为,语言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规则,但是,说话场合却存在着明显的心理规则,这种规则是由大家共同遵守、早已约定成俗的东西决定的,这便涉及到了“表达法则”:说话时,不仅要考虑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更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场合中怎样说话才合适。

成功者认为:“全凭这张嘴”,而失败者则埋怨:“都怪这张嘴”。仅由这句话,便可以看出自我语言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对人生得失成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若你想要在职场中适当地表达自我,你便必须学会根据表达法则来具体判断在职场中到底说什么、怎样说,才是最适合的。作为一种常用的自我表达方式,吵架也有着明确的分别:过度的情绪表达,会让吵架升级为肢体冲突;而恰当的小吵,却会令彼此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

小吵怡情,大吵不宜

中国人习惯维持“一团和气”的局面,即使双方真的互相看不顺眼,也往往轻易不会发生正面的冲突。长久以来,“吵架”都被当成交流的下下策,职场氛围在过分的自我压制与人工痕迹过重的太平盛世中逐渐开始失真。

其实,与其对自我进行过分压抑,使沟通不畅、彼此失信,还不如率性地吵一架。当然,职场吵架是门学问,有些事情是你可以做的,有些事情则是你不应做的。

(1)吵架时你应做的

★保持冷静。即使你早已热血澎湃,也不能让情绪失控,否则,这场吵架中你铁定是输者。

★以事实为依据。因为对手就算再怎么能说,也很难对事实进行反驳。记住,在争吵发生前进行数据、证据的收集,到时候你便会发现它们用处极大;

★学会提问,而且问题要是那种一击中的式的。在对手苦苦思索答案时,你便对整场论战进行了成功的掌控,同时还能够直接对他的观点进行挑战。

★有条理,并懂得步步为营。在自己所说的每一个论点之间都应该存在逻辑支撑,同时还应紧紧地抓住对方的话语漏洞,同时提出一些对方无法拒绝但又合理的要求。

★学会倾听。很多人吵架时总是只说不听,并先入为主地假设对方会如何回应,从而忽略了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但事实上,紧紧地把握那些弱点与漏洞,你便能发现,它们对你们达到畅通交流极有帮助。

★学会让步。若对方的哪一点是你没有想到的,而且是正确的,你便要及时让步,不要锱珠必较,更不要过于强硬,因为你吵架的目的在于沟通,而不是真正要与对方“干一架”。

★分辨哪些事情是用不着吵架的。若因为人际交往间的蜚短流长、利益纷争里的不甘示弱而吵架,你会连“身段”一起吵丢。

★始终明确吵架目的。只有在真正发生了具体问题时,你才能吵架,而且你不能将吵架视做发泄日常不满的一种方式,正所谓“对事不对人”,切记不可“没事找不痛快”。

(2)吵架时你不应做的

★进行人身攻击。不要企图对他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品德、行事方式进行攻击,因为一旦你这样做了,在吵架的过程中便会立即沦为劣势,他人会认为,你是在诋毁,而不是在谈正事。

★心烦意乱。对方可能会抛出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新话题,令你迷失方向,但只有坚持住,不要自乱阵脚,你才能将话题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与不了解的人吵架。吵架者应该与你彼此了解、彼此信任,盲目与一些并不亲近的人吵架,只会导致无端的猜疑,甚至会造成两者间关系的永久破裂。

办公室生存哲学

同事间若不是基于彼此伤害、令对方难堪的目的争吵,而是针对某个具体工作问题进行争执,不仅不会造成双方的敌对,而且对问题的解决极为有利。学会恰当地争吵,表达出自我意见,其实是打破职场上“一潭死水”式“和平”的好方法,更是让工作进展迅速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