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里的趣味心理学
19443600000007

第7章 别让问题难倒你

若说外部形象是面试时递出去的第一张名片,那么语言便是第二张名片,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内涵修养。在完全陌生的考官面前,大部分求职者都会胆怯与紧张,使原本出色的能力发挥失常,而这种失常往往是由于个人无法从容应对考官所提出的问题而导致的。

Linda是一名外企主管,作为面试官,她要去给A,B,C三个人面试,并从他们当中选择一位项目经理。这一职位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规划的能力与长远的眼光,所以,在接下来的询问过程中,她问每一个人:“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A回答:“在五年内成为一名营销主管,并拥有一个忠心、富有执行力的团队。”

B回答:“我要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与实现公司目标上,所以我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C回答:“我计划在工作的同时回到学校去获得工商硕士学位,然后有一天拥有自己的咨询公司。”

Linda认为他们三个人的说法都有所欠缺,而且每个人的回答都没有体现出职位的要求,于是只得将三个人淘汰,另行寻找人才。

让共鸣产生一致看法

心理学家纽科姆曾经在密歇根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转学男生分为两组,每组17人,并让这两组彼此互不相识的人一同待在一个公寓内。13周后,纽科姆发现,相对于其他人,那些原本就高度相似的人更容易成为亲密的朋友。比如,这些人中爱好、看法相同者,往往会比其他室友更亲近。从这一实验中,纽科姆得出结论,彼此越能产生共鸣的人,相互之间就越能彼此吸引。

这种共鸣原则其实就是人与之间相似、相惜的心理过程。在人际交往中,与人相交时,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便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一旦心理上的共鸣开始后,交谈双方往往会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

求职面试同样如此,若你在与面试官的交流中没有拨动积极、正面的感情之弦,便很容易产生不和谐音,在这种情况下,带有消极情绪与隔阂的语言便会立即产生。共鸣会带来一致,使求职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而杂音则会引发分歧,并会导致面谈破裂。因此,在相互的思想与情感传递过程中,你是否能够与面试官达成清晰、和谐的互动,是整个面试能否成功的关键。

巧妙组织面试语言,在最大程度上引发共鸣

根据求职面试过程的贯通特点,面试语言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才有可能引发面试官的注意力。

(1)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在面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几个问题:你是怎样看待这个职位的?你是如何理解工作内容的?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表明,一个了解工作内容、拥有明确的自我职业目标、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的应聘者往往是最受公司欢迎的。

求职时,切忌“你看我适合做什么”或者“这些职位我都有能力胜任”之类笼统、一把抓式的回答。你可以在回答之后,询问一下公司的培训制度、员工规划与晋升制度等,以此来代替直接询问“是否加班”、“薪资福利”等一些带有过强功利性的问题,以此来显示出自己的长远眼光。

(2)显示自己的智慧

假设面试官提问说:“我期望可以请你担任某个小组的管理者,但是在你之前已经有5个管理者离职了。请问你会怎么做?”你便不应针对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式进行滔滔不绝的侃侃而谈,而是应该更聪明地回答:“我会与之前离职的5位管理者进行沟通,对他们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一一总结。”

现在很多大型公司的面试题目早已不再局限于工作内容的具体阐述与过分专业性的回答了,特别是针对高层领导的面试,更多是考核求职者的应变能力与思维智慧,在此时,能否为自己组织出一个充满智慧的回答,是你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3)避免使用五种语言

有五种语言对求职成功是极为不利的:自负、恭维、自卑、哀求、言过其实。“我从原单位离职后,决定破釜沉舟,大干一番!”这种自负的话会吓到面试官;“我年迈的父母等着我去挣钱养活,请给我一次机会。”此类哀求的话更不可取——企业挑选人才是为了给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了慈善与施舍。除此以外,过分的谦虚与自卑会令人对你产生懦弱、毫无主张的印象。相反,自然、亲和、谦虚的谈话态度会让你在任何场合中都受到他人的欢迎。这种语言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靠平日里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倾听与联想能力来积累的。

(4)突出重点

在面试快要结束时,面试官通常会给求职者一个提问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问什么问题、如何问,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能够针对所应聘行业、职位提出问题,表示你对这份工作非常感兴趣,这给你再次提供了一个展示你对该职位、该行业熟悉程度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这一问题还给了你一个机会来强调:为什么你是最适合这一职位的求职人员。

所以,在最终你所问的问题里,应该包括自己对这一公司的期许、了解愿望。例如,“请问,什么类型的员工能够在这家公司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达成这一愿望?”等。

还有,不管是谁面试你,有些问题是你永远不该在面试环节提出的,如薪水、假期、福利、退休金等,或者任何让你看上去像是更关心薪水而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

办公室生存哲学

由于近年来职场招聘方式的灵活性越来越强,求职者永远不可能预先对所有未知问题的答案进行排练,可是,不管面试官提问了怎样的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你从来没有提前预演过,你依然可以很好地进行处理。若你可以真诚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对你的答案进行详细的阐述,你将会给面试官留下更深的印象。这样,你就离自己期望中的工作更近了一步。