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19443600000044

第44章 怎样让说服来得更有力?

在现实职场中,你很可能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在与同事就某个问题进行争论时,分明你的观点很正确,但你就是无法说服对方,有时候,你甚至会一度被对方反驳得哑口无言。为什么你的说服会如此无力?

有一次,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正在街上散步,看到一位可怜的盲人身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从小便看不到世界,以沿街乞讨为生。”但是,周围的路人就如同没有看到他一样,一一匆匆而过。很长一段时间里,盲人手中用来乞讨用的破盆子中还是空空如也。

拜伦走上前去,在盲人手中的牌子上加了这样一句话:“春天来了,我却看不见她”。一句话,使人们的同情心被大大激发了起来,路人纷纷向那个可怜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别让说服变成了“飞去来器”

说服他人的能力其实就是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能力的具体体现,办公室中需要经常进行沟通,而说服他人更是一项不断重复的重要工作,但是,只有在说服建立于强而有力的基础上时,他人才会真正地受到感动。可以说,说服是一门艺术,需要合理地运用,才能获得自我期望中的结果。

在心理学上,所谓的“说服”,其实就是以某种刺激使接受者拥有一个动机,使之改变之前的意见或者态度,并依照说服者之前预定的意图来采取行动。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习惯于使用说服作为向对方施加压力的重要方式,但如何说服才会更有效,却并没有人了解。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说服他人时,必须防止“飞去来器效应”。“飞去来器”是一种弯棒武器,它在被人掷出去后,依然能自动飞回。同样,在说服过程中,若没有考虑到他人心理深处的规律性,一味地奉行强硬说服,那么非但不能收到说服绩效,还有可能为自己招来不良的后果。

巧妙说服,让你成为另一个拜伦

办公室中,想要争取他人对自我观点的认同,仅靠观点正确并不够,你还需要掌握更为微妙的交往术。以下是心理学中能够增强自我说服力的六种基本方法,你可以尝试一下。

(1)巧用“居家优势”说服他人

邻居家有棵大树枝叶茂盛,将你家的阳光完全遮住了,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你应该到他家去,还是请他到你家来?若你足够聪明,当然是选择后者。一个人在自我熟悉的领域与环境中总是比处于自我并不熟悉的环境中更具有说服力。在办公室中,你应该充分地利用“居家优势”,若无法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进行问题的讨论,你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的环境中进行商议,因为这样做,对方也将失去“居家优势”。

(2)对仪表进行修饰

当你想要让同事对你加以援手时,是不顾麻烦地对自我仪表进行一番精心的修饰,还是直接衣着邋遢地提出要求?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受到他人言谈的影响要比受到他人外表的影响更大,事实上并不尽然。我们习惯于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穿着不同衣着的人在寻求路人帮助时,那些仪表堂堂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拥有更高的成功率。

(3)使自己与对方等同

如果你试图鼓动同事对你的某项工作表示支持,但是对方却情愿支持其他人的工作,你要如何引发他们的兴趣?心理学实验表明,若你试图对一个人的爱好、主张进行改变的话,你越是与对方形成等同关系,你便越具有说服力,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更愿意支持那些与自己有相似点的人。这种等同可以是音量、声调与节奏上的相似,也可以是兴趣、习惯、爱好、身体姿势上的相同。

(4)真实反映对方的感受

若你准备动员同事帮助你完成某项工作的话,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平庸者往往会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求,结果发生争执或者遭到拒绝,使双方陷入僵局之中;而优秀的劝说者则会先建立起同情与信任的氛围,若对方正处于苦恼期,优秀劝说者则会表示:“我很了解你的心情,若我是你,我也会这样。”如此一来,便显示出了对他人的尊重,从而更易获得对方的积极反馈。

当然,优秀的劝说者也会遇到反对,此时,他们往往会对对方的意见进行重新陈述,同时承认对方说的话有道理,然后再指出,自己的意见好在哪里。这种方法要比只讲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5)提出强有力的证据

若你在说服过程中提出可靠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单纯地重复自己的看法,你的说服力会更强。引用权威、真实的事例或者数据,要比一味地强调“我的办法真的很好”要有效得多。

(6)运用具体事例与情节

优秀的劝说者非常清楚,就算是举出个别具体化的事例与一些老生常谈的经验,也比先进的概括论证与单纯列出一般原则更能说服他人。若你准备在工作中说服同事,你便要做到旁征博引,使用具体的例子,让说服变得更丰富、更有趣,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

办公室生存哲学

办公室里,你难免会遇到与他人意见相悖的时刻,成功地说服同事,赢得对方赞同的能力并非某种神秘的天赋,在自我观点正确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你可以更有效地使自我言谈的说服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